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作者:是個打字機      更新:2022-10-04 09:01      字數:5657
  第20章

    陳皎進入書房後,才發現太子正在和內侍商談事務,屋內氣氛低迷肅穆,壓得人喘不過來氣。

    疑似暗衛的人躬身道:“殿下,那幾名叛徒要如何處置……”

    太子淡淡飲茶,風輕雲淡道:“拖下去殺了。”

    陳皎走進來時,恰好聽見這句話,當即心神一凜。

    太子從來都是清風拂麵的和煦姿態,這還是陳皎第一次見到對方另一麵,頓時心頭一緊,暗想自古成王敗寇,能成大事者果然都非心慈手軟之輩。

    暗衛很快退了下去,陳皎站在屋內躊躇著沒有說話。謝仙卿挑了挑眉,道:“怕了?”

    陳皎就是怕,也不能當著太子麵表現出來啊。她瞬間馬屁精附身,豪邁道:“臣是覺得太子殿下宅心仁厚。更何況就算世人都怕殿下,臣也絕對不會怕殿下啊。”

    這本是陳皎說慣了的吹捧話語,沒想到這一次太子跟以往不同。他嗤了一聲,嗓音清冷道:“不怕?不怕當初為何要走?”

    聽到這句質問,陳皎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謝仙卿是指上次自己帶著雞湯從太子府離開的事情。

    她頓時無語,心想這還不是你這個反複無常的上司斥責,她才會走嗎。現在居然又成了她的罪過了。

    也不知道太子怎麽回事,最近脾氣越來越奇怪了,都怪那個可惡的小人背後進自己讒言。

    陳皎心中吐槽,麵上卻依舊是一副敬仰的神情,惶恐道:“我那時瞧殿下似是生我的氣,心中不安,又害怕留下來令殿下更加生氣,這才走了。”

    她委屈地說:“臣當時特意帶來熬了許久的養生湯,殿下未嚐一口,說來也是可惜呢。”

    謝仙卿抬起眼,睨了眼她,眼眸不明:“是嗎?”

    他似是漫不經心道:“幾日不來見孤,孤原以為你是有怨氣……”

    陳皎瞪大眼睛,不敢置信:“殿下怎麽能這麽想我?我對殿下之心天地可鑒,這次去山莊也不忘專程替殿下尋來這道平安符!”

    “這是慧言禪師師父當年贈與我祖母的平安符,能祛病擋災,我剛回城便惦記著給殿下您送來!”

    陳皎說得信誓旦旦,情真意切,若是張公公在此估計都要牙酸了,謝仙卿眼中卻流露出一絲滿意。

    陳皎也敏感地發現,太子似乎沒那麽生氣。她膽子稍稍大一點,又開始滿嘴跑馬車,義正言辭道:“臣把殿下放在心上,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雖人未在長安,心卻是始終惦記著您,一日三餐地想你!”

    謝仙卿看著陳皎,明知她在胡言亂語,卻依然忍不住笑了。這是數日來,他展露的第一個笑顏。

    明知不應該,但誰又能控製心動呢。

    人與人之間的悲歡並不相通,有人在苦苦糾結抑製感情,有人卻是滿腦子的升職加薪當小弟。

    陳皎小心翼翼上前,將自己準備好的平安符遞至給對方麵前。她沒發現謝仙卿眼底的晦暗,小聲道:“這便是那道平安符了。這是我出生那年,祖母親自給我佩戴而上,現如今我把它送給殿下。”

    她眼眸清澈,認真道:“此後惟願殿下平安喜樂,建泰安康。”

    少年素手纖纖,掌心安靜放置著荷包,荷包精致華美,上麵繡著朵朵桂花,透過它便仿佛能瞧見少年的身影。

    謝仙卿看著那個漂亮的荷包,沉默不言,心中情緒難耐。

    他本該嗬斥,他明知不可,他懂得此時當回頭是岸……但他最後卻伸手接過了。

    謝仙卿垂下眼,斂過眼中陰霾,拿著荷包,指尖緊握,心中思緒不明。

    見他接了荷包,陳皎也暗暗鬆了口氣。她這次來見太子,發覺對方對自己隱隱有了隔閡,這才急中生智說出了那番話。此刻兩人解開誤會,她第一小弟的身份也保住了!

    陳皎沾沾自喜時,謝仙卿忽然問了一個無關的問題:“孤對氣味敏感,你如今知道是桂花糕惹禍,以後還吃嗎?”

