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糧種(捉蟲) ◇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2-09-12 09:48      字數:3430
  第88章 糧種(捉蟲) ◇

    ◎高產耐旱的占城稻◎

    蘇仿狐疑地回望胡威:“占城稻?我怎的從未聽過?”

    “這地方鳥不拉屎——”

    “嗯?”蘇仿淡淡地瞅著他。

    胡威訕笑一聲, 連忙改口:“這原本就是個不毛之地,也是咱們來了之後才漸漸有模有樣起來,但總的來說還是太閉塞了, 外頭便是有什麽消息也難傳的進來, 您沒聽說過也是正常。”

    蘇仿轉著杯子,忽然道:“你給我仔細說說這占城稻。”

    胡威道:“要說這稻子傳到兩廣一帶已經有些時日了,隻是傳的都是兩廣南邊, 那地方比這兒還要閉塞呢,就算這稻子是好東西, 旁人也無從得知啊。下官這回也是偶然聽聞,說是著占城稻乃是閩商從安南一帶攜帶回來,那邊有個國家叫占城國, 一帶都種這樣的稻子。常有閩商往返兩地,做生意的時候順便帶了一些糧種回來, 便在咱們的地界種上了,沒想到那稻子耐活,還真養住了。”

    不挑地方麽……蘇仿若有所思。

    胡威踱著步子,轉到了另一邊, 繼續侃侃而談:“他們說這稻子可是個寶貝, 性早蒔、早熟、耐旱且粒細, 安南那邊種的都是這樣的稻子,長年累月地種下來, 以至於安南如今厥土沃壤, 民不缺糧。”

    這!

    蘇仿豁然起身:“當真如你所言, 那我今日非去不可了。”

    胡威有些被嚇到, 他張著嘴, 半晌才道:“現在去?”

    “事不宜遲。”蘇仿做了決定。

    胡威哭喪著臉。

    可蘇仿卻恍若不察, 已經對外頭吩咐上了。這一來一回也需好幾日功夫,兩廣一帶馬上就可以播種晚稻了,若是此行迅速,可趁著種晚稻的時候親自種一下這所謂的占城稻,瞧瞧它是否如傳說一般令人欣喜。

    蘇仿說走就走,傍晚就讓人叫了一輛馬車,準備前去泉州等地收些糧種回來。

    胡威看著外頭天色已經不早了,心中愁苦。他們家大人也著急了,早知如此,他就該明兒早上再稟報的,如此也好睡個好覺。

    蘇仿心中焦急,趕路的時候幾乎沒怎麽停過,等一行人抵達泉州時,胡威已經病怏怏地直不起身子了,唯有蘇仿,雖臉色蒼白,但精神卻異常得好。

    他們尋到了當地的一個黃姓的地主,一聽說他家地裏頭種的都是占城稻,如今正等著收成,蘇仿便迫不及待地請他帶路了。

    那黃老爺知道他們是朝廷來的大官,樂嗬嗬地領著他們去了自家田裏頭。

    蘇仿一下地,登時倒抽了一口涼氣。

    “我的老天爺呀。”胡威便是聽人吹噓過,可也沒看過實情,今兒猛然看到了,叫他這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嚇了一跳,“這稻穗都快壓彎了。”

    黃老爺用蹩腳的臨安話同他們解釋說:“別看這片地產的稻子多,從前這也不過是下等田,地力也不肥,差點沒有被我給賣了。可自從種上了這占城稻,產的稻穀反倒比上等田還要好了。這占城稻與眾不同,它不挑地方,就是那山上也能種。更不挑水土,前兩個月咱們這兒沒怎麽下雨,地上缺水,它也依舊長得好好的,且生長的時間還短呢,沒多長時間就能收割了。”

    蘇仿追問:“那稻米口感如何?”

    黃老爺頓了頓,不過還是老實道:“不敢瞞大人,這稻子口感有些奇怪,有人愛這味道,有人卻覺得它難吃。占城稻的米不同於咱們這兒的糯粳二米,聞著有股特殊的香氣,煮起來口感略硬,反正老漢我是挺喜歡吃的。”

    此事蘇仿心中其實早就已經有了回答。

    熟成快的到米,肯定沒有慢熟的口感來的好。夏國人的確喜食彈牙的糯米粳米,但若是尋常百姓連填飽肚子都沒辦法保證,又怎麽會挑剔那麽多呢?

    重點是要能裹腹。

    能賑災。

    那黃老爺見他沒說話,以為他是不滿意,又說:“這稻子下地之後,百日之內便能收割。但這還不是最快的,族中堂弟曾去安南販過貨,他回來跟我說,那安南之地還有八十日甚至有六十日可熟的種子,可惜他沒能帶回來。”

    蘇仿心頭微顫,六十日,那豈不是兩個月便能收獲一季稻次了?

