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作者:枝呦九      更新:2022-08-26 11:04      字數:3140
  第121章

    京都西昌街之前並不算得是一個熱鬧的地方。它不如東城, 住的都是達官貴人,這邊的地價低,住的也是市井百姓, 他們有銀子的就搬去了東城,要是沒銀子,就繼續住著。

    這一片做生意的多。但是去年八月,朝廷正式把官繡放在了這裏, 派人過來修繕官繡院, 這條街上就開始熱鬧了起來。

    管官繡院的人不是男人,而是女人。剛開始隻有一兩個姑娘過來, 後來就來了很多。

    她們不僅在這裏修繕官繡, 還開始盤下一個茶樓。後來,她們又不僅盤了茶樓,還盤了繡坊。

    再後來, 她們開始在街上遊街打馬,不戴麵紗,引起了不少人的爭論。但慢慢的,眾人也習慣了。

    他們說:“她們是官了吧?是陛下和皇後太子妃等人親派的, 跟其他女子自然不一樣。”

    這股風氣還沒過去多久, 她們又開始在這條西昌街上買東西了。

    姑娘們無非就是買金銀首飾,但這條算不得是給富貴人家賣東西的街上自然不會有好東西,便馬上有金銀商販聽見了消息,街上就有了好的首飾鋪子。

    貴人姑娘們有錢,一買就是不少, 買了今日, 明日帶了人還要買, 漸漸的, 這條街上就被那些富商接手了。

    慢慢的,又有了綢緞莊子,好的酒樓,成衣鋪子,還有弓箭武器——來這裏的武將姑娘也不少。

    自從第一家武器鋪子在這裏賣出了好價錢之後,其他武器鋪子就看見了利益。因為姑娘們開始帶著家裏的兄長們開始逛了。

    再後來,這街上有了賣花女。

    她們賣的絹花纏花好看又便宜,走街串巷的,大家久而久之也習慣了。專門有婦人姑娘來這裏等她們買。

    吳巧娘便是之前最早出來的賣花女,也是一個繡娘。她手巧,做纏花絹花是好手,繡工也好,在這條街上是出了名的。

    她去考官繡,家裏的兄弟都緊張,寒冬臘月的送她去考,站在官繡院門外等。爹娘在家拜菩薩,頭都磕紅了,全家陪著她考,她卻沒考進官繡。

    爹娘和兄長們都安慰,但她還是很傷心。不過她也不埋怨,她是看了在場其他繡娘們的繡品的,都比她好。

    監考的折家九姑娘說,明年還能考,今年沒考中,明年再考就是了。她也還可以進京都繡坊,這也是太子妃娘娘建的,就是為了讓繡娘們有一地可以賺銀子。

    她繡藝好,家裏人都勸她去京都繡坊算了,不管怎麽樣,那地方是太子妃給天下繡娘的一個容身之地,也算是跟太子妃攀上了關係,隻要能去就是好的。

    但是巧娘不願意。她想憑著她的手藝,定然比在繡坊裏麵賺的多。

    她娘不理解,“但是去了繡坊,你也不用起早貪黑的出去賣簪花了。”

    吳巧娘覺得不同。

    “不願意出門的,就可以去繡坊,願意出門的,為什麽要去繡坊呢?我更喜歡出去賣花。”

    她要出去,她娘怕她受欺負,“女子行商何其艱難,你阿兄們也不能天天跟著你啊。”

    巧娘悶不吭聲,她在家裏受寵,家裏人再勸,她主意還是正的。

    隻是她爹娘和兄長這次是狠心了,不準她出門。

    她爹抽著旱煙,牙齒黃黃的,一味的歎氣,“巧娘啊,你要知曉,你名聲已經不怎麽好聽了,之前就算了,我們任由你,但是如今有繡坊這種好去處,你不去,將來指不定後悔。”

    吳巧娘知道她爹說的有道理。但她性子倔,還是打定了主意不鬆口。她爹沒辦法,讓她娘把門鎖了。

    鎖了就鎖了,吳巧娘也有自己的辦法。

    天不亮,她就蹲在了窗戶邊。這邊的窗戶還是鎖著的,但是依舊有個縫隙,可以看見外麵。

    她豎著耳朵,漸漸的,馬蹄聲近了,她看準了機會,拿出自己纏的絨花丟出去。

    一個騎馬的姑娘從前頭過去,馬蹄子踩在了絨花上,沒有停留。

    吳巧娘有些失望。然後給自己鼓起,沒事,還有機會,她還要回來呢,到時候再扔一朵絨花。

    結果馬蹄聲又慢慢的回來了。然後,一個利索的身影翻身下馬,撿起來了那朵絨花。

    折邵衣看看這朵絨花,再看看那扇窗戶,她猶豫的走過去,喊了一聲,“巧娘?”

