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作者:素染芳華      更新:2022-08-15 13:37      字數:5395
  第166章

    柳漁三人幾日忙碌, 白日裏找經銷,夜裏點燈設計樣衣,剪裁好留待女工次日製作, 三日趕工,又添了七款樣衣,而喜江南在周邊各鎮的推廣也頗見了成效,當然,也遇見過不屑和冷言惡語,但十有五成,另兩成猶疑。

    柳漁趕著要去洪都府進貨, 時間有限,三日內隻走訪了周邊九個小鎮,十五家繡鋪, 最終在十月十五來參與選款的有七家。

    九個鎮子,倒是在七個鎮有了經銷,加上崔二娘那邊柳漁也托人捎了口信,十月十五日上午, 如意繡莊迎來了八家繡鋪掌櫃。

    這八位掌櫃,其中至少五位是悄悄來如意繡莊看過款的, 初時都有些尷尬,好在衛氏每日裏接待顧客頗多, 幾個月內來了一兩回且並沒有真正購買的著實沒什麽印象, 這才好些,也有那一開始對於從別的繡莊進成衣這個決定還忐忑的, 進了如意繡莊後那點忐忑就消了七八分。

    衛氏和柳晏清在前幾日柳漁忙著找經銷時就已經著手騰出了後院一間空置的房間, 整理好後用之前林家夫妻剩下的貨櫃陳列出了一個展示間來, 喜江南的第一批冬裝試水是成功的, 來的八位掌櫃都是十款全訂,每款一套碼三件,每家首批定貨都是三十件,這一單出二百四十件成衣。

    二百四十件,幾天內自然是交不出貨的,柳漁承諾的交貨時間在月底,因為大量的同款布料也需要到洪都府去另行采購,定貨的繡鋪交三成定金,開定貨單,月底憑單交尾款取貨。

    要說這些人裏誰最高興,那必然是崔二娘,尺寸問題一解決,對她而言真是再好不過的事,十款喜江南全定,另外私下裏跟柳漁定了七款芳菲引係列。

    崔二娘也是到此時才知道如意繡莊裏的成衣也取了係列名,芳菲引和迷仙記,且也知道了柳家的芳菲引和迷仙記是不外發的,別家繡鋪再饞,問再多次想再那麽五六個款給繡鋪增色,衛氏和柳漁都是那個答複,這兩個係列是如意繡莊自己專賣。

    而能給她,說到底還是從前她幫襯的情分。

    崔二娘心裏是極有譜的,跟柳漁商量,若是如意繡莊當真開起了分號,她也跟別家一樣,不再賣芳菲引了,就是央著柳漁在喜江南上能再多加些款。

    柳漁自然是應的,陸承驍那日算出來的隻是個大數,事實上真要發展起來,也有個過程,且要兼顧一鎮一分銷,哪裏能一下子擴張到百家,所以在款式上,柳漁是會提量的,一次出十幾款新款,一季出個兩次款,這是初期,後邊視銷售情況再調整。

    送走這些掌櫃們,留了崔二娘讓她在這邊用個中飯再回,幾人回到後院,忙這件事情的主力衛氏、柳漁、陸霜和柳晏安才湊到一起算賬,崔二娘不好聽太多,自己避了開去,和剪裁房裏的張娘子一起在前邊幫忙看鋪子。

    衛氏算了算,八家繡鋪二百四十件成衣訂單,加上崔二娘另外訂的幾款芳菲引係列,二百六十多件。

    因為布料本就拿得比小繡鋪便宜,再加上二三十文的利,每售出一件就有一百五六十文左右的利潤,隻這一單,一批次,就有近四十兩銀的利潤,而這隻是八家繡鋪。

    除了柳漁這個早就心裏有數的,衛氏、陸霜和柳晏安眼睛都亮了。

    柳晏安拿過衛氏手邊的那些訂單底單翻了翻,有些激動,沉吟片刻道:“漁兒,後天去洪都府我就不去了,趁著冬款還沒正式開賣,我帶著你做的樣衣去附近各縣下轄的鎮子走一走,爭取再多談成一些經銷商。”

    柳晏安不敢說多,一個安宜縣有八家,他趁著去兩浙之前再把安宜縣周邊的四個縣走一圈,若是能多個三十家經銷,那他們如意繡莊喜江南這個係列每一次出新款少說能賺二百兩,如果一季出兩次新款,這裏就是四百兩,一年四季衣裳,那就是一千多兩的進項!

