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真香(捉蟲) ◇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2-09-12 09:48      字數:3479
  第114章 真香(捉蟲) ◇

    ◎齊皇:還是紙幣好啊◎

    遠在東京路的顧淮南還不知道, 自己竟會得了這樣一句評價。

    他做事也的確沒有那麽光明磊落,這與他自小的經曆有關,若非碰的先皇, 隻怕他這一輩子都不能入朝。若非當今聖上器重, 他又怎麽可能以目前的資曆來掌管東京路?興許這一輩子都如同一條陰溝裏的老鼠,被李家壓得不見天日。

    先皇與當今對他有再造之人。如今齊國的人欺辱了他們聖上,顧準南又怎麽會輕易的放過他們?再說他又沒有謀財害命, 隻不過是給他們指明一條路,至於齊國人按不按這條路走下去, 完全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他又沒逼迫誰,回頭真要是發生了什麽事情,也怪不到他頭上來。

    顧準南這兒離齊國最近, 得到的消息比蕭瑾他們還要更快。知道齊國已經準備印鈔之後,他便讓自己的人過去攪風攪雨了。

    顧準南原先沒當大官的時候, 便善於利用這些流言蜚語為己所用。如今在東京路有了自己的班底,做起這些事情更是順風順水。

    於是乎沒多久,齊國上下就掀起了反對紙鈔的熱潮。

    大臣們雖然不敢明著反對,卻也私底下抵製。至於商賈, 他們就更加不信這一張輕飄飄地紙了。朝廷是可以說發就發, 可他們不一樣, 他們還得跟夏國人做生意,總不能結賬的時候拿著這紙鈔去結吧?那夏國人能買賬?

    有不少商賈直接被氣糊塗了:“這麽一鬧, 咱們還怎麽跟夏國人做生意?”

    “隻怕上頭的意思就是不讓咱們跟夏國人通商。”

    另有一人氣不過嘲諷:“我光明正大做生意惹著誰了, 憑什麽不讓做?也不知道是哪一個天才想出來這麽好的點子, 文曲星在世都沒他聰明!”

    “原來你還沒聽說呀, 如今負責紙幣的那位李大人就是當初攛掇聖上發行紙幣的。他們腦袋一拍就把這件事情給定下來, 最後苦的卻是咱們。”

    他們多冤枉啊。

    還有人甚至私底下商量, 要不要找個麻袋把那李垣喬給套住痛扁一頓。

    這不揍一頓,實在難解他們心頭之怒。

    這話最後還落到李垣喬耳中。

    為保證自己的安全,李垣喬又去齊皇那告了刁狀,道自己是如何用心良苦,可到頭來卻沒有一個承他的情。

    這番話讓齊皇瞬間共情了起來,他何嚐不是呢?勤勤懇懇一心為民,結果這種關鍵時候卻沒有一個人站在他這邊的——除了李愛卿。

    君臣兩個惺惺相惜,感情一日千裏,齊皇眼下日日都要召見李垣喬,不管做什麽,都要李垣喬常伴左右。而李垣喬又的的確確是一個善於鑽營的,最懂察言觀色的功夫,他侍奉齊皇,還真成了侍奉最好的那個。

    原先的那些禦前紅人,到了李垣喬這邊早就已經不夠看了。

    且因為李垣喬是個會賣慘會哭訴的,讓齊皇更加堅定了要發行紙幣的打算。

    他讓各部全力配合,順利地在最短的時間內造出了第一批是紙幣,這第一批一部分作為俸祿發給了官員,一部分流入市場,正式流通。

    被發紙幣的官員們心裏別提有個隔應了,但此時此刻,卻又不得不捏著鼻子忍氣吞聲,誰讓聖旨都已經發下去了,改都沒得改。至於民間商賈,那是能不用則不用,他們可不信這紙幣的價值。

    偶爾為了應付朝廷花些紙幣裝裝樣子,但是私底下,卻還在大規模地囤積金銀。比起那些紙幣,他們更相信金銀。

    這行為再次激怒了齊皇,他當即頒布更加嚴厲的法規條令,揚言若是誰敢不用紙幣,被發現了可是直接要杖刑的。這種種條令,隻差沒有明著開口將銅錢逐出齊國市場的意思了。

    齊皇此舉有賭氣的成分,夏國跟燕國不是眼饞他們的銅錢嗎?那就給他們好了。

    沒有銅錢,他還不信他們齊國不能轉了。

    高壓之下,誰敢不從?

    所以雖然民間怨聲載道,但是紙幣的推行卻還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原本寧尚書跟方丞相擔心的騷亂也沒有發生。

    所有的隱患都被一條接著一條的政令給掩飾過去了。

    顧準南得了消息後,便給京城的馮慨之等人傳信,讓他們不要在兌齊國的銅錢了,總得讓人家喘口氣,才會叫他們有自己打贏了一仗的錯覺。

    張崇明得了顧準南的信,心中波瀾不驚:“看吧,我就說是這個小子折騰的。”

    馮慨之將信給揣兜裏,一麵好奇:“可他這麽做圖什麽呢?”

    張崇明笑而不語。

    不圖什麽,估摸著是想先畫個大餅讓齊國舔著,等他們適應了紙幣之後,再想方設法地讓朝廷濫發紙幣,直接搞垮他們的經濟罷了。

    “好戲才開場呢,急什麽?”這才唱到了哪一出?

