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二合一、
作者:ALAMM      更新:2022-09-22 10:14      字數:6912
  第八十三章 、二合一、

    送走林紀成和孩子們後,薑蓉蓉不由得長舒了一口氣。

    薑寧寧不解的望向自家姐姐,不知道好好的她為什麽要舒氣。

    薑蓉蓉笑道:“你是不知道,自從這兩個小家夥出生之後,我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圍著他們轉,這會兒把他們送走之後,我這心裏的擔憂勁過了之後,竟然覺得也覺得鬆了一口氣。”

    薑寧寧心疼的拍了拍薑蓉蓉的肩膀,帶小孩子本來就辛苦,更別說薑蓉蓉一帶還要帶兩個了。

    “也是你難得的閑暇時光,你就當是給自己放了一個短假了,至於孩子,他可是姐夫的親兒子,林叔他們的親孫子,你還擔心他們對豪豪他們不好呀。”

    經過薑寧寧的開解,薑蓉蓉也徹底的放下了心裏的擔憂,下午兩個人背著背簍上了後山。

    後山有野柿子樹,如今雖然沒有完全熟透,但是這個時候的野柿子摘下來後,撒上一點白酒,用稻草捂上幾天,那原本還帶點青澀味的野柿子就會變得通紅軟爛,對鄉下的孩子來說也是難得的美味。

    這不聽說薑寧寧她們要上山摘野柿子,薑曉敏和薑大伯家裏那幾個年紀稍微大一些的孩子都想跟著她一起去。

    村子後麵的山雖然算不上是大山,山裏也沒什麽猛獸,最多是有點野雞,野兔什麽的,但是村裏的大人一貫是不允許自家的小孩子往山裏走深了,畢竟山上有些地方隻有光滑陡峭的石壁,小孩子上山還是有墜崖的風險。

    平常薑曉敏她們上山最多也就是在山腳,山腰摘點野果,打點豬草,不會往更高的地方去,像山裏的野柿子,野山楂,野桃子這樣的野果,都屬於是他們平常眼饞,卻不敢去進深山裏去找的好東西,全靠家裏的大人去山上幫他們摘回來解饞。

    薑寧寧和薑蓉蓉都是大人,倒是沒有這種擔憂,她們在家裏的柴火堆裏一人找了一根底端有分叉,可以加工成了一個簡易的鉤子,然後就一人背著一個背簍就上了山。

    為了不出事,薑寧寧她們一個小孩子都沒帶,讓他們自己在村子裏玩,因為中午的蛋糕,此時薑寧寧在薑家這一大票小孩子中還是有些威嚴在的,她不讓他們上山,他們就真沒有跟著,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好好表現一把,好讓她再給他們買次蛋糕。

    薑寧寧之前在山上收集植物的時候,倒是見過幾株野柿子樹,不過這些野柿子書至少都有七八年的樹齡了,她自己根本沒辦法把這麽大的柿子樹挖出來交給係統,也沒在柿子樹周圍看到這一兩年剛長出來的柿子樹幼苗,所以目前大部分的果樹圖鑒她都還沒有點亮,倒是各種野花、野草、野果什麽的被她收集得差不多了。

    薑寧寧記得幾顆野柿子樹的位置,所以上山後她們的目的十分的明確,倒是節省了不少的時間。

    今年氣候好,山上的野柿子樹掛果也多,不過樹頂上一些樹上熟的柿子已經被山裏的小鳥給啄空了。

    薑寧寧不會爬樹,這沒能力去和那些小鳥搶口糧,倒是薑蓉蓉,雖然已經嫁到縣裏好幾年了,但是那爬樹的本領是一點都沒有丟下,她先把鞋子一脫,又往自己的手心裏吐了一口口水,然後抱著柿子樹的樹幹,手腳並用,幾下就竄到了樹上。

    薑蓉蓉靠在樹枝上,用手裏的鉤子勾住遠處的柿子,手上帶著力氣,輕輕拎上兩圈,那柿子就連著樹枝被拎了下來,重重的落到了地上。

    山裏的地上有著一層又一層的幹樹葉和雜草,這柿子從樹上摔下來就像是摔倒了棉花上麵,壓根不會磕著碰著。

    薑蓉蓉在樹上忙活的時候,薑寧寧也沒閑著,她就站在地上,舉著鉤子把一些長在矮處樹枝上的柿子一一地摘了下來。

    估計是因為村裏的大部分男丁都去縣裏上工了,所以村裏剩下的人心思都在地裏,沒有顧得上山上的這些野果,所以薑寧寧她們好像是第一批上山摘野果的人。

    薑寧寧和薑蓉蓉一人背了一個大背簍,隻摘了三顆柿子樹,一顆山楂樹,就收獲到了兩大背簍的野果。

    天知道薑寧寧為了把這一背簍的果子背下山,那真是把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就這樣她走上個幾十米,就得停下來休息一下。

