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作者:左木茶茶君      更新:2022-08-24 16:52      字數:5783
  第六十七章

    “不氣, 不氣,”吳和國笑道,“晚上給你煮六個紅糖雞蛋!再來一碗麵!”

    “六個雞蛋就行了,不吃麵, ”吳大嫂見他盯著孩子吃,奶, 立馬瞪了他一眼, “去做晚飯!”

    “好。”

    吳和國摸了摸孩子的小手, 起身出去了。

    “爹, 我能不能不叫幺弟了,”吳幺弟跑過來抱住他的腿, 仰起頭道。

    “那你叫啥?”

    “大哥說家裏有更小的弟弟了,那他就叫幺弟,我是哥哥了。”

    吳幺弟大聲道。

    “沒關係, 你叫幺弟,他叫老四。”

    何明秀送雞蛋下來, 就聽到他這麽說, “吳大哥, 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四個雞蛋,不多, 但是他們家就十個雞蛋,還是跟於大嫂買的。

    “不用不用,”吳和國連忙推辭, “我們家雞蛋多得勒, 你們留著吃。”

    何明秀是不信他這話的,留下雞蛋就回去了。

    吳和國見此又回房跟吳大嫂說了一聲, 吳大嫂想了想道, “收下吧, 住著一上一下的,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欸。”

    吳和國應著。

    晚上楊繼西夫婦回房後,楊繼西發現福窩那邊的霧散開了,還是五天還能散開,而裏麵的麵粉,也從兩斤更新到六十斤左右了!

    楊繼西見此心中一喜,轉頭對孫桂芳說,孫桂芳想起之前福窩是不能更新麵粉的,現在卻能了,“那米也可以吧?”

    “應該可以,不過還是放雞蛋好,雞瘟的事兒發了後,雞蛋的價錢也往上漲。”

    “也對,現在空間那麽大,麵粉可以放在裏麵,”孫桂芳又想起歸整小庫房時,楊二奶奶說少了麵粉,這下就明白了,“敢情是你拿了啊?”

    “是,我拿了兩斤,”楊繼西嘿嘿一笑,右手一晃,手裏便多了兩斤的麵粉,“我現在還回去兩斤。”

    “我去吧,我知道麵粉放在哪裏。”

    晚上的時候,庫房是沒有上鎖的,因為家裏人都在,而且楊二奶奶說,晚上不上鎖的原因是,萬一著火了或者是什麽情況,他們能直接進小庫房那東西跑。

    “再來幾個雞蛋過來,用這幾個雞蛋換,我總感覺,福窩現在更新的主要條件,是要把沒有進過福窩的東西放進去才能更新。”

    楊繼西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麽想,但是他腦子裏的念頭就是這樣的。

    “行,幸好家裏雞生的雞蛋放在籃子邊上,不然我可不知道哪個是福窩的,”孫桂芳笑著拿走了麵粉和雞蛋,等回來時,便抱著幾個雞蛋回來的。

    楊繼西把雞蛋放進福窩,和孫桂芳躺下。

    孫桂芳枕著他的肩膀,忽然道,“你說,我們也沒避什麽,我怎麽就沒動靜呢?”

    她摸著自己的肚子。

    “不著急,”楊繼西想起那個瘦巴巴,卻十分乖巧的孩子,心裏就一陣疼,他抱緊孫桂芳,“會來的,她一定會回來的。”

    “嗯。”

    孫桂芳使勁兒點頭,她雖不知道孩子長啥樣,可她還是很期盼,那可是他們的女兒。

    半夜下起了雨,孫桂芳有些冷,往楊繼西懷裏鑽,楊繼西醒來後直接將人翻身抱住,拉高被子將二人裹住。

    早上打開堂屋門,能聞見帶有土腥味的空氣,楊繼西先去那邊院子看了看,好在沒有什麽影響,地麵全完幹透了,隻是院子裏多了幾片樹葉。

    他拿起掃帚清掃幹淨後,又來這邊院子清掃了一遍,見楊繼康院子裏也有點落葉,便跟著一起掃了。

    “你也太勤快了,”楊繼康也起來了,打開大門就看見他在掃地。

    “順手的事兒,”楊繼西笑了笑,接著看向楊老漢那邊的院子,說起來這兩天這邊都挺安靜的,不過聽楊二爺爺說,昨兒開會,楊老漢和楊老婆子都去了。

    去的時候吹起自己夠兄弟情義,回來的時候也在吹,想來都忙著挽回名聲去了。

    不過也確實有效果。

    可惜雞瘟的事兒壓過了他們一頭。

    想到這,楊繼西拿起掃帚回去了。

    “哎,你就走了?”

