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作者:左木茶茶君      更新:2022-08-24 16:52      字數:9717
  第九十七章

    文生一回來就聽見孫大哥把自己的糗事給倒出來了, 頓時急衝衝跑到孫大哥麵前拉住他的手,“不說了不說了!”

    孫大哥反手將他抱起,放在腿上笑著輕撫著他的腦袋,“好好好不說了不說了, 文同誌, 下午我要和你姑父去砍柴, 你去嗎?”

    “去!”

    文生高聲道。

    他身上的衣服都是布料不錯的, 而且沒有一點補丁, 這要是去山上,弄壞了啥的也可惜。

    所以楊大奶奶把石頭小時候的衣服拿給文生穿, 都是幹幹淨淨的,每年楊大奶奶都會翻曬家裏的衣服,所以沒有什麽味道。

    文生裏麵還穿著貼身衣服呢, 所以外套也不會磨他的小肉肉。

    下午兩點半左右,楊繼西和孫大哥還有文生上了山。

    除了兩個大人有背簍外, 文生也有, 也是石頭小時候背的。

    他可興奮了, 背著小背簍跑在最前麵,不是去扯一下小花, 就是去弄一下小草,遇見生產隊其他小孩子,也會好奇地互相看幾眼。

    “你哪來的?”

    吳和國家的老二和老三提著籃子, 在岔路口遇見文生他們, 瞧著文生不是隊裏的孩子,便問道。

    “我家裏的。”

    文生大聲說。

    跟在後麵的楊繼西和孫大哥聞言笑了笑。

    見到楊繼西, 二人叫了一聲西叔。

    又見孫大哥長得那麽高高大大的, 頓時小嘴長得老大。

    文生見此十分驕傲地抬起下巴, 對吳阿石還有吳幺弟道,“這是我爸!這是我姑父!”

    吳阿石一臉羨慕,“你爹長得可真高大!”

    “我們爹不行。”

    吳幺弟奶聲奶氣道。

    孫大哥聞言哈哈大笑,接著便見一個黑臉漢子背著一捆柴從那邊過來,想來也是聽見了他的話,立馬道,“什麽不行?誰不行!”

    楊繼西也笑,見跑掉的兩個娃還大聲道,“慢點走!”

    “這糟心孩子,”吳和國笑看和他們打了聲招呼後,便背著柴離開了。

    還沒到半山腰呢,文生就腿軟了,他倒是挺倔,也不要他爹背著走,而是用孫大哥給他弄的木棍,撐著爬。

    到了山上,文生已經氣喘籲籲了。

    他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楊繼西把裝有水的竹筒放在他身旁,“歇好了再喝水知道嗎?”

    文生點頭。

    楊繼西和孫大哥開始砍柴了。

    今兒天不錯,也不悶熱,加上在林子裏,倒是挺舒爽,二人幹活的速度也挺快,不過四十分鍾,兩大背簍的柴火便備好了。

    文生背簍裏是一小捆小樹條,大概五斤左右。

    對孩子來說還是挺有分量,文生非要裝上,孫大哥挑眉道,“可別半道上撂了。”

    “我才不會!”

    文生氣鼓鼓地說道。

    “行,那文同誌走中間?”

    “好。”

    楊繼西走最前麵,孫大哥墊後。

    二人背著那麽一大捆柴呢,走得也不快,文生到了半路,汗水就跟著下來了,孫大哥見此提起他的背簍,讓他輕鬆點,歇一歇。

    “孫同誌你不能這樣!”

    楊繼西聽著身後的對話。

    “我這也是為了咱們好快點回家喝水,怕文生同誌到了山腳走不動,那不得拖我們後腿?”

    文生聞言小臉一紅,他確實有些慢了,“那、那就暫時麻煩孫同誌幫忙,到了山腳,我自己可以的。”

    “同誌間互幫互助是應該的,這才是好同誌呢,不用客氣,”孫大哥說。

    聽著二人的話,楊繼西勾起笑,繼續前行。

    等到家時,文生拉著孫大嫂的手,一臉興奮地指著柴房那放著的一小捆樹條,“我背回來的!”