    一千多兩,隻要他肯去跑,隻要他能拉來肯經銷他們成衣的繡鋪!

    柳晏安從沒有這樣熱血沸騰過,他捏著手上那一遝訂單,哪怕第一趟的利潤隻是四十兩,他卻明明白白看到了喜江南的前景。

    往兩浙行商也很賺,但或許凡事都有陸承驍和柳晏平在前,他隻需要打打下手就行,且行商在外對行情的把握在一個快字,一個靈活,走第一步時很難想到第三步會是什麽,很多時候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船到下一個碼頭,會進些什麽,又賣些什麽。

    而喜江南的拓展不一樣,基本上是有數的,是把一個成功的點不斷去複刻,以一個小量堆疊出來的大量。

    像這次來的八家掌櫃,除了已經合作熟了的崔二娘,另外七家一家定的不過是三十件,他們給出的又是走量價,把利潤的大頭都讓給了這些繡鋪掌櫃,真正算來,一家繡鋪這一回給他們賺的錢不過是五兩左右。

    然而柳晏安知道,這樣的五兩,是可以用增加經銷商人數以及增加成衣款數雙向複刻的,前景極好。

    他嚐到了和外出行商帶給他的截然不同的熱血,前方清晰可見一個個小目標,他可以展眼看著,一關一關闖過去。

    這是很新奇的,也極富挑戰。

    所以柳晏安這下連洪都府也不去了,他要跑經銷去。

    柳漁想一想也是,點頭道:“行,那三哥就把這一塊挑起來吧,隻是其他縣不比安宜縣,在安宜縣能進展得這樣順利,跟咱們如意繡莊在安宜縣做出了一點名頭也有關,其他縣拓展起來或許難度要高一些。”

    柳晏安擺手,“沒事,過硬的其實還是你做的這些衣裳的款式以及咱們給出的價格。”

    他們前番從兩浙回來,也是沿路找買家的,在柳晏安看來沒什麽差別。

    事情商量定,牌子有了,樣衣有了,拓展經銷商也被柳晏安承攬了過去,接下來就是生產力了。

    有過開業趕工那一回的經驗,現在要召集人手趕兩百多件成衣也不難,隻是喜江南真若做得起來,這些就不是臨時幫忙,而是長期聘請了。

    柳漁幾人出了喜江南樣衣展示間,就去找張娘子和幾位繡娘,前番請的臨時繡娘和縫衣女工大多是她們的朋友親眷,現在要招人,柳漁最先想到的自然還是前邊用過的那一批人。

    把事情同眾人說了,請他們今天下工後回去幫著問一問上回來幫工的繡娘和女工,看是否願意進如意繡莊來做活。

    柳漁這一次計劃招裁衣娘子一人,她原就看好的張小娘子,私下和張娘子談了,請她去問問張小娘子的意思,一應待遇是和張娘子一樣的。

    再招繡工五人,和此前對繡工要求較高不同,這一回是初級繡工也可以,因為喜江南係列很多刺繡花樣是初級繡工就能完成的,至於繡工的工錢,和老繡工一樣也是按繡件難易程度計件,所以中高級繡工做迷仙記和芳菲引,初級繡工做喜江南,各不耽誤。

    至於縫紉女工,柳漁這一回要招十人。

    比之七月份趕工那回,少增了幾個人手,但柳漁為了穩妥,一時不敢擴得太快,且這次縫衣女工比重提高,而繡工略減了些,因喜江南係列刺繡相對簡單也少,柳漁過兩日就出發往洪都府去,等到回來得是十月二十幾了,兩百四十件成衣,相比之下倒是比之上回籌備開業時間要充裕許多,加上鋪子裏原班人手,剪裁、刺繡、縫製近三十人,時間上應該來得及,若是時間緊,夜裏多做一個時辰應該也能解決。