    陳皎先是茫然,隨後猶猶豫豫道:“……還吃吧。”

    她想自己和太子現在重歸於好,自己剛才又親自送上了珍貴萬分的平安符,怎麽說都是親信了,自己悄悄吃個桂花糕應該沒什麽大事吧。

    陳皎這麽想著,也如實回答了。

    聽到她的回答,謝仙卿詫異挑眉:“為什麽?你不怕我因此厭棄遠離你?”

    他知道陳皎的心智和手段。以她的性子絕不會因桂花糕而惹怒自己,沒想到對方的答案卻和他想象中完全相反。

    陳皎隻是猶豫了一下,便坦言道:“當然怕。可是……心愛之物,怎麽能隨意舍棄呢?”

    陳皎說這句話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她是太子的親信,身份特殊,又暗示桂花糕是自己的心儀之物,殿下素來善解人意,肯定不好意思在這種小事上為難自己。

    若是其他事務,她恐怕就舍棄了,但她真的很喜歡桂花有關的事物,這點從她喜歡吃桂花糕喝桂花泡的水,以及身上衣袍上都繡著桂花便能瞧出來。

    陳皎是個很功利的人,也是個很聰明圓滑的人。在能力範圍內,她也想保留自己一些愛好,讓打工生涯更自由瀟灑些。

    少年的回答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謝仙卿先是一怔,神情若有所思:“心愛之物,怎能隨意舍棄。竟是孤愚昧了。”

    想明白自己的心意後,謝仙卿終於下定決心。

    他看向陳皎,歎道:你的心意孤知道,隻不過如今孤無法給你個交代,倒是委屈你了。”

    如今正是他爭奪皇位的關鍵時刻,因為世俗之見和身份地位,謝仙卿不能在此刻將兩人的關係挑明,以免被他父皇和皇弟們抓住把柄攻訐。

    但這樣對陳皎未免太不公平。畢竟對方心悅他已久,今日更是送上了表明心意的荷包,他卻無法在明麵上回應對方,給予她應有的身份。

    什麽叫她的心意?

    陳皎茫然了一瞬,很快恍然大悟。

    太子殿下說得肯定是太傅背後告黑狀,害她被疏離這件事!說到這件事,陳皎便生氣。

    雖然她心裏很生氣,但她也不能真的傻乎乎地對太子說是啊你老師太過分了。太子都這麽說了,擺明他不想再計較這件事,自己再提起就太沒眼色了。

    所以陳皎立刻道:“怎麽會委屈呢?我一心為殿下,哪管得著旁人如何想我。”

    旁人當然指的是太傅了。陳皎說是不計較,這時候卻還是暗戳戳地給對方埋了個坑。

    陳皎為自己的聰明沾沾自喜,謝仙卿卻以為她說得旁人便真的是世人,心中不由動容。

    他略微思索,緩緩上前伸手將少年攬入懷中。

    與男子相擁,若是從前謝仙卿隻是想想便覺無法忍受,可懷中少年肌膚細膩體型嬌小,隱隱桂香,此刻他竟沒有半點難受。

    至此,謝仙卿才死心。

    原來他真的喜歡上了一名男子。

    陳皎猝不及防被謝仙卿抱在懷中,神情茫然地埋在對方胸口,本來想好的那些馬屁台詞都忘了。

    隻是彩虹屁而已,太子會不會太感動了啊……陳皎有些尷尬,心裏下意識感覺怪怪的。

    陳皎雖然不懂太子殿下為什麽忽然抱自己,但領導對自己表示關懷,她總不能傻呆呆地毫無表示吧。

    試想一下,當你的領導和你單獨談話,表達了對你的期盼和重視,在這種真情流露地現場時刻,你像一個木頭人一樣傻呆呆的不動,發表了一大堆感言的領導心中會怎麽想?

    他肯定想:這二五仔,我明天就炒了她!