    “文生可真厲害!”孫大嫂誇道,又給文生擦了擦滿是汗水的臉。

    “晚上給文生同誌加個雞腿,”楊繼西笑道。

    文生紅著臉嘻嘻一笑,“給姑姑吃,姑姑帶妹妹呢。”

    “哎喲我們文生可真體貼!”楊大奶奶和楊二奶奶把文生誇成了花,文生隻覺得整個人都飄起來了。

    見狗蛋他們找自己玩兒,文生又趕緊指著那小捆樹條炫耀著,狗蛋倒是沒啥,毛蛋可崇拜了。

    “文生你好厲害!”

    毛蛋還沒幹過啥活兒呢,更沒有跟著大人去過後山,“後山有大蟲嗎?”

    為了不讓小孩子們自己上後山,大人總會編造一些嚇人的動物,讓孩子們知道後山是危險的,沒有大人陪同,不可以去。

    文生盯著毛蛋看了看,“有的,所以不能自己上山去喲。”

    楊繼西聽到這話有些驚訝,孫大嫂笑了笑,“前年回來時,他就想和貴子一起去山上,我叮囑過幾次,他就記下了,小孩子一個人是不可以上山的,不管山裏有沒有什麽東西。”

    “真聰明啊,記性也好,”楊二爺爺讚道。

    孫大嫂笑了笑謙虛道,“皮起來的時候也讓人很頭疼的。”

    “哪有孩子不讓人頭疼的?”楊二奶奶哈哈一笑。

    楊繼西洗了手,擦了臉,進廂房看孫桂芳她們。

    孫桂芳正在給嫣嫣喂奶,見他進來便道,“給嫣嫣拿尿布過來。”

    “欸,”楊繼西打開衣櫃,旁邊一小排都是疊好的尿布,“我來。”

    “還在吃呢,”孫桂芳笑著點了點腮幫子一鼓一鼓的嫣嫣。

    “真乖,”楊繼西怎麽看怎麽喜歡,見他盯著看,孫桂芳微微側身,微嗔道,“你看啥呢?”

    “不看了不看了,”知道孫桂芳臉皮薄,楊繼西笑著坐在床邊等嫣嫣吃好了,就給她換尿布。

    其實已經把髒了的尿布拿下來了,還被楊二奶奶給洗了屁股,此時的小丫頭在吃口糧,倒也不怕她忽然來一下。

    等嫣嫣吃好後,楊繼西趕緊把尿布給她包上,抱著逗弄到對方睡著後,才小心地放在孫桂芳身旁。

    又跟孫桂芳說起文生背柴的事兒,孫桂芳聽得滿臉笑容,“這孩子長大後肯定有出息。”

    “肯定的,”楊繼西點頭,他記得上輩子孫大哥他們出了事,是孫大嫂的娘家把文生養大的,後來文生雖然沒有從政,卻做了一番事業出來,等文生來接孫桂芳的時候,對方卻已經走了很多年了,,

    不能再想!

    楊繼西說起嫣嫣滿月酒的事。

    “原本我們新房建好的時候就沒有辦席麵,所以這一次爹娘想辦得好一些。”

    楊繼西說起菜的規格,還有大概要用多少錢,孫桂芳聽完後說到魚這上麵,“那邊在賣魚,那就,,”

    “我也是這麽想的,”楊繼西握住她的手,“為什麽沒有徹底斷,我是怕小人,明著來我當然不怕。”

    但他有家人,所以很多事他沒有做絕。

    除了對楊老漢夫婦,這是因為他知道這二人夠蠢,做小人事也會被一眼看穿。

    但別的人,,

    特別是楊繼北夫婦,他拿不準,也摸不透。

    “你做得對,”孫桂芳見他沉默,便知道他又在想夢裏的事,“我們做我們自己該做的,過好自己的日子,保護好自己的家人,這就是我們想要的。”

    楊繼西拉起她的手,垂頭印下一吻,“我知道。”

    二人靜靜相擁,一直到楊繼西忽然道,“你身上的奶香味好好聞。”

    啪地一下,孫桂芳滿臉通紅地推開了他,“幹你的活兒去!”

