第78章
作者:鐵蘭蘭      更新:2022-10-16 10:01      字數:3740
  第78章

    二福晉把女兒緊緊摟進懷裏。

    絕境中的母女情, 很感人。秦晚想到了自己的上上輩子。其實她和二福晉之間沒太多過節。上上輩子她死前真正恨的人就三個,其中兩個已經死了,一個在海上飄著。那個狗男人家產都落在了她手裏。

    二福晉是康熙千挑萬選才選出來的封的太子妃。當年她的家世並不是同齡閨女中最出挑的。能入老爺子的發言, 人品不會太差。

    她有沒有對別人做過黑心事秦晚不確定, 反正這輩子二福晉沒對她和孩子們做過壞事, 這就夠了。

    秦晚不是聖母,也沒有非要在太子明確謀反的情況下來營救他的女兒顯示自己能力的看法。隻是故人求到了自己頭上,多番分析後, 她認為兩個女孩的性命很有轉圜的餘地。

    宜妃和太後的態度, 都印證了她的猜測。且上上輩子, 四爺四福晉收養了廢太子的女兒。

    若她所料不錯, 這輩子, 四爺四福晉依然會收養廢太子的女兒。一來,四爺這麽多年來本就一直是鐵杆太子黨,收養他的女兒並不意外。二來, 既然人家都要被封太子了,收養個前太子的女兒對他們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秦晚甚至認為,即便老爺子一開始表現得不願意讓四爺四福晉收養廢太子的女兒, 四爺也會多次求情的。

    秦晚給了母女二人一個緊緊相擁的時間後,才示意二福晉借兩步說話:“二嫂若遞話給四嫂,四嫂多半也不會拒絕。二嫂為何選我?”

    太子妃回頭看了一眼珍瑜, 見她在草床一角乖乖坐著, 沒有偷聽的意思, 便低聲對秦晚道:“到了這份上,我也沒什麽好顧忌的。先前那位在山西遇險的事兒想必你也知道。我才知道這都是那個挨千刀的做的, 到了這份上怎麽可能瞞的住人。人家肯定已經知道了。我哪還有臉去求人家救我和那挨千刀的女兒呢?”

    你男人害四福晉男人, 你的確不好開這個口。

    但秦晚打算回宮向宜妃和太後稟明這件事。兩個女孩應該不會被送出去隱姓埋名, 多半會被別人收養。

    這是個施恩、立形象、收買人心的便宜事。付出很少,隻需兩份嫁妝,回報卻極高。

    四爺即便知道自己在山西的遭遇是太子動的手,大概也會選擇收養兩個女孩。畢竟,他是個很會精打細算的人。

    如果被別人半路截胡收養了,未來的小心眼皇帝肯定會不高興。沒有比四爺四福晉更合適的人選。

    如今太子妃沒法對四福晉開這個口,而四福晉那邊說不定早就打算上了這件事,秦晚決定牽個線。

    但,還是得先問問孩子親娘的想法。

    “若是四嫂願意收養兩個侄女,二嫂可願意把孩子交給她?”秦晚低聲問。

    二福晉含淚點頭:“我知道她的性子,與九弟妹一樣,都是周全之人。我也想過這其中關竅,也知道九弟妹的難處,隻是無法開口。若九弟妹願意成全兩個孩子,我這個將死之人,高興還不來及。”

    二福晉早就想過,無論自己的女孩被九福晉收養,還是被四福晉收養,都是極好的。隻是這事兒特殊,需一個最合適的人幫著孩子求一線生機。

    隻是之前她不敢奢望。那個挨千刀的謀反,若不是弘暉救駕,他就一劍捅在老爺子心髒上了。這種情況下,老爺子會不斬了他?會繞過他全家?大清不殺皇子的規矩從老八被處死的時候就已經廢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她真的不想讓那麽幹淨乖巧的女兒也給那挨千刀的陪葬。沒想到,她的奢望竟真的有轉機。

