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作者:謝開      更新:2022-08-17 10:41      字數:3934
  第61章

    第二天一早, 兩家人到了民政局門口。

    “向紅,能不能不離?”薑建軍見到杜向紅就過來抓著她的胳膊說道。

    昨天薑建軍跟他爸和大哥回來,就發現家裏東西少了大半, 他們還以為遭了賊, 正想去鎮派出所報案, 沒想到薑大嫂攔住他們說了怎麽回事, 幾人聽到均是大驚失色。

    而薑建軍就有些後悔,那天他媳婦說不分家就離婚,他以為媳婦隻是說說。所以回來後他也隻跟他媽說了媳婦想分家的事,果不其然被他媽罵了一頓,他就想著再過些日子, 沒準備媳婦就自己回來了。

    沒想到媳婦回是回來了, 卻是直接把東西搬走,還讓他來民政局, 他又說:“咱們這麽多年的情份, 我哪對不起你?你要跟我離婚?”

    杜向紅把手抽了出來,低聲說:“我說了,不分家就離婚的。”

    “說到底還是想分家,我要是分家你是不是就不跟我離了?”薑建軍又道。

    他是不想離婚的,可是他卻也想分家, 他已經二十好幾,還有三個孩子, 可這些年有點什麽事, 還要找他媽拿錢, 一毛錢的主他都做不了, 其實也挺憋屈的。

    “我,,。”杜向紅抿了抿唇。

    看杜向紅態度似乎有些鬆動, 薑建軍連忙乞求般看著他媽。

    而薑母聞言卻不同意, “離就離,想分家沒門。我看她這樣的以後能找到什麽樣的。”

    薑母現在不覺得杜向紅是嚇唬她了,畢竟昨天一幫人把東西都搬走了,今天這都到了民政局了。不過昨天她被家裏人埋怨了一通,心裏本來那點後悔被衝的煙銷雲散,再搭上現在兒子還敢提分家,她就更覺怒火中燒。

    薑家自打她婆婆過逝後,就一直是她當家,這十多年她已經享受慣了,分了家錢也沒有了,也沒兒媳婦伺侯了,更沒人聽她的了,她哪裏肯幹。

    如今她反倒覺得離婚正好,離了後她還可以給兒子娶個更聽話的,到時還能生個孫子,不像這杜向紅,隻會生丫頭片子,還敢在這裏提離婚,簡直是慣的她。

    薑母就這樣安慰兒子,薑建軍卻不這麽想,他當初相親時,才相中這麽一個長的好看的,他離了要是再娶,一定不會再相到了,能不離他還是不想離。

    薑父咳嗽一聲,拉住薑母繼續說下去,他卻道:“既然你們執意要離,我們也攔不住,不過就算離了咱們也還可以當親戚走動,你畢竟給咱們薑家生了三個孫女,有空你也可以回來看看孩子。”

    薑父一開口,這意思很明顯了。

    想走可以,但孩子是薑家的,得留下。

    杜向東一聽就知道這個段位高點,他們薑家準是那麽稀罕幾個孫女嗎?這薑老頭就是故意想用這招讓她妹離不成婚,試問這個世界上有幾個當媽的能狠心拋下孩子。

    杜向東覺得今天他要是沒跟來,估計妹子沒準真會為了孩子不離了。

    沒見他妹已經掉起了眼淚,跟來的兩個閨女也都抱著媽媽哭起來。

    這時薑家也露出得意的表情,尤其是薑母,居然還開始說起了風涼話,杜向東拍了拍妹妹肩膀,對薑父道:“不是說幾個孩子姓薑,他們夫妻兩個離婚就要給你們薑家的,你們要是爭孩子撫養權,那咱們可以上法院,據我所知,三個閨女,老三現在還在吃奶,那肯定是會判給我妹妹的,至於老大和老二,哼,她們現在滿身的傷,到時候也可以讓法、官看看,你們虐待孩子,是不是會判給你們?”