    楊繼西撲哧一笑,又怕吵醒孩子,便笑著出去了。

    孫大哥他們是翌日吃了早飯後回去的,正好今兒又是趕集日,於是楊繼西便和他們一道出發的。

    路上孫大哥問楊繼西以後有什麽打算。

    楊繼西立馬明白他的意思了,“現在孩子還小,爹娘好不容易才有我們陪伴,所以我想在家裏多待待再說。”

    “我也料到你會這麽說了,”孫大哥並不覺得意外,“不過等嫣嫣再大一些再考慮也不晚。”

    楊繼西點頭,“是這個道理。”

    文生還在問孫大嫂,什麽時候才能再去姑父家看妹妹,還有找石頭哥哥玩兒。

    “還有十幾天,咱們就可以過來了,”孫大嫂道。

    “為什麽?”

    “因為再過十幾天就吃你嫣嫣妹妹的滿月酒席了。”

    “就是她滿一歲了嗎?”

    “不,是滿一個月,,”

    難得回老家來,孫大哥他們也一道去了鎮上趕集,到了鎮上後,他們便分開買東西去了,楊繼西去買了兩斤瘦肉,以及兩根棒子骨,接著又去買菜油啥的,上次忘記買了。

    李成傑背著手在街上溜達,瞧見從供銷社出來的楊繼西,立馬快步過來和他打招呼,“楊兄弟啊!你可好久沒來找我了!”

    楊繼西正在想事兒,他忽然躥上前,還把他嚇一跳,聞言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媳婦兒在坐月子呢,所以我之前說九月、十月我都可能來不了的。”

    “哎喲,沒有你幫忙,我這活兒都沒什麽意思了,”李成傑歎氣道,“不過也能理解,滿月酒什麽辦?兄弟我去也湊湊熱鬧。”

    “李哥來那我就很高興了,”楊繼西說了個日子,李成傑點頭記下,和他說了幾句話,知道他惦記著家裏的媳婦兒孩子,便也沒說太久,等他走後,李成傑快步到了陳翔家,找到小夏。

    “楊兄弟家的閨女馬上要吃滿月酒了,你們去找點好東西,到時候好隨禮。”

    “要我說,還是隨紅封最好,”小夏撓頭道,“別的萬一不合適呢?”

    李成傑摸了摸下巴,“可隻是隨紅封,是不是太隨便了?”

    “那、那就弄點棉布啥的,給孩子做衣服?”

    “我覺得楊哥很疼媳婦兒,還是給嫂子買衣服吧。”

    “你怕是要被楊哥打死,人家疼媳婦兒,不代表願意你替人家疼!”

    楊繼西可不知道有人要給自己媳婦兒買衣服,他已經在往回走了,九月空間更新出四千個雞蛋,全部放在籮筐裏裝著,堆在空間裏。

    孫桂芳一天頂多吃六個雞蛋,坐完月子,頂多吃一兩百個,但那麽多雞蛋,楊繼西沒準備這個月就賣給李成傑。

    除了雞蛋,空間裏還有之前在嶗山換來的雞,還有一個十幾斤的烏龜,以及一點米麵,而這個月初一,他又在福窩放了米。

    手裏不缺錢的時候,攢糧食是最好的。

    今兒天有些不好,楊繼西出門時帶了傘,孫大哥他們也被楊二奶奶塞了兩把過去,所以當半夜上下起雨時,楊繼西沒有和旁人一樣成落湯雞。

    楊二奶奶正和孫桂芳說話,聽見外麵傳來雨聲,她起身出去看了看,見雨還有些大後,回來道,“得虧我讓繼西他們帶了傘。”

