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作者:枝呦九      更新:2022-08-26 11:04      字數:4635
  第89章

    一更

    這麽些年, 沈懷楠都覺得所有跟人相關的事情,除了邵衣和十皇子之外,都沒有定數。

    沒有先生, 他可以自己去跪回一個桑先生,沒有銀子,他可以去找王五一起賺,昌東伯是阻礙, 那就千方百計去除就好。

    人生之事, 十有八九不如意。那就把它們都變如意就好。

    可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剩餘的十分之一如意, 也有一半變成了不如意。

    沈懷楠早間起來暈乎的很——沒有睡好嘛。所以當他麵色不好的出現在折邵衣跟前時, 折邵衣一點也沒怪他。

    昨晚上她自己都沒有睡。見了他青麵模樣,她後悔道:“早知曉,也應該挑一個青天白日跟你說, 這般一來,白日裏的事情多,自然也就不會去想了,晚上跟你說的, 晚間又沒事, 胡思亂想,一夜又過去了。”

    沈懷楠見她真懊惱,倒是一瞬間有些少了些傷心。

    上輩子一共在意兩個人。一是邵衣,有妻。二是十皇子,有兄。

    如今即便去了一個兄字, 那還有一個妻在。老天爺也是待他不薄的。

    隻是這個兄字, 去的實在突兀, 痛苦, 又因此事還隻是懷疑,更無證據,便如一把刀在割肉,慢慢吞吞,切之不斷。

    他突然就想起了之前澹台老大人跟他說的那句話。

    ——君臣不盡相知,兄弟反目成仇,師徒恩斷義絕,同僚自相殘殺,好友疏離疏心。

    他喃喃了一句,“也許澹台老大人說的對,到最後我什麽都沒有。人生哪裏能得一個全字,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

    折邵衣正要上馬車,沒有聽清楚這句話,於是轉頭好奇問,“你說什麽?”

    沈懷楠抬頭看她,見她一雙眸子水靈靈,眉頭舒展,目光清淨而明亮,這是她高興的模樣。

    既然高興,那便不要跟她談不如意的事情,要將世上所有的好事都說與她聽。

    他笑了笑,“也沒什麽,隻是覺得你今日格外好看,肯定是有美事的。”

    折邵衣就有些不好意思,其實她昨天晚上確實擔心了一宿沒睡,但是馬上就要去見澹台先生了,這次在宮裏麵許多見聞,她還要說與先生聽,讓先生替她講解。

    想到這個便難免高興,她便帶著些笑容了。

    她心虛一瞬,本來腳都踩在了小凳子上馬上要到馬車裏麵去了,又返過身走過去安慰沈懷楠,“等晚上回來,我給你做好吃的。”

    竟然還能有如此意外之喜!沈懷楠摸摸她的頭,悶悶的道:“我有些脆弱。”

    哎喲!脆弱呀!折邵衣歎氣又歎氣,左右看看沒人,像做賊似的說:“那你靠著我的肩吧?我給你靠一靠?”

    沈懷楠在這一方麵上從來不知道客氣為何物,他嗯了一聲,直誇她,“邵衣,你真是個好姑娘。”

    折邵衣背挺直了,“這是自然的,從小到大,我哪裏虧待過你,一直對你百求百應。”

    沈懷楠腦袋靠在她的肩膀上,兩人臉便是背著的。他說話有笑聲,臉卻沒有。最終還是歎息了一聲,哀鳴一聲問,“邵衣,你會離開我嗎?”

    折邵衣就覺得他這是過於黏糊了!她一把兩人推開,看看時辰覺得不早,便一咕嚕爬上馬車,撩開簾子,哼了一聲道:“你矯情死了!”

    男子漢大丈夫,整日裏想些兒女情長,患得患失,實在是沒用。不像她,她見著澹台先生,走過去就是問“大事”。

    折邵衣坐在小凳子上,頭歪在澹台先生的膝頭,閉著眼睛一邊享受著澹台先生的絕門秘技掏耳,此時一根挖耳勺在她耳朵裏輕輕碰著,實在舒坦,不過她心裏有著事情呢,於是一邊耽於享受,一邊努力掙紮做學問,她笑著問,“先生,在宮裏麵,學生倒是發現一件事情。”

    澹台老夫人問,“什麽事情?”