    如意繡莊的繡娘和女工們待遇頗不錯,衛氏待女工們也好,平日是裏吃食管照得也盡心,這還是次要的,最緊要的是工錢高。

    張娘子是拿底薪和提成,而繡娘和縫紉女工是按件提成,因為如意繡莊生意好,連帶得女工們收入也極可觀,遠比從前在別家繡鋪要賺錢得多。

    在這裏做了近三個月工的繡娘們都知道自己是找著好東家了,之前帶過來臨時幫工過幾天的親戚朋友多少也聽聞了如意繡莊的好待遇,平日裏沒少羨慕。

    自打前幾天柳漁和陸承驍幾人談起要開分號,要做喜江南係列,裏邊隱約聽到幾句的繡娘和女工們心裏早就活動起來了,是給親眷好友們謀差事的好時候了。

    這不柳漁一提起要招工,一個個響應得那叫一個快,也不等晚上,繡莊這邊中午是包飯食的,吃過飯後也給休息半個時辰,她們也不休息了,直說中午就回去問問。

    這是怕來遲了就被人搶了先,自家親眷朋友就落不著這好差事了。

    就連沒被找的柳大田和柳青山媳婦也意動,這事兩人私下裏盤算好幾天了。

    她們二人這幾個月跟著柳家是賺得盆滿缽滿,因為縫紉女工不多,她倆又肯拚肯幹,幾乎是天一亮就做活,中午也不肯休息,晚上若不是不好意思耗柳家的燈油,她們甚至想挑燈夜幹,因而就算是五個繡娘,兩個縫紉,她們也從來都沒落下過活計,壓根沒讓柳漁覺得需要再增添人手。

    活幹得多,錢自然就賺得多,多的時候一個月能帶二兩多銀子回家,這是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兩家人家裏現在簡直恨不得拿她們當祖宗供起來,村裏更是不知道多少人羨慕她二人。

    兩人每一趟回去,都少不了有人找過來打聽,柳家這繡莊還招不招人,這其中自然還有婆家的妯娌,娘家的姐妹。

    如意繡莊現在又要招人了,柳大田和柳春山媳婦不可能不意動,有錢誰不想帶著家裏親戚一起賺啊,何況家裏人每回都囑咐,柳大田媳婦是想帶帶自家娘家妹子,柳春山媳婦是婆婆交待的,她妯娌手藝也不錯,家裏還沒分家,多一份進項對誰都有好處。

    可柳家這邊招縣裏的女工明顯要比招她們村裏的合適,招縣裏的隻管中午一頓飯就成,招村裏的要管一日三餐還要包住宿,兩人就誰也沒好意思張口問衛氏和柳漁。

    直到中午吃飯,看著張娘子和那五個繡娘都吃得很快,顯然是趕著要回去領人來見工的,柳大田和柳春山媳婦就急了,急得碗裏的好飯菜都不香了。

    衛氏和柳漁今天招待崔二娘,因女工人數多,加上柳晏清兄弟幾個都在家,柳家開飯就分了兩桌,正廳一桌,花廳一桌,柳家人和崔二娘在正廳,女工們則在花廳。

    花廳那邊縣裏那幫女工吃完飯把碗筷拿到廚房洗了,匆匆忙忙就都回去找人去了,就柳大田和柳春山媳婦沒轍,眼巴巴看著,可心裏又著實放不下,就時不時在正廳外邊轉一轉。

    崔二娘正跟柳漁聊生意上的事,柳家出的喜江南這一係列崔二娘極看好,成衣的生意原來還可以這樣做,她也是比較激動,又跟柳漁商量喜江南係列好不好多出一些款,哪怕別家繡鋪不定那麽多,給她家多出一點,柳漁出多少款,她就定多少款。

    且崔二娘覺得,別家隻要賣上一段時間很快就能嚐到甜頭,比如她,現在恨不得店裏全賣柳漁這邊的款,所以要求加款是遲早的事。

    柳漁今天是陪坐,正好背對著門口,也就沒看到在外邊轉悠的柳春山和柳大田媳婦,倒是衛氏,因是長輩,坐在上首,正對著門外,就瞧到了幾回。

    衛氏也是通透人,第一眼看到柳大田和柳春山媳婦時沒在意,等第二回 看到兩人往正廳瞧時,她略一沉吟,心裏就有了猜測。

    這兩個都是同族,家裏各自是什麽情況衛氏也清楚得很,想到自家能發達起來其實很大程度上還是仰仗了族人村人,若是沒有從族人村人那裏賒到的那些布,她們家一時半會兒哪裏開得起這個繡莊。

    就悄聲把這事和柳漁說了:“你看看,縫紉女工好不好從咱們村裏招幾個?”