    “昨晚上就有點悶熱,”楊二奶奶坐下,拿起還沒做完的夏衣繼續做,這是給孫桂芳做的,是周大舅娘送來的布,“也不知道繼康他們有沒有打傘。”

    “應該有的,康嫂說過要是帶著小孩子,那出門就得帶傘,以防萬一。”

    這也是以前閑聊的時候,康嫂教給她的帶娃技點。

    “也對,她向來是個心思細的,”楊二奶奶點頭,“說起來,她和繼康認識也是因為一個小事兒呢。”

    “怎麽說?”

    孫桂芳好奇道。

    她坐月子呢,楊二奶奶當然不讓她碰針線,這會兒嫣嫣也睡著了,她靠著枕頭看楊二奶奶做衣服。

    “也是繼康十七八歲的時候,於大的姐姐出嫁,正好呢就嫁在你康嫂娘家那邊,繼康呢,是最後送嫁妝的人,那是於家忘記拿走的東西,便請繼康送去。”

    “那天的雨和今天差不多大,半路上,繼康沒帶傘,又背著東西。”

    “他怕東西打濕了,就把衣服脫下,還早背簍上麵放了芭蕉葉,又在上麵蓋上自己的衣服,倒也能撐到那戶人家去,那時候天已經有些冷了,等他進了村淋得不成樣子。”

    楊二奶奶抿唇一笑,“巧的是你康嫂家就住在村口,她和她妹妹正要去新郎家喝喜酒,姐妹二人一人打一把傘,她見繼康那樣子,又得知他是送嫁妝的,便把自己那把傘給了繼康。”

    孫桂芳聽得雙眼發亮,“然後呢然後呢?”

    “然後?然後那個二愣子在新郎家換了衣服,吃了一頓飯,再找你康嫂的時候,就找不到人了,他也不知道康嫂的家就是村口那家啊。”

    楊二奶奶笑得不行,“那天新郎他們也忙,加上下午也下雨,所以這個二愣子就把傘打回了家。”

    孫桂芳也笑得不行,“那傘最後還給康嫂了嗎?”

    楊二奶奶把衣服一翻,攏了一下後,繼續下針,聞言搖頭,“他沒找到人,那把傘回來後就交給你大娘,跟你大娘說有個姑娘借了他一把傘,然後他找不到人,下午又下雨了,就打回來了,結果當然是你被大娘一頓罵!”

    “什麽一頓罵啊?”

    楊大奶奶笑眯眯地過來,便聽見這話。

    她見廂房門關著,可因為有窗戶,還是那麽亮堂,瞧著就喜歡,窗戶也不是對著床的,而是在高處,也吹不到人,而且天冷的時候,楊繼西還會用東西封住窗口,這樣也不會進冷風。

    “坐坐坐,”楊二奶奶笑著招呼,“在跟桂芳說你兒子當年的事兒呢。”

    “傘?”楊大奶奶想起自己剛才聽到的話,“是石頭娘借給他的那把吧?”

    “對對對,”楊二奶奶笑得不行。

    楊大奶奶也難掩笑意對孫桂芳道,“我當時罵他,你不知道放在新郎家,到時候人家總會問一聲的吧?他說怕新郎忘記了,把人家的傘弄丟了!把我氣得喲!”

    她的聲音也不大,想著嫣嫣在睡覺呢,“我說你直接拿回來,人家問了沒人把傘放在那,那才人家才覺得傘掉了呢!”

    孫桂芳笑得不行,捂著肚子,“哎喲笑得我肚子疼。”

    “可別笑得那麽厲害,”楊二奶奶接著道,“不過二人總歸是那一對人,桂芳,你猜是什麽時候二人又遇見了?”

    孫桂芳想了想,“不會是於家姐姐生孩子的時候吧?”

    楊大奶奶一撫掌,“可不就是!”