    不得不說,薑寧寧是真的不擅長幹重活,她這一輩子估計都不可能靠著自己的力氣混飯吃了。

    野果摘回來後立即就要處理,野柿子薑寧寧是不管的,一股腦的塞給了薑蓉蓉處理,她自己則撿了一盆子通紅的山楂,準備做個冰糖葫蘆。

    薑家的院子裏常年都堆著竹子,隨便提用彎刀削一削就是串冰糖葫蘆要用的竹簽了。

    村裏的竹子多,所以家家戶戶都會做一點竹編,複雜的竹席可能隻有篾匠能編,但是像背簍、籮筐這種簡單的簡單一點的竹編製品,村裏的男人大多都會,鮮少有人會花錢去買。

    自家吃的東西,薑寧寧願意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每一顆山楂她都用刀從中間切開,掏出了裏麵的山楂籽,原本她還想去超市裏買點葡萄幹,核桃什麽的塞在山楂裏麵做成糖葫蘆的,不過到底還是怕露餡,最後她做的還是最普通的冰糖葫蘆。

    薑寧寧之前買了好幾袋綿白糖,主要是為了讓馮丹琴他們在農忙的時候喝上糖水補充體力,不過馮丹琴他們好像壓根沒怎麽舍得喝,五包白糖,這麽久了,他們連一包都沒有吃完,正好用來做冰糖葫蘆。

    薑家小孩子多,這冰糖葫蘆做的少了還真是不夠分,為此薑寧寧串了整整四十串糖葫蘆,打定了主意要讓小家夥們吃個夠。

    冰糖葫蘆薑寧寧穿越之前就做過幾次,熬糖稀是最關鍵的步驟,一定得是小火,火一大,這熬出來的糖稀就會有苦味。

    薑寧寧憑著之前的經驗,輕而易舉的熬出了一小鍋糖稀,給山楂裹糖稀的時候,她存心炫技,學著之前在短視頻上看到過的辦法,用兩隻手的手掌捧著冰糖葫蘆的簽子重重轉了兩圈,熱乎乎的糖稀四散開來,變成長長的糖絲,看著特別的有賣相。

    薑寧寧折騰這些山楂的時候,薑蓉蓉也沒有閑著,她按照薑寧寧的要求用稻草繩紮了一個草垛子。

    薑寧寧做好的幾十串糖葫蘆全都紮在這個草垛子上,扛起來就能直接去拿出去賣了。

    然而賣是不可能賣的,畢竟薑寧寧可是忙活了一兩個小時,又費了許多的心思,才做好這些糖葫蘆的,她才舍不得拿去賣呢。

    中午大家就說好了,晚飯還是在薑大伯家裏吃,所以這一垛子的冰糖葫蘆,自然也是要扛到薑遠家裏去的。

    薑寧寧扛著一垛子的冰糖葫蘆走出自家院子的時候,瞬間就吸引了村裏那些小孩子的目光。

    這些小孩子望著冰糖葫蘆的眼神是既渴望又炙熱,有些年紀小的孩子,饞得直嗦自己的大拇指,好像看著紅彤彤的冰糖葫蘆,自己的手指上也帶著甜味了一樣。

    薑寧寧最是受不了這個了,她倒是想大方一把,請這些小孩子都嚐嚐她做的冰糖葫蘆,奈何村裏的小孩子實在太多了,十幾二十幾個小孩子圍著她,她要是真把把冰糖葫蘆分給他們了,那剩下的那些就不夠自家人分的了。

    最後薑寧寧隻能從垛子取了四串糖葫蘆下來,讓他們分著吃,一人吃一顆,嚐個味道就算了。

    薑寧寧深知自己最受不了的就是有小孩子眼巴巴的望著自己,所以趕在更多的小孩子湊過來之前,她急急忙忙拉著薑蓉蓉一路小跑,跑到大伯家裏把院門一關,村裏的小孩子們就是再嘴饞,也不至於會跟著她們攆到家裏來,她們也總算是能夠得個清淨了。

    王紅蘭看著孫女扛著這麽多冰糖葫蘆過來,也是好半晌都沒能反應過來:“你們這是去哪裏弄回來了這麽多的糖葫蘆?”

