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作者:素染芳華      更新:2022-08-15 13:37      字數:4976
  第69章

    五月初五, 一大清早,仰山村各家各戶院門處都插上了艾條。

    衛氏和柳漁早知今日崔二娘會到,因著今日要商量寄售衣服之事, 初四才洗淨的新衣,初五一早倆人特意都穿上了身。

    崔二娘到得很早,不好趕著飯點去人家做客,她清早就出了門,巳正到了仰山村,輕意打聽到了柳家所在。

    買賣人,多少都有些職業習慣是到哪也抹不掉的, 初一照麵,崔二娘就被衛氏和柳漁身上的衣裳吸引了目光,寒喧都忘了, 直接問道:“這衣裳好看,是縣裏繡鋪的?”

    衛氏和柳漁便都笑,柳漁直言:“我做的,姐姐, 我和大伯娘今兒可是特意穿這一身就等著你來瞧的。”

    車行裏的趕車師傅由柳家兄弟幫著招呼,衛氏和柳漁就迎了崔二娘往內院去坐了。

    茶點一上, 柳漁就直說緣由,把合作一事提了。

    崔二娘簡直一百個樂意, 茶點是一樣沒碰, 隻繞著柳漁和衛氏看兩人身上的衣裳,邊看邊讚:“我先隻道你對色彩搭配上極敏銳, 可我沒想到你的長處遠不隻此, 好妹妹, 你真的是做這行的材料, 我年年去袁州拿布都要錦繡莊轉轉,妹妹,你這衣裳真不比錦繡莊的差,甚至要更靈性一些。”

    她眼睛發亮:“不要分利,就照妹妹說的,許我仿製就成,你這兩身,我可能用類似布料仿著做?”

    “自然可以。”柳漁點頭,不過卻道:“但該分利還是得分利,平日相處姐姐怎麽照顧我都成,這做生意還是親兄弟明算賬,姐姐肯幫我代售已經解決了我一大難題,何況衣裳自你鋪中賣中,擠占的其實也是姐姐你鋪子裏的資源,多的利我也許不出,這樣,一件成衣,姐姐你取二成利去。”

    “二成利?”崔二娘不禁看柳漁:“妹妹可知成衣利潤多少?”

    柳漁微沉吟,道:“姐姐從袁州拿布的話,布料利三成?普通布衣的話,成衣一套比布價高出一二百文工費,貴料衣服工費在鎮上比不過在縣裏出得起價,看款式,好的款還能再高五六百文工費出來,我說得可對?”

    崔二娘笑了:“倒是下過功夫的。”

    她點頭,道:“這一二百文工費裏有約莫有三成是給製衣娘子的,剩下七成扣去鋪租,加上布利,才是賺頭,連布帶加工,去除這些開銷,合一處,按一件成衣價算,總共也就四成利,妹妹就許我二成?”

    “我店裏其實以售賣各類麻料布匹製的衣服為主,細棉布和紗也有,絲綢羅絹極少了,隻放了一點提升檔次,如果妹妹賣的是你和伯娘身上這種衣裳,我說實話,其實並不擠占我資源,這一點你完全不用擔心。”

    柳漁仍是點頭:“許你二成,不瞞姐姐,我用的這些布料,大多是陸家伯母和你送的,於我自己而言,投的隻是精力時間,便是後邊這些布料用完了,我也準備與陸家商量著,從陸家勻些布料來。”

    崔二娘已經知道柳家與陸家快要議親的事了,也知道這所謂勻布,便是跟她們行裏合夥拿貨約莫是一回事了,笑道:“成,那二姐就不與你客氣。”

    茶水未進,這生意就已談成。

    崔二娘比柳漁還急些,道:“既然說妥了,妹妹就快些做出成衣送來,妹妹這手藝,可不止一二百文工費,做得好的話,就趁著這個夏,要賺個二十兩本錢不難,我也有賺頭,有你這手藝,我隔壁那家鋪子一時是再爭不過我的了。”

    言語間極是歡喜。

    柳漁心下柔軟,“姐姐,你實在是……明明是幫我大忙,偏把我的好處都擺到明處說。”

    崔二娘笑:“這好處也是實實在在的呀,咱們是平等合作,互相幫襯。”

    一時間相談頗歡,衛氏見兩人談得差不多,也往廚房去準備飯菜,崔二娘是個極會做人的,忙要跟著去相幫,衛氏勸都勸不住,也不用柳漁作陪,最後主客三人全在廚房裏一起動起了手來。

    回去時,衛氏又給裝了小半車的回禮,有半數是崔二娘帶來的禮,再有幾大袋農家土產,不貴重,但崔二娘家在鎮上,這些東西平日裏一應都要花錢去買的,又是好一番謝。

    ~

    柳漁再見陸承驍是五月初六,芒種。

    陸承驍和八寶來幫著栽稻,同來的還有葛安和小丫兄妹二人,這是昨日就跟著陸承驍到了縣裏,今天天不亮就往仰山村趕的。

    葛安今天把從前那一身舊衣翻出來了,準備跟著柳家人一起下田幹活去,而小丫,說是能幫柳漁洗菜,雖則一進了內院就被那隻已經長到了成人巴掌大、會四處跳的棕色小兔憨包兒吸引住,腳都挪不動了。

