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作者:謝開      更新:2022-08-17 10:41      字數:5860
  第29章

    周曼麗娘家雖是省城的, 但家庭條件卻不怎麽樣。

    父母一共生了她們四個閨女,在她小時候,他們既要養孩子又要給身體不好的爺奶看病, 一度生活非常拮據。

    好在這些年她們相繼嫁人, 爺奶也在幾年前過世, 家裏才好了點。

    這也是她這個省城姑娘找了蘇振興這個農村小夥, 家裏不怎麽反對的原因,當然也因為蘇振興一畢業就分到了J市工作,她父母不用擔心她嫁到農村吃苦。

    而她大學畢業後也跟蘇振興一起去J市工作,離家裏就遠了,平時隻能過年過節回家看看爸媽, 相比幾個姐姐都嫁在省城, 離父母都不遠,所以平時都是幾個姐姐照顧父母多些。

    她就挺愧疚的, 不過出不了力她可以出錢, 每次回來她都要給父母多塞些孝敬錢,過年過節也會多給拎點節禮,當然這個隻比幾個姐姐多個三四成,讓姐姐、姐夫們不會覺得麵上太不好看。

    當然,這些也是跟蘇振興商量過的, 他父母那邊自然也是給一樣的錢和東西。

    說起來她算是姐妹幾個條件最好的了,這也因為蘇振興能力強、工作又特別努力認真, 這幾年便從一個小科員直接升成那麽大一個百貨大樓的經理。

    而相反幾個姐姐家, 就一直沒什麽變化。

    幾個姐姐雖說都嫁在省城這邊, 但由於她們幾個都沒念大學, 能找的人家也都是差不多的, 最多稍微好一點, 幾個姐夫雖然有工作但也沒什麽提升,更沒有這種意識。

    所以才幾年她們幾家跟小妹家的差距就顯出來,不過大姐二姐都挺高興小妹夫有出息。

    而且每次小妹一家回來,她們都對他們很好,倒不是為別的,也是想著人家有本事以後前途一定更好,她們普通人家以後說不定就有個什麽事解決不了用的上人家的地方。

    而三姐周曼珠卻不這樣想。

    打小周曼珠跟周曼麗就不怎麽對付,主要是周曼麗小時候就挺清秀漂亮的、成績還是班裏數一數二的。

    而周曼珠長的普通、還有點黑,骨架也大,稍微胖點就會顯得很壯,成績也是吊車尾,兩人也隻相差兩歲,所以常常會被親戚鄰居什麽的拿來做比較。

    周曼珠每次就不會高興,然後找她麻煩。開始她察覺到這點,便開始出門不穿好看衣服,也不會刻意打扮自己,然後當有人誇她時,她就會嘴甜的說姐姐的優點。

    隻是周曼珠卻說她虛偽,讓她不要考那麽好,顯得她有能耐,別人多笨似的。

    這個周曼麗就不能答應了。

    姐妹兩個的關係就越來越不好,後來她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學,又結了婚。

    周曼珠則是初中就讓父母托人給她問哪個工廠招女工,她就去工作了,然後嫁了她們廠一個小領導。

    那小領導工資比她多一倍,還有自己的一居室住房,所以周曼珠有一陣子沒少在找了個農村男人的周曼麗麵前炫耀。

    隻是好景不長,她這三姐夫沒多久工作失誤就被調到了倉庫工作,後來又因喝酒誤事調去當了搬運工,就這麽越混越差,當然收入也越來越低,現在比周曼珠還低了。

    兩人就經常會為錢吵架,主要是他們結婚這幾年一直在生,已經有了三個孩子,日子過的緊巴巴。

    相反周曼麗日子越來越好,每次送的節禮那麽多,她就覺得妹妹這是故意在她麵前炫耀,就像她當年炫耀對象比她強一樣。

    天知道周曼麗根本沒這麽想過,因為她從來沒覺得她那所謂抽煙喝酒愛吃牛,還是個二婚帶娃男是個啥優質對象。

    周曼麗當初看上蘇振興可不隻是因為他學習好能力強,還因為他長相高大英俊、為人幽默風趣,跟這些比起來,他農村的出身對她來說才是個機會,要不然人家哪哪都好為啥要她?