    聽秦晚的話,是兩個女孩都有救的希望,二福晉一時心底情緒湧成一團,千言萬語在心口難開。

    秦晚輕輕拍了拍她的胳膊:“二嫂放心,這事我會盡力去辦。這地方陰暗潮濕,鼠蟲橫行,實在不是能久待的地方。女孩兒到底嬌弱些,我會盡快促成。方才在珍瑜麵前那麽說,隻是想看看她如何回答而已。”

    她臉上揚起微笑:“二嫂把珍瑜教養的很好,將來她一定會走出陰霾,活出二嫂期盼的模樣。”

    二福晉的眼淚大顆大顆往外湧,嘴裏隻剩下最簡單的四個字:“感激不盡。”

    “時候不早了,我得先走了。”秦晚是個要做什麽事就要盡快做完的性子。

    她轉身要走了,太子妃忽然拉住她:“秦晚。”

    “嗯?”秦晚愣了一下,兩世幾十年,這還是她頭一次被二福晉喊名字。

    “先前的首飾中,我如今隻剩兩隻鐲子。家傳的羊脂玉鐲給了珍瑜,這隻翡翠手鐲是我近十五年來最珍愛的,長伴在身。事到如今,說什麽都晚了。希望你能收下這隻鐲子,當做你我之間的一點念想。”

    她把鐲子從腕上退下來,遞到秦晚手邊:“我隻有兩句話。若有來生,我想和你早些做朋友,我也想像你這樣活。”

    秦晚對她沒什麽特殊感情,但看太子妃的狀態,再想想上上輩子她的結局,隻怕她就算不被太子連累處死,也沒多久好活了。她心思很重。

    秦晚收下了鐲子,戴上,在她跟前晃了晃:“如果我們來世能相見,就以這隻鐲子做信物。”

    二福晉捂著嘴哭:“好。”

    秦晚又走過去摸了摸珍瑜的腦袋:“九嬸出去就幫你想辦法,這幾天你要好好陪額娘。”

    珍瑜滿眼都是淚,重重點頭,又道:“嬸嬸能不能幫珍嫻姐姐送幾顆藥丸進來。”

    “怎麽回事?”秦晚問。

    “她每次月事都疼的生不如死,這兩天應該就來了。”珍瑜大約私底下和珍嫻相處的很好:“以前她疼暈過一回,我怕姐姐等不到被帶出去就疼死在牢裏。”

    “要什麽樣的藥丸?”

    “慈仁醫館的烏雞丸。”

    “馬車上有,我出去就讓人送進來。”

    秦晚又看了母女倆一眼,出去了。先拿出一塊金錠對專門看守女犯的婆子交代一番,不許為難二福晉和兩個女孩,然後就讓人把珍嫻需要的藥丸送進來。

    珍嫻已經快疼死了。她被關的地方遠,不知道二福晉和珍瑜那邊的事兒,一頭霧水但嗅到了一絲生機。

    ·

    和秦晚前後腳從宗人府出去的,還有一個人。

    乾清宮,康熙爺聽人說話宗人府的情形,沉默了一會,才確認道:“珍瑜真的是那麽說的?”

    “千真萬確,奴才願拿人頭為證。”對麵那個低著頭不起眼的人回。

    康熙爺在心底歎氣,可惜了。老二怎麽偏偏生出了弘晳那樣歹毒的兒子,卻有這樣乖巧孝順單純的女兒?