    “不過那天是大晴天,繼康是跟著我去吃酒的,沒帶傘,我那會兒正想給他張羅事兒,所以硬拉著他和我四處吃席,結果他一眼就認出石頭媽了,跟我說,這姑娘就是借傘給他的那人。”

    楊大奶奶回想起往事,這滿眼都是笑,“我一眼就喜歡上這姑娘,笑著和她搭話,她也認出繼康來,但也沒生氣,我瞧著繼康也時不時的看人家,想著,這不就是喜事兒了嗎?”

    然後楊大奶奶就向於大姐婆婆打聽起康嫂來,得知就是村口那戶人家的姑娘,家裏幾口人又是什麽性子後,楊大奶奶回家問了楊繼康,楊繼康紅著臉說她做主後,便請媒人上門提親了。

    “桂芳啊,你如今也是做母親的人了,有些事你也得記住咯,”聽到楊大奶奶說到這,楊二奶奶對孫桂芳道。

    “這不管是嫁閨女,還是娶媳婦兒,不僅得看那個人,還得看對方的父母是怎麽樣性子的人,兄弟姐妹又是什麽性子,這都是很關鍵的。”

    “對對對,”楊大奶奶點頭,“這是很重要的。”

    “我知道的,”孫桂芳有些不好意思,“當初我爸媽其實對那邊很不滿意,隻是西哥人很好,又護我,哥哥知道後,就回了信,我爸媽才鬆口,其實心裏也很忐忑。”

    “都是一片父母心啊。”

    楊大奶奶點頭。

    楊二奶奶收了線,聞言也說,“和我當年差不多,不過我們的公婆可有些厲害了,好在你爹護著我。”

    “那我可慘咯,”楊大奶奶翻個白眼,“遇見個父母兄弟排在前麵,媳婦兒孩子頂在後麵的男人。”

    “現在你支棱起來了,再說,繼康和繼紅可是一直護著你的,”楊二奶奶對她說。

    “是啊,現在他倒是小心翼翼的活著了,”楊大奶奶輕哼一聲,正說著呢,就聽見楊繼康喚自己的聲音,她一下就起身,“好在石頭媽出門的時候帶了兩把傘,應該沒事兒。”

    石頭明天就要讀書,是不會跟著回來的。

    果然,大人和孩子都沒淋到雨,但也吹了點風。

    “半路就下起雨來,”康嫂連忙給孩子換了衣服,自己也換了,見歡歡和樂樂都沒什麽事兒,這才鬆了口氣,“這吹起了風,就怕把她們吹著了。”

    “沒事兒沒事兒,”楊大奶奶挨個摸了摸,“都熱乎著呢,你們護得很嚴實。”

    楊繼西比他們晚回來半個小時。

    他上半身沒事兒,下半身被風雨給吹濕了,畢竟後麵風雨越發大了。

    “傘都被吹翻了兩次,這風也太大了,”楊繼西一邊換衣服一邊皺起眉頭道。

    孫桂芳躺久了,就起來走動走動,聞言上前幫他理了理衣服,“早知道你就不去了。”

    “那也沒事兒,”楊繼西順勢抱住她,接著上前親了親她的臉,“我給你買了紅頭繩,還有個發夾,紫色的。”

    說完就從兜裏拿出來給她別上。

    孫桂芳抬起手摸了摸後,又趕緊拿起櫃子上放著的鏡子照了照,鏡子是孫大嫂這次拿過來的,她和楊二奶奶一人一個。

    “真好看。”

    孫桂芳看著鏡子裏麵色紅潤的人笑道。

    “當然,我媳婦兒最好看,”楊繼西從後抱住她。

    “我今天聽娘還有大娘說起康哥康嫂那會兒認識的事,還真有趣。”

    “大娘是不是說康哥傻愣愣地把傘拿回家了?”

    “是啊,你也知道吧?”

