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二合一
作者:ALAMM      更新:2022-09-22 10:14      字數:6891
  第六十三章 、二合一

    中午薑山他們下工後,聽薑寧寧說她因為擔心修大壩的事情,還專門和同事換了休假時間,都說她是小題大做了。

    薑寧寧覺得薑正武他們去當民工太辛苦了,薑正武他們自己卻不當一回事。

    那可是給縣裏修水電站,公社裏的領導都說了,等著水電站修起來了之後,用不了幾年,像他們這種村子裏都能通上電了。

    通電後,村裏也能用上電燈了。

    通電後,公社也可以辦個碾米廠了。

    通電後……

    總之這建水電站絕對是一件對他們老百姓有益的大好事,要知道現在南縣的所有鄉鎮,還都是過的油燈照明、碓窩衝米的日子。

    別的不說,要是公社真的能夠辦個碾米廠的話,那大家平日裏吃米就容易多了。

    而且縣裏讓民工們修水電站,可不是讓大家白做工的,除了要管民工們的一日三餐之外,還要發工資的。

    而且這工資還不低,因為都是青壯勞力,縣裏給大家的工資是一塊錢一天,一個就是三十塊錢了,這都能趕上工廠裏那些學徒工了。

    平常大家在村裏也要上工,就是年景最好的時候,那公分也沒有超過一毛錢一分的時候,就算是拿滿公分,換算成錢他們挑一天的大糞,那工錢也沒有能夠超過一塊錢一天的時候。

    收完稻穀後,地裏的活本來就少,就算是青壯年,在村裏也很難拿到滿公分,現在縣裏要修大壩了,一修還要修這長時間,這也就意味著這段時間他們可以一直拿高工資,試問這樣好的事情還能去哪裏找?

    至於修大壩累?這鄉下的漢子,最不怕的就是累了,這鑿石頭,搬石頭確實累,可是留在家裏種地也一樣不輕鬆。

    他們在外麵辛苦幹一年,不用花錢吃住,一年下來少說也能也能掙個三百塊錢了。

    三百塊是什麽樣的概念,都可以讓一家人風風光光的娶個媳婦,辦場婚宴了。

    那種已經娶了媳婦了,有了這三百塊錢,也夠他們起上兩間寬敞的紅磚大瓦房了。

    要知道這樣的機會可不多,往常他們這些鄉下人想要攢三百塊錢,那可是要一大家子人省吃儉用,攢上好幾年才能夠攢到這麽多錢的。

    薑正武和薑正德已經想好了,他們好好的去修水電站,等水電站修完後,他們也用工錢給家裏修上幾間像大伯家裏的那種紅磚大瓦房,他們也住一住這寬敞明亮的磚房。

    這次薑家幾個伯伯家裏也有不少人當了民工,其中薑家二伯薑平家出的人全村最多,整整四個,沒錯,薑平家裏一共就四個兒子,全都被他趕去做工了。

    這要是沒有辦法的,薑家四兄弟了,條件最差的是薑山,第二差的就是薑平了。

    不過薑山窮是因為他要供女兒念書,薑平就是純粹是因為薑家二嬸的肚子實在是太爭氣了,生了四個,四個都是兒子。

    孩子小的時候,薑平光是為了喂飽這幾個孩子的肚子,那都的鉚足了勁幹,等孩子稍微大一點,能夠幫著家裏掙點公分的時候,又得談婚論嫁了。

    這從古至今,娶媳婦都得花不少錢,薑平辛苦幹了這麽多年,總算是給前麵三個兒子娶上了兩個媳婦,眼見著兒子又生了孫子,後麵的小兒子這都二十一歲了,就因為家裏沒有錢給耽擱了,薑平兩口心裏也上火呀。

    這也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了,薑平這裏正為錢愁著呢,這頭就有了修大壩的事情。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這個錢必須得賺呀,要不是因為薑平今年已經五十四歲,不大符合民工的要求,他自己都想去當民工幹活賺錢了。

    和薑平不一樣的就是薑家三伯薑林了,薑林沒有兄弟們孩子多,就隻有一兒一女,女兒已經嫁出去了,就隻有一個兒子在身邊,他們是真的不想讓兒子去當這個民工,可是沒辦法,上麵下了死命令,必須得去,花錢都通融不了。

