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作者:素染芳華      更新:2022-08-15 13:37      字數:3498
  第123章

    到長豐鎮借人極其順利, 與崔二娘說了來意後,崔二娘當下應承了下來,把鋪子裏常駐的三個繡娘都借了出去, 又另外去幫著找相熟的繡娘和針線做得細的好手。

    崔繡娘有個幹妹子這事鋪子裏三個繡娘是知道的,且都見過,兩倍的工價,又包了食宿路費,哪有不樂意的。

    這期間柳晏平往陸家送了帖,回到崔二娘繡鋪時人也齊了,領著八個女工一船去了安宜縣, 一同帶回的有柳漁之前放在繡鋪裏寄售的最後一批衣裳賣出後的二十多兩銀子貨款。

    柳晏平這裏帶著人離開了長豐鎮,陸家那邊,陳氏母女婆媳三人湊在一處, 看那兩份帖子和三張紅票。

    陸霜讚紅票精致。

    秦玉蘭卻看了那當一兩的字樣後,直道:“三弟妹這也太客氣了,原也是準備好要去捧場的,自家人怎麽還送這個。”

    對大戶人家而言一兩銀子是不多, 可對普通小戶,一兩銀子不少了, 這一送就送了三張出來。

    陳氏笑彎了眼:“漁兒是個周全的,咱真要照應到時候多買兩套就是, 回頭你挑, 挑好了娘送你一套。”

    秦玉蘭笑了:“那可好,我這回可占大便宜了, 三弟妹送張紅票, 娘送套衣裳。”

    婆媳兩個說笑著, 陸霜也湊趣, 一時間頗為熱鬧。

    而溪風鎮陸豐布鋪裏,陸承璋和周瓊英也收到了柳晏安送來的帖子,客客氣氣把人送走後,陸承璋打開帖子一看,裏邊一張繡得極精巧的紅票。

    “當一兩,挺大手筆的呀。”他把東西遞給周瓊英,道:“柳家挺客氣的,那天我肯定走不開,你去捧捧場吧。”

    其實似他們開布鋪的,周瓊英若手巧一些是用不著買外邊衣裳的,不過周瓊英針線上還行,可也不算出彩,做出來的衣裳當然能穿,卻比不上繡鋪裏的配色巧妙,剪裁顯身形,做衣裳也實在累,她是不願費這神花了布料錢還做得不好看的,所以嫁給陸承璋前她的衣裳也是繡鋪裏或買或定做。

    因此陸承璋讓她到時候去捧場,周瓊英想也不想就點頭:“行啊,帖子送到咱們這了,娘和大嫂那裏一準也有,左右也該添秋衣了,做哪家生意都是做的,照顧自家人還有人情,而且有這一兩銀的紅票,算是送實惠來的,還別說,咱們這未進門的三弟妹,娘家做人挺講究的。”

    周瓊英一麵說著一麵翻著手中紅票,頗為喜歡:“這東西真精致,我家從前也發過一兩回紅票,都是托紙墨鋪印製的,做成這樣子倒還是頭一回見,這上邊繡了日期,顯見得隻能用這一回,收回去也隻能廢了,用紅綢,還花那許多功夫刺繡,好舍得啊。”

    雖料子用得不多,可刺繡也花工夫啊。

    一樣的場景在縣衙各處也在上演,縣衙裏這些主兒平日裏收到的各種打點也不少,土儀禮品,再直接一點的那直接就是紅封裏頭塞銀子、銀飾、銀票,各色各樣都有。

    可今兒收到的這個頗特別,一家繡莊的紅票,隻小半片巴掌大,卻是硬紙作芯紅綢作表,再加上精致的刺繡,很有些意思。

    最最緊要的,這不是衙門外的人求他們辦事,這是快班一個捕快家裏繡莊開業,白送的。

    家家都有女眷的,又正是要添秋衣的時候了,一兩銀子、一身衣裳,在收禮人這裏算不得什麽大禮,可也極拿得出手了,一個捕快一個月餉銀也不過一兩左右。

    張縣令笑道:“挺有意思的,你可知這樣的紅票他送了多少?”

    幫柳晏清送紅票進來的李師爺笑道:“這個他倒照實說了,咱們衙裏幾位主官,都是您手中這種,我和劉師爺、三班六房的頭兒也有一份。”

    說著把自己的那份也從袖中取出給張縣令看,一邊笑道:“說是家裏的鋪子開業,在縣裏也不識得什麽人,能想到的隻能請同僚們給捧個場,怕耽誤大家時間,就沒敢送帖子,隻送一份紅票,若抽不出空去也無妨。”

    這話說得極巧,把送禮說成了請大家照顧他們生意。

    張縣令聽笑起來,心裏暗暗一算,隻三班六房和兩位師爺,這裏就是十一兩的紅票,五位主官直接給的是一套成衣的紅票,這裏麵的水份就大了,一兩一套的衣裳有,十兩一套的也有,看紅票上壓根就沒做限製。

    這手筆可就大了,似他們這樣的人家,哪裏有穿差的,一二兩銀子的東西自然看不上眼,不刻意挑貴的選,也是三五兩一套的衣裳,這是把兩三年的餉銀就這麽隨手送了出來。

    張縣令生了興趣,笑問李師爺:“是哪個捕快?”

