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作者:是個打字機      更新:2022-10-04 09:01      字數:4744
  第73章

    從來都是陳皎坑人, 讓別人替自己背鍋,她這還是罕見替別人背鍋。

    陳皎自從加入太子黨後,便輕易不與人為敵。即使她被黨中部分大臣為難,也都是懟回去後, 然後三言兩語輕輕揭過, 不會太過為難。

    尤其是上次被太子殿下點撥後, 陳皎發覺自己疑似飄飄然了, 便更加謹言慎行, 就算朝事上跟其他大臣有了爭執,也都會給彼此個台階下。

    因為她已經明白, 寵臣和奸臣有本質區別。

    前者聽命於皇帝,忠於帝心;後者權柄在握,禍亂朝綱。

    而後者的存在, 往往是因為天子勢弱沒有主見, 才得以讓臣子大權在握。

    陳皎從前還做過當權臣的美夢, 後來看清太子殿下的為人後,她已經完全打消這個想法了。

    不是她想不想, 而是她能不能敢不敢啊!

    以太子殿下的心智, 陳皎懷疑自己若是一旦有這個動向, 對方便會立刻發現, 然後弄死她。

    即使他們在戀愛, 但古來因為皇位權利反目成仇的人不知多少,陳皎從沒自戀到認為,自己能魅力大到讓太子殿下心甘情願甘願將皇位拱手相讓,退位做個天子傀儡。

    如果真有那天, 太子估計已是不折不扣的昏君, 估計還沒輪到陳皎上位, 叛兵就得打進來了,朝堂就得亂起來。

    所以陳皎想清楚後,如今一心一意為了將來的寵臣職業而奮鬥。而寵臣和能臣和重臣關係可以沒多好,但一定不能太壞。否則將來工作處事真的很難辦。

    若是皇帝吩咐你辦事,命你在朝堂上推行措施,結果你剛提出建議,手裏握著權利的其他大臣都竭力反對你,卡著你的事,你如何能辦好皇帝的命令?

    而且能臣和重臣是朝中支柱,說白了人家是做實事的,天生便更重要。隻要皇帝不是昏君,在兩者起衝突不得不必須取舍時,誰都知道要如何取舍。

    而現在,周侍郎已經明顯被她得罪了。

    陳皎跟在太子身邊,很是清楚對方的想法。太子分外看重周侍郎,明顯要在登基後大力提拔對方。

    想到日後,陳皎的頭已經開始疼了。

    關語靈不知道陳皎的顧慮,她向對方狠狠抱怨了一通周侍郎,又忍不住道:“世子表哥,這段時日周侍郎有沒有找你問過我啊?”

    陳皎沉默了:……何止問過,還因為你陰陽怪氣罵了我一通呢。

    她看向麵前沒心沒肺的關語靈,想要說些什麽,但良久也隻是歎了聲氣。

    算了。事情已經發生,現在說這些都沒什麽用了。

    陳皎隱下了這些事,跟十幾歲的少女八卦了一番對方的戀愛,說:“近日尚未見到周侍郎。不過你們兩人既然已然如此,隻能說明彼此無緣,長安城中男兒不少,表妹你再另尋良人吧。”

    關語靈大約也在氣頭上,不知是想到了什麽,哼了一聲強調道:“沒有便算了,反正我和他以後沒有瓜葛了!”

    她擦幹眼淚,想到之前那個舉人未婚夫也是如此,憤憤地說:“一個兩個都瞧不起我,我日後一定要嫁個比他們厲害的夫君!”

    陳皎:……我的好妹妹,這不是人家瞧不起你,是你先嘲諷人家身份低微啊!

    更何況周侍郎世家出身當朝探花郎,未來的天子重臣,就連陳皎對上他,平時也不會特意得罪。

    此等人在你眼中都身份低微,你要找個比他還厲害的夫君,豈不是要進宮?