    ·

    秦晚出來後,先回家沐浴梳洗,陪了弘霈華裳一會,待晚間才遞了個話給隔壁四貝勒府,然後才帶著兩個孩子過來和四福晉說話。

    弘霈華裳去了弘暉屋裏鬧哥哥。弘暉讓人把自己小時候的玩具都翻出來給弟弟妹妹玩,看著兩個娃娃鬧騰,十分開心。傅嬤嬤在邊上看著,防著兩個孩子不知輕重碰到弘暉的傷口。

    秦晚和四福晉在外間說話。

    “昨兒個二福晉讓人來找我,今兒個我和婆婆、老祖宗請示後,去了一趟。”秦晚直接把事情說開:“她想給唯一的孩子求一線生機。”

    “四嫂怎麽想?”秦晚知道她已經聽懂了。

    四福晉最近歎氣的次數格外多,輕歎一口,有些無奈:“這些話若是別人我可不說,隻跟你說。若當真依我,我是不太想收養那挨千刀的家裏的孩子。我可憐的暉兒幾次險些死在他手裏。若不是先前你多番給藥、指點、幫忙,弘暉那小身板鐵定熬不過來。殺子之仇,如何能忘?”

    “可這些事兒,歸根結底是皇家的醜事。就算太子謀反捂不住,但總不能到處說。珍嫻珍瑜姐妹倆我知道,二福晉照顧的好,保護的也好,就是兩張白紙。那些事兒,的確與她們不相幹。”

    “四爺已經與我說過,即便那人先前做了那些事,但還是得盡力收養他的兩個女兒。一來,不能讓皇阿瑪覺得咱們得了勢就忘了本;二來,四爺膝下子嗣單薄,小阿哥養活了兩個,女兒卻隻有一個。將來如何撫親蒙古四十九旗?若此時不收養兩個女孩,將來便要從這些兄弟們的女兒中挑選合適的收為養女,又是何苦。”

    “與四爺談了許久後,我也隻得認了這事。全當給弘暉積點陰德。”

    秦晚也知道四福晉一瞧見珍瑜必然想起她那謀反的太子爹,一瞧見珍嫻必然瞧見他那惡毒的皇長孫弟弟,就算有好處,四福晉心裏也會不舒坦。

    秦晚到底和廢太子、二福晉沒什麽過節,便幫著想了個折中的法子:“等你們搬到毓慶宮,地方根本不夠,兩個女孩都十幾歲,得避嫌。四嫂收養以後,平時可以放在我們府裏養著。反正我們府裏人口少,九爺又不在,方便的很。”

    “這如何使得?”四福晉真不想這麽做:“好處、名聲全是我們家的,倒要叫你受累替我們養孩子?”

    “嗨,又不用我養,不過是給些銀子花用罷了。”

    “不成,不能這麽做。”四福晉拒絕:“我幫襯你還來不及,怎麽能讓你處處替我受累?絕對不行。”

    成吧,四福晉不願這麽做,秦晚也不會上趕著去。

    “九弟妹實在會開解人,”四福晉拉秦晚的手:“先前我還不樂意,方才你那麽一說,我心裏豁然開朗。我們家既想要好處,總要付出點什麽。畢竟兩個姑娘都是白紙一張,我實在沒必要和她們計較。先前皇阿瑪賞了四爺一座園子,等請示了老祖宗和皇阿瑪把兩個女孩接來後,尋個機會就讓她們在園子裏養著。”

    “不在我身邊,她們也省的受拘束。”四福晉拿定主意。

    秦晚點頭:“四嫂想開就好,咱們明兒一塊進宮?”

    “成。”

    次日,秦晚和四福晉遞牌子進宮。

    宜妃自然樂得讓秦晚把收養兩個女孩的事兒推出去。如此,自家兒媳婦既撈了個好名聲,又不必受累。四福晉雖然受累,但撈了個更大的名聲和更多的好處。四九兩家麵子裏子都有了,甚好。

    太後見四福晉願意收養兩個孩子,十分滿意。隻是這事要做成,還得四爺出麵去求皇上。

    康熙爺已經開始議罪,思量著到底是處死還是圈禁廢太子。

    四爺來給珍嫻珍瑜求生機,老爺子拒絕了。

    四爺又來了一次,老爺子又拒絕了。

    一直到四爺第三次上折子,老爺子才很不樂意的同意。

    直郡王覺得四爺托大、還沒當上太子就開始裝樣很是不喜,但三爺卻覺得老爺子是故意幫四爺做麵子,幫四爺撈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