    杜向東倒不知現在婚姻法什麽情況,這種情況下孩子怎麽判,但並不耽誤他說的言之鑿鑿。

    而薑父段位再高,也不過是個不懂法的糟老頭兒,被杜向東這麽一番說下來,他一時間也是詞窮,最後隻得無力搖頭,“既然親家執意如此,你們要離就離吧,以後被人恥笑我也不管了。”

    “哎呀,親家您別不管呀!這事還沒完呢。”

    “還沒完?你還想怎麽樣?”薑母瞪眼道,“你們家嫁妝我們可是都讓你們拉走了。”

    “賠償呢?”杜向東也不跟他們客氣了,“我妹妹在你們薑家,操持家務、生兒育女,離婚了就拉走七八年前的嫁妝就完事了?”

    “賠償?沒聽說過,誰家閨女嫁到婆家不是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不然那媳婦還能要嗎?就你們家這個,嫁到我們薑家八年,結果就生了三個丫頭片子,我們還沒找你們家算賬呢。”

    杜向東也不跟他們廢話,他拿出一張單子,遞給了薑家人。

    “哥,這個我自己跟他們說。”杜向紅抱著孩子湊到杜向東跟前說道。

    杜向東有些意外,但這個妹妹雖然性子有些軟,到底也算知道為她自己和閨女爭取權益,還算有救,他也就退到一邊。

    “這張單子寫的很清楚,建軍出去工作,我在家料理家事帶孩子,我們隻是分工不同,但我們都是有付出的,所以他賺的錢也得有我的一半。”杜向紅緩緩的說了起來,“我剛嫁他那會兒,他還是學徒工,一個月22塊錢,前年成正式工,工資也漲到了38,6元,就取個平均數,算他30塊錢每月,那一年就是360塊,八年就是2880塊錢,我這還是沒算年終福利和發的各種票、糧食什麽的,隻算的錢。對半分,他應該給我1440塊。”

    薑母急了,“你想的美,你八年在薑家沒吃沒喝,你生孩子不要錢?”

    薑建軍也是一副不可思議,“你、你竟然跟我要錢?我真是看錯你了,你居然是這種人。”

    杜向紅情緒越來越平穩,笑道:“我是哪種人,付出勞動得到回報不是應該的嗎?再說法、律就是這樣規定的啊。”

    她又對薑母說:“薑嬸子,我在你家八年,是吃喝了,早晚喝稀粥,鹹菜數著根數給我,中午最多吃個糟窩頭,過年過節興許能吃上頓二合麵頭,肉菜還是我頭一年過來時吃過,後來我生了大閨女後,就再也沒我的份了。”

    “現在小米每斤9分錢,紅薯每斤4,5分,就算我每天吃二斤,一年就算五十塊錢,八年就是400塊錢,平日吃的蔬菜是我自己種的,肉菜就算有吧,算是二十,也才420塊錢。”

    “至於衣服鞋襪,我就結婚提時候做過兩身衣裳,其他的都是我從娘家帶過來的。”

    “平時一些使的用的,我都是能修就修,能補就補,陪嫁的梳子齒去年就掉光了齒,我隻能用手梳頭發,我想要錢買一把都不行。”

    “這麽算下來,給你算個整數,給我一千塊就行了。”

    杜向紅說一樣,薑家人的臉就燒一分。

    此時民政局門口也是人來人往,有的也被杜向紅的話吸引的駐足圍觀,薑父嫌丟人,趕緊道:“那麽多錢我們可沒有,沒有分家薑建軍的錢就不是他自己的,不過我們薑家也有對不起你的地方,這樣吧,我們以後也不跟你爭幾個孩子了,錢的話也給不了你那麽多,給你兩百塊,算是對你這麽多年付出的一點補償。”

    兩百塊?