    “才不是呢,”楊繼西嗤笑,下巴放在孫桂芳的肩膀處蹭了蹭,聲音慵懶道,“她們不知道的是,康哥早就心儀康嫂了,我和他一起去鎮上辦事兒,康嫂扶起一個老人,康哥就說,這姑娘好,我喜歡她。”

    孫桂芳驚訝地轉過頭,卻被楊繼西趁機親了一口,她輕輕推了他一下,“你怎麽說的?”

    “我說你有本事你倒是上去和人家搭話啊。”

    楊繼西環住她的腰,話語間全是笑,“康哥耳朵都紅了,他才不敢呢,拿著傘回來的那天,他跟我說他又遇見那個姑娘了,這傘他不打算還,一定要把人找出來。”

    “大娘那段時間就愛帶著他出門吃席,他也去得很積極,為的就是找康嫂。”

    孫桂芳哇喔一聲,捧著臉道,“他們的故事好有趣啊!”

    “這有什麽,我們的故事也很有趣的,”楊繼西道。

    “這不一樣嘛,”孫桂芳靠在他懷裏撲哧一笑,二人相擁著正低聲說著情話呢,就聽床上的嫣嫣哼唧起來。

    楊繼西轉身過去抱起嫣嫣,往下一看,“尿了。”

    “我來抱,”孫桂芳臉還有些紅,見此也伸出手來,楊繼西把孩子交給她,接著很熟練地拿出幹淨的尿布,給孩子換好後,拿著髒尿布出去洗了。

    這會兒下著大雨,好在新房這邊的水缸是在灶鍋後麵,裏麵也有水,楊繼西每兩天就會換一次,所以挺幹淨的。

    洗了尿布後,就晾在三角屋外麵的繩子上,見他過來,蔥頭在窩裏打了個滾兒,眼巴巴地看著他。

    楊繼西走過去,蹲下身摸了摸它的腦袋,“今兒下雨,你老實在這待著,晚上我給你啃骨頭。”

    蔥頭蹭了蹭他的手心。

    這邊孫大哥他們回到家也淋雨了,和楊繼西一樣的情況,好在文生被孫大哥背著回來,身上倒是幹幹淨淨。

    “我也猜到你們今兒回來,見下了雨就在鍋裏溫了水,正好能用上,”孫母見他們回來便道。

    “還是媽想得周到,”孫大嫂見她臉色不算好,於是又問了一句,“怎麽了?”

    “還能怎麽,有人不要臉在我麵前提了點事兒,我沒應,這不,罵罵咧咧剛走。”

    孫母輕哼一聲道。

    “氣她幹什麽,”孫大嫂安撫著,“別氣壞自己的身體,不然她還要偷著樂呢。”

    “你說得對,快去洗洗,衛國!你給文生媽提水。”

    “知道,”孫大哥應著。

    很快便到了嫣嫣滿月,這還不是滿月酒的日子,是孫桂芳出月子的時候,楊繼西燒了水,讓孫桂芳痛痛快快地洗了個頭和澡。

    穿上楊二奶奶之前給她做的秋衣,整個人容光煥發,好看得很。

    瞧著比之前豐腴了些,也更美了。

    見楊繼西直溜溜地盯著孫桂芳看,楊二奶奶清咳一聲,在孫桂芳耳邊低聲道,“雖然出月子了,但是有些事兒還得等等,對你身體好。”

    孫桂芳聞言臉紅得厲害,小聲道,“明白了。”

    慶祝孫桂芳出月子,楊二奶奶做了一桌子她愛吃的菜,但多數都很清淡,有一兩道是微辣的。

    孫桂芳也很克製,吃了兩筷子嚐嚐味兒,整個人幸福得不得了。

    楊二爺爺抱著精神的嫣嫣,在一旁逗弄著。

    滿月酒在後天,明兒就得去采買東西了,今兒活不多,楊繼西就陪著孫桂芳在村裏溜達溜達,不久後便回了家,畢竟嫣嫣還在家裏,萬一睡醒後餓了,那就得見到孫桂芳人。

    “喲,出月子了?”

