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作者:素染芳華      更新:2022-08-15 13:37      字數:3808
  第126章

    周太太也是個善交際的, 心中震撼,嘴上把衛氏這繡莊是誇了又誇,周瓊英和她兩個大嫂實在忍不住了, 與幾人說了一聲,就往裏麵看衣服去,又看到秦氏和陸霜,自然一處說話。

    柳漁那邊,張家那個叫曉蓉的姑娘也選好了衣服,正喚柳漁幫她量尺寸,周太太眼明, 認出是縣令家的小娘子,又看新來的兩位師爺家的太太也全賴那叫柳漁的姑娘招呼,忙與衛氏道:“您快招呼客人去, 我們自家人,遲些說話也成。”

    衛氏其實也掛心生意,笑道:“行,那我先忙, 咱們一會兒敘話,您店裏隨意看看。”

    轉與陳氏道:“親家幫我招待一二。”

    陳氏自然應下, 衛氏轉身,周太太笑看柳漁一眼, 低聲問陳氏:“我聽瓊英說柳家姑娘做衣裳的手藝極好, 這鋪子裏的衣裳莫非都是她做的?”

    陳氏點頭,道:“也不是, 不過得有小半是她剪裁繪樣, 手藝確實是好。”

    “你有福氣, 承驍那孩子說到這樣好一門親事。”

    那邊一邊與兩位師爺太太一起挑衣服一邊留意這邊的張夫人聽到這句親家, 眸光微動,把這名字記下,準備回去就問問自家老爺,陸豐三少爺是不是叫陸承驍,如果是的話,陸柳兩家確實已經結親了。

    知道了想要的消息,張夫人心情頗好,翻翻看看,又給自己選出一套來,也沒喊衛氏,直接讓身邊跟來的管事媽媽取了,她自己親自送到柳漁那邊去量尺寸。

    柳漁剛幫張曉蓉量好,這姑娘身量比她姐姐還矮一些,不止袖長要改,裙長也得改動,柳漁大致說了改動意見,道:“平常其實稍改一下倒不費工夫,但今日因著趕開業,繡娘們昨夜熬到四更,現都補眠去了,等明日我們改好了再給府上送去可行?”

    張曉蓉沒那麽愛做針線,又想著秋衣也不是這幾天就能穿的,等一天無妨,便點了頭:“可以的。”

    兩人說話間張夫人來了,笑著與柳漁說又選了一套,自然,量衣的活還是管事媽媽做的。

    張家最小的那個姑娘見張夫人過來,親親熱熱過去挽了,喚了一聲娘,拉著張夫人去看她看過的兩套衣裳:“您看我穿這兩身是不是很好看?”

    張夫人拎在手上看了看,“還真是,這兩套都要?”

    小姑娘極高興的點頭:“都要的,這尺寸大了,娘請那位柳姑娘給我定做吧。”

    她才十三歲,身量還未長開。

    張夫人爽快應下,一看就是極寵女兒的,喚了柳漁過來,把那兩身衣裳都指給她看了,道:“我家這丫頭想照著定製兩套,姑娘記一下,我讓餘媽把尺寸報給你。”

    餘媽應該就是張大人府上那位管事媽媽了,柳漁欣然應下,轉回櫃台與餘媽溝通,取了筆墨,在待客那張小桌上做了定製記錄。

    這時候就得慶幸早在五月時就做了習字的準備,如今不需要為藏拙而多添麻煩,至於字體,她在留仙閣到底隻呆了不足兩年,要學的東西太多,字這一塊不是最緊要的,還真就隻是稱得上端正而已,無甚出奇。

    從記賬到自己寫定製單,衛氏早看習慣了,並不覺得奇怪。

    鋪子裏熱熱鬧鬧,張夫人這邊已經先來結賬了,她選了兩套,兩個侄女各一套,女兒兩套,這一買便是六套,早超出了原定的捧場計劃,但其實都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意思。