    折邵衣:“宮裏的娘娘們都愛說慈悲。”

    澹台老夫人笑起來,“慈悲人人都愛說,可不隻有宮裏的娘娘們。”

    折邵衣卻搖頭,她說,“不一樣的。像我家裏麵,不說母親,母親她什麽都不信,隻信自己,從來不吃齋念佛,即便是去捐銀子給寺廟,也是例行之事罷了。”

    “但我姨娘卻喜歡供奉觀音送子娘娘,因為她想要再生一個兒子。隔壁的趙姨娘拜的是三清元始天尊,這倒不是她喜歡,而是最初的時候,我父親喜歡。”

    “至於為什麽我姨娘明知父親喜歡元始天尊而去供奉送子菩薩,那是因為她打聽過了,元始天尊不管生兒子,最靈的還是送子娘娘。”

    澹台老夫人笑眯眯聽著,她早發現了,這個學生很愛想事情,最會由小看大。

    果然,她聽見折邵衣道,“家裏還有供奉月老的姨娘,這是求女兒的婚事順遂。就是趙姨娘,即便供奉了元始天尊,還是請了文昌公回來,因三哥哥讀書,她還希望三哥哥能夠考中狀元。”

    “人供奉什麽,便是求什麽。我家裏供奉的神明多,那是因為大家所求都不一樣。但宮裏不同,宮裏的娘娘們都信佛,說什麽都要說一聲慈悲為懷。”

    “我偶然聽見她們說話,知曉她們供奉的菩薩都一樣。您知曉是什麽嗎?”

    澹台老夫人點頭,“知曉,是虛空藏菩薩。”

    折邵衣就知道澹台先生會知曉,她等挖耳勺從自己的耳朵裏麵離開,馬上直起身子,道:“虛空藏菩薩?這是求什麽的?”

    她於菩薩一事上確實知之甚少。

    澹台老夫人:“求財的。”

    折邵衣就知道不普通。她當時聽了一耳朵,默默記下這件事,想著肯定是因為陛下的喜歡她們才喜歡。她家裏麵個人有個人的菩薩,那是因為父親壓不住她們,但是在宮裏麵,陛下是她們唯一的指望。

    如果可以的話,她們可能都會供奉陛下。

    她好奇道:“陛下求財嗎?”

    澹台老夫人點頭,“是啊,求財。當年國庫虧空,陛下著急得很,便供奉了虛空藏菩薩,後宮的娘娘們有樣學樣,一個個都供奉上了。”

    “這麽多年,大秦確實越來越富裕,陛下心誠,便一直供奉著,其他的娘娘們也不敢不供奉。”

    折邵衣心中就有了底。她想,陛下喜好佛,宮裏麵的娘娘們會順著他的喜好去,那他的兒子們呢?

    甚至於臣子們也應供奉著才對。

    澹台老夫人見她目光慢慢的凝聚在一起,又神思不寧,倒是拍了拍她的腦袋,“說吧,直接說你的想法。”

    折邵衣就笑起來,她道:“我也沒想太多,隻是覺得此事雖然我這種人不知,但其他人,但凡在廟宇之間走的,都應知曉。我當時知道的時候,都想著若是碰見了陛下,他若是問我平日裏有什麽喜好,我就說是拜佛。”

    “拜什麽佛?虛空藏菩薩。”

    澹台夫人悶笑一聲,“你都想到這裏去了。”

    實在是……不愧是她看中的人,想法自然跟其他人不同。

    折邵衣摸摸腦袋,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我也明白,這事情非我一人想,其他人也肯定想。若是這般直白的拍馬屁,必定會被陛下惱怒,我就想著回來問問您,這麽多年,可有跟陛下說供奉虛空藏菩薩的?”

    澹台老夫人笑起來,“還真有。”

    折邵衣問,“陛下是罵他還是罰他了?又或者是獎賞於他?”

    澹台老夫人卻怔怔一瞬,她突然想起了一件往事,喃喃道:“其他人我不知曉,但有一個人,陛下覺得她很蠢,不過蠢人麽,陛下也很喜歡。”

    折邵衣:“他是哪位大人?”

    澹台夫人卻不說了。

    她問折邵衣,“你問這個做什麽?”

    折邵衣就笑,“誰還不想知道陛下是什麽樣的人啊。他求財,說明心為百姓,是一位好陛下。”

    “傳聞天子喜怒不形於色,能知曉他的喜好,便能猜出他的其他性子。”

    “我在宮裏麵七天,發現人人都猜陛下的性子,自然也想猜一猜。”

    “我又沒見過陛下,不知道他是什麽樣子的,也沒有接觸過朝政,隻能從這些自己聽見看見的事情上猜一猜了。”

    澹台老夫人便覺得這丫頭如今膽子越來越大了,這才多久呀,她便再不是當初那個進宮害怕,進澹台府唯唯諾諾的小丫頭了。

    她問,“那你還看出什麽來了?”

    折邵衣就道:“還看出一些簡單的。”

    她倒是沒覺得害怕,直言道,“有人猜的對,有人猜不對,但無論如何,拜得對的人,也許隻是熟悉陛下,經常與他相處,猜不對的人,應該隻是少見陛下。”

    她說到這裏,眼神裏麵煥發出光彩,“若是讓我多見見陛下,定然也能猜得準。”

    澹台老夫人便笑,一個姑娘家,也不知道如何生的,倒是如此有誌氣。

    她這個腦袋到底怎麽長的?

