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作者:離九兒      更新:2022-10-15 11:20      字數:3967
  第十四章

    “王爺,咱們這次回來的甚是倉促,會不會其中有詐?”心腹隨從易天憂心道了一句。

    昨年北地告急,辰王主動請纓,這一征戰就是近一載,原本辰王會在一月之後返京,但前陣子收到了來自京城的飛鴿傳書,信箋中所提及之事,讓辰王放下隊伍,隻身一人帶著幾名心腹,日夜兼程趕回京。

    易天總覺得,事情不太對勁。

    夜色濃鬱,露深霧濃。

    進入辰王府大門外的巷子裏,馬速逐漸放緩,朱紅大門此刻緊閉著,守門的兩座石麒麟巍峨肅重。

    封時跳下馬背,俊逸的眉心緊擰。

    想到那封書信,他亦是有所懷疑。

    他從未見過那種字跡,也有可能是,給他送信箋之人,並非親手執筆。

    但無論如何,他都要趕回來。

    易天走上前扣響朱門,片刻後,守門小廝打開朱紅大門,先是沒有適應視野,再一定睛時,困意消失大半,“王、王爺!王爺回來了!”

    封時的唇微抿,開腔時,嗓音沙啞,直言,“前陣子,虞將軍府的三姑娘是不是登門了數次?!”

    這語氣不是在詢問,而是質問。

    易天撓撓頭,王爺為何就不能等到明日再問?

    小廝一驚,不敢忤逆,更是不敢扯謊,遂如實答話了,“王爺,那姑娘委實不知禮數,王爺您又不在府上,王府可不是她想來就能來的地方,啊——”

    “王爺恕罪!王爺恕罪啊!”

    小廝話未說完,封時抬腿就是一腳踹過去,小廝被踹開兩步遠,跌倒在地立刻又爬跪了起來,連連磕頭。

    封時閉了閉眼,似在調整戾氣,再度睜開眼時,那雙鳳眸之中依舊怒意難消,“不必跟著,本王去見太妃!”

    封時揮袖,大步往後宅方向而去。

    易天幾人隻能堪堪止步。

    可千萬莫要出事啊。

    辰王因著那位虞三姑娘,昨年就與太妃鬧過罅隙,王爺主動請纓去了北地,而今也算是有軍功在身,好不容易可以與太妃談條件了,隻可惜……

    王爺總是會錯過。

    當初錯過太子之位,後來是帝位,再後來就是虞三姑娘。

    *

    蕭太妃睡意極淺,聽了婢子稟報,便著衣走出了內室。

    伺候的婢子已經盞燈,數盞火燭的光線把封時的臉照得清清楚楚。

    一年未見,他麵容蕭索清瘦了不少,身段頎長清瘦。北地戰事能曆練一個人,也能徹底改變一個人,見慣生死蕭殺之人,眼睛裏的神色會徹底改變。

    封時如今才明白,為何封衡當年在北地待了三年歸來後,會變得那般冷漠無情。

    蕭太妃時隔一年見到兒子,並沒有露出狂喜之色,而是略有不滿,“辰王我兒,你怎的這麽晚了來見哀家?”

    封時俊美的麵容清冷無溫,單刀直入,“母妃,是您命人將虞姝驅趕的?”

    又是質問。

    蕭太妃站直了身子,她是先帝寵妃,從一介五品縣官之女,一步步攀上妃位,手段絕非常人能及。

    麵對封時質問,蕭太妃一臉理所當然,“我兒與張二姑娘已經定親,虞家那個庶女委實不知好歹,她自己可以不顧清譽,卻也半分不為你考慮,若是讓張家知曉你與她之間還是不清不楚,辰王府如何對張相解釋?”

    封時垂在廣袖下的手掌握了握,狹長的鳳眸深邃幽深。

    他與璟帝一樣,生了一雙一模一樣的鳳眼。靜時如深潭古井,怒時又如幽幽深海。

    封時嗓音更冷了幾分,“母妃,當初是虞姝救了兒子,卻被張二姑娘冒領功勞,母妃明明知情,卻還以婚事還人情。且不說兒子欠了虞姝一條命,你擅自決定兒子的婚事,隻是為了張相的權勢吧。母妃是不是覺得,兒子的一切都應該由你來決定?”