    楊繼康指著自家院子裏掃在一起的落葉笑問道。

    “給你做引火柴。”

    楊繼西咧嘴一笑,跑了。

    “真是,”楊繼康搖了搖頭,倒是找了個簸箕蓋住了那堆落葉,等出太陽的時候曬曬,確實能做引火柴。

    早上喝粥,配著酸黃瓜吃,十分開胃。

    隊裏已經開始收土豆了,楊繼康家的柴房看了日子的,明兒開始弄,所以今天楊繼西背著背簍,扛著鋤頭,去記分員那領了挖土豆的活兒。

    孫桂芳本來也想去,結果被楊二奶奶在家裏做小衣服。

    這是要送給吳大嫂家孩子的。

    不說兩家關係好了,之前楊繼燕出嫁,吳大嫂就送了一能做一身衣服的布呢,這個情得還。

    “而且你也得練練手,以後有用著呢,”楊二奶奶話裏有話,孫桂芳也充滿了期盼,在楊二奶奶的教導下,她穿針引線後便認真開始了。

    放完牛回家的楊二爺爺搖著頭道,“副隊長家兩隻雞也沒了,不過不是雞瘟,是被山裏的東西抓走了。”

    “黃鼠狼?”

    楊二奶奶皺起眉頭,他們這邊靠著大山,山裏最多的就是黃鼠狼,每年春天和冬天,都會出來偷雞。

    “可不,”楊二爺爺搖頭,見她們在做小衣裳,臉上一喜,“這是?”

    孫桂芳臉一紅,趕忙道,“給吳大嫂家小子做的。”

    楊二爺爺哎呀一聲,“我還以為,,你們得加把勁兒啊。”

    “胡說八道什麽呢,走開!”

    楊二奶奶把他趕走了,對脖子都紅了的孫桂芳道,“別理他,孩子也是緣分來的,不著急啊。”

    “嗯。”

    孫桂芳垂著頭應著。

    楊繼西回來的路上也聽說,副隊長家的雞遭了山裏的東西沒了,他們那個大院子不靠著後村口,所以還好,副隊長家剛好就在後山邊上,本來要搬家的,可一直沒動靜。

    “我記得前年副隊長家的雞也遭了一個吧?”

    趙五道。

    “可不,我記得清楚得很,他媳婦兒站在後山腳下叫罵了大半天呢。”

    另一個青年回著。

    可畜生哪裏聽得懂人話,叫罵也沒能把雞弄回來。

    “不是要搬家嗎?”

    “說是沒找到合適的宅基地,不過這一次肯定會搬了。”

    楊繼西也覺得這話說得對,等他在家吃了午飯後,便見副隊長在大柳樹那站著四處張望。

    他高聲招呼了一聲,副隊長應著,也走了過來,先去看了看他們家的新房子,滿臉喜愛,“這房子好,這地麵真平整!而且不帶泥!”

    “泥沙帶著黏土,黏土很少,裏麵還加了點細碎的石子兒,”楊繼西說道。

    “不錯不錯,”副隊長還蹲下身摸了摸,最後笑道,“等我建房子的時候,我可得向你家多學習學習!”

    “副隊長準備建房了?選好宅基地了沒?”

    楊二奶奶走過來笑問道。

    “還沒呢,不過你們這邊熱鬧,小溪溝那邊三家人,你們這邊有個大院,我想著就在這附近建房,也熱鬧。”

    副隊長笑了笑。

    “那可好,以後孩子多的時候,也能一起玩兒,”楊二奶奶笑。

    “是了是了,”副隊長也哈哈大笑。

    等他走後,楊二爺爺說,“我知道他看中哪裏了,就小楊樹那塊地,適合做宅基地,不過建了房子,院子就沒那麽大了。”

    他指了指現在老房子麵前的院子,“可能隻有咱們家院子的一半大小。”

    “院子大不大無所謂,隻要房子夠大,夠主住人就好。”

    楊二奶奶說。。

    “也是,”楊二爺爺點頭,“咱們家的雞可得看管起來,不能讓它們出院子,我看那些畜生怎麽得手!”

    可黃鼠狼沒上門呢,下午就又發生了一件事。

    於大嫂家的雞少了一隻,本以為是黃鼠狼幹的,結果被發現是人幹的!

    還是河對麵那家的小子。

    抓住的時候,那隻雞已經被拔了毛,光溜溜的被串子大木簽子上準備烤呢!