    王紅蘭有些稀奇的感慨道:“這玩意現在想買都沒有賣得了,我都好久沒有見過這東西了。”

    薑蓉蓉伸手接過薑寧寧扛著的糖葫蘆垛子,把下麵的木棍深深的插|到了地上,隨手從垛子上取下一串冰糖葫蘆遞給王紅蘭後,才跟她解釋道:“買肯定是買不到的,這些糖葫蘆都是寧寧自己做的,這山楂是我們下午去山上摘回來的,您嚐嚐,看甜不甜。”

    其實被霜打過的山楂才是最甜的,不過現在已經十月份了,山楂也算是能夠入口了,這個時候的山楂,直接當水果吃都可以,更別說薑寧寧又用了這麽多糖和功夫做成了冰糖葫蘆。

    王紅蘭剛嚐了一口,就眯著眼讚道:“酸酸甜甜的,很是開胃,今年山裏的山楂個頭可真大,回頭我得讓你大伯去山上多摘一點,曬點山楂幹泡水喝。”

    祖孫三人商量著這山楂幹要怎麽曬才最好的時候,薑曉敏他們也聽到村裏的其他小孩子說了,薑寧寧有很多的冰糖葫蘆,這一下他們哪裏還有玩的心思,在身上胡亂的拍了拍自己的手,就一窩蜂的往薑遠家裏跑。

    皮猴子們跑進院子後,看到那一根插滿了冰糖葫蘆的草垛子後,簡直是兩眼放光了。

    眼見著沒多久就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了,這要是其他的零嘴,薑寧寧還真不敢給他們吃,畢竟小孩子吃多了零食,就不愛吃飯,不過這山楂是健胃消食的,吃一點估計沒什麽關係,所以她還是給他們一人發了一串冰糖葫蘆。

    “隻能吃一串,剩下的就放在這裏,等你們晚上吃完飯後,再拿回家裏慢慢吃。”

    原本有幾個心思活泛的熊孩子原本還打算三兩口吃掉自己手裏的冰糖葫蘆,然後讓薑寧寧再給他們一串的,如今她這麽說了之後,他們也舍不得吃得太快了,而是一小口一小口的舔著外麵的糖衣,細細的品味著。

    薑寧寧雖然不太能夠吃酸的食物,但是到底是她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東西,怎麽也得嚐一嚐,所以她也拔了一串糖葫蘆拿在手裏,有一口沒一口的慢慢吃著。

    吃完晚飯後,薑寧寧和薑山他們一人手裏拿著一串糖葫蘆回了家。

    晚上薑寧寧和薑蓉蓉洗漱完後就窩在了床上,村裏沒有通電,她們睡的屋裏也沒有點油燈,隻有透過窗戶灑進來的那點月光,然躺在床上的兩個人能夠看到對方大致的輪廓。

    姐妹兩湊在一起能聊的事情還真不少,薑蓉蓉聊丈夫和孩子,薑寧寧就聊自己新‘租’的房子和夏家的那個兒子。

    薑寧寧對夏逸明算是有著一點特別朦朧的好感,這種事情她不想跟安小蓮說,主要是安小蓮的性格一驚一乍,讓她知道了的話,還不知道她要怎麽起哄。

    和薑蓉蓉聊這些就沒什麽了,她們是親姐妹,姐妹之間按理說聊什麽都可以,薑蓉蓉又是個穩重的性格,別說她壓根沒有見過夏逸明,就算是她以後見到了,也不會拿這件事情來打趣她,讓她覺得尷尬。

    薑蓉蓉聽自家妹子說過夏家兒子的一些情況後,也確實覺得夏逸明確實算是一個好對象,不過對方現在是家裏的獨子,沒有兄弟能夠幫扶一把不說,父母的年紀也不小了,小妹要是真的和他在一起了,以後可能會過得很辛苦。

    薑寧寧聽薑蓉蓉都已經開始在考慮那麽久遠的事情了,整個人也是囧得不行,她對夏逸明隻是純粹的欣賞好嘛,壓根就還沒有想過要和對方喲什麽進一步的發展,怎麽薑蓉蓉就已經開始琢磨這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了?