    在腦海中上演落了一出職場宮心計後,陳皎頓時驚醒了。

    她忽略心中那一絲微妙的不對勁,猶豫著伸出手,反手抱住了太子,小聲試探道:“謝謝太子?”雖然她也不懂自己在謝什麽。

    就這樣,兩人雞同鴨講,成功讓本就不對勁的畫風越走越遠。陳皎自以為保住了第一小弟的地位,謝仙卿認為兩人情誼互通,也對她越來越好。

    半月後,天氣漸漸熱了起來。

    太子府中。其他大臣都結伴走了,陳皎卻還一反常態地留在書房,拖拖拉拉不肯離去。

    這段時日陳皎仗著自己成了太子手下第一小弟,膽子也越發大了。雖然不會遲到,早退卻是常有的事情,她經常趁沒人注意,偷偷摸摸提早下班回家。謝仙卿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故作不知。

    今日他見陳皎難得沒有開溜,打趣道:“陳世子今日怎麽還在,舍得留下來了?”

    陳皎這才知道原來她早退的事情太子一直都知道,虧她還以為自己掩藏得很好呢。

    被領導點名,她還是有些心虛的。陳皎摸摸鼻子,表情誠懇道:“最近天氣熱了,屬下比尋常時還要犯困。我想這樣恐怕會耽誤太子殿下的事嗎,便想著養精蓄銳……”

    謝仙卿眯起眼,了然道:“所以你每日提早回家,便是為了睡覺?”

    他還以為是近日國子監的學業過重,陳皎忙著回家做功課,甚至還想過是否要因此跟國子監的夫子商談一二,卻沒想到對方偷摸回家居然是為了單純睡覺。

    對於這個結果有些意外,但如果是陳皎,似乎又在情理之中,畢竟對方是連去詩會都隻能關注到吃這件事的特別人才。

    被太子揭穿,陳皎哽住了,半響才憋住後麵半句:“睡夠了,才能更好的為殿下做事嘛……”

    身後聽見了全對話的張公公抽抽嘴角,忍不住抬頭看了眼陳皎,望向對方的眼神滿是敬佩。

    這陳世子真是個人才,明明自己偷溜睡覺,居然還能強行扭曲成是為了替太子辦事。這種顛倒黑白是非的能力,將來鐵定是他們當朝第一大奸臣啊!

    張公公已經看穿了陳世子的險惡本質,英明的太子殿下卻隻是淡淡一笑,輕輕揭過了這件事。

    陳皎見謝仙卿沒有追究自己偷摸下班的事情,悄悄鬆了口氣。還好還好,她敬業小弟的人設勉強保住了!

    隨後她想到自己今天留下來的目的,猶豫問道:“殿下這次端陽節準備要如何度過啊?”

    恰逢端陽漸近,陳皎作為一個上進心極其強烈的下屬,當然要積極爭取和領導一起過節的機會啦。

    別小看陪太子度過佳節這件事,這可是隻有心腹才有的特殊待遇。曆史上許多天子寵臣都立於不敗之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他們和當今天子相識於微末時,共同度過的溫馨時光。

    人都會念舊,隨著時間過去,那些相處的點點滴滴也會更加溫馨,這很大程度會影響天子對臣子的感官,關鍵時刻甚至能保命。

    陳皎勵誌要做太子手下第一小弟,將來當朝第一奸臣,當然不能放過這種刷太子好感度的機會了!

    此話一出,謝仙卿便猜到她心中所想,麵上卻故作不知,道:“端陽乃親人團聚之時,孤大約要進宮與父皇皇弟他們一同答謝神靈。”

    陳皎心中願望落空,頓時有些失落:“這樣啊。”

    謝仙卿見此卻笑了,不願繼續逗她,道:“祭神大多戌時結束,我從宮中歸來後卻是閑來無事了。不知陳世子有何安排?”

    峰回路轉,陳皎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積極道:“端陽節熱鬧非凡,我準備逛燈市,太子要和我一起嗎?”

    謝仙卿眼眸含笑,麵上卻故作思索,似乎很為難的樣子,身側的陳皎也不由緊張起來。

    謝仙卿見此終是忍不住笑了,他低眉看向對方,溫柔道:“陳世子盛情邀約,怎麽能拒絕。”

    幾日後,端陽節。

    長安城中特地解除宵禁,設辦廟會燈節,街道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國子監沐休,陳皎在家裏陪爹娘祖父祖母一同吃了粽子,便喜滋滋地出門去找太子去了。

    太子還未歸府,陳皎便幹脆扭頭去宮門外等對方了。

    過了半個時辰,陳皎蹲在宮門外無聊發呆時,身旁忽然傳來了動靜。

    謝仙卿身穿錦袍,帶著一行人從宮門中走出。

    他神情淡淡,看不出來好還是壞,倒是身後緊跟著他的一行內侍們麵色凝重,腳步匆匆。

    陳皎稍微一瞧,便能猜到宮中發生了什麽事情。

    停滯許久的戶部改革在前日終於有了進展,此次多方博弈算是太子黨大獲全勝。相對的,其他幾位皇子必定不會痛快,聖上本就對太子多有不滿,所以今日宮宴場景完全可以想象。

    陳皎心念稍動,麵上卻不動聲色。她一躍而起,假裝才看到太子一行人,笑嘻嘻地小跑過去:“殿下!”