    說回這次中秋,一到中秋月餅就是緊俏貨,不是好單位都不會發月餅券,自然也是買不到的。

    所以大姐二姐就帶了些麥乳精、奶粉、糕點這些東西,當然也都是金貴東西。

    而周曼麗這次除了兩瓶酒、高檔糕點、圍巾這次一看就不便宜的東西不說,還帶了一包月,有錢都買不到的。

    當時大家眼睛就都瞪圓了,周父周母一度覺得女兒花太多錢了,一個勁兒的埋怨她買這麽貴的東西幹嘛。

    周曼麗不當回事,吃過飯還跟她爸媽說把月餅切兩塊給幾個孩子也嚐嚐,說這月餅特別好吃。

    周父周母本來就不舍得吃,本來打算收起來等有機會當禮物送人的,這麽金貴的東西,可是聽閨女這麽說,又是給孩子吃,他們就舍得了。

    於是幾個小孩都分到了一小塊,一個勁的咋呼著,“我吃到蘋果幹了,好甜啊。”

    “火腿,月餅裏還有火腿呢。”

    “我這個是五仁的,裏麵好幾種堅果呢,真好吃。”

    孩子們都非常開心,有的孩子還會給自家爸媽也嚐嚐,大家吃了也覺得非常好,一家子笑的特別開心。

    孩子們都圍著周曼麗,他們特別喜歡小姨。

    周曼麗一度也非常高興,直到她晚上聽到三姐跟她媽嘀咕她,“媽,她怎麽能這樣啊。她這是故意的吧,就她能弄來月餅?臭顯擺什麽啊?”

    “不顯示她對象長本事了嘛,臭能什麽呀!以前不就是一個農村泥腿子嘛,腿上泥才洗掉幾年,至於這樣嘛。”

    “她這樣讓我們多難堪啊,還有孩子們以後怎麽看我們啊。”

    “媽,您得說說她啊,她再這樣我們以後可就不來了,我兒子都圍著她,以後還不得被她吃的勾走啊。”

    周曼麗絕不是什麽好脾氣的人,聽到這話當即就把周曼珠揪出來吵了一架,而且句句戳刀,“我對象有本事怎麽了?你自己眼瞎找的對象不行賴別人麽。”

    “我們能弄來好東西孝敬爸媽,還有錯了是吧,你有本事弄來啊,沒本事就憋著。”

    “你們要覺得在孩子麵前難堪,那就做點不難堪的事啊,你兒子圍著我不圍著你,你怎麽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還當媽的呢。”

    周曼珠以前嘴皮子還行,但周曼麗出去見世麵多了,她就吵不過了,結果自然就是不歡而散了。

    回到家周曼麗氣的不行,蘇振興把路上睡著的兒子送回屋,給媳婦倒了杯水壓壓火氣,周曼麗就一口氣全喝了,這才好一點。

    而她三姐回家後大哭一場,就不關她的事了。

    第二天,他們就坐火去了鄰省某偏僻的農村,蘇振興的老家。

    相比周家還有個不省心的姐姐,蘇家這邊就省心多了。

    蘇家爸媽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生了二女三男,蘇振興是家裏老小,兩個姐姐早就嫁人,兩個哥哥在家住地,也俱是老實不作妖的性子。

    每次周曼麗跟著去了,他們都會非常熱情,會好奇問她省城吃什麽喝什麽,會讚她兒子聰明伶俐,會羨慕她有不錯的工作。兩個大姑子還會輪流帶她出去溜達,聊聊天什麽的。

    但就是一點活也不讓她做,就等著吃就行了。

    這時她就會很不好意思,就會主動說自己也會做飯,可以幫忙,但人家死命攔著就是不讓她動手,蘇振興也會說,“媳婦你歇歇,我給打下手就行了。”

    其他人就會跟著附和,周曼麗就隻好作罷,想著反正也就回來兩天,走的時候她就會跟蘇振興說多給爸媽孝敬點錢,蘇振興就會點頭說給了,然後說給了多少之類的。

    兒子小浩也很喜歡這裏,在這裏有好多堂哥堂姐跟他玩,還會有好吃的也緊著他吃,每天兒子都玩的滿頭大漢,高興的不行。

    而且蘇家人還不會拖蘇振興後腿,她婚前還一度擔心,像蘇振興這種農村飛出的金鳳凰,那肯定會被當成全家的希望,以後老家有點什麽都會找他,卻沒想到這些年過來,他們居然沒來找過他們幫一回忙。

