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病逝 ◇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2-09-12 09:48      字數:3383
  第123章 病逝 ◇

    ◎李愛卿下線◎

    開弓沒有回頭箭, 此事雖未在百姓麵前明說,但是在幾個要臣那兒可是過了明路的,也拿了人家不少錢。拿錢不幹事, 或者拿錢幹不好事兒, 都會沒有好果子吃。齊皇大可以厚著臉皮當做什麽都沒發生,甚至他還可以昧下這筆錢,但是這次可以, 下次就借不到了。

    試問經此一事,誰會信他?天大地大, 信譽為大。

    然而缺了蜀國這個盟友,齊皇實在是進退兩難。

    無他,夏國的糧食比他想象的還要多。

    這段日子齊國在夏國已經收購不少糧食了, 原本按著齊皇一開始的預想,這回過後夏國早已經慌了, 各地的糧食也開始漲價。可是就那些商人帶回來的消息看,夏國人對這些賣出來的糧食根本不痛不癢,各地的糧食價格更是紋絲不動。

    奸詐如夏國人,竟然也不關心這些糧食究竟是賣給誰的, 他們隻收錢, 這別的一概不管。

    齊皇越賣越沒底, 越買越心慌,再一看身邊並無商議一的人, 趕忙讓人叫李垣喬過來說話。

    結果宮人出去一趟, 最後卻是一個人回來的。

    “李愛卿呢?”齊皇不悅地問道。

    那宮人道:“回聖上, 李大人今日告假了。”

    正值這個時候, 怎麽他卻偏偏生病了?齊皇覺得李垣喬這病來得不好, 忙追問:“病哪兒了?可還嚴重?”

    “也沒說什麽病呢, 隻說是頭疼,經年的老毛病。大夫看過之後隻叫臥床休息,也沒有留別的話。”

    齊皇踱著步子道:“你去,叫太醫院挑一名太醫過去日日照看、不得怠慢。待什麽時候李愛卿身子大好了,方能回來。”

    宮人聽了這話,立馬便去太醫院傳話去了。

    李垣喬得知聖上給他賜了一個太醫,已經是第二的事情了。他很想起來謝恩,無奈身子實在是不允許。

    一時把了脈,看太醫緊蹙眉頭不言不語的模樣,又疑心自己是不是生了什麽大病?

    太醫許久才鬆開手,見李垣喬繃緊神經,便知道他這是害怕的。太醫怕他多想,隻說:“大人莫擔心,仔細將養著,應該能好。”

    李垣喬怎麽能不擔心?看過的大夫都這麽說,可他的病卻一直都沒好,李垣喬隱隱感覺自己怕不是著了什麽道了,可是又想不到自己能與誰結仇。

    他的性子一向八麵玲瓏,甚少得罪人,就算當時得罪了事後,他也會賠禮道歉,不會結下梁子。李垣喬想不通,就他這樣安分守己的朝臣,怎麽還會有人想對他下手呢?

    圖什麽呢?

    李垣喬隻是拜托那位太醫好生給他治病,現如今他除了求太醫,也沒有別人可求了。

    李垣喬不在身邊,齊皇更加焦躁。中間因為一時氣不過,寫信給朱庭玉時語氣也沒有多好,言語諷刺蜀國滿口胡言、說話不算話。

    這等於是將蜀國的臉麵放到地上踩了。

    朱庭玉也是個暴脾氣,豈能容忍他這樣放肆?本就沒有多深的交情,如今朱庭玉深陷內戰,也不願意再跟齊國虛以委蛇了。

    兩國邦交本是為了合作,可齊國態度自視甚高,覺得同他們合作委屈了,齊國委屈,難道蜀國就不委屈了?

    朱庭玉覺得,若是掉了個個兒,他是齊國皇帝,那齊國絕不會落得今天這個地步——從四國中的領頭羊變成了倒數的。反之,若是齊皇那廝到了蜀國,定然還沒有他做的好呢。齊皇有什麽底氣責罵他?齊皇配嗎?

    說來說去,齊國人自詡的驕傲身價,都是祖輩們替他們掙。可是當今的齊國皇帝是個中看不中用之徒,隻怕早已經把祖宗給掙回來的基業給敗得幹幹淨淨了。

    朱庭玉覺得,如今已經沒必要給齊國什麽好臉色。

    不過他還沒有徹底撕破臉,朱庭玉如今委實沒空。益州已經破了,那林家軍素來驍勇,圍了益州三日,期間數次攻城,一次比一次凶猛。

    益州的官府好歹撐過了前麵幾次,就在朝廷援軍即將到來之際,那林檀忽然對外放出話來,說是林家軍若是攻城成功,頭一件事情便是開倉放糧,賑濟貧民,甚還允諾免了一年糧稅。

    隻因為這一句,才讓益州城裏頭的窮苦百姓起了心思。

    後麵這些人更是直接背叛了官府,也背叛了朝廷,成為叛黨,與林家軍裏應外合破了城門。若非如此,益州無論如何也不會這麽快被攻破。

    益州乃軍事要地,把持住了益州,就等於是把持住了蜀國諸地對外的關口。往後蜀國朝廷將會更加受製於人。

    蜀國的援軍到了之後,一直與林家軍對峙。小打了幾場,各有勝負,不過益州暫且落到了林檀手中。

    韓攸自從益州被他們收入囊中之後,便開始勸降益州當地的權勢地主。當初林檀是想將這些人一網打盡,覺得他們所得盡是百姓的血汗錢,來路不正,想要取而代之。可最後還是被韓攸給勸下了,益州幾乎一大半都是被這些權勢掌控的,若他們一倒,益州必會生亂。

