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蓋房子與去鎮上
作者:楚晚秋周彼南      更新:2022-10-13 16:11      字數:1511
  第12章 蓋房子與去鎮上

    秋風送爽,金燦燦的穀子嘩嘩作響,爽朗笑聲陣陣,稻花香裏說豐年,村民們一邊搬運稻穀一邊說說笑笑,收獲的富足體現得淋漓盡致。

    兒童穿梭在田野裏,嘴上念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今年沒有澇災,沒有旱災,大家都可以吃飽幾分肚子了。

    大家一邊收割一邊議論。

    “昨天你看到沒有?”

    “啥?”

    “有5輛大車開來,聽說是替人家送貨給楚知青的。”

    “對啊我也看到了,那車上,都是磚瓦呢!”

    “這楚知青不愧是大城市來的,就是有錢,房子都要建起來了,聽說找人建房呢,給糧食的。”

    “對啊,我家那口子也報名了。”

    楚晚秋的房子也在秋收完的兩天後拉開了序幕。

    材料楚晚秋那天就讓運輸隊運過來了,她沒有跟車,她昨天看著運輸隊把東西運上去後給了地址和定金。

    然後回村裏確定東西送齊全了,就才跑運輸隊給了餘款。

    這麽一搞也隻是為了給水泥和瓦有個出路,讓大家知道她有個“哥哥”,以後日子過得好一點也就不奇怪了。

    她不需要裝修,等他們建好毛坯後再幫忙貼木板和裝門窗就可以了,她到時候會自己粉刷。

    徐向東有自己的人脈,將楚晚秋準備的水泥和鋼材拿去製定了水泥桁條和挑梁等需要預製的構件。

    清地麵,畫好線,挖地基,填基槽,運瓦磚,和水泥,砌牆體,,

    蘇維州每天都跟包工頭似的去巡遊楚晚秋為他打下的“江山”,看著日漸成型的房子,高興得眯了眼。

    而在蓋房子的過程中,楚晚秋趁著蘇維州午睡後把他放在了知青點,跟著羅嬸去了鎮上,當然,是跟蘇維州說過的。

    大赤鎮是個水鄉,上次來報到沒有時間細逛,昨天也很匆忙,此時楚晚秋才發現這個鎮子的美麗。

    有條河貫穿了整個鎮,小橋流水,綠樹成蔭,街道沿河而建,鎮上有兩座橋,一座是小橋,連接小河兩旁街道,一座是大橋,大橋底下,停著數隻船,有很多青年站在船上,似乎是在整理剛運回來的貨物。

    現在不允許私人交易,但是大赤鎮的船運業算是“公共事業”,有專門運輸貨物的工人,相當於後世的物流小哥,這也是大赤鎮相對於其他地方比較富饒的原因。

    大赤鎮的供銷社就坐落在小橋南邊的街道上,門口已經排了一段隊伍,供銷社的東西是不能亂摸的,隻需要告訴那在裏麵上班的櫃員你需要的物品,她給你拿你再付錢就好了。

    楚晚秋沒有要什麽,拿了兩斤糕點和一斤糖果,還買了兩瓶玻璃瓶汽水,買給蘇小團子的。羅嬸則是買了一個胰子和江米條,還買了一斤桃酥,打了瓶醬油。

    “羅嬸,你要去國營飯店嗎?我想去打個菜回去給維州吃。”楚晚秋客氣的問。

    “去,我侄子下午來看我呢,我也給他打點菜,他最喜歡吃桃酥和國營飯店的魚了。”羅嬸臉上都帶了笑意。

    羅嬸全名叫羅鳳珠,有兩個孩子,大的當兵去了,小的前兩年嫁人了。

    “您侄子?”楚晚秋詫異,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而羅鳳珠也好似找到了傾述的對象:“我這侄子也是命苦的,我們一家是逃荒過來的,父母因為身體不好,在南省定居後不久就都陸續走了,我弟是軍人,這個孩子其實不是他親生的,是他戰友的,戰友犧牲後,他親媽想把他賣掉好改嫁,正巧我弟去看望碰上,就收養了。當時這個孩子才5歲,這孩子懂得感恩,很是孝順,可惜,我弟命不好,這孩子剛剛成年,好不容易進了工廠當工人,我弟卻沒了。如今啊,我這侄子是隻有我這一個親人咯,好在他是個熱愛生活的,如今也釋懷了。”

    羅鳳珠抹了抹眼淚,隨即臉上又是重新帶了笑意“走吧晚秋,我怕一會飯店的魚賣完了。”大赤鎮的國營飯店做得最好吃的不是紅燒肉,而是用當地的魚做的紅燒魚。

    羅鳳珠說完就拉著楚晚秋往前走,楚晚秋心裏對這沒見過麵的“侄子”也有了幾分敬佩,認真生活的每個人都不應該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