    她有時都會主動打電話或是回來時問,家裏有沒有什麽困難,他們也想出一分力,蘇家父母就是笑著說沒有沒有。

    周曼麗當初挑上蘇振興當對象,那也是經過一番考察的,當初談對象時跟他回這邊老家就來過三回,確定這家人好相處、人憨厚實在,才結的婚。

    她也一度認為自己眼光好,又幸運。

    然而這次臨走這天,她哪是幸運,她是太幸運了。

    農村沒啥娛樂,那天她跟蘇振興就睡的早了點,然後她就醒早了。

    她躡手躡腳的剛下炕打算出去去趟廁所再睡會兒,然後還沒到廁所門口就聽到她婆婆和小姑子的聲音。

    她剛想回去呢,誰知就被說話內容吸引。

    她聽到小姑子跟婆婆抱怨,說好不容易有個有本事的弟弟,一點光也沒沾到,說當初結婚想買個自行車風光下,都沒有門路,現在都覺得遺憾。

    她婆婆聽了不但沒附和,還訓斥小姑子不懂事,說你弟弟哪次回來沒給家裏錢,要不你們能日子越過越好,你弟考出去不容易,你還想著給他拖後腿。

    她能考出去那是你媽和你爸勞心勞力的供出來的,可不是你們,別總想著沾光,你們憑啥沾光。

    反正一席話,把小姑子訓的似乎臊的不行,吱吱唔唔的也不敢說話了。

    周曼麗躡手躡腳的又回了屋,躺回炕上她摟著正呼呼大睡的蘇振興,覺得看他哪哪都順眼呢。

    她就說怎麽可能一個糟心的親戚都沒有,那是婆婆給攔著呢。

    這次臨走時,她跟蘇振興不便多給了些錢,還跑去當地縣裏買了兩身衣服,給公婆穿。

    把公婆喜的眉開眼笑的。

    且不說蘇振興這夫妻倆中秋如何兩邊忙活,就說杜向東也沒閑著。

    臨中秋這些天,他除了做每天送到市百貨大樓的三百多個月餅,還會自家做點留著吃。

    自己做的就愛吃什麽陷就做什麽陷的了,問了家人意見。

    兩個寶說想吃火腿的,媳婦說水果的不錯,於是這個他就多做了一些,後來又做了一些棗泥的和豆沙的留著走親戚。

    他這邊父母雖說上次吵的不行,但好歹杜父杜母雖然偏心吧,但把原身養大,以前還供他上學,又替他還過賭債,算是不錯的了,所以他打包了四塊月餅給送了過去。

    不過也隻是送去而已,杜老太想留他吃飯,說會兒話兒什麽的,他就沒同意了,門都沒進就出來了。

    至於媳婦這邊,媳婦娘家是鄰省X市的,離的有點遠,而且她是下鄉的知青,沒有批準是不能回去的,這次就想著先不回了,等過年時再找大隊長給開個介紹信。

    他跟媳婦商量這事,媳婦很痛快的說,“過年再說吧,家裏這麽忙,哪有時間回去。”

    杜向東也沒往別處想,隻說,“那行,回頭給咱爸媽寄幾塊月餅,也讓他們嚐嚐鮮。”

    羅樹琴抿了抿嘴,“寄兩塊就行了。”

    杜向東這個倒沒聽她的,在這年代人看來,這東西這麽稀罕,兩塊不少了。但在他看來,送個吃的才送兩塊,這也太少了。

    於是,主動拿出四塊,陷料也沒搞啥新花樣,就也是棗泥和紅豆沙的。

    打包好,杜向東問她地址和姓名時,羅樹琴就說了,不過說姓名時就說,“寫羅樹惠吧。”

    杜向東回想了下書中情節,書中對羅樹琴娘家情況介紹的非常少,隻說她非常疼自己妹妹,後來病重也是聽說小妹出事了,才一病不起最後死了。

    又看這個名跟羅樹琴這麽象,就猜測是她妹妹。

    杜向東不知道她為什麽直接寄給妹妹,但也沒有多問,依言寫了便去縣郵局把包裹寄了出去。

    寄完包裹他便回了家,晚上跟老婆孩子吃月餅看月亮,還給兩個孩子講嫦娥奔月的故事,他前世將顧著學手藝,文化其實一般,會的完整的故事也就這麽多了。

    不過兩個孩子長這麽大也沒聽過故事,所以聽的津津有味。

    就在杜向東享受天倫之樂的這天,杜家老屋卻不怎麽愉快。

    白天時杜向東剛走,杜老太剛進屋,她小女兒就帶著女婿和三個女兒回來了。

    “她還這麽小,你抱出來幹什麽呀?這再著了風。”杜老太接過這個才出生兩個多月的外孫女,因著之前她伺侯了快十天的月子,對這小娃還是挺心疼的。

    小女兒叫杜向紅,她對象叫薑建軍。

    杜向紅聽她媽這麽說,隻好說了句,“有什麽辦法,不抱不出來沒人給看著,我隻能抱回來了。”

