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增加了一千字,建議重看]
作者:是個打字機      更新:2022-10-04 09:01      字數:4451
  第36章 [增加了一千字,建議重看]

    一行人到了宮門前, 宮中內侍們紛紛行動起來,謝仙卿監國不在皇帝主持朝事的大明宮,而是按照慣例啟用他的大本營東宮。

    雖然太子早已出宮建府,但並不代表他在宮中的影響力被削弱, 他在宮內有一套完整的東宮製度體係。監國期間東宮官署甚至能代替三書省, 直接下達發放文件。

    當初陳皎被陛下貶斥懲戒, 便是東宮的人出力救了她。太子現下如此安排, 便相當於將陳皎安排進了東宮體係中。

    五更至宮門開, 群臣排隊有序緩緩踏進大殿。太子獨坐東宮上首,麵前擺放著案桌和奏章。

    陳皎端站在他側身旁, 心情激動。這可是太子啊!換做現代就是未來的最高領導人。她站在對方身邊,地位可想而知。

    臣子們依次進入大殿,然後按自己的位置順序站定。昨日陳皎已經被她爹科普一通規矩。

    當朝不似前朝嚴苛, 但朝堂之上也是肅靜之地, 尋常事情自然會被嚴厲禁止。比如在朝堂上咳嗽、跑步、私下交頭接耳這種都是不被允許的, 一旦被發現會被拎出來處理。

    上朝時甚至有專門的糾察禦史,站在一旁看管群臣, 檢查記錄大家的禮儀。

    內侍負責點名, 如果有倒黴蛋遲到那就完蛋了, 遲到一天要挨二十板子, 往後還會疊加, 次數多了直接貶官。

    不過這也分人,如果是普通官員肯定照罰不誤,但要是如右相等人,大約便會通融一二。

    陳皎暗暗堅定要當寵臣的信念, 居高臨下時看見了很多麵孔。有同是太子黨的熟悉同事, 也有陌生的朝臣。意外的是, 她在隊列前方看見了五皇子。

    舅父涉嫌謀逆一事令他元氣大傷,自己皇子身份和官職卻沒有被奪去,同樣有上朝的資格。

    五皇子失去舅父和兵權的支持,日後恐怕與大位無緣了。大家都認為他會鬱鬱不得誌,閉門不出聊此餘生。沒想到對方消沉數月後,又很快重新振作起來,回到朝堂。

    太子也沒有管他。

    陳皎沒忘記當初便是五皇子進讒言,在皇帝麵前提起自己,才害她多了後麵的是非。

    禮尚往來,陳皎後來也跟祖父密謀,幫助太子在十二衛中安插內應一舉掰倒五皇子。

    陳姣居高臨下看著五皇子,便剛好對上對方望來的眼。

    不比數月前的意氣風發,此時的五皇子身體瘦削,身著蟒袍都有些空。他跟陳皎這個死對頭短暫對視後,他居然還能勾唇,對對方微笑。

    那雙漆黑陰沉的瞳孔中,倒映出陳皎的身影。

    陳皎神情不變,淡淡轉過眼,心下卻一沉。她總感覺對方已經知道威武侯謀逆一案有她的手筆了。

    這五皇子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經此一事後性格越發陰沉孤僻。陳皎心中警惕,不敢輕視對方。

    客觀來講,五皇子雖然手段不比太子,卻依然有自己過人之處,比如忍常人之不能忍。這種人往往睚眥必報,報複心極強。

    當初她不過是為了太子跟五皇子頂了幾句,對方便記在心裏伺機報複。若不是太子在宮中的人及時保下陳皎,那日三十板子不摻水地打下去,她必定要去半條命不止。

    上次陳皎隻是言語不敬,五皇子便如此狠毒,如果對方得知她在威武侯謀逆案中做的事,手段估計隻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皎心思沉沉,神情肅穆,便少了方才因為初初上朝的興奮,看起來十分鎮定。

    底下的大臣見此,不由感歎陳世子平日跳脫,關鍵時刻卻心性沉穩,倒是個有成算的。

    “啟奏。”隨著張公公上前一道聲音,宣布拉開今日朝事的序幕。

    有人上前,道:“啟稟殿下……”

