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軍心 ◇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2-09-12 09:48      字數:4250
  第38章 軍心 ◇

    ◎被懷疑的蔣浩之◎

    翌日, 王從武便帶兵前往襄陽城。

    蕭瑾的意思是讓他多帶一些人手。不過王從武婉拒了,襄陽城雖說有三十萬的士兵,可如今蕭元渙已死, 小世子也中毒身亡, 那三十萬兵力在王從武看來不過是個擺設罷了。

    不過王從武一行,還帶了一個拖油瓶。

    這便是顧淮南。

    顧淮南親自向蕭瑾請求前往襄陽,蕭瑾知道他什麽意思, 大抵是覺得他會直接砍了李廷芳,就像當初砍了蕭元渙一樣。

    顧淮南跟李廷芳再不睦, 到底還是親父子,讓他留在京城,對他來說未免太過殘忍。蕭瑾雖然沒想過要李廷芳的命, 但是也不想這麽早透露出他想要放過李廷芳的意思,是以還是答應了讓他隨行。

    至於監獄裏的那兩個倒黴蛋。李廷芳罪有應得, 陳國公摳門小氣他看著不爽,還能咋樣?當然是繼續關著了。至於什麽時候放出來,能不能放出來……再說吧。

    反正他不急。

    一支鐵騎從臨安出發,對外打的旗號是剿滅叛軍, 收複襄陽城。

    兵貴神速, 若想打的敵人措手不及, 就得以最快的速度兵臨向陽城。自從安王造反被抓之後,王從武便已經準備出征事宜了, 如今出征的時候都已經萬事俱備了, 隻待早日抵達襄陽城。這一路注定不會太輕鬆, 王從武是無所謂, 他皮糙肉厚慣了, 早已習慣了這種高強度的行軍, 但顧淮南不一樣,瞧這細皮嫩肉的,豈不是純粹過來受罪的?

    騎馬離開京城的時,王從武還道:“要我說,你實在沒必要跟著一道過來。”

    顧淮南低聲道:“留在京城也沒意思,隻會招人憎惡,不如跑的遠遠的,圖個清靜。”

    王從武會意,頗有些八卦:“李家人找過你?”

    顧淮南麵帶嘲諷之意,腦海中想起昨兒晚上那樁不愉快的事……

    臨行前一日,他那破敗不堪的落腳處竟然還來了一位“天大的人物。”

    以往高高在上的母子倆,如今也像是喪家之犬一樣,形容狼狽,但最可笑的是,哪怕李家已經岌岌可危了,這對母子倆對著他的時候仍舊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連求人都沒有一個該有的態度。

    李夫人一向對顧淮南恨之入骨,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如今過來求他,也不敢低下頭,連說話都夾槍帶棒。她此行無非就是一個目的——想讓顧淮南在蕭瑾麵前替李廷芳求情。

    “你之所以能在聖上跟前露臉,也不過仗著你父親的勢。如今你父親蒙冤入獄,你不想著如何替他脫罪,倒是有空在外頭鬼混!”

    顧淮南已經忘記自己那時候什麽表情了,隻是想到這位尊貴的李夫人從前在他身上加諸的痛苦,顧淮南便不想再多看他們一眼。

    直接關門,攆人出去。

    門一關,這對母子像是受了好大的委屈一樣,在外麵叫囂了一陣,什麽難聽話都放出來了。狗急跳牆也不外如是。

    顧淮南沒搭理,晾了他們一會兒,他們也隻能灰溜溜地走了。

    養尊處優了這麽多年,一朝被人關在門外,自然會受不了,要是被外人看到他們被掃地出門,李家的臉豈不更被丟盡了?不過顧淮南也知道,他若他繼續留在京城的話,那母子倆定然不會放過他。即便李廷芳本來就意圖謀反,最大惡極,可他隻要沒死,自己就不得安寧。

    於是顧淮南便出來了,出來圖個清淨。至於回京之後李廷芳會不會人頭落地,那也隻能聽天由命了。做了錯事,自然就得承擔後果。從前平安無事的時候,李家人把他當做眼中釘肉中刺,如今出了意外,又想讓他出力,世上哪有這麽好的事?總不能天底下的便宜都叫他李家占光了。

    李家的事還是其次,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襄陽城的三十萬叛軍,顧淮南問王從武:“尚書大人覺得,眼下襄陽城情況如何?”