    但想起太子妃,又覺得折邵衣正常些,這腦袋瓜子也變成了尋常姑娘。

    所以說,端看跟誰比了。

    澹台夫人想到太子妃,再看看自家這個正在琢磨著如何猜測帝王心思的丫頭,倒是有了講講民間疾苦的念頭。

    ——在她看來,無論是揣度上位者的心思,還是用陰謀詭計,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謀事。

    隻是人心善惡不同,所謀事之不同,所用計也不同。而這些,都不如一顆仁心來得重要。

    澹台老夫人想了想,把一本地方誌給她。

    “你讀出來——”

    折邵衣接過地方誌,好奇地看了一眼,發現是蘇州寧縣的。

    然後去看字,隻一眼,如墜冰窟。

    上麵寫道:“寧縣有疫,舍空邸第,為置醫藥。賜死者一家六屍以上葬錢五千,四屍以上三千,二屍以上二千。”

    把這一句話讀完之後,折邵衣隻覺得手腳冰涼。太子妃娘娘之前給她那本荒唐書,她隻覺得義憤填膺。

    如今想來,上麵所有的荒唐事都是官員富戶權貴,而這些荒唐事情導致的,又或者是因為天災導致他們所做的荒唐事之下的百姓,都“堂而皇之”的,成了屍體。

    這一句話,讀來觸目驚心。雖是天災而成,也沒有寫荒唐之事,但是這句話之下,成千上萬的百姓屍骨已經堆積如山。

    她突然忘卻了去想什麽帝王心思,忘卻了自己那些小心思,而是真真正正的沉浸在這句話帶來的悲涼與無力之中。

    她想,她今晚都不會高興了。死的人太多了,她心有不忍。

    澹台老夫人卻高興的笑了笑,讓澹台思正給她響午做個鹵豬蹄。

    中午飯沈懷楠也蹭上了。他今兒來得早,理由也是正正當當的,“好幾日不來,家裏的柴也可讓我劈了。”

    確實!如今管家有了他,是一點兒也不願意自己劈柴了。沈懷楠來得正好,他交代完要劈的柴火,便自己去忙活了。

    沈懷楠劈柴,那一時半會回不去了。折邵衣就跟澹台老夫人一起去睡午覺。夏日裏總是犯困的,她如今中午總愛打盹一會。

    沈懷楠是沒有這樣的好福氣的。他冒著大太陽劈柴,劈完了,得了管事的一碗酸梅湯,瞬間覺得舒坦多了。

    管事看他順眼,道:“老大人在書房等你。”

    沈懷楠就去了書房,澹台思正拋給他一本書:“讀出來。”

    沈懷楠低頭一看,是一本江南地方讓的蘇州寧縣地誌。

    這書他是沒有的,不過他看年份,是前朝永德年間的,那一段時間幾乎風雨飄搖,先是有蝗災,再是有洪水,最後天災人禍一起,地方藩王起兵造反,換了年份。

    他翻看一頁,發現上麵有折痕,於是順著讀出來,“寧縣有疫……賜死者一家六屍以上葬錢五千,四屍以上三千,二屍以上二千。”

    他讀完舒展眉頭,“這倒是好事,將人隔開,又給了錢善後。能做到這一步,想來其他也是不差的。”

    又道:“學生記得當年永德帝心仁,不少人提出火燒寧縣他都沒有同意,最後還是宰相秦川鎮力壓眾人,支持陛下這個決定,從錢財到安置難民,做得十分到位。”

    他剛說完,就見澹台老大人又給他拋來了一本書,上麵還是永德年間,還是有疫,隻不過上回是蝗災,這回是洪水。

    而且這一回上麵寫的截然不同。

    上書:封城,封路,封山。再放水,屠城,三年不收屍骨。

    沈懷楠看向澹台老大人,隻聽他道:“萬般不由人,也由不得人。”

    “這兩本書,你拿回去好好看,說不得有哪一日,你就要做出選擇。”

    作者有話說:

    二更老規矩。

    昨天有一個寶寶提出來前麵有bug的,作者今晚上再改,白天忘記了

    ——

    疫情那句話,賜死者那句出自漢書平帝紀。

    下章那句一起標注哈,(由是道路積骨……),出自舊唐書代宗紀。

    ——

    ps:就這兩句話找了倆小時,這就是沒有文化的作者寫文慢的原因,小夥伴一定要多讀書呀嗚嗚嗚感謝在2022,06,07 22:28:39~2022,06,08 21:04:1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85號和5號先生 30瓶;蘑菇君 10瓶;是00喇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