    杜向紅的心砰砰跳了起來,其實她把錢說的這麽多,但是她也知道薑家肯定沒那麽多錢的,她這屬於漫天要價,就等著薑家坐地還錢來著。

    這也是她哥教她的,她本來想著能要來五十就不錯了,剛才說出一千的時候,她自己都在發抖。

    此時聽到這數,她不禁就看向她哥了。

    杜向東這時開口道:“既然這樣,我們就各讓一步吧,幾個孩子以後跟你們沒關係,我們也不用你們再給撫養費,就五百塊吧。”

    “四百吧,我們也決不會再去打擾你們。”薑父又道。

    “爸!”薑建軍不同意道:“雖然是閨女,但也是我的孩子。”

    薑父拉住他,瞪了他一眼,薑建軍便不再說話了。

    杜向東笑道:“行,那就這麽說定了,你們把錢拿出來吧,一會兒簽個協議,咱們就去裏麵辦手續。”

    於是薑父便讓薑大哥回家拿了四百塊錢,杜向紅把錢收了起來,兩家人進了民政局寫了個以後互無關係,也不再打擾的協議,接著又去辦了離婚手續。

    杜家跟薑家就再也沒關係了。

    出來的時候,杜向紅抱著孩子,看了看天空,覺得天更藍了。

    薑建軍還有些不舍,不禁有些埋怨他薑父,“爸,你怎麽能讓我不去看閨女呢?”

    薑父歎了口氣,“你以後再婚,還會兒再有孩子,你養的起那麽多嗎?”

    說完他又有些心疼,那可是四百塊錢,他完全沒想到今天陪小兒子離婚,能陪出去四百塊錢呐。

    薑母當然也更是心疼了,回去的路上罵罵咧咧了一路,一會兒心疼的直跳腳,一會兒又說讓薑建軍等著,一定再給他說個比杜向紅更加賢惠漂亮的媳婦。

    他們誰也沒注意到,薑大嫂若有所思的神情。

    杜向東兄妹兩個回了生產隊,便各自回了家。

    杜父杜母看到閨女領回來的離婚證,都不住的歎氣,杜母說:“這以後你再找可得瞪大眼,光是人好還不行,還得看看那家人怎麽樣。”

    “媽,我是生不出兒子才被嫌棄,到誰家都一樣,我現在就想把幾個孩子拉扯大,不想再找什麽人家了。”杜向紅說道。

    經過這次的事,杜向紅覺得還是大哥說的對,她現在有錢了,什麽也不怕。

    杜母也隻能歎口氣,杜父則不住的抽煙。

    他們都擔心女兒的未來,但又想著她有兩個哥哥,老二常年雖不怎麽回來,但到底老大現在改好,也能幫襯一二了。

    杜父最後道:“你大哥這次可沒少幫你,回頭你得好好感謝他。”

    杜向紅點頭:“爸,你放心吧,大哥家過幾天蓋房子,我回頭就給他幫忙去。”

    杜父點點頭。

    杜向東和果建良年前訂的紅磚已經都給送來了,果建良就說先給杜家蓋,等他家蓋完了再蓋自家的,反正他也就想蓋兩間屋,也不著急。

    杜向東剛搖頭,“我聽說你媽都開始你找媒人相親了,你還不著急,就先蓋你家的吧。”

    果建良鬧了個大紅了,呐呐的不再開口,最後便點了點頭。

    果母這陣子確實再找媒人給他說媳婦,他現在住的房子坯都沒脫就蓋了一間屋,旁邊就一個草棚放雜物什麽,這種房子相親肯定是不成的,而且是他長的也一般,歲數還大了。

    他都覺得不會有人樂意跟他,不過蓋個房子應該會好些。

    於是大家夥都先過去給果建良蓋房子,杜向東夫妻兩個、杜向紅、以村裏關係不錯的人家,都過來幫忙了。

    包括果建良三個哥哥,也全都過來了,雖說分了家,果建良之前跟果大一家還鬧了一場,但到底是兄弟,有事不幫忙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何況果母還住在果建良這呢。

    農村就是這樣,誰家有事都會過去幫忙,並不用付工錢,因為別人家有事你也要過去幫忙,不過卻要管飯。

    因為崔家兄弟和果建良都嚐過杜向東的手藝,大家夥就說讓杜向東做飯得了,杜向東自己也沒意見,於是果建母、羅樹琴、杜向紅幾個就幫著打下手,杜向東就負責掌勺。

    頭一天就把來幫忙的人都給整的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