    韓攸不僅留下他們的性命,還極力勸降。

    一如當初勸說薛仁一樣,如今勸這些人也並未受到什麽阻力。加之林家軍勢大,已經能跟朝廷分庭抗禮了,以後這天下究竟是誰的還不好說。對上林家軍,他們本就矮了一頭,更何況這其中又有韓攸出力,所以不少人順理成章地歸順了林家軍,獻出了部分家產,以供軍隊使用。

    林檀不得不服。有了韓攸,省了她多少事?她如今要做的就是每天操練軍隊,戰時領兵作戰罷了,其餘一切諸事都不要煩心,甚至連韓攸的安危也不必考慮。

    他從夏國帶回來的兩個暗衛身手了得,多少次助他化險為夷,有這兩個在,不比她費盡心思挑地士兵來得差。

    若非韓攸一心向著蕭瑾,林檀都想要收服這個人才了。隻可惜,韓攸從來不接她的茬,叫林檀隻有羨慕蕭瑾的份兒了。她這邊的人才不是沒有,不過都是將才,領兵作戰的本事是有的,治理城池卻遜色許多了。

    林家軍這邊風風火火,蜀國跟齊國的朝廷卻日漸冷清。

    且說齊皇在蜀國這碰了個釘子之後,不安之感越來越盛。恰在此時,他又聽聞了一樁噩耗——李垣喬病沒了。

    齊皇驟然得此消息,驚得直接從榻上滾了下來,怒指來人:“休得胡說,李愛卿前幾日還好好的!”

    宮人道:“是今早上剛沒的,說是喝了藥之後吃了不該吃的東西相克了,吐血而亡,太醫縱然立馬診治也沒人叫人救回來。”

    齊皇神色一木,接著兩行清淚便從眼眶中奪出:“怎會如此,何至於如此……”

    他不過是叫李垣喬機靈,是個難得的人才,所以才器重了幾分,這就礙著他們的眼了?

    他們是不是覺得,自己這個皇帝寵幸誰都是錯,隻要不聽他們的,不管想要做什麽都是錯?

    齊皇雖不說,心裏是已經知道這是誰動的手了。他不僅後怕,還脊背生涼。他這都養了一條什麽樣的毒蛇在身邊啊?

    今日能殺李垣喬,明日難保不會殺了他。

    然而李垣喬的死卻並沒有讓齊皇停下。他就像是賭氣一樣,那些人不讓他做,他就偏要做。

    臨安城內的蕭瑾也注意到了齊皇的“不同尋常。”

    有人來送錢,他自然高興,隻是把剛收上來的糧食賣出去,蕭瑾還是有點心痛的。

    齊國的意思他知道,不過是故技重施,拿著之前他們對付齊國糧商的辦法對付夏國,想將他們的糧食價格炒起來,再從中掙一筆大的。

    不過他們惹錯了人。

    蕭瑾同陳疏才馮慨之商議一番過後,決定先將各地糧倉中的陳糧開倉售賣,以稍稍低於市場的價錢賣給夏國,對外就說夏國糧食告急,有些人為了掙錢夥同衙門,竟然把糧倉裏頭的糧食拿出來賣了。

    對此,馮慨之有點兒擔憂:“那些糧食是去年收上來的,齊國人會不會嫌棄願意買?”

    蕭瑾被他逗得一樂:“你真以為他們買的是糧食?他們買的是想像中的差價呢。”

    至於為何是想象中,自然是因為那情況根本不會出現。夏國如今的糧食儲存足夠豐富,比以往任何一年要豐富。

    他不怕齊國人來買,就把他們買的不夠多,給錢給的不夠爽利。

    隻要有錢,誰來買糧食都行。

    有了這麽個噱頭,齊國人更以為自己勝券在握了。

    試問,都已經到了,將糧倉裏頭的糧食拿出來賣的地步,可見夏國的糧食的確不多了。

    齊皇也被這個消息衝昏了同頭腦,覺得自己要不了多久便能轄製住夏國了。因為這個,他甚至,當眾斥責想要阻止他的方丞相,一意孤行,想要斬斷夏國的糧食命脈。

    然而,齊國一擲千金擲了半個月,等錢袋子都見底了之後,卻還是沒見夏國的糧食漲起來。

    齊皇正覺得詭異,這跟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剛要思索究竟哪裏不同,忽然又收到了夏國的國書。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齊皇道。

    夏國也有國書?可笑至極。夏國知道國書兩個字究竟怎麽寫的嗎?

    可惜可憐。

    然而打開國書,一份字跡感人的國書躍然紙上。

    齊皇一目十行,最後將目光放到了最後一段話中,是蕭瑾的原話!

    “……去歲豐收,朝廷倉庫之糧食積攢甚多,頗壓倉庫。如今仰賴齊國國君,舊糧已盡數賣出,東經路府庫現有新糧二十萬石,等待陛下佳音。”

    齊皇麵無表情地將信看完,最後怒火攻心、忍無可忍將信團成一團,直接放火給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