    要知道薑林家裏的這個兒子,可是他們兩口子的眼珠子,小時候他們讓他讀書,不過他不像薑寧寧這麽聰明,學習成績一直不算好,勉強讀完小學後,也沒考上初中,隻能回了家。

    回家後,因為薑林兩口子舍不得這個兒子吃苦,上工都不讓他幹重活,都是讓薑遠給他分配最輕鬆的活,跟著村裏的婦女老人一起做事。

    薑遠他們也覺得薑林實在是太寵孩子了,這鄉下的孩子,讀書又不行,又被他們慣得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以後可怎麽好。

    然而薑林之所以敢這麽寵兒子,除了自己隻有這麽一個孩子之外,還因為他有這個能力,不說他那每個月十幾塊的傷退補貼,就說他和妻子都是幹活利索的人,他自己手臂上受過槍傷,也不耽擱他上工的時候拿滿公分。

    薑三嬸也是個能吃苦的,這麽些年,她也是幹最苦最累的活,跟著男人拿滿公分,加上後來兩口子眼光好,給兒子找的媳婦也是個能幹的,不說像婆婆拿滿公分吧,但是總比村裏其他婦人要多拿兩個公分。

    就這樣,薑林一家三個人這些年都死命的掙工分,就讓兒子一個人做輕鬆婦人夥計,修大壩的事情出來之後,薑山他們是真的替自己的這個侄子擔心,怕他到時候吃不了這個苦,受不住這個累。

    因為這次薑寧寧帶了十雙厚棉線手套回來,薑山還讓大兒子給他二哥送了兩雙手套去:“正承那孩子一貫是個不吃苦的,你給他送兩雙手套去,多少也能讓他少遭點罪。”

    說完後,薑山又對兩個兒子交代道:“你二伯這些年對我們那是沒得說,他就正承這麽一根獨苗苗,回頭到壩上後,你們這些堂兄弟都多照顧著他一點。”

    薑家四個兄弟,三個都是多子多孫的,薑遠家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薑平家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沒有,薑山則是兩兒兩女,湊了兩個好字,唯有薑林,就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嫁出去後,身邊就隻剩下了一個兒子,兒子結婚好幾年了,也隻生了一個孩子。

    像薑山這樣的話,薑遠和薑平也是這麽跟自己家的孩子交代的。

    不是他們偏心薑正承,實在是薑林這輩子過得實在是不容易,當時家裏困難,王紅蘭舍不得讓已經能夠獨當一麵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去當兵,就把剛滿十六歲的老三送去當兵了。

    薑林結婚之前,每個月的津貼自己隻留兩塊錢買日用品,剩餘的全都匯回了家。

    後來王紅蘭張羅著給他娶了一個媳婦,隔壁村的女孩子,別的不圖,就圖個知根知底,就這樣,薑林結了婚,因為他平時在部隊裏一年就隻能回來一次,和妻子的感情也不太好。

    薑三嬸生兒子的時候難產,不知道是怨恨自己生死關頭丈夫都沒在身邊還是怎麽的,她的人好像一下子就冷了。

    後來薑林因傷退伍回了家鄉,夫妻兩相處的時間多起來了,也沒能焐熱薑三嬸的那顆心,夫妻兩這些年的關係一直淡淡的,看著比尋常夫妻要冷淡得多。

    因為早些年年景不好,家裏幾乎都是靠著薑林的津貼才能過下去,所以薑遠和薑平薑山他們三兄弟,甚至於王紅蘭都覺得自己虧欠了薑林,

    薑正承是薑林兩口子的命根子,薑遠他們也希望他能好好的,要不然他們這個三弟妹肯定得瘋。

    薑遠他們想著,薑正承吃不了苦沒有關係,這麽多堂兄第跟著他一起去,就是一人幫他扛一塊石頭,他自己也能輕鬆不少。

    薑寧寧對三伯家的這個堂兄沒什麽印象,就隻草草的見過一次麵,反正薑正承看起來確實比薑家其他男人要瘦弱不少,屬於看著就比較斯文的那種。

    聽薑山說,好像是因為他從小身體就不好的原因,要不然薑林就算再舍不得孩子,不也會把好好的一個兒子養成現在這樣。

    薑寧寧覺得就她這位堂兄的這個情況,顯然也不適合做重活,然而偏偏生在了農村,還是一個男人,那他這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就隻能受人嘲笑了。