    於大可氣壞了,和於大嫂拿著雞,逮著那小子的耳朵去河對麵那戶人家算賬。

    最後雞被於大他們拿回家了,那小子也挨了頓揍。

    “就這麽完了?”楊二奶奶問,孫桂芳還在旁邊做小衣服。

    “還賠了錢,不知道賠了多少,但是於大嫂沒有罵人了,應該是價格合適的。”

    楊繼西洗了洗手道。

    “我知道於大家的雞,養得不比咱們家的差,這忽然被糟蹋了一個,肯定心疼啊!要我,我一分錢不要,讓他家賠我一隻雞!”

    楊二奶奶大聲道。

    這邊的楊老婆子也很緊張,她倒是沒想到有人會偷雞,於是就讓劉香蓮去將家裏的兩隻雞給關起來。

    劉香蓮照做後,看著雞窩裏啥也沒有,便跟楊老婆子說雞沒下蛋。

    “早就沒下了,”楊老婆子也急,家裏狗蛋在念書了,這雞蛋基本就是緊著狗蛋吃,就是毛蛋現在也沒那個待遇,“家裏一個雞蛋都沒有了。”

    “娘,要不我去大娘家問問?看他們家有沒有多的,”沈鳳仙道。

    楊老婆子搖頭,“你們康嫂得補身體呢,她可是雙胎,再說石頭那邊也在送雞蛋,他們家沒有。”

    “那,,那二娘家呢?”

    劉香蓮說著看了看她的臉色,“有了過繼的關係,她應該能先給一點吧?”

    “那老大家的你去問問,能送最好,不能咱們就買,三分錢一個不能多了啊。”

    楊老婆子道。

    沈鳳仙應著,笑眯眯地來到楊二奶奶這邊,楊二奶奶讓楊繼西他們去灶房端飯菜,也笑著和沈鳳仙說話。

    今兒晚上他們家吃饅頭和清炒土豆片,還有炒雞蛋,青菜湯。

    見到雞蛋,沈鳳仙連忙道,“狗蛋讀書辛苦,家裏正好沒雞蛋了,雞也是不爭氣的,不知道二娘家有沒有多的?”

    楊二奶奶露出一個大大的笑,“有是有,不過現在你也知道,遭了雞瘟,這雞蛋可不便宜。”

    “是不便宜,”沈鳳仙心裏一咯咚,知道就算是買,那也不可能是三分錢一個了,於是便又說了幾句家常話,便回去了。

    楊二奶奶翻了個白眼,“想從我手裏撿食兒吃,簡直是做夢!”

    “好了好了,洗手吃飯了。”

    楊二爺爺笑著進堂屋。

    沈鳳仙回去說別說送了,買也買不到,“聽二娘的意思,三分錢是不可能的,娘,我們得快些買點回來,等後麵雞蛋貴了,那就更買不到了!”

    “這倒是,我們多買點回來,回頭有人要,咱們再貴一點賣出去!”

    楊繼北雙眼一亮,一屁股坐在楊老婆子身旁說道。

    楊老婆子聞言心中一動,於是拿出五塊錢,讓楊繼東明兒早上去買點雞蛋回來,再買點肥肉回來吃。

    自打楊繼南他們分出去後,家裏的日子確實比以前好過些,前不久吃的是瘦肉,今兒又聽能吃肥肉,沈鳳仙幾人心裏都高興。

    楊繼北倒是有些別扭,明明是他提出買多點雞蛋的,可怎麽到頭來卻讓大哥接了這個活兒。

    他想了想,在楊繼東去院子裏時,拉著楊老婆子道,“我認識一個人,他能弄到不少雞蛋,價錢肯定比供銷社便宜,娘,還是我去買吧。”

    楊老婆子聞言覺得也對,於是把楊繼東叫進堂屋,讓他把錢給楊繼北,“他認識的人多,能賣便宜的回來。”

    楊繼東磨了磨牙,把錢給了過去,最後忍不住道,“可別被抓了。”

    “大哥放心,我又不倒賣,”楊繼北笑眯眯地接過錢。

    翌日,楊繼西吃了早飯後,就來幫楊繼康量院子裏的尺寸,再規劃柴房的大小,為了更加清晰明了,他還拿木炭畫出了柴房的大小。

    這邊楊繼東正鬱悶呢,見他們在那走來走去,還蹲下身畫了啥,於是忍不住好奇湊過去問道,“你們在幹嘛?”

    “我們家柴房太小,我想弄個柴房,冬天多點柴火,日子也好過。”

    楊繼康回道。

    楊繼東一愣,看了看畫出來的地方,又看了看他們家的院子,這柴房建出來,那不就像是建了一堵牆嗎?!

    這是要隔了院子啊!