    李師爺聽縣尊問起,他自己也是受了柳晏清好處的,這時候自然要抬舉柳晏清,便道:“柳晏清,快班裏拳腳功夫最好的那個。”

    一個縣衙裏捕快數十,張縣令對捕快是沒什麽印象的,不過一聽拳腳功夫最好的那個,倒是把臉對上了,有了點印象:“是他,二十出頭生得不錯的那個?他家怎麽就開起繡莊來了?”

    快班的捕快接觸到縣尊的機會是不多的,清一色的皂服,誰能辨得清哪個是哪個,可這柳晏清竟叫縣尊能有幾分印象,李師爺心說這生得眉眼周正也是占便宜的,他心中這般想著,麵上倒是不露,笑著搖頭:“這個我還真不清楚,不過有一件事大人肯定有印象,四月中旬陸豐布鋪的少東家拿了楊同知的名帖來托咱們尋人,尋的就是這柳晏清家小時候被人偷抱出去,剛找回來的堂妹。”

    楊同知,張縣令當然記得,這一下柳晏清這個名字是記得再牢不過了:“是了是了,是有這回事,當時那陸少東家說和那姑娘在議親了吧?”

    李師爺笑:“正是,陸豐是縣裏最好的布鋪,柳家現在開起繡莊來了,不知這其中是否有淵緣。”

    這淵緣當然指的是陸柳兩家是不是已經結親了。

    張縣令道:“結沒結親,到時都讓家中女眷去捧捧場吧,也不枉他送這個來的一番心意了。”

    李師爺自然稱是。

    事實上張縣令心中打算的是,得讓女眷去探探虛實的,柳家的繡莊開得怎麽樣,陸柳兩家是不是真結親了,如果是的話,這柳晏清他倒是該用起來,畢竟是可能牽上楊同知的一條線。

    自然,這都是後頭女眷們該去做的水磨功夫了,眼下這如意繡莊開業是肯定要去捧場的,當日回了後衙,就把這紅票給了夫人,又把事情細細交待了,這捧場可不是隻用這一張紅票,最好是能交好柳家,往後再探一探陸家那邊和楊同知是個什麽交情。

    張夫人拿著那紅票瞧了瞧,道:“看著是花了心思的,行,我知道了,到時把家裏幾位姑娘都帶上,定然會關照柳家生意和麵子,不會誤了你交辦的事情。”

    這天晚上,縣衙裏有頭臉的老爺們歸家都帶上了如意繡莊這張紅票,知道點內情的就跟張縣令一個反應,交好不交惡,錦上添花去。

    不知道柳家可能七拐八彎還能跟袁州同知搭上關係的,光隻把這個搭成白得的好處也是交給家人,能惠一兩,那當然是要去的。

    如意繡莊,三十多個女工經四天五夜,每天隻睡兩三個時辰的趕工,至七月廿八日四更天,足足趕出了一百一十八套成衣出來。

    一百一十八套啊,眾人擠進鋪子裏,一時都不敢信。

    繡莊裏點了七盞紗燈,這些原本是加在三間工房裏的,如今都被挪到了這邊來,置在遠離布料的櫃台台麵上。

    看著燈光下經柳漁和張家姐妹手陳列出的衣裳,眾人都不敢信短短五天不到做出了這樣多衣裳,也不敢信這些美得讓人移不開眼的衣裳出自她們之手。

    是的,除了做縫製的那一個,繡娘們其實都沒有真正看到過成品,她們負責的隻是其中的一道工序,而負責裁衣的柳漁三人,縫製房裏每出一件成品都是要給裁剪人過目的,看過沒問題才算是完工,記一次工費。

    可哪怕是最後經手的縫製人和看過這些衣裳的柳漁三人,也被一百多件衣裳陳列好後的場麵震撼住了。

    是真好看,很奇異的感受,像一場視覺盛宴。

    鋪子裏靜默了一息,而後三十多人都在議論:“真好看啊,這竟然是我們做的嗎?”

    “那件淺杏繡金羽的大袖衫是我做的。”

    “薄絹外衫那件嗎?”

    “對對對,林娘子繡的我縫的,真好看啊,穿上一定極美的,不知這樣的衣裳得多少錢?”

    另一人笑:“那指定不是咱們穿得起的。”

    “能看過也不錯,這是我縫的,知足啦。”

    “那套蝶穿花廣袖流仙裙看到嗎?我做的,也好看吧。”

    這樣的聲音不知凡幾。

    每個人都極累了,每個人又似乎都不知道累了,柳漁鋪子裏看過一遍,覺得再無哪裏不妥當了,這才招呼眾人,道:“辛苦各位了,我大伯娘做了吃的,咱們都去正廳花廳歇一歇,吃了東西飽飽睡上一覺,明日醒來,我大伯娘就替各位把工錢結上,再厚厚封上一封紅封,感謝諸位的幫襯。”

    眾皆大喜,有什麽比結了工錢還有紅封更叫人高興的,一時十幾聲謝聲,有那嘴巧的直接賀東家明日開業大吉了。

    柳漁笑著謝過,領了眾人往外去,自己才折回,帶著最後幾人把紗燈都端了出去,關上了繡莊後門。

    她看了看西斜的一鉤彎月,所有準備皆畢,再有兩個多時辰就是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作者有話說:

    二更來啦,明天就是漁兒的大日子啦,撒花。

    對了,前麵看到有人問柳三郎和文氏一家,會出來的,不過不是這個時間點,要下一個契機。感謝在2022,05,22 18:25:28~2022,05,22 22:11:2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ee 3瓶;54229493、醬醬醬醬醬醬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