    見薑寧寧惱了,薑蓉蓉也沒在多說什麽,隻以為她這是小女兒情竇初開,麵皮子薄,經不起人打趣。

    薑蓉蓉到底還是掛念著家裏的孩子,所以第二天天還未亮她就起床了,薑寧寧迷迷糊糊中察覺到她起床的動靜,也揉著眼睛從床上做了起來。

    吃過早飯後,薑寧寧就帶著幾個伯伯讓她捎的鹹菜載著薑蓉蓉回了縣城。

    把薑蓉蓉送回林家後,薑寧寧也沒有上樓,直接回了家。

    回到家裏薑寧寧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兜裏掏出六百塊錢遞給了周家嬸子。

    見薑寧寧如約把剩下的錢給結清了,周家嬸子十分的高興,連忙說等周大叔回來後就和她去房管局登記。

    聽說周大叔要午飯時分才會回來,薑寧寧估摸著這中間她還能騎車去壩上送一趟東西。

    因為這次家裏給薑正軍他們帶了很多的鹹菜,薑寧寧也沒有從超市裏買太多的東西,就隻給他們買了五把掛麵,以及幾個肉罐頭。

    原本薑寧寧還想弄點油把那些鹹菜給炒一下的,不過時間太緊了,家裏還有周家嬸子,她怕自己突然把油拿出來對方心裏會犯嘀咕,所以隻能委屈薑正德他們將就著吃了,等她回頭得空了,再多買點肉給他們開小灶。

    等到周大叔他們搬出去之後,薑寧寧一個人住著,別的不說,至少想吃點什麽,想拿點什麽東西出來就很自由了,不用再擔心被人看出端倪了。

    周大叔確實也是個爽快人,收了錢之後,他辦事的速度也特別的快,下午就帶著薑寧寧去房管局完成了過戶。

    現在買房最大的好處是還能擁有宅基地的使用權,意思就是以後薑寧寧這房子住膩味了,還能把現在的房子扒掉,重新再這塊地上修建新的房子,周家(阿不,現在是薑寧寧家了)的麵積不小,連房子帶院子,差不多能有一百五十個平方。

    一百五個平方的房子放在鄉下絕對算是磕磣,畢竟薑家條件那麽差,連房子帶院子,加上屋前屋後的空地,也有將近三百個平方,鄉下別的沒有,就這一點好,地多,每家每戶的院子都圈得特別的寬敞,很多人院子裏用來種菜的地方,比自家的自留地都要大。

    周家的房子也是十幾年前的房子了,屋前屋後的牆上有不少雨水衝刷出來的痕跡,薑寧寧想著回頭有錢了一定要找人用石白灰重新粉刷一遍。

    房子過完戶後,周大叔和周家嬸子來回跑了好幾趟,隻用了半個下午就把家搬得差不多了,當然了,其中也少不了夏逸明幫忙。

    薑寧寧發現夏逸明這人是真能處,幫人做事那是一點餘力都不留,明明一隻胳膊還傷著了,幫著周大叔搬搬抬抬的時候可賣力了。

    周大叔新家那邊有不少的家具,所以他就想把多出來的一些家具便宜賣給薑寧寧,偏偏他這些舊家具她又看不上,他隻能去二手家具市場找了人過來搬走。

    舊家具不值錢,一大堆桌椅板凳加起來,就隻賣了兩塊錢。

    薑寧寧看著空空蕩蕩的屋子,也準備去二手家具市場轉一轉,看能不能買到新一點,好看一點的家。

    從周大叔的手裏接過兩把大門的要鑰匙後,薑寧寧也沒多磨蹭,回屋從抽屜裏抓了一把零錢揣到包裏後,她就騎著自行車去了舊貨市場。

    舊貨市場其實也不止是賣家具,也買一些鍋碗瓢盆、舊衣服、舊鞋子什麽的。

    如今薑寧寧家裏最缺的就是家具,所以她也最先去看的家具。

    薑寧寧把舊貨市場的二手家具都看了一遍,選定了一張老式雕花木床,十分樸素無華的樣式,在鄉下有很多人家裏用的就是這樣的木床。

    不是南縣沒有好看的木床,主要是前幾年wg鬧得最凶的時候,那些特別有欣賞價值的舊家具和資本主義掛上了關係,被打砸燒掉了不少,如今市麵上隻剩下這些更加低調、不起眼的家具。

