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離開  新的生活,要開始了。
作者:研研夏日      更新:2022-10-04 22:07      字數:2913
  第45章 離開  新的生活,要開始了。

  “夫君好好讀書吧, 我回家一趟,問問娘的意思。”

  “我陪你。”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 你在家讀書。”

  “我陪你。”蕭清明又重複了一遍。

  “好吧, 那咱們一起。”

  紀婉兒本想著啥也不帶, 直接去的, 但既然蕭清明要去,那就不能簡單了, 得帶些東西才好。再一看在院子裏玩耍的雲霜和子安,她想到了昨日董嬤嬤說過的話, 把倆孩子叫上了。

  若是去縣城, 怕是他們這輩子也不會回這裏來長住了, 紀婉兒直接在雞圈裏抓了兩隻母雞戴上了。

  看著雲霜眼底的不舍,紀婉兒道:“等以後嫂子給你補上。”事情還沒成定局, 她沒跟雲霜解釋太多。

  “不用了嫂子。”

  “走吧。”

  說罷, 一家人有去紀家村了。

  今日紀家依舊熱鬧,不少親戚鄰居都來道喜了,倒是比他們家還像是中秀才的樣子。

  瞧著蕭清明這個正主來了, 全都不住恭喜。瞧見紀婉兒帶了兩隻母雞, 大家又轉頭恭喜董嬤嬤給女兒嫁了個好人家。

  董嬤嬤很是愉悅。

  知道主家來客,他們也沒多待, 便回去了。

  等人都走了,董嬤嬤才問:“你們今日怎麽又過來了?”昨日已經來過,今日再來,肯定是有事的。

  “我跟夫君商量了下,想著以後去縣城開鋪子,不知娘覺得如何?”

  對於女兒這句話, 董嬤嬤臉上沒有絲毫波動,仿佛早就知道了一般。

  反倒是雲霜和子安全都瞪著大大的眼睛,在大人的臉上來回逡巡。

  “我早就猜到你要去縣城了。”董嬤嬤道。

  “啊?娘如何知曉的?”紀婉兒疑惑地問。她也是昨晚才知道蕭清明要去縣城讀書,今日方才想到要隨他去縣城的。

  董嬤嬤笑著說:“清明中了秀才,定是要去縣城讀書的,你們小夫妻恩愛也是要在一處的,再者雲霜和子安也要想念兄長,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才好。”

  其實,女兒如果今日不來,董嬤嬤也會在這兩天去找女兒的。她昨日開心過後,便想到了後麵的事情。女婿中了秀才,肯定要去縣城讀書。女兒跟女婿之間的感情好不容易緩和了,可不能因為讀書這件事情而疏遠了。再者,外頭的誘惑那麽多,年輕的夫妻數月不見,誰也不知道這裏麵會發生什麽事情。

  再看一眼坐在一旁吃著瓜果的倆孩子,董嬤嬤覺得,女兒一個人照顧倆孩子也太辛苦了。家裏沒個男人也不行,老宅那邊也是個問題。

  蕭清明哪知自己的嶽母想那麽多,他隻聽到了“恩愛”二字。想到剛剛娘子在書房親了他臉頰,這會兒感覺臉又有些熱了。

  紀婉兒也被說的有些害羞了,但她比蕭清明強一些,還能回話。

  “那娘覺得是否可行?”紀婉兒問。

  “可行倒是可行,隻不過,你那鋪子裏的吃食不能像鎮上那麽簡單了。咱們鎮上沒有賣豆腐腦的,縣城可是有的,還不止一家。你手藝好,倒也不用擔心沒有生意。”董嬤嬤道。

  紀婉兒點了點頭。

  其實,她心裏已經有了些想法了,她不想開早點鋪子了,想開個小餐館。

  此刻便道:“我想著,不賣早點了,開個小餐館。”

  來這裏這幾個月,她越發喜歡做飯了,喜歡嚐試一些新鮮的做法。瞧著大家吃得開心的模樣,她也覺得很滿足。

  日日賣早點的話,千篇一律,於她而言也沒什麽新鮮感了。

  而且——

  餐館也能賺得更多。

  董嬤嬤沒想到女兒的胃口這麽大,她本以為女兒去縣城是要去開個早點鋪子的,頂多在鋪子裏麵多賣幾種吃食,沒想到女兒直接要開餐館。

  她沒立即回答,而是靜靜思考。想了片刻後,道:“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法子。你在做吃食方麵想必是有天賦的,做的吃食味道極好。開個餐館的話,也能賺不少錢,倒是比開個早點鋪子前景大。”

  見董嬤嬤覺得可行,紀婉兒就更加放心了。

  她倒不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隻是,對這個時代不夠了解,不知自己的想法會不會與這個時代不符。得到董嬤嬤的讚同,她能確定至少她的想法沒什麽問題。