    “現在不好說,不過要不了多久估計就亂了。等到安王身死的消息傳過去,軍心必定不穩。”

    顧淮南手持韁繩,徐徐道:“這裏頭應該可以做些文章。”

    王從武立馬轉過頭來:“怎麽做?”

    “那就要看丞相大人在襄陽城可有人手了。”

    王從武來了興趣:“人手倒是有,你先說說看。”

    ……

    王從武一行人還沒有抵達襄陽城,從路上傳過來的指令就已經先到一步了。

    安王府中,王妃已經不知多少次下令讓蔣浩之起兵了。

    蔣浩之也深知速戰速決的道理。他何嚐不想給王爺報仇呢?但是三十萬大軍挺近臨安城,期間他們吃什麽用什麽?

    這些都需要提前準備著,如今想要快速出兵,蔣浩之也忙得一個頭兩個大。其實以襄陽城的兵力和財力,隻需三天他就能把物資給籌齊。屆時到了京城,他再以高官厚祿相誘,就不信會有人不動心。但即便如此,即便他已經費盡了心力,王妃還嫌他不夠快。

    王妃雖說管理內宅有一手,但是軍營裏頭的那些事情她是一概不知的,蕭元渙同她感情一般,也不大愛跟她說起這個。所以在王妃看來,起兵本就是一件簡單幹脆的事。可到現在還不見動靜,除了蔣浩之故意拖拉、不願意入京替蕭元渙報仇之外,她想不出別的原因。為了這個事情,王妃不斷給蔣浩之施壓。

    蔣浩之真是有苦說不出。

    好不容易等到他把軍糧全都籌備齊了,結果軍中忽然有了異動。

    手下人同他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蔣浩之立馬察覺不對,急忙趕回軍營。

    然而等他到時,已經來不及了,軍營裏麵徹底鬧開。

    也不知消息是從誰的嘴裏泄露出去的,如今人人都知道安王已經被斬首了,且頭顱還掛在城牆上,日日被人取笑。這也就罷了,還有人說,不僅安王死了,連小世子也中毒身亡了。

    而這些事情本就應該傳開,卻因為蔣浩之等人刻意隱瞞,才導致他們到現在都還被蒙在鼓裏。這打仗看的不就是主將嗎?如今別說是主將了,連少主都完了,他們還打什麽打?

    更有人在傳,小世子的死跟蔣浩之一行人脫不了幹係。這幾人雖是王爺的心腹大將,但如今王爺都沒了,他們忠不忠心還是一說,王爺一死,小世子也死了,如今權力落在誰的手中,不言而喻。

    古往今來但凡涉及權力之爭,便少不了要流血殺人。

    王爺能背叛朝廷,蔣浩之這些人難保不會背叛王爺。

    蔣浩之回來之後聽到這些話,氣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他恨不得敲碎這些人的腦袋看一看,裏麵塞的是不是漿糊?

    他質問:“這般挑撥離間的謠言究竟是誰傳出來的?這種話你們也信,腦子呢?”

    可底下那些小將們卻管不了那麽多了,直接將人圍住:“少說這些有的沒的,你直接告訴我們,王爺究竟是不是被斬首了?”

    蔣浩之臉色奇差無比。

    見他如此眾人信裏哪,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呢?原來王爺真的已經沒了。

    眾人心裏涼了半截,心道原來那些話都是真的,若沒有取而代之的心思,蔣浩之幾個何必遮遮掩掩呢?

    “何時的事?”

    蔣浩之深知大勢已去,心中荒涼:“□□日前的事了。”

    □□日前?他們竟然被瞞了這麽久!有人又質問:“那小世子如今是不是也沒了?”

    蔣浩之看了一眼身後,不確定到底是誰泄露的消息。

    “別看了。”其中一個小將道,“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人沒了你們還能瞞得住?王爺之死是新皇幹的。但是小世子中毒身亡,總該給我們一個交代吧。”

    “是極,同是王爺帳下,為何此事隻有你們知道,我們卻都被瞞在鼓裏?”

    “我聽說你們這些日子大肆買糧,你們買糧作甚,難不成還想直接打到京城去?先是瞞掉王的死訊,後又瞞下小世子的死訊,我看你意圖不小啊蔣大人,趕明兒咱們是不是得叫您一聲王爺了?”