    今日朝堂熱鬧得很。

    五皇子等人臉色陰沉,太子黨們春風得意。

    陛下因為厭惡太子殿下,這幾年做事越發不講究,拿捏太子黨卡著事情不給批準通過已成常態,比如周侍郎治水需要的百萬銀兩,到現在還在為這筆錢牽扯。

    太子監國時期,重要事情需另請折子上報行宮的皇帝,但許多事情儲君一人便能做主。每日的奏章也都是上報東宮,由太子決策。太子黨自然底氣十足。

    坐於上首的太子倒是麵色淡淡,十分沉穩。他自身優秀母族強勢,十幾歲時便開始監國,隻不過最近幾年皇帝對他不滿打壓,才造成了一種他式微的錯覺。

    陳皎站在謝仙卿身旁,相當於大殿最高處,能一覽無餘地看見所有人。底下諸位大臣的眉眼官司,以及他們站久了踮腳這些小動作,陳皎都瞧得清清楚楚。

    今日討論最激烈的,卻是前幾日使得謝仙卿大發雷霆的汴州稅款一案。

    幾年前陛下大興土木修建皇陵,國庫空缺,節度使為替陛下籌款,對當地數十名豪紳承諾一幹好處,提前收走八年稅款上交朝廷。

    一年前他調任進京入職十二衛,在威武侯手下做事,在五皇子一事中被牽扯落馬。

    他拍拍屁股走人,新任汴州節度使卻沒地方收稅了,隻能捏著鼻子認了這筆帳。恰逢周侍郎來汴州治理水患,需要數十萬白銀。

    這筆錢國庫批了一半,另一半則需要他自己想法。周侍郎想得很好,現任節度使和他同是太子黨,他便準備讓汴州當地出這筆錢,畢竟治水對當地百姓百利而無一害,早建成早好。

    結果他來了才發現,上任節度使這孫子把錢都收完了,以至於繁華富饒的汴州當地也沒錢了!

    周侍郎這次來汴州身上背了任務,皇帝虎視眈眈,一年內不能治理好水患他必遭殃。

    他也是個狠人,一不做二不休幹脆也效仿上任汴州節度使,提前收未來十二年的稅。

    周侍郎這麽做,最先急的不是當地豪紳百姓,而是現任汴州節度使。

    節度使手握兵權鎮守一方,負責抵禦外敵。他養兵也要錢,現在周侍郎他們這麽一搞,他未來十二年失了一大筆稅款,還搞個屁啊!

    汴州節度使直接一紙訴狀告到朝廷,要求懲治周侍郎,否則他就不幹了!

    其實要負最大責任的是上任節度使,但人家都死了,總不能拉出來鞭屍吧。

    何況大家都清楚,上任節度使是為陛下做事,收的那筆錢大頭都給了陛下,繼續論下去就要查到當朝天子頭上了。

    今日朝堂上,大家爭論的依舊是此事。

    太子黨中有人覺得節度使膽子太大了,一言不合威脅朝廷辭官,那就別讓他幹了。

    五皇子等人以及少數太子黨認為應當懲治周侍郎,不能同意他提前收稅的做法。提前收稅本就不可取,相當於剝削百姓利益,做這種事的就不是好官。

    保皇黨則斷言上任汴州節度使和那幾十名被提前收稅的豪紳有勾結,對他們承諾的稅款好處過多,對方已經遭罪伏法,這筆錢朝廷沒必要認。

    如果不認那筆八年欠款,周侍郎收走的便隻是未來五年稅款,現任節度使也能夠容忍這筆損失。

    群臣各執己見,總共分為四派,翻來覆去爭執。

    陳皎站在上麵看戲,可以說是津津有味。她早就知道這件事了,隻不過沒有參與討論。

    朝堂上爭執聲高昂,太子殿下忽然道:“陳世子以為此事當如何?”

    太子這句話就好像自帶聚光燈,朝堂上正在爭執的所有人同時停下動作,不約而同地看向上方的陳皎。

    雖然眾人昨日便得知太子將提攜陳皎入朝的消息,但今日真的看見那名站在太子身後的少年,心中依然為此驚訝。

    早朝前半程,陳皎隻是充當著傾聽者的角色,以至於大家都漸漸忽視了她。直到此刻她被殿下點名,眾人都愣住了。

    陳皎正在看戲,聞言愣了下,下意識道:“微臣年紀閱曆比不上諸位大臣,說的恐怕會令人失望……”她第一次上朝,對朝堂還未熟悉,但也知道少說少錯,決定先慢慢熟悉。

    太子端起案桌上的茶,嗓音溫和:“大膽講便是。”

    聽到這句話,大家看向陳皎的目光更加不同了。雖然他們都知道陳皎受太子看重,可也沒想到殿下在這種時刻都不忘提攜她。

    帝王心腹,不外如是!