    “康哥,我覺得大概就是這樣子,可以開始幹活了。”

    楊繼西說。

    “行,我木料啥的都準備好了,走,去拉。”

    楊繼康道。

    楊繼東一聽,好家夥,之前沒有透露一點風聲,現在一動手就是要開幹了!

    他趕忙回去跟楊老婆子和楊老漢說,今兒因為楊繼北要去鎮上,所以他送狗蛋去讀書。

    “什麽?隔斷院子?!”

    楊老漢一驚,頓時心裏很不痛快,雖然三兄弟分了家,可他們的院子都是拉通了的,誰家發生點啥事兒,又來了啥人,一看就知道了。

    如果隔了院子,那不就啥也看不見了嗎?而且本來關係就弄得有些僵了,隔斷視線,那交流更好,可不更壞事兒?

    楊老婆子也覺得不舒服,這柴房怎麽不建在二房院子邊上,怎麽就在他們這邊,分明就是不想看見他們!

    “大哥大嫂他們什麽意思?”

    楊老婆子道。

    “我去問問。”

    自打上次楊大奶奶衝他們發飆後,楊老婆子和楊老漢就沒有進過楊大奶奶家堂屋門。

    今兒楊老漢背著手走了進去。

    楊大奶奶正在做小鞋子,旁邊康嫂在吃梨子,這是之前楊二奶奶送過來的。

    楊大爺爺則是靠著牆打瞌睡,見他忽然進來,楊大爺爺瞪大眼。

    “老三?”

    楊大奶奶立馬把針線等放進籮筐裏,“你來做什麽?”

    她很不客氣。

    在楊二奶奶那邊吃飯時,他們就沒在一個桌子上。

    “大嫂,關於上次的事兒,我都已經道歉了,可別再跟我計較了成不?”

    楊老漢苦著臉道。

    楊大奶奶輕哼一聲,“說吧,什麽事兒。”

    她就在知道,家裏起柴房,老三那邊一定會過來說事兒的。

    “你們的柴房怎麽建在那?這不是把院子隔開了嗎?”

    “哪裏隔開了?”

    楊大奶奶走出堂屋門,指著他們小菜地那塊,“那是留了位置的,一樣可以從你們那邊,走到老二那邊去。”

    “不是這個意思,”楊老漢看了眼那點位置,那能幹啥?走路都不能兩個人並肩走過來,更別提看啥了。

    坐在堂屋門口往這邊看,這邊一眼就能瞧見。

    “隔了牆,就顯得沒有那麽親近了,大嫂,我知道你生我氣,可也不能這麽做啊,我們這一輩無所謂了,可下麵的小輩們還得多走動才對啊。”

    “我不讓他們走動了嗎?隻要願意,就能從那過來走動!真是奇了怪了,”楊大奶奶現在說話可一點都不客氣。

    “當年分家建房的時候,三弟妹不是還鬧了一場,說要砌牆嗎?當時你大哥還去找你說差不多的話呢!你怎麽說的你還記得嗎!”

    楊老漢張了張嘴,他當然記得,他說砌牆也是在自家院子的地界砌出來,又不占他們的院子,和他們沒有多大關係。

    後來是因為修了房子後,手裏的錢不夠,又覺得的拉通院子還能看得更清楚些,便沒砌牆。

    可如今當年自己說的那些話,卻成了大嫂堵自己的話了。

    楊老漢有苦說不出,更別提楊繼西和楊繼康抬著木料回來,看見他後還齊刷刷地叫了一聲三叔。

    他、他無話可說!

    不過走到小菜地那時,還是忍不住回頭道,“大嫂,這裏怎麽也要多留出一點來,不能做得那麽絕吧?兩邊都可以建柴房,怎麽沒去二哥那邊靠著建呢?”

    這分明就是針對他們一家嘛!

    “那就再留一點出出來,這邊位置高一點,那邊位置低,我建在那,下暴雨的時候水一溏過去,那我的柴火不就全濕了嗎?”

    楊大奶奶的理由非常好。

    楊老漢回家後對楊老婆子這麽一說,楊老婆子咬牙道,“這話倒是說得好,可到底是怎麽回事,我們心裏還沒有數?”

    “那怎麽說?人家拿當年我說的話來堵我,我能說啥?”

    楊老漢攤開手。

    “早知道當年我們借錢也要把院子建起來!也比現在別人把我們隔開來得痛快!”

    楊老婆子後悔無比。

    這邊坐在堂屋門口的楊二奶奶和孫桂芳,也看見了方才那一幕,楊二奶奶正跟孫桂芳說當年楊老婆子鬧砌牆的事兒呢。

    “她現在肯定後悔得很,早知道當年借錢也要把牆砌好。”

    果然對手最了解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