    “小世子是怎麽沒的,用點腦子也該知道是誰做的手腳!京城那邊的人殺了王爺,怎麽能容得下小世子?”

    “那可未必,誰知道是哪個先容不下的呢?”

    蔣浩之氣得胸口發漲。

    這群蠢貨,也不知是被人誰利用了:“這等緊要關頭,不想著如何振奮軍心,反倒自己起了內訌?你們這般鬧,正中了京城那群人的下懷。”

    “笑話,王爺都已經沒了,談何軍心?我們從前是替王爺賣命,如今替誰?替你嗎?”

    你也配?在場眾人不約而同地想著。

    蔣浩之有什麽野心他們暫時還不清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人肯定想故意瞞著消息,帶他們進京“救人”。

    到那兒發現人沒了,那就再也沒有退路了。好在如今他們早早的知道這件事情,識破了蔣浩之的陰謀詭計。

    “要打你們去,這京城我們是不會去的。”

    蔣浩之怒道:“王爺帶你們不薄,你們這樣也不怕王爺死不瞑目?”

    “是待你們不薄!”小將拔高了聲兒。跟著王爺雖說風光,但風光又不是他們的,反倒是衝鋒陷陣的時候卻是他們頂在前頭。

    “你們要未戰先降?”

    “是不得不降!朝廷對付齊國的火炮你又不是不曾聽說。齊國的百萬雄師都擋不住朝廷的鐵騎,咱們憑什麽擋?我看此事就這麽算了。王爺都已經沒了,人死如燈滅,總不能叫著咱們三十幾萬的兄弟也跟著一道送死吧。我話就撂在這,要去你們去,我等是不會去的。”

    說罷,眾人就想走。

    蔣浩之直接抽劍壓在他脖子上:“再走一步,老子砍了你!”

    “你砍得了我,砍的了軍營三十萬將士的命嗎?”他反問。

    兩人隔空對峙,誰也不讓著誰。

    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除了翻臉已經沒有別的退路了,若不翻臉,他們就得跟著一道去攻打京城那是一條死路,誰也不願意隻身赴死。

    蔣浩之目光滑過在場的每個人。

    他在他們的臉上看到了畏懼、懷疑跟抵觸。人心不齊,這仗,打了也是白打。

    他便是按著他們的腦袋讓他們打,又能按得住幾個人?

    半晌,蔣浩之扔了劍,用盡周身力氣:“罷了,你們走吧。”

    這些人便是帶去京城,也沒有什麽作為。

    替王爺報仇這件事情,終究還是不能靠他們。一群蠢貨,輕易被人挑撥離間,真是蠢笨如豬。一時間,蔣浩之隻覺得可笑,可笑的不是別人,是他自己。他自詡英雄氣概,可王爺身亡之後,他竟連著區區幾個將士都管不住。枉他驕傲一生,到頭來不過是個笑話。

    可蔣浩之還是笑早了。

    因為當天下午,朝廷的軍隊就到了。

    來人是兵部尚書王從武,帶領五萬軍馬圍住了襄陽城,說是朝廷來剿滅叛軍的,卻又對外宣稱降者不殺,且聖上有令,隻要歸順朝廷便會給他們分田分糧。

    本就人心不齊的軍隊,在得知朝廷要來剿滅他們之後徹底,四分五裂。

    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說來有三十萬的大軍,實則在朝廷的鐵騎下,根本什麽都不是。

    短短兩個功夫,蔣浩之已經一退再退,最後隻能帶著三萬精兵死守在東顧山前。

    安王府妻妾主子也被護在山上。

    即便都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蔣浩之還是忠心耿耿的護著王府的人。

    然而王府裏頭的人卻不這麽想。蔣浩之擔心京城的那幫人喪盡天良,沒有人性,不想王爺的妻妾留在王府受辱,於是帶著他們一同退到了此地。

    可這一帶還帶壞了事兒。

    王妃怨他不爭氣,王府裏頭的人一心想著早日下山投降,每日鬧得烏煙瘴氣,讓蔣浩之也不得安寧。

    山下,王從武已經圍了幾日了,原本是想等著他們彈盡糧絕下山投降的,不曾想他們竟然挺會撐。

    王從武還是等不了了,下令:“放火燒山吧。”

    作者有話說:

    蔣浩之也是個倒黴蛋,陳國公更是個倒黴蛋。

    我也是,最近非常倒黴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