    陳皎揉揉眉心,決定今日之後便告知怡和郡主,讓母親替關語靈相看,早日定下一門親事。

    陳皎雖然不太讚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表妹這個性子繼續下去,遲早會釀成大禍。

    陳皎也沒說周侍郎的事情,不過是跟怡和郡主提了一嘴關語靈這個月便已過了十七生辰,需得盡快定親了。

    畢竟永安侯府人口簡單,表哥表妹本就容易被人誤會,陳皎短時間不會成親,若是時間長了,難免會有不好的傳聞,影響表妹婚事。

    怡和郡主前段時日忙著表妹定親的事情,隻不過她提供的人選對方都沒看上,漸漸的她也懶得搭理了。

    現在陳皎開口,怡和郡主向來重視女兒的話,本來還有些懈怠的她當即非常給力,經常帶著關語靈出入各種宴會場合,便是為了讓對方相看。

    怡和郡主還拿來了冊子,將長安城裏如今合適的兒郎交給關語靈挑選。

    因為陳皎在太子黨中的地位,關語靈此次說親的對象也增加了許多。

    長安城天子腳下,都是怡和郡主和老婦人千挑萬選出適婚男子,家世長相人品都在中上。

    其中部分科舉子弟雖現在隻稱得上小康,但家世清白,日後從官了雖不太可能封侯拜相,但也能有一份前程。

    這份名冊若是拿到外麵去,大概會讓許多女子挑花了眼。

    可惜他們再好,卻都無法達到關語靈的要求。

    因為前未婚夫的緣故,關語靈最討厭哪些讀書舉人,所以根本不看。

    權勢過人的侯府子弟,不是長得不好看,便是後院不幹淨,還有些是娶續弦。

    不提周侍郎,在關語靈眼中,這些人連自家表哥陳皎都比不上。

    永安侯府地位煊赫,陳皎是將來的侯府主人,還得太子看重。侯府家風清正不會納妾,自己嫁進來便不必擔心庶子等煩心事。

    關語靈雖不懂陳皎在外忙些什麽,但她跟隨怡和郡主出入貴女宴會,便時常有人打聽她表哥婚事,還嬉笑對方是太子眼前的紅人……

    有了珠玉在前,關語靈自然看不上怡和郡主和老夫人挑選的人了。

    關語靈從前不過是出身富足,後來父母意外去世,自己隻好來投奔姑母,說是寄人籬下也不為過。

    誰知永安侯府如今如日中天,陳皎又有地位。她來到長安跟隨怡和郡主出入宴會,那些眼高於頂的貴女知道她是陳世子的表妹後,都紛紛交好,讓她比在自己家中時要風光許多倍。

    關語靈陪在怡和郡主身旁,見她們來往的皆是王公貴族,甚至連太子也時常掛在口中。她本就是十幾歲的小女生,心性還有些天真,很快便驕縱起來。

    得了這份名冊後,關語靈支支吾吾不肯點頭答應,怡和郡主哪裏瞧不出她是沒看中自己精挑細選的這些人。

    怡和郡主何等人,名副其實的郡主,脾氣多年未變,就連侯府都沒人願意得罪她。她性子驕橫,便是年紀大了也是老公主。

    她願意替關語靈張羅,也是看在自家女兒和老夫人的麵子上,結果自己靜心挑選了一圈,人家絲毫不領情。

    怡和郡主掌控永安侯府多年,怎麽可能傻到連一個寄居在自家的孤女都不清楚。

    關語靈前段時間時常帶著小丫頭往外走,每每回來都麵色欣喜,怡和郡主瞧一眼便知道對方是在外麵有了主意,現在不過是鬧掰了讓她重新收拾爛攤子。

    關語靈如此作為,怡和郡主登時便惱了,直接摔了冊子走人,揚言再也不參合這檔子事了。

    又不是她親女兒,她仁至義盡,別人不領取,她還費心忙個什麽!

    天色漸涼,老夫人素來身體不好,開春後仍在溫泉山莊調養身體,這次還沒去別莊也有替關語靈做主的意思。

    她聽怡和郡主的行為後歎了聲氣,不好說什麽,也有對侄女的無奈。但到底是弟弟的血脈,也不能將人趕出去或徹底不搭理,隻能再找找了。

    陳皎將這件事交給老夫人和怡和郡主後,便沒再問後續。她反正不準備插手這種事,自己姻緣自己心裏有數,每個人的路都要自己走。

    更何況陳皎最近很忙,宮中的老皇帝最近心思不定,太子黨中也為此忙碌揣測聖意。

    太子府中。

    屋內隻有王尚書和太子兩人。

    “有消息稱陛下身邊來了個道士,若說陛下信他,卻也不然……不過我猜測,雲家舊部一事便是他的提議。”

    自從五皇子事情後,老皇帝身體衰弱,隻能仍由太子把控朝政,大家還以為他認命了。

    然而前段時間謝仙卿便得到消息,老皇帝似有意將冷宮中的雲貴妃放出,重啟雲家舊部的意圖。

    此舉和老皇帝平日作風截然不同,如此看來,卻是有高人在背後為他出招。

    王尚書態度恭敬,這等事本應是右相親自前來與太子商談,然而最近皇帝盯得緊,便是王尚書出現在此。

    聽到這個消息,謝仙卿神情淡淡,若有所思:“重啟雲家舊部,這是想把兵權重新拿過去了。”

    其他人都以為皇帝是身體老了,又因為五皇子謀逆一事傷了心,所以徹底放棄了。

    然而謝仙卿卻看得分明,聖上近段時間故意避開長安,便是為了放權給他其他幾位兒子,想要坐山觀虎鬥,從裏麵挑出來下一位“五皇子”。

    可惜養蠱失敗,聖上瞧了一圈,大約也是發現他的幾位兒子中,也隻有五皇子還有些本事能在自己手下過招。

    這次陛下支持五皇子科舉改革的提議,恐怕便是意圖修複兩人間的父子關係。

    謝仙卿敲擊桌麵,眼眸深邃。

    他不擔心陛下重啟雲家舊部,沒了魏武侯,雲家的人不成大器。讓他注意的是此次提到,出現在陛下身邊的那位道士,倒是有些讓人霧裏看花。

    陛下老年生疑,很少有人能在此時接近對方取得信任……

    謝仙卿吩咐道:“查查他的來曆呢。”