    柳漁後知後覺意識到,拍拍額頭:“是我疏忽了,這樣的事是該先想著些族裏村裏的,繡娘村裏找不出來,做縫紉的好手還是有的,大伯娘您去問問春山嫂子和大田嫂子吧,咱們這回縫紉娘子要招十人,看看她們是不是有推薦的,左右再添幾人通鋪那邊也住得下。”

    聽柳漁這一說,衛氏就笑了起來,“忙昏頭了,我也沒想起來,咱們一直得村裏族裏頗多照顧,我這就去問問。”

    ~

    繡莊這一次招工極順利,因為都是合作過一次的,除了衛氏問過柳大田和柳春山媳婦後給柳家村那邊留的兩個名額,小張娘子,另外五個繡娘和八個縫紉女工午時未過就定了下來,而仰山村那邊柳春山媳婦當天傍晚回村報信,第二日領著兩人就來見了工,約定好等柳漁從洪都府回來,十六個新員工再一起來上工。

    而另一邊,陸承驍、柳晏平和八寶三人兵分三路,幾天時間把周邊九個縣都跑了一圈,各尋了中人幫忙找鋪子,隻差離得較遠的袁州城和另外六個縣,因要去洪都府,時間上太緊,還不曾去,預備回程時從袁州城下船,沿途把袁州城和那六個縣走一趟。

    傍晚三人回來不久,柳晏清從衙裏回來也帶了個好消息。

    “開織染坊的場地我這幾天跟同僚們也打聽了一下,今兒戶房的秦書辦給我支了個主意,建議咱們買地下來自己建,縣西郊有一片荒地,是縣裏富戶張家的,但那地不肥,種東西沒幾個出產,張家莊子多,那一片也就閑置在那裏,秦書辦和張爺是相熟的,咱們若要買,他可以居中牽個線。”

    這整個安宜縣要說誰對各處田地在哪家手中最清楚,沒人清楚得過這位秦書辦,他管的就是這一攤。

    陸承驍一喜,而後猶疑:“張家那邊能願意賣嗎?”

    這年頭富戶隻有往裏買地的,少有願意賣地的,賣地在許多人眼裏那就是敗家業,哪怕那地不肥,種不出什麽東西,隻要不急錢用,少有人會把地往外賣。

    柳晏清笑,“我也問過,秦書辦說張老爺是個極精明的,賠錢買賣不肯做,那塊地其實是五六年前有人欠債還不起抵給他的,他也是沒轍才收下,隻是地上沒出產幹放著在他看來就是賠錢,偏偏那個地兒離著縣裏還有好幾裏路,種東西不成,建宅子荒涼,派不上什麽用場,想賣都難出手,這是正好碰上咱們這樣要開織染坊的,需要場地大,才正合適,他賣了這地另置能賺錢的產業,不過秦爺也說了,這位張爺的性子,哪怕是他介紹的人,價錢上恐怕不會怎麽相讓。”

    陸承驍和柳晏平卻是無所謂,笑道:“價格讓不讓都無妨,若是能買得下一塊地來建織染坊,那是要比在縣裏找容易,場地肯定也更大。”

    也不管天色將暗,拉著柳晏清讓領他們去看地去。

    柳晏清哭笑不得,“我也還不知道具體在哪,你們明天去洪都府,我跟秦書辦也商量過了,等你們從洪都府回來,請他領咱們一起去看看,若覺著合適,再由咱們做東,秦書辦幫忙請了張老爺出來坐一坐,從中說項。”

    陸承驍和柳晏平也知道是心急了,笑了起來:“太過高興了,這樣也成。”

    一切都在向好,傍晚回到陸家,柳漁和陸洵、陸承宗坐到一處商議了這一趟進貨的計劃,於第二日一早,帶上了陸霜、陸承驍和柳晏平一起,雇了一艘快船往洪都府去。

    作者有話說:

    做生意的,其實我都不確定你們愛不愛看,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