  過了一會兒,董嬤嬤把女兒叫到了房間裏,說了些體己話。

  “其實,咱們家在縣城有個鋪子。”

  紀婉兒驚訝極了。

  “當年剛從京城回來,我就在縣城買了個鋪子。之所以沒在縣城生活,是因為咱們沒什麽根基,娘也是怕了那些個大人物。他們隨便一句話,就能決定旁人一家人的命運。若沒有足夠的本事,錢財太多,反倒是惹眼,未必保得住。再者,縣城的吃食也貴一些,我跟你爹就決定回家裏來了。買兩畝地,過普通的日子。”

  紀婉兒深以為然。

  她原以為家裏還有些家底,所以過得比旁人好一些,沒想到她娘這麽有眼光,買了個鋪子再把鋪子租出去,錢就能源源不斷了。

  “若你想開鋪子,娘就把鋪子收回來,把這鋪子給你用。雖然那地段不太好,至少你不用再去另租鋪子了。”

  紀婉兒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董嬤嬤。

  “娘,不用了。”她已經出嫁了,就不能再這樣用娘家的東西,要不,以後就都說不清了。

  “這幾個月我賺了不少錢,清明也給了我一些銀錢,我手頭有幾十兩銀子,夠用的。”

  見女兒拒絕得果斷,董嬤嬤也沒再堅持,她快速算了算,道:“女婿是有大前程的。明年就是秋闈。即便明年不中,兩年後那次估摸著也能行。你們在縣城租個鋪子,若租金一月二兩算,一年二十多兩,再算上日常開銷,女婿讀書的花費等等,一年頂多五十兩銀子。鋪子定能賺錢,一個餐館的話,少說一月也能得四五兩。即便是失敗了,你也能再跟如今一樣,賣豆腐腦,一樣可以轉那麽多。再加上女婿如今是秀才了,也有別的收入,足夠養活自己了,還能有些結餘。”

  越說,董嬤嬤臉上的神色越放鬆。

  紀婉兒亦是如此。

  雞還不夠大,董嬤嬤打算養一些時日再說,便把它們放到了雞圈裏。

  雖然今日不吃女兒送來的雞,但董嬤嬤還是讓紀大忠去買了一直整雞。紀婉兒拿這隻雞做了宮保雞丁,辣子雞,土豆燒雞塊,雞肉燉粉皮。吃得很是豐盛。

  回到家裏,家中的氛圍就不同了,能去縣城生活,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情。

  蕭清明還去看了幾頁書。

  第二日一早,一家人一起去了鎮上。雖說要去縣城了,但鎮上的鋪子租期還沒到,紀婉兒打算等到月底到期了再走。

  如此過了幾日,蕭清明去縣城讀書了。

  因為知曉一家人很快就能團聚,所以大家臉上也沒多少分別的痛苦。

  蕭清明一走,紀婉兒也不在家了,帶著倆孩子住到了鎮上。

  紀婉兒提前把要去縣城的事情跟曾嬸子和雲嫂子說了。他們家離縣城都不近,肯定不可能跟過去。她希望她們二人早做打算。

  又過了幾日,紀婉兒跟董嬤嬤和紀大忠去縣城看鋪子了。

  他們先去紀家的鋪子看了看。那鋪子是賣布匹的,地段倒也不算差,隻不過,這邊不適合開餐館。

  縣城要比鎮上大多了,他們來了六七回,才終於確定下來鋪子的位置。

  鋪子的位置不錯,不算是特別好,但也不差。而且,有一個很關鍵的點,離蕭清明讀書的地方近,倒是方便蕭清明來用飯。這後麵還有個小院子,他們一家人也不用在外頭租房子了。

  前院加後院,一月租金二兩,租期一年,共二十四兩銀子。

  這麽多銀子一出去,紀婉兒手中的銀子頓時少了不少,家底都快空了。

  確定好鋪子,紀婉兒就開始慢慢往這邊搬東西了。

  董嬤嬤和紀大忠哪舍得讓女兒這麽辛苦,他們二人,尤其是紀大忠幫著她搬運東西。搬了幾次,東西搬個差不多了。

  等到鎮上的租期一到,紀婉兒就要離開了。

  從村裏走的那一日,除了隔壁孫杏花家,她誰都沒說。

  “哎,咱們住一處這麽久了,你們這一走,我還怪不舍得的。”孫杏花道。

  “嫂子,以後有機會還會再見麵的。”紀婉兒寬慰她。但事實上,往後她們會不會再見麵,她也說不準。這不是現代,出行麻煩得很。

  有些人見一麵,可能就是這輩子最後一麵了。

  滿兒也在一旁不舍得跟雲霜告別,兩個小姑娘哭得跟淚人兒似的。

  坐上去縣城的馬車,紀婉兒回頭又看了一眼她生活了半年的地方,合上了簾子。

  新的生活,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