    衛氏對於價錢款式並不熟悉,所以這時候還是柳漁來,柳家人都有做賬的習慣,柳漁鋪一塊包袱布往裏放一套疊好的衣裳,便報一套,衛氏一邊寫,一邊把價格告知張夫人,聲音不高,離得遠的其他幾家倒是聽不清楚。

    張夫人選的六套,除卻張曉芙那套一兩三錢,大多在二三兩一套,店裏倒不是沒有更貴的,可今日拿著能抵成衣一套紅票的張夫人卻壓根沒挑貴價衣裳,柳漁看她穿著打扮,倒不覺得張夫人穿不起更貴的,恐怕還是厚道,怕當成衣一套的紅票拿出來她們免了最貴價的那件,這才看著中檔衣裳去挑選。

    當下算出張家這邊六套總價十七兩五錢,衛氏笑問:“夫人可帶了新店開業的紅票來?”

    不需張夫人說話,管事的媽媽已經笑著把紅票呈上了,衛氏接過,指了指其中最貴的一套衣裳,道:“這一套便用紅票抵過了,另五套總價十四兩,新店開業頭三天讓利兩成。”

    把算珠撥了撥,道:“承惠,十一兩二錢,給十一兩就成。”

    六套這麽好的衣裳,十一兩,就連張夫人也詫異了,她是沒想到紅票免了一套,還有讓利,當下笑道:“多謝柳太太了,後邊家中要添置衣服一定還來。”

    “是我們要多謝您的關照。”

    一時那管事媽媽付過賬,柳漁已經把裝衣裳的包袱係得規規整整,雙手捧給那管事媽媽身邊跟著的小丫鬟。

    不一會兒,秦家人和那兩位師爺太太也都有了收獲,秦太太是有留意張夫人動靜的,張夫人選了六套,她這邊肯定不會越過去,母女三人選了五套衣裳,單價上也是與張家人相當的,用過當一兩的紅票後又讓利了兩成,最後付的十二兩。

    兩位師爺太太一人兩套,用過當一兩的紅票後一個付了四兩多,一個付了五兩多。

    就這一下,賣出了整整十五套衣裳,雖則利不厚,可這兩三刻鍾不到就收回銀錢三十二兩,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一筆業績了。

    十五套,縣裏的小繡鋪兩三天未必能賣出十五套成衣去,碰上淡季,七八天都不見得賣得出這個數。

    一直有格外留心這邊的周太太終於明白為什麽這麽多縣衙裏的人了,原來柳家竟給柳晏清的同僚送了紅票。

    服氣,真服氣,別的不說,隻今天來的這三家,往後必定就是如意繡莊的常客了。

    衛氏和柳漁把人送出了門,兩輛馬車走了,兩位師爺太太也走了,倒是門前也清靜了下來,前邊等著觀望的人都走了,想著改天過來。

    衛氏和柳漁回到鋪子中,陳氏便道喜了:“開張大吉!”

    現在都是沾親帶戚的自家人在了,衛氏一下放鬆了下來,笑著道謝。

    秦氏和陸霜,還有周瓊英,陸家兩個兒媳早就挑好了心儀的衣裳,隻是衛氏和柳漁一直在忙,她們才按捺住未表,現在貴客走了,幾人也沒大戶人家那樣多的規矩,拿著喜歡的衣裳就進試衣小間試穿,這一試,就沒有舍得脫下來的。

    陸家婆媳四人各選了兩套,周家婆媳三人也各選了一套,到結賬時陸家四人人手一張紅票,衛氏笑著再讓利兩成抹了零頭,陳氏大手一揮,媳婦和女兒的衣裳都由她付。

    一時秦氏和周瓊英奉承不斷,周太太看了也笑,表示也給兩個兒媳付錢,衛氏想著周家今天是送了賀儀來的,剛收回來的三張當一兩的紅票就送了周家婆媳三人,也不過手,隻那麽一說,付款時減了三兩再讓利。