    或許等改革開放了,薑寧寧還能夠想點辦法讓她這位瘦弱的堂兄做點其他的營生,至於現在嘛,他就隻能老老實實地去壩上扛石頭了。

    薑寧寧回家的第三天一早,就要回縣城了,薑正德他們也是今天走,路上她還能幫薑正德他們拿東西。

    現在天氣熱,薑正德他們也沒帶什麽,除了薑寧寧給他們的鞋子和手套外,兩個人就隻帶了一身換洗的衣服,並一床夠他們兩個人睡的竹席。

    薑寧寧不放心,反正她今天也不上班,所以她準備一直送薑正德他們到壩上,順便在看看他們住的地方,主要是認認路,回頭要是他們這邊有什麽缺的短的,她好給他們送過來。

    水電站並沒有修在縣城裏,而是修在縣城老城牆外約莫兩裏地的地方。

    據說隻是水電站修在這裏,水電站前麵還有清理河道,擴大河床,修建攔江大壩,然後才能借著水位的落差用水輪發電站產生電力。

    大壩上的環境是真的不好,整整七萬名民工,縣裏根本不可能給他們提供住處,所以集合這一天,薑正德他們是不用上工的,因為管他們的工作人員讓他們自己砍樹枝搭窩棚。

    沒錯就是窩棚,至少在天氣真的冷下來之前,薑正德他們都是睡的窩棚。

    也就是技術員經過測量之後,說要想實現全鄉縣供電,還得另外再開鑿至少十公裏的人工運河,作為引水渠在縣城的下流江域出修建廠房發電站,民工們是多點施工,要不然光是大壩上那塊地,都不夠民工們搭窩棚用的了。

    搭窩棚對於薑正德他們來說都是小事情,他們隻用了一個小時,就搭好了自己的窩棚。

    薑家的人出門在外別的沒有,就是能夠抱團。

    加上薑家的七個堂兄弟,整整九個壯漢,窩棚都是挨著搭的,就是為了遇到事情能夠互相照應。

    薑正武他們是民工,中午是有飯的,縣裏給民工們提供的第一頓飲食是紅薯悶幹飯。

    薑寧寧看著飯裏是紅薯多,飯粒少,也沒說給弄個素菜,就隻一人發了二兩幹飯,都是大男人,怎麽可能吃得飽?

    然而薑正德他們對此已經很滿意了,畢竟這可是幹飯,平常在家裏還舍不得煮呢,

    薑寧寧不是民工,自然是沒有飯領的,所以薑正德他們連忙催著她趕緊回去。

    薑寧寧確實餓了,隻能先回家吃飯,順便想想該給薑正德他們準備些什麽東西。

    蘇美娟不知道薑寧寧今天要回來,中午也沒準備她的飯,好在爐子還沒有熄,重新給她下一碗麵也不是什麽麻煩事。

    最後這一碗麵端到薑寧寧手裏的時候,裏麵不但有麵條,還有幾根空心菜,怕她吃不好,蘇美娟甚至還給她煎了一個溏心蛋。

    薑寧寧吃完了麵條後,又打水洗了鍋和碗,雖然蘇美娟一直說讓她放著,她等會兒來洗,但是薑寧寧也不可能留這麽一個碗讓她再忙活一通。

    雖然薑寧寧給了糧食,但是除了她平常要消耗掉的,她每個月給的糧食也剩不了多少,相反蘇美娟每天要給她做好早晚兩餐,可能對她來說是順帶手的事情,但是薑寧寧卻不能不感恩,一個月隻是多給了幾斤糧食,就理所應當的當大爺。