    巧娘捂著嘴巴就哭了起來。

    ……

    折邵衣記得巧娘。那個賣給她絨花的姑娘,身後有三個壯實的兄長跟著,一個人提著籃子穿街走巷的賣絹花。

    她說每日裏看見自己騎馬經過她家,她從窗戶的縫隙裏麵看見過她打馬而過的場景,所以有了勇氣出來賣花。

    後來巧娘又去考官繡,沒考上。她本來以為她要去京都繡坊的,結果也沒看見。

    她還問過這姑娘,結果姑娘性子挺強,很好,說要自己賣花。

    折邵衣挺佩服她的,還讓她有事情找她,能幫她一定幫。

    結果今天就幫上忙了。她坐在這屋子裏麵,對麵是吳巧娘的父母。

    吳巧娘低著頭,把事情說了一遍,哀求的看著她,“折九姑娘,我想出去賣花,等我有銀子了,我就盤個鋪子下來,專門給人家梳頭。”

    折邵衣見她還有自己的計劃!她問,“梳頭?”

    吳巧娘點頭,“是啊,我的手巧,我會梳好多樣式。我梳出來的樣式,必定要配上我做出來的頭飾,這般才好看。”

    那她的絹花和絨花等簪花就能賣得更好了。

    折邵衣覺得這是個人才。她好想掏銀子啊給她做,將來能分點銀子就好。銀子也不要,就給她們這般的姑娘用。

    但她是個窮鬼。她願意讓太子妃娘娘為此出點力氣。

    她說,“我會跟太子妃娘娘說你的事情。”

    巧娘激動得都要暈過去了。折邵衣卻看向她的父母,跟巧娘道:“但是太子妃娘娘不會插手你的事情,你還是要跟父母說好。”

    這不是一對壞父母,相反,他們很好。她可以強勢插手,但這不對。她現在都不能說未來一定是好的,所以也不能承諾什麽。

    她隻能說,“太子妃娘娘會一直關注你的。你要是有什麽困難,就跟她說,她會幫你。我也會幫你。”

    這般的姑娘很少,能幫一個是一個。

    折邵衣走了。為了表示她會告訴太子妃娘娘,她也沒有去官繡院,而是出了門就騎馬朝著皇宮的方向去了。

    吳巧娘的父母唉聲歎氣,一邊覺得女兒竟然能讓貴人和太子妃娘娘記住,簡直就是吳家的大造化,一邊又擔憂女兒的未來。

    倒是吳巧娘開始傻笑了。

    “阿爹,阿娘,你們放心吧,這是咱們祖上冒青煙了。”

    ……

    折邵衣進了宮,跟太子妃借銀子。她說,“不如給她買一間鋪麵吧?”

    太子妃聽了倒是高興,但聽見她要給人家姑娘買一間鋪麵,又覺得好笑,“天下那麽多的姑娘,哪裏能全部送?”

    她道:“不過,肯定是要幫扶一把的。”

    怎麽幫?這就要用上吳側妃的名聲了。

    折邵衣再次回到巧娘的家裏,跟她一家道:“吳側妃娘娘非常喜歡你的絨花。”

    她道:“娘娘讓你進宮梳頭。”

    吳巧娘整個人都震驚了。

    “進宮?”

    折邵衣:“是啊。”

    於是第二天,吳側妃娘娘就被太子妃叫來了。

    太子妃笑意盈盈,“你最近快活吧?”

    吳側妃快活的點頭。

    她每天都可以叫官繡的繡娘進宮切磋,發現了自己好多針線繡藝是可以改善的,她真的是很喜歡這種日子。

    太子妃:“但我聽說你最近經常通宵達旦?”

    吳側妃不好意思低頭,“是啊。”

    太子妃歎氣,“可不能如此費精力。”

    吳側妃:“多謝太子妃關懷。”

    太子妃親切的拉著她的手嘮家常,“你最近容顏憔悴了不少,梳妝打扮好似不如之前,我正好知道一個會梳頭的小姑娘,就讓她來幫你梳個好發髻,人也精神精神。”

    吳側妃這個人麵子薄,嘴巴也弱,當時隻覺得沒有這個必要,但這到底是太子妃的好意,她也不好意思拒絕,等她回過神來的時候,叫巧娘的梳頭姑娘已經進宮了。

    還別說,雖然吳側妃全程都很尷尬,但是小丫頭給她梳的發髻是真好看。

    她對著鏡子左看右看,最後還是忍不住笑起來了,“果然是太子妃推薦的人,你的手真巧呀。”

    有了吳側妃這句話,吳巧娘就被京都眾多婦人們請去梳頭了。她很快就賺到了銀子。

    吳巧娘認認真真的數了好幾遍,都確認自己可以買鋪子了。

    她連夜做了好幾隻絨花都給折邵衣送了過去聊表謝意。

    而折邵衣此時已經顧不上她,沈懷楠要進考場了。

    作者有話說:

    昨天興奮的開始減肥,昨天熬了一天還好,今天就不行了,我不寫了太餓了這誰受得了阿,欠三千字,明天中午十二點還。

    我要吃夜宵,胖就胖吧,晚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