    蕭太妃被當麵挑明了質問,依舊不動怒,反而思路更加清晰,“哀家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你,你今後會明白的。張二姑娘的嫡姐是當今貴妃娘娘,她又是張相的掌上明珠,比虞家庶女好過千百倍。”

    封時忽然諷刺一笑,眼中神色淩然,“母妃放棄那個心思吧,兒子不會爭的,皇兄是個好皇帝。母妃之所以到了今日還不甘心,是為了那個人吧?哪裏又是為了我!”

    一提及“那個人”,蕭太妃的情緒終於開始波動,“辰王!你休得對他無禮!你可知,他……”

    封時又笑了笑,笑意不達眼底,“他怎麽了?母妃怎麽不敢繼續說下去?”

    蕭太妃眼中湧出太多情緒,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封時胸膛微微起伏,“母妃,今後還請你慎言吧。你應當知道,皇上眼睛裏也容不下那人!母妃也該醒醒了,您現在不是十來歲的少女,你已活了半輩子了。那個人若是當真在意您,當年為何不爭?您與太後難道至今還沒清醒?”

    蕭太妃不想聽到有關太後的任何事。

    她痛恨太後。

    太後是她半輩子的情敵。

    “夠了!哀家乏了,辰王千裏迢迢從北地回京,也早些歇下吧!”蕭太妃甩袖轉身離開。

    來到內室,蕭太妃平靜了太久的情緒開始瓦解,她從衣襟領口掏出一塊白玉石,保養得宜的手輕輕撫摸著玉石,嗓音輕顫,“這輩子,哀家定會等到他!”

    辰王從蕭太妃的別苑離開,背影決絕。

    回到聽音閣,辰王的心腹跪了一地,其中一人道:“虞三姑娘是被將軍府送入宮的,她此前的確來過王府,前後共三次,似有什麽重要之事相求,屬下調查過將軍府,大概是與虞二公子的病有關。那虞二公子已到了強弩之末,需要宮裏唯一一枚血靈芝治病。”

    “如今,虞三姑娘已是宮裏的從四品美人了。”

    辰王負手而立,站在一株水桶粗的玉蘭花樹下,聞言後一拳頭砸在了樹幹上,許久沒有轉過身來。

    風拂,葉落,夜色蒼茫。

    *

    次日,無早朝。

    封衡睡到自然醒。他尋常時候都是卯時起榻,今晨睜開眼,已經能看到幔帳外天光大亮。

    男人修長的手撩開些許帷幔,泄了一縷光進來,他看向榻上正沉睡的女子,女子眼角殘存媚色,呼吸清淺,封衡唇角微不可見的抽了抽。

    真是好大的膽子。

    哪有嬪妃無視帝王,在帝王起榻時,還在兀自呼呼大睡?

    封衡的女人雖然不多,但也無人這般無禮。

    本想抬手推醒虞姝,下一刻他看見虞姝細膩肩頭的紅痕,再觀之其眼睫,還隱有淚痕,男人又難得良心發現。

    是他昨晚太過分了麽?

    此刻想起來,還真是有些禽獸。

    封衡收手,深邃無溫的丹鳳眼罕見的掠過一絲笑意。

    王權在外麵靜等,今日無早朝,他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喚醒帝王。畢竟,皇上此前從不貪覺,每日準時起榻。

    故此,王權也摸不準。

    幸好,這會子皇上自己個兒醒了。

    王權往前走了幾步,一眼不敢多看床榻,“皇上,可要宣宮婢過來?”

    封衡抬手製止,“不必。”

    男人嗓音清冷低沉,但聽起來似是心情不錯。

    王權隻好自己上前伺候著帝王更衣。他不僅內心暗暗納罕,這虞美人在皇上心裏大抵不僅僅是一個嬪妃那麽簡單吧。

    王權又聯想到兩年前那樁事……

    封衡踏出偏殿,感覺到一道視線,他側目望去,就見虞貴嬪站在正殿門口,一副雍容華貴的穿扮,對著他福了福身。

    對上男人深不見底的眼,虞貴嬪心尖猛然一跳,擠出一抹笑意。

    皇上看向她了。

    皇上果然還是惦記著她的!