    平常像洗碗這種小事情,薑寧寧還是會做的,隻不過蘇美娟覺得她上班很辛苦,平常總是不想讓她做這些。

    吃完午飯後,薑寧寧就回房間琢磨要給薑正德他們送去的東西種類了。

    想到今天中午薑正德他們吃的白飯,薑寧寧首先在超市裏買了五十包榨菜。

    其實老幹媽也挺下飯的,不過這個外包裝有些紮眼,相比之下還是榨菜的單包包裝更加接地氣,也好儲存。

    除了榨菜之外,薑寧寧還買了十盒午餐肉,要是薑正德他們平常在工地吃不到肉,還能開一盒午餐肉解解饞。

    薑寧寧也不知道薑正德他們以後能不能自己開火煮點吃食,為了保險,她還是給他們買了兩把掛麵。

    不得不說現代的主食就是便宜,惠民牌的掛麵,三斤重一把的才隻賣九塊九,要知道八十克一包的榨菜,都要買到兩塊錢一包了,這一斤掛麵算下來才三塊多一點,簡直是實惠得不得了。

    擔心薑正德他們開火不方便,薑寧寧又給他們買了十斤夾心餅幹,這種老實餅幹的價格也不貴,因為是散裝的原因,單斤的價格都沒有超過十塊錢。

    除了這次吃的之外,薑寧寧還給薑正德他們帶了兩包鹽,一瓶醬油,要是以後工地裏的菜鹹了淡了的,他們還能自己調個味。

    最後薑寧寧想著薑正德他們好像隻從家裏帶了一張舊毛巾洗臉,所以她又給他們買了一塊香皂,一塊肥皂,平常洗臉洗澡用。這些東西裝在一起可不少,好在薑寧寧有個用包袱皮縫製成的大布袋子,把東西一股腦塞到布袋裏後,再綁到自行車後座上就行了。

    薑寧寧騎著自行車去而複返,引起了壩上不少民工的注意力。

    當然了,民工們注意力到底是在薑寧寧身上,還是在薑寧寧騎著的自行車上,那就不一定了。

    薑正德他們原本正圍在一個窩棚裏聊天呢,這會兒見薑寧寧回來了,他們也有些意外。

    之前開著拖拉機載過薑寧寧一次的堂兄薑正軍更是笑著打趣道:“寧寧,你哥他們比你大這麽多,隻不過出來做個活罷了,你就這麽不放心他們,一日竟然要來看兩次才放心。”

    薑正軍今年才二十歲,因為是家中幺兒,薑遠平常也有些慣著他,一眾堂兄弟中,就他的性格最外向。

    薑寧寧朝薑正軍呲了呲牙,威脅道:“我這不是擔心你們在工地上吃不好?回去給你們弄了一點吃的,你要再說,回頭我可讓我哥他們不給你吃了。”

    薑寧寧在供銷社上班過後,每次回家都會帶不少的好東西回來,對此薑正軍他們自然是知道的,別的不說,就今天薑正德他們腳上穿的嶄新的解放鞋,就閃瞎了他們的眼。

    這會兒聽薑寧寧說帶了吃的過來,薑正軍他們也很好奇,不過到底是她給自己的兩個親哥準備的吃食,他們就算是心裏有些好奇,也沒有湊上來打聽她都買了些什麽東西。

    雖然是親戚,但是該有的界限還是要有的,這個道理薑遠他們從小就教給了自家的孩子們。

    然而今天薑正軍他們不想看卻不行了,薑正德他們的窩棚就那麽一點大,放了他們自己從家裏帶出來的包袱後,也沒多大一點地方。

    薑寧寧這次帶了這麽多吃的來,薑正德他們的窩棚都放不下,所以薑正軍他們的窩棚裏也要幫著放一點。

    薑山他們老一輩都是家裏煮了肉都要叫自家兄弟們一起吃,輪到薑正德他們了,也不能太生疏了,所以薑寧寧準備這些食物的時候,就不是隻給薑正德他們準備的,反正就大家一起吃吧。

    自家親戚,多照顧一點也沒什麽,畢竟大伯他們在這麽困難的年月裏,薑寧寧要買工作,他們還借了那麽多錢出來,讓薑正軍他們吃點東西也不算什麽。

    薑正德和薑正武聽薑寧寧說帶了吃的過來後,又看了看她帶過來的那一個大布袋子,頗有些無奈的說道:“我們在這裏幹活,那都是包吃包住的,今天沒菜是沒有準備,負責我們這一段工作的領導已經說了,明天就選人出來負責大家的夥食,每一頓至少保證會有一個菜,不會餓著我們的。”

    以前薑正德覺得自家這個小妹長不大,方方麵麵都讓人放心不下來,然而自從她去縣裏上班後,那整個人簡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做事變得有條理,還愛操心了。