    陳姣也忽然靜下心,心中之前的擔憂徹底放下。

    她略微思索,徐徐道:“周侍郎治水為國為民,此時罰他,恐怕會寒了人心。不妥。”

    偌大的殿內,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上首的少年身上。

    太子坐於椅上,正在飲茶:“嗯?”

    陳皎又道:“百姓信任朝廷才會慷慨解囊,提前繳納稅款,上任節度使許下好處也是與民讓利。事關朝廷信譽,這筆錢不可不認。”

    到底有沒有已經沒人可以查了。至於現任節度使威脅辭官的話,她根本提都懶得提。

    陳皎鋪墊許久,終於說出了想法:“然上任節度使是否勾結貪汙,還需認真細查。微臣拙見,他被判謀逆,家中私產清點,來路不明的便退還汴州當地,屆時取多少用於周侍郎治水,可由他們自行商量。”

    少年氣勢沉穩,聲音徐徐。底下臣子不再漫不經心,臉上流露出驚訝的神情。

    大家以為陳世子隻知機靈善變,對國事一竅不通。卻沒想到她看問題銳利,直指核心,點出了眾人爭論的關鍵。

    陳皎言之有理,諸位大臣不由點頭讚同。唯獨保皇黨和五皇子等人麵色不鬱,卻無法直說。

    節度使抄家所得財產,按照慣例要充入陛下私庫。陳皎此舉相當於是從陛下庫中撈錢。

    然而他們卻無法直接反駁陳皎。總不能直接說這筆錢是陛下的,你不能動吧。

    眾人心思紛亂時,謝仙卿淡淡出聲道:“諸位以為如何?”

    群臣麵麵相覷,最後是右相率先一步,道:“老臣以為,陳世子言之有理……”

    謝仙卿便笑了:“孤亦認為,陳世子此法甚佳。”

    他嗓音淡淡,卻沒人敢忽略反駁。於是爭執多日的案件,就這麽定下來了。

    其實陳姣提出的建議,諸位大臣未必不知道,也清楚這筆錢給了皇帝,隻能從對方的私庫中拿。

    但沒人敢說出來。朝中黨羽派係複雜牽扯不同,即使是太子黨,也會怕得罪天子。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誰會不怕呢?

    但陳皎不怕。她一開始不就打算走這條路嗎?

    她要做天子近臣,隻忠於帝王,做皇帝的喉舌。太子要做的事情,她替他去做,太子不能宣之於口的想法,她便替他爭辯。

    太子身為兒子和儲君,一旦表明想挪用皇帝的私庫,便極容易被扣上有違天理的名聲。所以這個建議不能由他來提。

    於是陳皎恰到好處地開口了。

    方才太子點名讓她發表建議的那一瞬,陳皎便隱約猜到對方的想法。直到最後她看見太子目光中的欣賞後,她才確定自己猜對了。

    陳皎鬆了口氣,眼眸明亮。她知道現在這個位置,她站住了!

    陳皎對自己今天的表現很滿意,底下的諸位大臣也對她驚歎不已。

    陳世子明明已經看出問題關鍵是陛下,卻避而不談,反從已死的節度使身上下手,從而達到目的。此時她被太子讚揚,神態也未顯驕滿。

    進退有度,陳世子大有前程!

    陳皎心智過人手段亦有,太子提攜她的意圖無比明顯。眾人都是混官場的老狐狸了,心知陳世子前程廣大不容小覷,日後自己對待陳世子需得更誠懇幾分。

    眾人思緒變化之際,當即順著太子殿下的話,讚歎道:“陳世子年少有為!”大家看待陳皎的目光也變得溫和。

    底下是眾多臣子的誇讚,其中不乏敬畏和豔羨的目光。陳皎怔愣片刻,她很快明白了眾人變化的由來,隨後緩緩垂下眼。

    一人之下,不過如此。

    陳皎雖然一直說要做太子手下的第一小弟,將來的天子近臣,可她也不知道當權臣是什麽滋味。她爹永安侯也沒到那個地步,連給她參考都沒有。

    所以陳皎一直以來,都隻有一個懵懂的想法。

    這是第一次,她清晰地感知到,原來是這種感覺,原來滋味是這麽好。所有人都要仰望自己,自己就站在太子身側,對方批改的奏章她能瞧得見。

    這一刻,陳皎心中生出了一種極大的快感和不同的情緒。

    她感受了這種情緒,記住了這種權力的滋味,她永遠無法忘記。

    而陳皎看不見的地方,她身前坐於椅上太子勾了勾唇,悠然飲茶。

    謝仙卿清楚,陳皎已經感受過了。

    雖然他一直都知道,陳皎是個聰明人,但他還是決定親自帶對方感受一番。

    權力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