    馮慨之確實急得撓心撓肺。

    他心底裏覺得顧準南不地道,明明自己有了好主意卻不告訴他,等自己的主意奏效了之後,還一封書信過來讓他收手。

    這算什麽?要是顧準南的事兒成了,豈不顯得他之前的舉動像個活傻子似的?

    馮慨之不樂意了,果斷去蕭瑾跟前上眼藥,明裏暗裏指責顧準南行事急切,都不跟朝廷這邊商量,簡直無法無天了。

    可馮慨之沒想到,他非但沒上成眼藥,反而讓蕭瑾對顧準南的觀感更好了。

    蕭瑾覺得自己慧眼識金,一下子就相中了顧淮南這樣的人才。有年輕俊朗的顧準南在前麵撐著,馮慨之這種中年人就不夠看了。

    誰讓他年紀大了呢,光看相貌就已經輸了。

    蕭瑾感慨:“果然還是得靠顧愛卿,你也別整日抱怨這個不服那個了,多跟他學一學吧。若能學到一星半點,往後也不會有人嫌棄你了。”

    馮慨之:“……?”

    誰嫌棄他了?除了聖上誰敢嫌棄他?!

    合著他的狀都白告了。

    馮慨之在蕭瑾這兒碰了一鼻子灰,出去之後碰到同樣身為“倒黴蛋”的陳疏才,方覺得心裏好受一些。就算是被顧淮南比成了一個傻子,那也還是有個傻蛋陪著他,不虧。

    不是他一個人被聖上鄙視。

    經此一事,馮慨之有心重新在聖上麵前刷一刷好感,可蕭瑾哪有空搭理他,他最近可忙著呢。推遲到現在的科舉終於快要結束了,後日是殿試,等殿試過後,文舉和武舉的考生需一同麵聖謝恩。

    武舉已經結束了,武狀元自然是簡玉衡。

    他實力不低,原先林甫在世能與他一戰。可惜這人……罷了,說他也沒意思。

    蕭瑾如今將指望放在了之前沒怎麽關注過的簡玉衡身上。這感覺就像是家裏有兩個兒子,疼著寵著的老大是個不孝子白眼狼,一直不曾關心的老兒到頭來才是最靠譜的。

    查得越多,蕭瑾對簡玉衡的期待也就越高。

    蜀國東邊那一大片土地如今是林檀的,未來說不定還能從她手裏換來。至於餘下的土地,就得靠簡玉衡這群後起之秀們幫他“搶”了。

    搶錢寒磣,搶人家的地不寒磣。

    不過眼下最先處理的還得是殿試,事情拖得這麽久,蕭瑾也覺得對不住他們。好在他的大臣個個都靠譜,每日都會給學子們提供食宿。家境優渥的想是看不上朝廷免費的食宿,但是對於囊中羞澀的學生來說,這無異於是一根救命稻草。

    所以說,當初決定來參加科舉果然是再明智不過的選擇了。

    文人喜好寫詩,若是遇上一些感慨那就更能詩興大發了。一時間,夏國文人都在歌詠本國的科舉如何便優越,如何讓齊國人看了都羞愧不止、無地自容。想當初,齊國東施效顰,也學了他們的科舉,結果卻辦的窩窩囊囊,沒有一個人是滿意的。

    不像他們,隻要參加了科舉便根本沒有什麽後顧之憂,朝廷直接給他們安排妥當了。

    夏國每回想要傳給齊國的消息都像是長了翅膀似的,這回也是一樣的,不消一日,齊皇便得了消息,順便掀翻了一個桌案。

    “真是豈有此理,夏國朝廷該不會是錢多得燒的慌吧?就那麽喜歡顯擺。不過是提供食宿罷了,把自己吹得天上有地上無,也不嫌害臊。”

    還有夏國那群臭書生,一點小恩小惠就把他們給收買了,文人的氣節呢、風骨呢?

    齊皇發火,作為禦前紅人的兼狗腿子李垣喬自然是要主動勸說了。李垣喬勸說的顯然激進了一點,不過這也是在他審時度勢之後琢磨出來的一段話,他道:“這些小恩小惠做起來也不是很稀奇的,隻要掏錢就能辦到,聖上了何不做的比他們更實惠一些?”

    “……可這豈不是要花很多錢?”齊皇猶豫了。

    “您何苦擔心這個,咱們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錢了。”

    是啊!齊皇被這麽一提醒,覺得好像的確是這個道理。

    為了跟夏國打擂台,齊皇也管不了這麽多了,直接又印了一批紙幣。

    那紙鈔從庫房裏出來之後便立馬交給了寧尚書,齊皇給他下令,明年科舉的規模絕對不能輸給夏國。屆時還得讓人對他大誇特誇,讓齊國百姓跟那些文人墨客們知道,夏國在他們齊國這兒根本什麽都不算。

    這是齊皇第一次嚐到紙幣的好處。

    真是太方便了。

    要說第一次用紙幣,那是無可奈何,可是第二次印,齊皇便不由自主地沉迷進去了。如今發一兩紙鈔就得存入相等的金銀,如此換算並不簡單,可若是有朝一日廢了那準備金呢,那他豈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想怎麽印就怎麽印?

    到那時管它是天災人禍,還是行軍打仗,隻要印錢的官署被朝廷牢牢把控,那朝廷就不缺錢!

    齊皇一想,瞬間有些躍躍欲試起來。

    另一邊,被委以重任的韓攸不負所托,終於替林檀解決了最大的難題。

    作者有話說:

    齊皇:在亡國的雷區反複蹦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