    “皇上……”虞貴嬪喊了一聲,還真是聲情並茂。

    封衡狹長的眸微眯,“來人,虞貴嬪性情溫良,甚得朕心,賞!”

    王權愣了一下。

    性情溫良?

    誰啊?

    虞貴嬪?

    下一刻,封衡轉過身,大步邁出翠碌軒。王權訕了訕,不明所以。

    罷了,帝王心,又豈是他能夠揣測的。

    沒過多久,禦前小太監們就將賞賜之物送到了虞貴嬪麵前。

    虞貴嬪看著滿目的禦賜之物,一陣狂喜。皇上非但沒有怪罪她掌摑了庶妹,反而命人送來滋補之物,可見在皇上心裏,對她是縱容的。

    而虞姝當真隻是個玩/物,皇上也隻是一時興起。

    自我一番洗腦之後,虞貴嬪緩緩挺直了腰杆,抬首昂胸,像一隻驕傲的孔雀。

    因著得了賞賜,虞貴嬪今晨沒有再找虞姝麻煩,但依舊禁了她的足,不允許她去向皇後請安。

    虞貴嬪的用意十分明顯。

    她自己不能搞死虞姝,卻盼著皇後出手。

    可皇後心裏門兒清,算是虞姝今日依舊沒有過去請安,皇後非但沒有出言責罵,還賞賜了一些緞麵與首飾。

    景元宮請安結束之時,皇後特意笑著交代,“咱們這些姐妹都是伺候皇上的人,難得美人妹妹招皇上喜歡,她這些日子的確是操勞了,年紀又小,日後在宮裏,你們可都得多多照拂著些。”

    皇後的大度與仁慈,刺得淑妃眼睛發脹。

    皇後都不在意,她們這些嬪妃還能說甚麽呢?!

    *

    虞姝醒來後,讓知書去看看翠碌軒的大門是不是被人堵著。

    她今日又錯過了給皇後請安的時辰。

    虞姝倒是不慌。

    想來,皇後能得皇上的敬重,必然是一個聰慧之人,又豈會看不出虞貴嬪的伎倆。

    知書本想試試能否走出翠碌軒,卻是被小太監擋住了。

    知書沒有與其爭執。

    墨畫也過來了,生怕知書被欺負了去。

    畢竟,這座翠碌軒中,真正做主的人是虞貴嬪。

    知書與墨畫結伴往回走,墨畫憤憤然,“這裏是後宮,虞貴嬪還想一手遮天了不成,委實不知天高地厚!這天下、後宮,俱是皇上的!豈是她一個虞貴嬪就能為所欲為?!”

    知書也氣憤,但比墨畫沉穩的多,做了一個噤聲手勢,“噓,貴嬪娘娘的人在盯著咱們呢。”

    兩人往側麵瞥了一眼,就見有人鬼鬼祟祟,正探頭探腦的看向偏殿的方向。

    此人是夏荷。

    夏荷甚是納悶。

    虞美人被虞貴嬪欺負到這個地步了,為何虞美人不在皇上麵前提及一個字?她就心甘情願被貴嬪娘娘欺辱?

    夏荷隱約懷疑什麽,但沒有任何證據。

    *

    今日無早朝,封衡就在禦書房批閱奏折。

    他十八歲登基之後,可謂是日理萬機。這座江山交到他手上時,已是滿目瘡痍,他整整三年未歇過一日,倒不是為了所謂的千秋偉業,而是他那些年在外曆練的經曆,讓他深刻明白,這天下之大,還有太多百姓流離失所,在苦寒北地之處,還有不畏生死的將士守衛著這片王土。

    他是帝王,既戴其冠,必受其重。

    王權疾步走上前,看了一眼瑾帝,這才道:“皇上,辰王爺求見。”

    封衡今晨一踏出翠碌軒,就已得知辰王子夜回京了。

    封衡停筆,墨汁滴落,染了奏折。

    須臾,帝王清冷的俊臉似是有了一絲絲的變化,道:“宣辰王進來,再去把朕的虞美人叫過來。”

    王權一怔。

    皇上明明知道虞美人沒有入宮之前,與辰王交情匪淺,這……

    作者有話說:

    PS:“哀家”是指喪夫的女子,太妃亦可以自稱為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