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抄襲 ◇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2-09-12 09:48      字數:3490
  第84章 抄襲 ◇

    ◎直接拿來用就是了◎

    洪儒盛踏進淩雲殿的時候, 裏頭好不熱鬧。

    齊皇兒女緣深,後宮的皇子一個接一個地蹦躂出來,但是最得齊皇心意的還要數二皇子梁毅。縱然在方丞相和已經遭受冷遇的袁大將軍眼裏, 梁毅除了搞君臣對立就什麽也不是, 但在齊皇眼裏,梁毅就是個寶貝。

    眼下這個寶貝圍在齊皇跟前,彩衣娛親, 餘下諸位皇子冷眼旁觀,方丞相亦是不齒, 寧尚書眼觀鼻、鼻觀心,隻當眼睛瞎了。

    洪儒盛對這樣詭異的氣氛頭皮一陣發麻,卻又不得不頂著壓力, 領著他的使臣團進了大殿。

    “父皇,這夏國人還挺懂得禮尚往來, 咱們贈了他一隻瓶子,他又回了一個。”梁毅忽然揚聲道。

    洪儒盛汗顏:“這不是——”

    “隻是這瓶子似乎從未見過,哪來的新奇樣式?”梁毅平時就喜歡打斷別人的話,從小到大這臭毛病就沒改過。

    洪儒盛被打斷之後, 心裏略有一絲不爽, 等了一會兒方才回了一句:“這是夏國的青花瓷, 他們那邊自個燒出來的,別國都沒有。微臣手中之物正是夏國的青花瓷國寶, 上麵以梅蘭竹菊入畫, 又稱四愛梅瓶。”

    洪儒盛說完, 將手中的瓶子放在了顯眼的位置, 輕輕轉動了兩下, 讓邊上的人都能看清上麵的精美的圖案。

    真是巧奪天工。

    就連方丞相也情不自禁地圍了上來, 目光中帶著驚豔。

    方丞相是個實誠人,一眼看過去,便知道這兩隻寶瓶誰更出彩,他感歎:“是我見識淺薄了。”

    上麵本來看的津津有味的齊皇一聽這話,頓時不痛快了。

    要不怎麽說他不喜歡丞相呢,就是不會說話的德行,他能喜歡上嗎?

    梁毅瞥見他父皇的臉色,義正言辭地嗬斥:“丞相您這話什麽意思?咱們齊國的白瓷遠近聞名,你怎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瞧著,這所謂的青花瓷也不過爾爾。”

    齊皇跟著點了點腦袋。

    ……那些想罵二皇子有眼無珠的皇子們紛紛閉了嘴。

    他們這要是反駁,豈不會讓老二繼續上綱上線?罷了罷了,就裝聾作啞吧。

    梁毅擠兌完了方丞相,又開始找洪儒盛的茬:“洪大人真是好大的麵子,出使了一趟,人家連國寶都舍得給你,洪大人與夏國可真是情分不淺。”

    “殿下!”洪儒盛噎的難受,不吐不快:“微臣何曾說過別人所贈?”

    梁毅沒想到洪儒盛會突然質問:“那你方才——”

    “不都是您一個勁地在說麽?可曾給微臣解釋的機會了?都說了這是國寶,你見過哪國君王會把國寶隨隨便便贈予旁人的?”洪儒盛也來氣了,平生頭一次這麽剛。

    他在夏國受氣也就算了,憑什麽回來也要受氣?

    而且他之所以在夏國受氣,歸根究底,還不是因為他們聖上舍不得錢嗎?憑什麽倒黴的總是他啊,洪儒盛委屈得要命:“咱們此番是在人家白吃白喝,臨走時還白送了微臣一個國寶,誰家皇帝這麽蠢?啊!”

    說話之前,能不能先動動腦子?

    梁毅被懟得啞口無言。

    周圍幾個皇子,隻覺得狠狠出了口惡氣,大皇子陰陽怪氣地道:“洪大人您又不是不知道,咱們這位二皇子一向把他自己當成個寶貝,自然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天下所有的寶貝都是他的,就算不是,也給他留著。”

    齊皇見他們越說越不像話,連忙嗬斥:“行了,有什麽好爭的?洪愛卿,你既說了不是贈予,那此物究竟是怎麽來的?”

    洪儒盛有些忐忑,但轉念一想,他完全沒有忐忑的理由,畢竟這花的可都是他的錢,所以洪儒盛心一橫,張口便道:“乃是微臣買的。”

    方丞相問道:“這價錢隻怕不低吧。”

    “那是自然,若是價格低了,我還不樂意買呢。”都說了是國寶,自然該有國寶的價格。

    雖然洪儒盛買回來之後有些心疼,但他心疼的是自己當初那麽痛快地把錢給付了,沒有討價還價,而不是心疼自己花了錢買了這隻青花瓷瓶。

    寶貝確實是好寶貝,他拿到手之後便好生鑒賞了一番,結果越看越滿意。

    “足足花了兩千貫呢。”洪儒盛有點心疼,又有點自豪地說道。

    “你說什麽?”齊皇看洪儒盛的眼神都不對了:“你花了兩千貫,就為了買這麽一隻瓶子?什麽破爛玩意兒也敢這麽漫天要價,你腦子糊塗了不成?”

    洪儒盛被吼得一愣一愣的。

    齊皇攥緊拳頭,才忍住沒罵人,他又看向邊上的那些冤大頭:“老實說來,你們在夏國到底買了多少東西?”