    “已經派人查了。不過我瞧著陛下並沒有多在意他,隻見過幾次便罷了。”王尚書此前也在意此人,不過傳回來的消息卻是讓人放下了心。

    兩人商談正事時,恰好門外傳來張公公恭敬的聲音,稟報陳世子來了。

    王尚書隱晦地看了眼門外一眼,便停住了嘴中的話。雖然陳皎是太子親信,但有些機密為了太子計劃,卻是不能外泄。

    今日的正事已經說得差不多了,王尚書忙著回去派人查消息,跟太子恭敬告退。

    他離開書房,便遇上了等候在外的陳皎。

    王尚書還停下腳步,像是最和藹的長輩,笑眯眯地跟陳皎閑聊了兩句:“陳世子近來可好?世子許久未來太子府,微臣和詩中上次還念叨你呢。”

    他也知道陳皎最近有事沒來太子府,這兩日才重新回來。

    陳皎也拱起手,笑嘻嘻地說:“前段時日家中有事,昨日事情忙完,便急急來太子府為殿下分憂了。”

    王尚書笑著打趣道:“如此甚好,有了陳世子,李大人他們也能鬆快些了。”李大人便是經常和陳皎一起負責給太子寫公文和總結折子的幕僚。

    王尚書提了一嘴,忽然話鋒一轉,摸著胡子感歎道:“別說李大人,家中小子近來獨自跟夫子求學,也是分外懷念陳世子。”

    陳皎:“……時景弟向來勤勉,我許久未去拜見夫子,自愧不如啊。”

    啊,難怪有事忙著趕路還要停下來跟自己聊兩句。

    原來是為了炫耀兒子啊。

    聽陳皎誇獎王時景,王尚書果然很是開心,頷首矜持道:“拖殿下的福,小子終於上進了些。”

    國子監考核成績出來後,王尚書一家都欣喜若狂。雖然王時景隻是進步了一名,從倒數第一變成了倒數第二,但他們還是堅定地認為王時景距離狀元也隻有如此微小的距離,指日可待!

    此刻王尚書在太子府遇見陳皎時,投向對方的目光都無限和藹,也不知是不是感激陳皎替他兒子當了倒數第一。

    想到這,王尚書忽然不動聲色地打探道:“聽夫子說國子監臨近考核了,不知陳世子近來可有準備?”

    陳皎傻了:……糟糕,她把這件事忘了!

    前段時間她忙著太子的事情,哪還有心思忙碌功課。現在快考核了,也不知道現在臨時抱佛腳還有沒有機會。

    陳皎歡歡喜喜進太子府,跟王尚書打個照麵的功夫,便已是垂頭喪氣。

    謝仙卿指尖落在桌麵,正在想方才王尚書提供的消息,心緒考量時,轉眼便見到推門而入的陳皎樣子。

    他深邃的眉眼溫柔下來,挑了挑眉,笑著打趣道:“陳世子這是怎麽了?”

    陳皎搖搖頭,仰天長歎:“果然談戀愛影響學習啊!”

    謝仙卿:……?

    這句話沒頭沒腦,若是尋常人必定不知道陳皎在感歎什麽。

    但謝仙卿跟陳皎相處久了,一聽便猜到了一半。他算算日子,了然道:“國子監要考核了?”

    謝仙卿身為天之驕子,從來不知道考倒數的學渣痛苦。他很是同情陳皎,但也愛莫能助,畢竟他也不能親自上陣替對方寫文章。

    陳皎失落之中,仍不忘吹彩虹屁:“殿下果然英明神武,神機妙算,什麽事都瞞不過你!”

    自從兩人相戀後,陳皎便很少吹彩虹屁了,每每說這種話,她大多都是有事相求。

    謝仙卿深吸一口氣,揉揉眉心:“行了別演了,直說吧。”

    果然,陳皎笑了起來:“我忽然想起來我們國子監還有個叫陳遊禮的學生,上月因為身體抱恙回家修養了。如今過去許久,想必對方身體已經大好,也是時候回學堂了。”

    謝仙卿挑眉:“你又在打什麽主意?”

    陳皎很是不滿:“微臣一番好意,殿下怎麽能這麽誤會我?”

    她神情認真道:“微臣不過是想著,陳遊禮身為才子,因此遺憾錯過在國子監揚名的機會,豈不是浪費了一身才學?微臣對他才華敬佩不已,很是為他不平。”

    謝仙卿:……你以為我不知道陳遊禮是什麽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