    吳大嫂背著她家的小子正要過來串門呢。

    “是啊,吳大嫂,去我家坐坐?”

    “正要去呢,我們家的日子定下來了,這不,來知會你們一聲,到時候還得請嫣嫣爸幫忙呢。”

    楊繼西聞言露出一個大大的笑,“那當然得去幫忙的,之前我們家建房,吳大哥跟著忙上忙下,也該我出一份力了。”

    吳和國家本來去年年底就要建房的,可看了日子後,還是覺得得再等等,泥沙都堆放了一年了,今兒吳大嫂帶來消息,就是這個月十五推老房子。

    這已經是十一月了。

    “老房子推了,你們住哪裏啊?”

    楊二奶奶把瓜子放在桌上,一邊招呼她嗑瓜子,一邊問道。

    吳大嫂抓起一把瓜子磕著,“柴房先不拆,上下的柴火先堆在大花他們柴房那,這樣下麵打個灶台做飯,上麵睡覺。”

    “這可不是七、八月,”楊二爺爺皺起眉頭,“這天越來越冷,大人受得住,孩子咋辦?”

    “就是,”楊二奶奶也不讚成,又看向楊繼西夫婦,“咱們家客房多,要不請你們吳大嫂他們住這邊。”

    “我覺得行,”孫桂芳說,“吳大嫂,你們搬過來住可比在那好多了。”

    “對,”楊繼西也點頭。

    吳大嫂有些不好意思了,“那我回去和阿山爹商量商量。”

    吳和國和吳老爺子都感激楊繼西一家的熱情,便讓吳大嫂帶著幾個孩子住過去,他們就住柴房上麵。

    為此吳和國還特意和吳大嫂來楊繼西家解釋了一番。

    “柴房上我準備用木板和以前沒用的壞被單圍著,這樣風也進不去,還能守著房子,我們心裏踏實。”

    既然都這麽說了,楊繼西他們也不再多勸。

    楊二奶奶和孫桂芳把老房子的客房收拾了出來。

    吳大嫂則表示兩間屋子就夠了,“我帶老四睡一間,阿山他們三兄弟睡一間。”

    “會不會太擠了?”

    楊二奶奶遲疑道。

    “這天冷擠擠才暖和呢,再說了,”吳大嫂熟練地把老四背上,“他們在家也是這樣的,有別的房間也不願意分開睡。”

    “那成,那就睡靠裏麵的那間屋子,那張床最大,”楊二奶奶也是個爽利人,吳大嫂怎麽說,她怎麽做就是了。

    得知吳大嫂過兩天要帶著四個孩子

    住到楊二爺爺家時,狗蛋和毛蛋是最高興的,因為可以和阿山他們幾兄弟一起玩兒。

    沈鳳仙聽楊繼東說起吳和國他們要建房的事兒,這心裏十分不是滋味。

    “你又在別扭啥?”

    晚上回房後,楊繼東問道。

    “我別扭啥?我和吳大嫂先後嫁進你們田家崗的吧?瞧瞧人家過的啥日子,我過的啥日子,”沈鳳仙指了指頭頂,“這房子還不知道得住多少年呢!”

    “人家吳大哥家就他一個兒子,我家幾個兄弟?”楊繼東翻了個白眼,“再說,吳大嫂還生了四個兒子呢,你比人家少兩個吧?”

    沈鳳仙磨牙,“少兩個怎麽了,得虧我生了兩個帶把的,不然三房可沒孫子了!”

    “你今晚上是不是非得鬧才舒坦?”

    楊繼東的聲音大了起來。

    沈鳳仙也提高聲音,“我沒有那個命,還不能抱怨幾句了?”

    一牆之隔的楊老婆子和楊老漢聽得心裏很不得勁兒。

    “家裏為給他們三個娶媳婦兒,沒掏空家底都不錯了,哪裏還有錢建房?”