    在舊貨市場薑寧寧就隻遇到了這麽一張看起來還挺新,並且沒有被破壞的木床,好在現在就她一個人住,有一張床就夠了,其他臥室裏的床和各種家具,可以以後再慢慢添置。

    除了木床之外,薑寧寧又買了一套桌椅板凳,準備放在堂屋吃飯用。

    合心意的家具不多,薑寧寧暫時也就隻遇到了這麽幾樣合心意的,她準備以後再來看,實在不行的話,回頭她讓薑山去山上砍一棵大樹,自己找木匠慢慢的打家具也行。

    村裏還是有木匠的,不過現在的木匠不能明目張膽的做生意,都是收別人一點雞蛋,又或者說一點肉,趁著下工的空閑時間幫著打點家具罷了。

    村裏家家戶戶都要打家具,所以也不會有人會傻到去舉報木匠,畢竟城裏打好的家具價格貴不說,還要家具票,他們鄉下人買不起,像兒子結婚添置家具,女兒結婚要打兩口箱子什麽的,就都得指望人家木匠。

    村裏那片山上的數都是隊上的,平常雖然不許大家動,但是要是遇到誰家裏要打家具或者修房子的情況,村裏還是會讓村民自己去山上砍木料。

    薑寧寧雖然現在戶口已經不在村裏了,但是薑山他們在呀,薑家這麽多人,薑遠又是大隊長,還會愁弄不來打家具的木料嗎?

    薑寧寧怕麻煩,所以買好家具後,她另外加了錢,留了自家的地址,讓舊貨市場的同誌下班後幫她把床和桌椅板凳送到家裏。

    薑寧寧自己又挑了十幾個白地青花瓷碗碟,這些東西一點都不能磕碰,所以她又去舊貨市場旁邊的廢品回收站買了一疊舊報紙,用包子把碗碟一隻隻的包好後,小心翼翼的放在車筐裏帶回了家。

    折騰了一天,晚上薑寧寧總算是如願睡在了自己喜歡的木床上,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在縣裏她一時半會還找不到稻草來鋪床,這床上要是能夠再鋪上一層厚厚的稻草,那就完美了。

    現在搬新家也不是一定要辦喬遷宴,買房子的事情薑寧寧本來就是瞞著家裏人的,所以她也不能大張旗鼓的辦什麽喬遷宴,隻從超市裏買了一些便宜的水果硬糖給附近的鄰居一家送了一些,這樣就算是慶祝過了。

    雖然房子是有了,但是薑寧寧缺少的東西是真的不少,家具就不說了,還有兩個房間是完全空著的,其餘的像是煮飯必須要的爐子、鐵鍋、蜂窩煤什麽的,她是一點都沒有。

    鐵鍋還好說,超市裏也有買的,就是那種能在煤氣灶上用的炒菜鍋,百八十塊就能買一口,難就難在這煮飯用的爐子,萬能的超市裏麵也沒有賣的。

    這蜂窩煤就更加不用說了,得拿著購煤本和煤票才能買得到,像是薑寧寧這樣的正式工,一個月才隻有一百斤的購煤指標。

    薑寧寧一個人,這一個月一百斤的煤,能頂上什麽用?都不夠她煮飯用的。

    ?

    【作話】

    薑寧寧:也是的虧是我膽子小,要不然超市裏賣的電磁爐,我高低得整一個出來用。

    【評論】

    有

    稻草??這是七十年代不是民國吧?我記得超市有賣床墊吧,再不濟棉絮應該也是有的,女主是自己睡又不幹賣給別人,反正完完全全硬板床我是真的不行,再說她之前賣貨連送到別人倉庫這種事都能做出來,要是作者不給女主開光環,女主這種行為早死八百次了,現代正常開店賣貨都有人過來打聽你的進貨渠道,更何況是缺衣少食的七十年代

    撒花

    沒看夠,加更加更

    還是買房爽,但是還是啥也不敢用,卻一個人敢賣一夥人東西,不會被偷摸跟蹤感覺也挺不合理,不過是小說,也能理解

    終於有自己的地盤

    大大!!加油更新啊啊啊啊啊!想要肥肥的!!!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追平了,555

    一個月一百斤的煤都不夠用???我記得以前蜂窩煤我家一買兩百個,每天燒飯燒水也就用四五個吧,女主一個人一天用不了幾個的,一個大概一斤不到

    打卡

    撒個花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哈哈哈女主對男主有好感,男主對女主有好感

    賀寧寧新居成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