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作者:是個打字機      更新:2022-10-04 09:01      字數:3493
  第108章

    會試總共考三場, 每場三天。考生要在這間書院中待上九天時間,中途被縮在小隔間內無法出去。

    送別王時景後,陳皎也要幹活了。

    她找了地方換好朝服戴好官帽,邁步走向書院正中心。

    主考官陸孤玉和其他幾位禮部的大臣已經等候在此。說來這次禮部是真憋屈, 科考一事分明歸他們管理, 但這次負責的主考官一個是錦衣衛的陸孤玉, 一個是青銀光祿大夫陳皎。

    陸孤玉和陳皎都不是禮部的人, 且都是陛下看重的臣子, 即使他們心有怨氣也隻能憋在心底。

    考官已然到齊,負手而立目視眾多學子進入小隔間。

    陳皎悠悠上前, 笑嘻嘻道:“諸位大人來得真早。”

    禮部幾人都有怨氣,對陳皎不甚理睬,倒是陸孤玉微笑點頭:“陳大人。”

    陳皎看了眼陸孤玉, 忽然好奇問道:“聽說陸大人不久前成婚了?”陸大人位高權重, 若說成婚也應當風光大辦, 結果如果不是陳皎撞上謝仙卿吩咐張公公送了份賀禮,她都不知道這件事。

    陸孤玉笑容不變, 頷首道:“勞陳大人記掛。”

    陳皎立刻拱手, 道:“恭喜恭喜。”

    她心中忍不住狐疑, 陸孤玉不是道士嗎, 道士也能娶妻嗎。

    不過這跟陳皎沒什麽關係, 事實上她在朝中跟陸孤玉並不熟。

    陳皎今日突然有興趣湊上前,是因為不久前謝仙卿閑聊時跟她提了一句,說未來大概會挑選陸孤玉做太子太傅。

    陳皎不太了解一手創辦錦衣衛的陸大人,但卻知道對方是個有本事的人, 且是個聰明人。

    這兩者人都不少, 但有本事又聰明夠圓滑能夠出頭的人, 卻極少。

    陳皎此前一直以為陸孤玉是太子派去先皇身邊的計謀,後來才知道陸孤玉是自請上門。

    陸孤玉一開始想投靠的人便是太子。

    他知道自己去太子身邊顯不出來,於是借皇帝之手,讓大家都看到他的本事,最後功成身退有了如今的地位。

    陳皎聽後,好奇問道:“陛下便不怕他騙你嗎?”

    陸孤玉是見到先皇後,再私下與謝仙卿密探,謝仙卿居然也真的信了對方。

    謝仙卿聽後,笑了一下,大約是笑陳皎可愛:“他若是個聰明人,便不會與我鬥。”

    先皇年邁已老精力不濟,又怎能跟太子鬥。朝堂被儲君把控,宮內盡是眼線,陸孤玉若真是個聰明人,便不可能真的為皇帝效力。

    謝仙卿撫過陳皎的發絲,笑容溫和:“倘若他不是個聰明人,我又何必在意他?”

    陳皎分析一通,覺得這些人一個個都是人才啊!

    她自己便已算是心黑老練了,但跟這些人的政治手段相比,陳皎自認比之遠矣。

    所以謝仙卿說想讓陸孤玉做太子太傅,她也沒什麽反對意見,至少比起現任太傅,陳皎覺得陸孤玉要好些。

    周侍郎學識夠,但為人過於固執死板,右相侍中郎有家族利益,立場不夠純粹。陸孤玉獨身一人沒有家族,依附於謝仙卿,細想之下竟是最合適的人選。

    陳皎也不怕陸孤玉手段高明,故意有壞心思。因為有謝仙卿在,他便不敢起二心,也不敢不用心教。

    想到這,陳皎微妙地同情了一瞬陸孤玉,覺得對方真倒黴,居然被領導看中輔佐孩子。

    打工人都知道,幫領導教孩子不是個好工作。教好了還好,教不好就完蛋了。

    何況是在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古代。

    不過陸孤玉有野心,能夠做未來的天子之師,未必不是他的心願和機遇。

    陳皎懷揣著自己的小心思,跟陸孤玉小小聊了一會兒,然後便回歸正題。

    考官派人將考卷分發下去,考場頓時鴉雀無聲,隻剩下考生們奮筆疾書的動靜。

    陳皎作為監考官,自然不能幹坐著。她很負責地跟隨侍衛們時不時巡查,除了檢查有沒有人作弊外,還要查看有沒有身體弱的考生暈倒在內。

    從前便發生過這種事,從前有位考生在隔間內暈死昏了許久,都沒人發現。

    會試期間,考生會被鎖在小隔間待了近十天,對考生心理和身體都是一場極大的考驗。期間時常有人支撐不住,被侍衛們抬著送出考場。

    陳皎帶著侍衛巡視考場,還真抓了幾個藏了小抄試圖作弊的人,然後全部交給刑部處理。

    數日過去,考生們陸陸續續從考場中離開,神情或興奮或疲憊。

    王時景自幼習武,身體好,出考場時依然精神不錯。

    他先回家梳洗,倒頭大睡一日,次日才精神奕奕地去找陳皎。

    “陳兄,你要與我說的是什麽事?”

    陳皎湊過來,附耳小聲道:“皇後娘娘有孕了。”

    王時景臉色頓時不太好了:“這便是你說的喜事?你莫不是忘記她搶走陛下,陷害你名聲的事?”