    楊老婆子捂著心口,“唉,氣得我心口又開始疼了。”

    “我給你揉揉,”楊老漢伸手過來,語氣低沉,“誰叫老二媳婦不爭氣,老四媳婦兒又不能再生了,不然老大媳婦兒能這麽說話嗎?”

    “你說咱們怎麽娶了這麽幾個媳婦兒回來啊!真是瞎了眼!”

    楊老婆子哽咽道。

    這邊的楊大奶奶正在給石頭疊衣服,之前洗的晾幹了,她給收起來,等石頭回來剛好可以穿。

    “這件衣服石頭穿起來都有些短了,得再改改。”

    她把其中一件放在床的另一邊,康嫂笑著接過,“這半年裏長得快,明年啊就比我高了。”

    “是啊,再過幾年咱們石頭也可以議親了,”楊大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是啊,歡歡和樂樂也能在院子裏跑來跑去,和嫣嫣她們玩兒。”

    婆媳二人在房裏暢想著未來,這堂屋裏的楊繼康父子則是抱著歡歡和樂樂,在那逗弄著,孩子們的聲音讓這個家顯得更加熱鬧。

    這邊的楊繼西他們正在和楊繼北說話,“那魚就麻煩你了。”

    “說什麽麻煩,說起來還是我占了便宜,”楊繼北忙道。

    他走後,楊繼西他們也洗漱了一番便回房休息了。

    “這麽快就回來了?”

    劉香蓮一直等著楊繼北,房裏的豆油燈沒有熄。

    “二娘他們早就想好做什麽菜了,我過去也就說魚的事兒,”楊繼北熄了燈,上床抱住她,“後兒你偷摸給嫂子一個紅封,別讓娘和大嫂知道。”

    “嗯。”

    劉香蓮應著,又說了楊繼東夫婦爭執的事兒,“挺大聲的,我都聽見了幾句,好像是大嫂覺得家裏的房子太破舊了。”

    “本來就破舊,”楊繼北想起前些天去楊繼南那時,那邊的房子都比這邊的房子好,“特別是我們屋頂,想夏天發生的事兒,我就不放心。”

    “是啊,”劉香蓮聽得心也一緊,“如果隻有我們就算了,可現在多了福寶,我真怕,,”

    “沒事,大哥大嫂自打福寶出生後,就想把我們踢出去了,找個機會,我們就搬出去住,”楊繼北說著便睡著了。

    劉香蓮靜靜躺著,手握著福寶的小手,不知道在想什麽。

    第二天一早楊繼西和楊二爺爺就出門了。

    而早上十點左右,楊繼麗幾姐妹,還有孫大哥他們,以及楊幺妹母子都在路上碰見了,一行人熱熱鬧鬧地一起往楊二奶奶家去。

    等楊繼西父子十一點半回到家時,家裏已經在做午飯了,平安和楊繼麗家的幾個孩子,正在院子裏你追我趕的,快樂得很呢。

    “繼西回來了?”

    孫父笑眯眯地走過來,“親家公,我們一家子可都來了。”

    “來啊!家裏還少你們吃的?”

    楊二爺爺哈哈大笑,幾個孩子圍過來叫著姥爺,平安也跟著叫,楊二爺爺把平安抱起來,“這個人你叫什麽?”

    他指著楊繼西。

    平安看著正在洗手的楊繼西大聲道,“舅舅!”

    “真乖,”楊繼西已經被另外幾個孩子叫了舅舅了,這會兒又被平安喚了一聲,還沒走過去摸摸他的小腦袋呢,小孩子中間的文生就大聲喊著。

    “姑父!”

    “好好好,都乖都乖。”

    楊繼西挨個摸了摸他們的腦袋,說來也怪,楊二奶奶生了四個閨女,可四個閨女嫁出去後,生的全是兒子。

    說起來,他家嫣嫣好像是這個家裏唯一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