    他轉向這片稻田,目光閃爍,所見皆是黃澄澄一片,仿佛已經預示著兩廣一代的崛起。聖上期待的新糧倉,或許就應在這占城稻上。

    若不是親眼見到,他是絕對不會相信世上還有這樣適合夏國的稻子。

    沒錯,是適合夏國。

    水稻最怕旱,可水旱豈是人力所能抗衡的?一旦有了什麽天災,江南一帶的水稻必定要減產。然而,這占城稻卻是旱稻,不擇水土,不擇貧瘠,從播種到收成的時間還短,若是在兩廣一帶推廣開,那就是真正的一年三熟,收成的還都是稻子。

    在江淮之地推行,也一樣大有可為!配合晚稻,可一年兩熟,而不再是稻麥輪作了。

    事不宜遲,蘇仿直接從黃老爺手中買下了三萬斛糧種。

    這還得多虧了聖上前些日子撥的錢,說是讓他修路,可如今看來,修路還得暫且放一放,種糧才是最要緊的。

    那黃老爺也是個爽快人,糧種對他來說不值錢,一下子賣出這麽多,他高興還來不及呢。見蘇仿帶的人手不足,他便主動提出要雇人將那兩種送過去。

    蘇仿見他性情豪爽,便又同他討教了不少種糧的技巧,黃老爺毫不藏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兩人相談甚歡,

    胡威趕緊自己就是個沒有感情的長史,黃老爺負責說,他負責記,連記了半本書,連帶來的毛筆都劈叉了。

    從泉州轉了一趟之後,蘇仿滿載而歸。

    抵達福州之後,那三萬斛的占城稻種也跟他們一起到了。

    蘇仿連夜給蕭瑾寫了一封奏書,第二日一早便讓人將這些糧種分了下去,讓士兵種在他們的屯田裏頭。

    百姓那邊也分了一些,不過並未分多少。

    蘇仿他們對如何種占城稻也不過是道聽途說,不敢冒然在百姓中推廣,還是先在軍屯中試試才穩妥。

    蕭瑾接到蘇仿的奏書,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這半個月他可一點都沒閑著,征兵的事情每日都會召王從武過來商量,修路一事他也提上了日程。

    修路蕭瑾肯定是優先想要用到水泥的。

    隻是下個如今還沒有這樣的東西,這邊可以作為替代品的是石灰漿,做法兒是將糯米煮熟後剩下的湯水,混在加有砂礫、黏土的石灰漿中,再黏合土磚之類,亦十分牢固。

    但是這樣的法子麻煩不說,也比較貴,蕭瑾還是想用水泥。

    可尷尬的是他隻記得大致的材料,並不記得具體做法以及比例。可他不記得,工部還能弄不出來嗎?

    蕭瑾覺得這東西做出來應該挺容易的,他就是沒時間,他要是有時間的話,三兩天就弄出來了。抱著這樣的心思,蕭瑾叫來徐庶父子說起這事兒的時候都有些漫不經心,交代了一番水泥到底是什麽東西之後,蕭瑾才道:

    “你們先按朕說的辦法來試吧,估摸著也不難。臨安城馬上就得修路了,也就這半個月的事,你們多費點心思在這上頭,務必要在三日之內給出個結果,記住了嗎?”

    徐家父子對視一眼,三日之內,做出一個從前壓根沒見過的東西,很容易麽?!

    徐家父子敢怒不敢言。

    徐庶因為兒子到現在也沒把那織布機做出來,壓根不敢頂撞蕭瑾,免得他又舊事重提,到時候大家臉上都不好看。

    他們不反抗,那就隻能被迫接受。

    蕭瑾愉快地布置完任務之後,又抽了空去了一趟城外的軍營。

    他這些日子隻要一得空便來教場,教場的五十個朱雀軍從一開始的振奮激動,到如今的心如止水,其中的心路曆程也就唯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了。

    蕭瑾過來時,這些士兵們正在練拳。十八般兵器都教會了,但這還不算完,這些朱雀們要學的東西可多了。王從武給他們請了最好的演武師傅,讓他們學習近身搏鬥術。

    蕭瑾隻看了兩眼,便覺得渾身疼得慌,仿佛那拳拳到肉,打的都是他的肉。

    不過這些人身手的確很敏捷,起碼那一拳接著一拳的攻擊,換作是他的話早就被打得不省人事了。這些人不僅打的凶,還打得有來有往,可見水平基本相差無幾。

    一句話,都是一樣的厲害!

    唉……要是他也能一拳放倒一個就好了。

    蕭瑾知道自己不能,於是給穆寒加壓,給他們明天的課程安排了一項新任務:

    學齊國跟蜀國的話。

    王從武聽說這事兒也覺得扯,不過蕭瑾卻一本正經:“他們往後可是要喬裝打扮出去辦事兒的,若是不通別國語言,如何能讓別人信任他??”

    王從武本來是過來提意見的,但卻被蕭瑾給說服了,回去之後就從朝廷借了兩個翻譯的小吏,讓他住在軍營外頭,每日給穆寒他們惡補齊、燕、蜀國方言,加上三國曆史。

    穆寒等被折騰得苦不堪言。

    另一邊,夏國招兵買馬的消息到底沒能瞞得住燕國。

    有蕭瑾跟王從武兩頭盯著,卻不曾想,還是被一些人鑽了空子,將消息給傳了過去。

    司徒恭得知此事之後,雖然心裏覺得不必與夏國計較,但還是有些不痛快,於是又從民間征了兩萬的士兵進軍營,並且每日還不斷加強士兵操練。

    燕國大範圍地練兵很快被齊國人察覺到,齊皇使了些手段才叫人打聽道,原來燕國招兵練兵,都是跟著夏國學的。

    卑鄙,無恥!

    他們連著招兵,竟然都不告知他一聲,這是生怕齊國搶了他們的風頭不是。不行,他也要招兵買馬,壯大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