    她這紅票一送,倒叫周太太不好意思了,直說占了大便宜了,又喚兩個兒媳一人再挑一套。

    兩邊都客氣,最後是皆大歡喜,陳氏要捧陸家的場,頗舍得買,付了十來兩,而周家兩個兒媳挑的是一二兩的衣裳,優惠後付了六兩。

    這又是二十多兩銀子的進項。

    前後不過一個時辰出頭,五十多兩銀子進賬,周太太告辭領著兩個兒媳出了繡莊時感歎:“這如意繡莊,了不得。”

    周家大兒媳道:“這是第一天開業,有人捧場,之後應該不會有這麽多人,而且照這個讓利程度,確實沒多少錢好賺。”

    周太太看她一眼,道:“你還是沒懂,能讓這許多人來捧場那也是本事,這一趟不賺,招牌出去了,以後有得是她賺的時候。”

    說話間迎麵又一輛騾車來,婆媳三人全頓住腳步,直看著那騾車過去,果然,在繡莊門口停下了,下車來的是一對母女,巧了,這個她也識得,是戶房書辦的太太。

    周太太再看長媳:“你看看,那紅票你看到了吧,三日內有效,恐怕整個衙門的大小官兒全收到這紅票了,這一招是真高明啊,有那手藝,再有這頭腦,柳家要發達的。”

    周太太心下已經打定了主意,等女兒再過來她得私下裏交待一聲,柳漁這妯娌讓她千萬要交好,那絕對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

    柳家開業這天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柳晏清送出去的紅票至中午又回來了一張,中午請一眾女工吃了兩席,發了工錢和紅封把人送回,下午店裏不那麽忙時,陳氏又過來一趟,與衛氏悄悄說話。

    柳漁原本在裁衣房琢磨樣衣款式,被衛氏笑吟吟喊了出去,叫陳氏單獨與柳漁詳說,她自己倒退到了後邊去了。

    柳漁原還奇怪,等陳氏說了來意,她的臉是真的熱了了。

    陳氏說,開業第一天,還想照顧她一單生意,她的嫁衣,陸承驍大婚的禮服,如果柳漁願做的話,就都在如意繡坊定製。

    陳氏臉上滿臉的笑,道:“原本是要到袁州錦繡莊定的,可你們自家開這個了,咱們江南這邊有些地方的風俗是姑娘自己做嫁衣的,伯母就是想問問,你願不願做,若是願意的話,這在往後也頗值得紀念的。”

    柳漁哪會不願,隻是要做陸承驍的,她有些著慌,道:“不曾做過男子的衣袍。”

    這就是願意的了,陳氏歡喜極了,道:“不急,再有十來天你伯父就要去洪都進貨了,是要先去袁州的,你在這方麵眼光極好,他與我商議讓你同去,到時你隻管去錦繡莊看樣,他們那裏是承接喜服定製的。”

    這一單,陳氏極大手筆的給了個十八兩的吉祥數。

    柳漁接那銀錢都接得燙手,陳氏卻滿臉喜意,交完銀子就要走了,柳漁想到什麽,喊住她道:“伯母,陸承驍他衣裳尺寸您還沒給我。”

    陳氏一拍額頭,喲一聲:“這我還真沒有,他都多少年沒在家裏住了,衣裳都是外邊買的,這樣,回頭我讓承驍那小子過來,你給他量量尺寸。”

    柳漁這一下真真是,臉能烙餅了,忙道:“別,伯母,你……你給量了寫給我就成。”

    陳氏本就樂意小兩口親近親近的,看柳漁紅了臉,心裏不知怎麽樂,哪裏會如她願,麵上極其一本正經的搖頭:“這難倒我了,我就不大會做衣服,尺寸也量不好,若不然你讓你們繡莊裏的裁衣娘子給量?”

    這話真真兒說得好似極誠懇,可賣男子成衣的繡莊裏量身師傅都是男子,柳漁又怎麽會讓什麽裁衣娘子給陸承驍量身。

    陳氏已經笑著走了,說是兩個孫兒離不得人,臉上的促狹卻分明都遮不住了。

    柳漁看著手裏十八兩的銀票,一時隻覺燙手。

    作者有話說:

    二更來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