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作者:謝開      更新:2022-08-17 10:41      字數:3405
  第66章

    大妞歲數雖不大, 但也懂些事了,聽著媽媽剛才嘟嘟囔囔說的話,心想, 那大集也不是天天有的, 哪能一個月賺那麽多錢, 她覺得媽媽想法是好的, 就是有些不切實際。

    不過看著媽媽抱著自己嗚嗚的哭,她好歹是沒說出來。

    隻是不一會兒杜向紅自己就反應過來,“不過、那大集有的五天才一回,有的地方十天半個月才有一回集,也不是一直能去的哈。”

    她說到這有些失望, 但很快又不是知安慰女兒還是安慰自己, “不過就算賺不到那麽多,但一個月幾十塊總是有的, 媽媽照樣養的起你們了。”

    大妞聽了重重的點點頭。

    就這樣, 杜向紅的小買賣就這麽開始了。

    大概不到一個月,杜向東的房子也蓋好了。

    三間正房一間廂房都是用紅磚蓋的,房頂吊的高,外麵幹淨整潔,裏麵也十分寬敞, 屋裏牆壁和屋頂都刷了白灰,地麵也鋪了紅磚, 比以前總也掃不淨的泥地不知幹淨多少。

    家裏房子蓋好, 羅樹琴是表現出最大熱情的人, 其他人高興也是高興, 但不像羅樹琴似的, 把屋子打掃的纖塵不染, 地麵掃的幹幹淨淨,兩個孩子要是從外頭跑進來,她恨不得讓她們換鞋。

    杜向東放工回來,她得盯著他把外套脫了,鞋換了才讓他進屋。

    杜向東一次跟果建良嘀咕,他媳婦這是有潔癖了,以前那土坯房子影響她發揮了,現在覺得家裏幹淨的他都不敢下腳了,一腳下去給弄髒了,就覺得自己好大的罪過。

    果建良就笑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他想有個媳婦都沒有呢,他還在這挑三揀四的。

    杜向東當然不是挑,就是吐槽一下,回家當然是媳婦讓幹啥幹啥了,隨即轉移話題,問起果建良相親對象的事。

    果建良隻說還行,別的就沒再說了,隻是他眼神裏透著些無奈,杜向東卻並沒有注意到。

    杜向東不是第一個蓋磚房的,但卻蓋的最大房間最多,這自然也在大部分都是土坯房的生產隊引起不小的轟動,房子收拾好那天,家裏來了不少看熱鬧的,全都來瞧新鮮。

    這個說,“我的老天,這輩子沒見過這麽亮堂的屋子。”

    那個說,“可不是,這才知道杜老大看起來是沒少賺錢呢。”

    於是不少人就打聽杜向東賺了多少錢,杜向東就說都是一分兩分的賺,錢是賺了些,但都用在這個房子上了,他就開始給大家算賬蓋房子磚花多少錢、瓦花多少錢,人工雖人不花錢,但這一個來月吃飯又多花多少,這麽一算下來,將近就有七八百塊,大家紛紛咋舌,沒想到這些日子賺了這麽些錢。

    然後又聽杜向東說,這些錢就這麽都花在蓋房子上了,紛紛都覺得這也太舍得了。

    不過杜向東以前當混子時,那一直是大手大腳的形象,有錢也從來不攢著,所以他說都花了還是相信的,隻是有人就盤算起來也想去集上做點生意。

    之前杜向東去大集賣東西時,有那心思活絡又不愛幹農活的曾經跑到大集上也跟風了幾天,但因為賣的東西不是家裏的菜就是農產品,都是農家有的,產品根本沒有競爭力,所以根本就不好賣。

    賠錢倒不至於,但糟踐東西有的,也有耽誤了上工的,所以那些人出了幾天也就放棄了。

    現在他們不想跟風了,有一些人就直接找上了杜向東,想從他這裏進貨去賣。

    雖說羅樹琴天天閉門做吃食,但小陳這些人經常過來拿貨,大家夥也是能猜到一些的,不過猜到歸猜到,這些人也不想惹杜向東這個混子,因此大家一直相安無事。

    現在被賺錢弄的他們心癢癢,於是就都找上門了。

    杜向東從這些人裏挑了幾個人品不錯的,就把自己家的東西跟小陳他們一樣價批給他們,並跟幾人問清他們是去哪幾個大集去賣,盡量不要都聚到附近的大集,畢竟都賣一樣的東西,買你的就不買他的了。

    好在這些人也不多,大家夥便商量好了盡量不要重複了,寧願多跑一些。

    不過這些其實一個人能趕的集也就少一點,賺不到杜向紅想象的那麽多錢了。

    杜向紅才幹上這個買賣,這麽一來自然也受些影響,不過她也知足了,要是沒有大哥大嫂幫忙,她也沒有這樣的機會。

    這事商量妥,杜向東做的吃食銷的地方更遠了相應的知名度也更加高了,沒過幾個月就有其也生產隊的人慕名過來。

    杜向東跟對方聊了聊,覺得可以就也批給人家了,羅樹琴就有些擔心,這一人多很多事情就不好說了。

    不過好在時間過的也快,轉眼就到了1978年12月份。

    十二月發生了件大事,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上確定國家‘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正式到來。