    張公公作為太子的貼身內侍,麵沉如水的他在聽見陳皎的聲音後,眼中閃過一絲喜意,當即對殿下道:“殿下,陳世子來了!”

    謝仙卿看見陳皎的身影後,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他停下步伐,等陳皎跑到他麵前後,挑眉道眼中已經有了笑意:“怎麽來這裏?”他們約好的是在太子府相見。

    陳皎跑到他麵前,笑嘻嘻地說:“微臣迫不及待地想要來見殿下嘛!”

    謝仙卿挑了挑眉,緩緩了勾唇,這一笑仿佛猶如破冰消融,身上已經沒有了那股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淡漠氣質。

    陳皎沒有問他在宮中經曆了什麽,為什麽其他幾位皇子還未離開他便先行,她隻是低下頭看向太子殿下腰間,像是發現了什麽新大陸一樣,驚訝道:“殿下,你忘記佩戴長命縷了。”

    當朝端陽節時人們佩戴五彩絲線編織而成的彩帶,以求祈福消災,這種彩帶被稱為長命縷。每逢端陽,聖上會賜給家眷以及信賴的臣子五色彩帶以示恩寵,由此可見這項習俗有多重要。

    今日陳皎爹娘祖父祖母每人給她準備了一根,還都是親自編的。為避免顧此失彼,她幹脆全都給係上了,出門時腰間掛著四條長命縷,瀟灑極了。

    陳皎不信戴了彩帶便能驅邪迎吉,但過節就是圖個彩頭和氛圍,就跟元宵節一定要吃湯圓一樣。

    在崇信神明的古代,端陽節幾乎人人都會佩彩帶,沒想到太子殿下居然沒有。

    聽到陳皎的詢問,太子身後一行人神情霎時僵住了,臉色難看的要命。

    今日大家以為聖上會按照以往習俗,在宮晏上賜給諸位皇子彩帶,便沒有特意準備。沒想到這次聖上也不知是忘了還是故意而為,居然取消了這一習俗。

    幾位皇子中,五皇子和三皇子有生母照拂,自然不會缺彩帶,宴會還沒結束便戴上了,隻有太子殿下和由宮人生下的四皇子沒有彩帶。

    雖然勉強有個四皇子做襯托,但在眾人眼中還不如沒有。太子殿下乃是先皇後嫡出,堂堂儲君豈能和一個不受寵的皇子相提並論?

    這件事完全是內侍們失職,此刻被陳皎點出來,大家都不由低下頭,心中惶恐悔恨。

    其他人反應頗大,作為當事人的謝仙卿情緒卻十分平穩。他神情不變,嗓音淡淡:“近日事務繁忙,應是忘了。”

    他甚至不太在乎這件事。因為這點所謂的算計,完全不足以跟他昨日在戶部改革一事上獲得的利益相比。

    他的皇弟們朝堂博弈上無能,在這些惡心人的小手段上倒是大放異彩,簡直好笑。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陳皎就像是沒有察覺一條小小彩帶中藏著的算計和博弈。她像是變戲法一樣,從自己腰間取下一根彩帶,欣喜道:“當當當,幸好我特意為殿下準備了,我幫殿下戴上!”

    她動作飛快地將彩帶綁在謝仙卿腰間,想了想,又綁了一條上去。

    隨後陳皎拍拍手,心滿意足道:“端陽節怎麽能不係五彩帶呢?”

    謝仙卿一直注視著她的動作,沒有說話,目光溫柔。陳皎向來聰慧,此番言行應當是猜出宮中的情形了。插科打諢這麽久,大概也是為了哄他開心。

    血脈相連的至親忙著算計,倒是宮外的小小世子,將一條帶著真心的長命縷係在了自己身上。

    叫他如何不動心。

    作者有話說:

    女主真的很會撩^^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出自《三國演義》

    意思是:從腐爛稻草中生出的螢火蟲所散發的光,怎麽比得上月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