    就比如他們這次來幹活,她又是買鞋子又是買吃的,那個操心勁兒,真是他們自己都有些受不了了。

    然而薑寧寧卻沒管這些,自顧自地先從包裏把最貴的十盒午餐肉一一掏了出來。

    薑寧寧滿意的看著圍著自己周圍的薑家人都因為這些午餐肉失了神,然後她再壓低聲音對薑正德他們以及自己的一票堂哥說道:“這是午餐肉,一種肉罐頭,耐放,你們收著,饞肉的時候就開一罐吃,這罐頭也不難開,拽著上麵的這個拉環一拉就開了,不過你們開的時候還是要小心一點,別把手割壞了。”

    薑正軍看著堆在竹席上的罐頭,愣愣的感歎道:“這麽多肉罐頭,這得花多少錢呀。”

    薑寧寧催促著薑正德把罐頭收起來後,才不緊不慢的說道:“花點錢都沒什麽緊要的,不過你們要知道這肉罐頭可不好買,我也是費了好大的功夫才買到了這些,主要是買來給你們改善夥食的,你們可別一下子就給吃完了。”

    雖然超市裏的午餐肉罐頭很多,但是在這個年代,一切的罐頭食品都很稀少,屬於不太能夠買到手的物資,薑寧寧不想暴露自己的超市,就得控製著往外拿午餐肉的數量,畢竟這種稀罕東西,她能一次性買到這麽多就已經算是很難得了,這別人想買都買不到的東西,她總不可能運氣好到能夠一次兩次的弄到。

    反正短期之內,薑寧寧是不會再往外拿午餐肉罐頭了,所以就這十個罐頭,薑正德他們吃完再想吃就沒那麽容易了。

    薑寧寧從包裏掏出來的第二樣東西就是那兩把掛麵:“還有這麵條,要是回頭你們能自己生火的話,就煮來吃,不能生火也沒關係,我還給你們帶了餅幹,這東西扛餓,你們餓的時候就吃兩塊。”

    十斤餅幹薑寧寧自己拎著費勁,隻能讓一旁的薑正德動手。

    那一大袋夾心餅幹被拿出來後,袋子裏麵就隻剩下榨菜和鹽巴醬油了。

    薑寧寧指著布袋子裏的榨菜和醬油說道:“除此之外,我還給你們帶了一點鹹菜和調料,回頭可以下飯吃。”

    薑正武看著袋子裏單獨包裝的鹹菜,十分不解的問道:“這麽一點鹹菜,竟然還要費這麽大的工夫包裝?光是這外麵的包裝袋,就比裏麵的鹹菜值錢了吧?”

    薑正武真是想不通,像鹹菜這種東西,一般都是用壇子裝吧,小妹怎麽買個鹹菜都這麽不一樣,這鹹菜一包這麽小,還這麽用心的包裝了,原本隻值兩分錢的鹹菜,還不得賣個兩三毛?

    ?

    【作話】

    別問一個拖延症晚期作者為什麽能熬夜碼一天的更新,問就是今天朋友約了打麻將,準備酣戰一天,要是能夠贏到錢的話,明天就加更一章!

    【評論】

    榨菜包裝問題就是bug了吧 別說那個年代了 現在一些鄉鎮小生產企業做的產品都是包裝很大不懂行銷的 把這種超過時代的產物拿回去 總給人女主很危險好像隨時要被人抓包的感覺 有作弊器反而一點都不爽

    我要是贏錢了,肯定放自己幾天假[狗頭]

    看樣子是輸了啊(狗頭)

    你不會是輸了,接著撈去了吧

    自從喝了營養液,除了更新,不想幹別的。

    大大今天更新了嗎?更了。營養液澆灌了嗎?澆灌了。 碼字沒動力?來瓶營養液!寫文沒靈感?來瓶營養液!營養液——對作者大大最深沉的愛~

    哈哈哈哈,贏錢贏錢!!!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哼!!看,看在你更新的這麽辛苦的份上,多給你澆些營養液!要,要加油哦!!! 有好文兮,見之不忘,猛灌營養液,為之輕狂

    榨菜大壇子的裝著也容易壞吧,小包裝的正好

    我都抱著營養液來看你了,快把存稿君交出來!!!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