    陳皎咳嗽兩聲,猶猶豫豫道:“事情和你想的不一樣,皇後娘娘有自己的苦衷。”

    王時景看陳皎的目光就像是看傻子:“什麽苦衷?”

    陳皎搓搓手,糾結道:“我現在不能告訴你,但她是個好人!”最後一句話,她說的慷慨激昂。

    王時景將信不信,但卻沒有再說別的話。

    他這時候也敏感地意識到陳皎藏著一些事情了,不過對方不願說,他自然也不會追問。

    一月後,會試出榜。

    王時景榜上有名,右相府大喜,王尚書等人上朝都喜氣洋洋的樣子。在一片歡喜聲中,陳皎外派離京的旨意並未引起多少關注。

    又過了幾月,皇後娘娘在冬日產下一子。

    半年後,國舅陳皎上表請奏科舉改革,列舉了股文製的多重弊端,決定破而後立廢除股文製,同時興起武舉,引得朝中上下一片嘩然。

    有人反駁有人憤慨,但陛下一意孤行,罷黜眾多包括太傅在內眾多抗議官員,殺雞儆猴朝中上下膽寒,聖旨落下無人再敢置喙。

    ……

    幾年後,長安城中集市。

    小男孩搖頭:“母後,我不餓。”

    陳皎糾結道:“真的嗎?你真的不想吃嗎?很好吃哦?”

    小太子無奈仰頭,道:“你想吃自己買好了。”

    他說:“我不會告訴父皇的。”雖然他不說,侍衛也會說出去。

    陳皎立刻說:“這是你說的哦!”有侍衛又怎麽樣,她待會兒就警告他們不許告訴謝仙卿。

    小太子成年前一般都會呆在宮中,但陳皎覺得這也太無聊了,而且永安侯夫婦也很想念孫子。於是陳皎借著身份便利,時常把兒子帶出來玩,還能看望永安侯夫婦,一舉多得。

    長安城如今比以往更加繁華。在陳遊禮和係統的點撥下,當朝官員從海外找回來了包括占城稻番薯玉米等種子,集市上多了許多新吃食,其中便有烤土豆,生意十分火熱。

    小太子答應不告狀,陳皎立刻歡歡喜喜地去買路邊的小吃了。她還順道買了串糖葫蘆,很有母愛地說:“我給你妹妹帶一串糖葫蘆。”

    小太子三歲時,陳皎生下了小女兒,如今不過三歲,已經可以吃一些這類東西了。

    然後陳皎在路上就把糖葫蘆吃掉了。

    小太子:……已經不意外了。

    前幾日他被母親帶出宮玩,兩人吃了不幹淨的炸豆子,結果回宮後一起拉肚子,當晚太醫院沒一人入睡。

    父皇氣得不輕,不許母後和他再吃外麵亂七八糟的東西。事後曾祖父他們知道這件事了,也把母後罵了一頓。

    現在看來,母後似乎已經忘記曾祖父和父皇他們的叮囑了。

    陳皎一手吃完烤土豆,又開始吃糖葫蘆。當然她還是很有母愛的,雖然有侍衛在暗中,但她一路都不忘牽住小太子的手,以防對方走丟。

    不過她這個造型在人群中也很亮眼,

    李大人前幾年因為反對格局改革一事,被陛下派著跟隨勳爵陳遊禮一起坐船去海外找那些名叫土豆番薯的東西,勒令要是找不到就罷官。

    風吹日曬暈了又吐,一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李大人帶著東西回來了,這才勉勉強強保住了自己的官位。

    不過在船上待了兩年,他也不再是從前那個文弱書生了,現在黑得像塊碳,連小兒子都不認識自己了。

    李大人順利回京恢複原職,曾經長安城中相熟的同僚為他接風洗塵,幾人在欄軒樓上喝酒。

    李大人回憶起自己這幾年的日子,實在是有一肚子酸水要倒:“我真是悔啊,當初為何要做那出頭鳥,在海上漂泊幾年,如今我兒子都不認識我……”

    就在這時,他的好友餘大人忽然道:“陳世子?”

    李大人立刻說:“對,還有那缺德的陳世子,若不是他,我也不會遭此大罪……”

    餘大人起身,探頭看向遠處:“不是,我說陳世子在那。她手上牽的小孩是誰?沒聽說她成婚了啊……”

    其他大人也急忙起身,看了許久,太傅兒子不敢置信道:“那不是小太子嗎?!”

    小太子冊封時,他們也曾見過對方,自然不會出錯。何況陛下疼愛孩子,時常親自教導,他們在甘露殿中便經常見到小太子。

    有人問道:“陳世子怎會帶著小太子一同出現在宮外?!”

    李大人戰戰兢兢“不會是陳世子懷恨在心,想要謀害小太子吧?!”

    大家嚇了一跳,隨後立刻排除了這個想法。陳世子帶小太子這個方向,明顯是朝著宮內而去。

    何況這些年來,他們也看清了。陳世子和皇後娘娘並不是針鋒相對,兩人似乎非常和諧。

    皇後娘娘懷孕時,陳世子還表示了祝賀,小太子冊封時,陳世子也沒任何不滿。以至於許多人都感慨陛下禦人有術,後院和諧。

    親眼看見陳世子牽著小太子遠去,餘大人摸著下巴,感慨道:“陳世子對小太子真是不錯。”

    這陳世子到底有多愛陛下,才會如此守男德。他不吃醋就算了,居然還主動幫陛下和皇後娘娘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