    杜老太一聽就心說,她婆婆天天就閑在家裏磕瓜子,怎麽就因為是孫女就不給看孩子。

    薑建軍家在十幾裏外的鎮子,叫安居鎮。

    薑父和薑建軍,還有另外一個兒子都在鎮子上的機械廠上班,所以條件家裏條件還不錯,當初杜向紅能嫁到鎮子上不少人家羨慕。

    當然杜向紅能被看上也是因為濃眉大眼皮膚白,長的十分好看,而且還是那種健康的好看,當時薑母覺得她一定好生養,兒子還看上了,也就同意了。

    不過現在杜向紅皮膚糙了也不白了,滿臉的疲憊,一看就過的不咋地。

    杜老太就挺心疼女兒,但有女婿在場她也不好說什麽,就讓他們進了屋。

    “媽,我大哥怎麽沒回來嗎?”杜向紅離的遠,也沒人跟她說過杜向東的事,她就還以為她大哥還是在街麵上混著呢。

    不過之前她生三胎時,她媽過來跟她說她大哥欠了不少賭債,家裏是沒能力管了。

    杜向紅聽了就有點擔心,想著雖然混,但到底是她大哥,大哥也對她不錯,小時候背過她,給她過吃的,長大後也會在有人欺負她時保護她。

    所以她很想幫大哥,可惜她當時躺炕上起不來,手上又沒錢,就讓她男人來看看,隻是她男人是個窩囊的,當時她們屋裏說話被她婆婆聽到了,她婆婆就說她哥是個混子,不讓她再來往什麽的。

    她也知道婆婆就是看她大哥欠了錢,怕被沾上。

    男人聽了他媽的話不敢去了,她也是沒有其他辦法了。

    這次回來她自然就問起來了,杜老太這些日子也是憋壞了,沒人可以說話,閨女來了就說起了大兒子身上發生的事,把他去趕集賺了些錢的事說了,還說他賭債也還了。

    隻是對他上次過來把大孫子打了一頓的事有點憤憤,覺得大兒子還是個混人,“他那麽點兒一小孩,怎麽會故意推臭蛋他們下河呢,他就是不講道理。”

    杜向紅聽了卻不以為然,她一直不怎麽喜歡她那二嫂,覺得她為人特別假,明明心裏不樂意的事,卻表現在挺高興,但卻背地給你捅刀子。

    她二嫂嫁過來時,她當時還沒結婚,相處過一年多。

    她開始覺得還好,慢慢就覺得這人不行。二嫂進門後就主動把做飯的活兒攬了過去,她媽也沒反對。不過開始她媽覺得二嫂做飯大手大腳的頭一頓就做了細糧,就說了她幾句,說家裏再多糧食也不夠這樣敗的。

    二嫂表麵承認錯誤,答應以後一定以粗糧為主什麽的,但當天下午她想去灶房幫忙時,就看到二嫂居然從灶門處抓了一把灰塵扔到了剛熬好的粥裏,還攪了攪。

    她當時氣死了,剛想喊她媽,卻被對方倒打一耙,說她沒安好心陷害她什麽的,她也沒證據,就也沒敢說。

    但那鍋粥她是一口沒喝。

    所以這樣的人養出來的兒子,能好到哪去,她就曾看到過杜紅兵欺負過臭蛋兩個,隻是全家人都幫著杜紅兵這臭小子說話,她也沒辦法。

    因此杜向紅聽到她媽這麽說,也沒有說什麽,隻是在吃了午飯她把孩子給她媽看著,就讓男人提著一包江米條,去了大哥家。

    想去看看,她也沒有別的想法,就是覺得跟大哥很久沒見了,下次又不知是什麽時候,就過來看看。

    然而她來的不巧,她到時杜向東剛好去了縣城不在家。

    羅樹琴雖不認識她,但兩個孩子認識,他們叫了姑姑後,羅樹琴讓人屋裏坐。

    杜向紅看哥哥不在,跟這個嫂子也不熟,就沒進去,把江米條塞她手時就要回去。

    羅樹琴一看人家給了禮,她就趕緊跑回去拿了兩塊月餅用草紙包好,沒辦法,杜向東沒找到別的紙。

    包好後出來就也塞給了杜向紅。

    杜向紅見此也沒推辭,隻以為是個什麽餅子之類的,想著大哥家剛還了一大筆錢,想必情況不好,能拿出個餅子回禮就不錯了。

    她要不收就也不好。

    隻是回到家中,她打開才發現居然是兩塊月餅,隻是她不經意打開,正被她婆婆看到。

    作者有話說:

    我以後再也不立啥flag了,不是在打臉,就是在打臉的路上,抱歉啦!鞠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