    而杜向東知道,早在一個月前,安徽省下的一個小村莊,實行了‘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也就是大包幹。

    他知道日子會越來越好了。

    隻是今天他要去個地方,把半年前的事情解決。

    縣掛麵廠,廠長在自己沒有門的辦公室來回踱著步,時不時的還要探頭看一看外麵,好似在等什麽人。

    待等的有些焦躁不安時,終於看到一個高大的身影從外麵走了進來。

    他們這個掛麵幾個月前就停工,因為機器老舊,又沒錢換新的,做出的麵條出了一次事後,他們廠子就越來越差了,縣裏讓把廠子關了吧,但他在這工作了幾十年實在舍不得,就想有人曾經想承包這廠子,於是就抱著試試的態度去給那人所在的大隊捎了個信兒,沒想到這人還真來了。

    “杜同誌,你可是來了,可是讓我好等。”廠長姓林,是個有些謝頂的五十多歲男人,此時熱情的跟來的人握手。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杜向東。

    杜向東半年多前來過這裏,當時想承包個地方做方便麵,跟他合作不少,在黑市的老高幫他打聽了下,就告訴他這家掛麵廠快經營不下去了,於是他就找上了門。

    隻可惜這個林廠長膽子小,說上麵沒有承包的政策,不能承包給個人,就把他打發了,他又找不到別的地方,所以就隻好再等等。

    這不上麵的會議才開完,這林廠長就找上了他。

    杜向東也與發林廠長握手,笑道:“怎麽樣,林廠長,我沒說錯吧?”

    林廠長有些尷尬,蓋因當初這個杜向誌見他不同意承包,便讓他去打聽下,說以後經濟肯定會放開,讓他放心承包給他,不會有事。

    他膽子小,又不認識什麽人,沒處打聽就把人敷衍走了,卻沒想到這人說的果然沒錯,昨天上麵傳達了改革開放的發政策,他都有些傻眼了,隨即就趕緊聯係了這人。

    他到是也不問發對方是從哪裏得到這個消息的,左不過這人認識一些能接觸到這些消息的人,倒是沒想到他一個農家漢子還能認識這樣的人。

    不過這都跟他沒關係,他就跟杜向東商量起了承包的事。

    杜向東倒也沒有之前被拒絕而難為人家,還是出了原來的價格,八千塊承包費用,機器廠房就都歸他三年使用,待到期還有優先承包權。

    林廠長非常感激,同時喃喃的說:“終於可以給員工發工資了。”

    他們不大,隻有幾十個員工,但有的相處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現在因著半年多沒發工資了,有的員工家裏都快過不下去了,還有一個員工家時兒媳婦要生產,結果連送醫院的錢都沒有,四處借了一遍才送去的。

    他聽說這事把息最後一點錢送去,但心裏還是跟著難受,現在有了這筆錢就好了。

    談好了承包費,杜向東又問林廠長以前的員工還有沒有想繼續幹的,他想留下一些,林廠長聽了當即就說有,杜向東就讓他幫著通知下,回頭他要再麵個試什麽的。

    這是他頭一回辦廠,雖說隻是個比小作坊大一點的廠子,但到底是個廠,他就想自己多管點,因此隻用了普通員工,一些管理人員就想自己招,還有這個林廠長他也就沒有留下,估計人家也看不上他這個私人承包的廠子了。

    談完工人的事,杜向東就又問林廠長能不能給弄一些新的機器,林廠長在這行幹不少年,倒是認識一些同行,答應他幫著問一下,杜向東感謝了一番就回家去了。

    沒過幾天,林廠長便從市麵粉那邊認識的朋友那裏給他問到了壓麵機、烘幹機等的購買渠道,其實杜向東本來想前期買些二手的,但聽說市麵粉廠的機器也是用了很多年的老型號,而且準備不報廢不會進新機器,所以也就放棄了。

    於是他也就隻好購幾台新機器,錢的方麵這一年他又攢了些錢,算起來承包費是夠了,但他打算承包費先付60%,剩下的半年內付清,林廠長算了算自己付員工工資還有盈餘,於是就也同意了,反正剩下的錢也是交到上麵部門,他說清楚就行了。

    杜向東手裏就多出了幾千塊用,而且他每個月現在能進將近一千塊,所以也不怕後續費。

    回到家又好好盤算一番,這天他就準備去廠子過門招人的事,羅樹琴見他這幾天都挺忙,又聽說廠裏還有很多事,就想著也過去幫忙。

    杜向東一想也是,除了麵試還得有培訓什麽的,而且廠裏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事,廠子既然是自家承包,那財務方麵當然要找最信得過的媳婦,這麽一來媳婦在家裏的活就幹不了了。

    杜向東就想再找個人來幫忙,這麽一圈想下來,他覺得自己妹子還挺合適的,於是這天就找她說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