    後頭的冤大頭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隻能坦白。

    他們在夏國買的東西可真是太多了,滿打滿算,能夠塞滿五輛馬車。這次去夏國的都是不缺錢的主,而夏國那邊的人又格外會做生意,往往三兩句就把他們給套牢了,一旦被忽悠住,再想醒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誠然,這些人是被宰了,但卻被宰的心甘情願,甚至還覺得自己賺了。

    哪怕眼下被齊皇質問,他們也不覺得後悔。

    畢竟這些玩意兒若是轉手賣出去,那掙的可都是真金白銀呢。

    齊皇聽聞之後更痛心疾首:“真是一群糊塗東西,就這麽著了夏國人的道,你們是嫌他們在齊國賺的錢不夠多,還得巴巴給他們送去不是?事到如今你們還不知道,他們這是借著你的手把瓷器送到齊國!蠢貨,朕快被你們給氣死了,不行,絕不能讓他們奸計得逞。”

    洪儒盛大著膽子問:“那您……準備怎麽做?”

    “自然是要禁止青花瓷入齊。”

    方丞相提醒:“聖上三思,齊國夏兩國原本是簽過文書的,貿然毀約,豈不是將齊國的麵子放在地上踩?屆時旁人該如何看待齊國?”

    齊皇惱羞成怒:“那你說怎麽辦?”

    方丞相沒辦法,夏國人做事雖然計謀不斷,但是大致都是明謀。就好比這次,他們就是借著洪儒盛的手,給青花瓷打了一場漂亮勝仗。一個新奇東西麵世,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趨之若鶩。

    若是他們禁止青花瓷入齊,隻怕最後的結果是屢禁不止。

    齊皇也想通了這個症結,越發生氣:“還不都怪你們這些不中用的東西?!”

    這話罪名可大了,洪儒盛知道不能放任事態發展,想起夏國拆除坊牆以至臨安城內工商迅速發展一事,便起了鬼點子,道:“聖上,微臣等並非是被人蠱惑,而是借著搜羅瓷器的名字仔細考察了一下臨安府。這臨安府已非昔比,街中行人如流,商鋪星羅棋布,各種商品鱗次櫛比,當真是繁華至極,比咱們的都城還要熱鬧許多。微臣觀察了兩日,發現臨安城能有如今這樣的造化,完全就是因為拆除了坊牆,讓坊市不分,晝夜不禁。我朝地大物薄,底蘊深厚,沒能一飛衝天,完全是因為方法不對。若是咱們也能學著這樣,一兩年之內,必能將那臨安城徹底比下去。”

    “臨安城,真有那般繁華?”

    “那是自然。”洪儒盛開始煞有介事地描述。

    齊皇一聽,火氣果真消了大半:“若真能如此,多少還有點用處。”

    齊皇對抄夏國的治國理政之道完全沒有任何的羞愧之心。這都是夏國欠他的,拿來用又怎麽了?

    他拿來,那是對夏國的恩賜。

    洪儒盛欣喜不已,知道聖上這是放下了火氣,於是趕忙把這些日子的所見所聞通通說一遍,好讓聖上聽著開心。

    為了拍馬屁,洪儒盛幾乎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

    鑒於他畫的餅太大,齊皇當真被釣上鉤了。

    當即下令要拆除坊牆,又讓丞相下去準備一道聖旨,預備著今年冬天舉行科舉。

    方丞相蹙著眉,心頭浮出些許憂慮。

    他不信事情如洪儒盛說得那般簡單,但他也知道,自己說話沒人願意聽。

    罷了罷了,且行且看吧。

    一切都安排妥當就,而洪儒盛在一番救場後,見氣氛好了過來,心裏也有些驕傲,以至於驕傲太過一時不察,將自己的寶貝瓶子都給落在了皇上的的宮殿。

    淩雲殿中,該走的人都已經走幹淨了。

    此時,齊皇才給自己沏好了一杯雨前龍井,坐在榻上慢悠悠地欣賞這個四愛梅瓶。

    一邊欣賞,一邊還念念有詞:

    “真不愧是兩千貫買回來的國寶,也不知是怎麽做的,若是知道的話,齊國豈不是也能做了?可惜可惜……”

    然則青花瓷進入齊國那是早晚的事,若非這一批被訂的太快,沒有什麽存貨,蕭瑾恨不得立馬開拓齊國市場。

    這兩天蕭瑾沒有顧得上這筆生意,隻把一切交給了陳疏才打理,自己則跟賀辭見招拆招。

    沒錯,賀辭遲遲未曾回去。

    後來就連蜀國的使臣都走了,燕國卻還遲遲不肯動身。賀辭那家夥心思深沉,沒人能想明白他到底在幹什麽,就連蕭瑾有時候也看不懂。

    但他心思再深沉,遇上如鐵桶一般的夏國朝廷,也愣是撬不開一張嘴。

    賀辭這才知道原來夏國還有這麽多的硬茬子。

    比他想的還要難敲。

    蕭瑾又趁機晾了他兩日,賀辭查來查去毫無所獲,最後也放棄了,選了個天氣明媚的日子主動請辭,臨走之前又跟夏國談好了一筆生意,買的是夏國產的布匹。

    這麽一來,原本被他們攪和的提心吊膽的夏國朝堂,終於鬆了一口氣,連氣氛都為之一變。甭管人是不是難伺候了些,給錢就行。

    總的來說,燕國還是比齊國會做人,

    蕭瑾領著幾位歡歡喜喜的把人送出了臨安城,轉頭就叫來陳疏才進宮算賬。

    字麵意義上的算賬。

    蕭瑾想修路、想擴大軍事力量,總得有錢吧,總得先知道自己能夠支配的錢有多少吧!

    讓他數數這回究竟賺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