    柳家院裏,十幾年也沒似今日這般熱鬧過了,等一行人都下了田,柳漁才開始準備今日的飯食。

    栽稻講時令,不能慢了遲了,所以農家趕在這時候,家家都是把飯送到地頭去吃的,沒有誰會回家吃飯休息一個時辰。

    衛氏今兒也下了田,柳漁就攬了做飯送飯的活計,陸承驍是這時才發現,光一個仰山村就不知多少兒郎盯著他心尖尖的姑娘。

    而因著陸承驍來得委實勤快,仰山村關於柳家可能已經給柳漁說親的說法也是甚囂塵上,不知碎了多少顆剛萌動的心。

    柳家田地不多,又有陸承驍主仆來幫忙,兩天也就幹完了,柳漁自此開始專注做起衣裳來,衛氏裁剪刺繡不行,可縫衣裳的針腳還是很好的,農活不用她忙了,就幫著柳漁一起做衣裳,兩人一起,總比一人要快,第一批六套成衣在五月十六便由柳晏平送到了長豐鎮崔二娘繡鋪中。

    相對貴價的衣裳,柳漁本以為在長豐鎮能賣,卻不會賣得特別快,隻是她怎麽也沒想到,僅是三天,第四天上午巳正,崔二娘鋪子裏的一個繡娘便到了仰山村,打聽到柳家來,給柳漁和衛氏帶來了六套成衣就全賣出去了的消息。

    柳漁和衛氏招呼她內院坐下,上了茶水瓜子,衛氏道:“快,喝茶歇歇,這樣遠的路妹子怎麽過來的?”

    那繡娘確實渴了,灌一口茶水道:“乘船來的,才有這麽快,到你們溪風鎮下船,路不熟,雇了輛騾車過來,你們家倒是好打聽,兩進院子,好找。”

    衛氏直說辛苦她了,讓她喝茶。

    “一路都是船車,也沒什麽辛苦。”那繡娘放下茶盞就與柳漁說起她那幾件衣裳賣出的情況來,道: “我們東家把姑娘做的那套茜色裙衫掛在了鋪子最醒目位置,隻要往鋪子外經過都能瞧見那套衣裳。頭一天就引來十幾人進店看那款衣裳,可惜,大多聽到一貫二百錢就隻能搖頭了,不過其中五六人都在鋪子裏選了相似的麵料,要求仿著那套裙裳定製了一身,第二天來了一位姑娘,實在喜歡,咬著牙一貫二百錢也買去了,另有一套杏色裙衫,也有人看中了想要買,可上身那裙裳小了些,便付了定錢,請姑娘再給做一身一樣的,我們東家這回讓我過來,就叫我帶了那姑娘的尺寸來。”

    說著從袖中摸出一張紙遞給柳漁,道:“詳細尺寸都寫在這了,東家收了五百文定錢,請姑娘照著尺寸做一套,下一趟送新貨時一起送到鋪子裏去。”

    怕柳漁不知道成衣定製這一行的規矩,道:“不好太遲,我來之前因為要等著另幾套衣裳賣出去,已經耽誤了兩三天,最多再五六日吧,盡量就把貨送到。”

    柳漁點頭應下,看了看那單子上的尺寸,很快似看不懂一般移開了眼。

    前世在留仙閣倒是有先生教識字,可現在的她,論理應該是不識得字的,眼下自然不能看懂,還需要一會兒請衛氏或是家裏兩個兄長誰幫忙看一下。

    想著這也有些麻煩,還是應該早點兒讓自己開始“識字”。

    衛氏卻沒留心這個,急問那繡娘,道:“這是其中一套,還有五套呢?是怎麽賣的?”

    三天,六套衣裳就全賣了,還拿到了一套訂單,由不得衛氏不興趣,對於生意上的事衛氏也是頭一回覺出了熱血和新奇來。

    那繡娘就笑道:“另外五套其實就兩個客戶,一對母女,身材與姑娘做的成衣尺寸正好相合,母女倆個五套全買走了。”

    柳漁送過去的成衣,四套適合年輕姑娘,另兩套顏色深些的,就適合婦人穿。

    “竟是母女倆個全買走了?”衛氏還有些不敢相信。

    這六套衣服,當時柳晏平送過去的時候,衛氏和柳漁都不通行情,讓柳晏平交由崔二娘根據鎮上的情況看著定價的,可崔二娘定得可一點不比縣裏成衣鋪子同等衣裳便宜,用她的話說:“妹子這手藝,雖是在鎮上賣,倒不用降價,左右咱們量不大,做精不做多,就比著縣裏的定價來。”

    所以衛氏不太敢信,衣裳並不比縣裏便宜的情況下,三天竟就賣完了?

    那繡娘笑道:“那可不,也是咱們鎮上殷實人家,從前可不上咱們這繡鋪買衣裳,家裏衣裳要麽買布家做,要麽就安宜縣繡鋪裏買,這回是路過咱們繡鋪看到外邊掛樣的一套了,再進來翻了一遍,瞧著姑娘做的那幾套是愛不釋手,通試了個遍,套套都喜歡,全包圓了去。”

    “除了茜色那套,姑娘做的另幾套,我們鋪子裏這幾天也照著樣定出了不少布衣款,東家高興著呢,讓姑娘趁著這一段大家都買夏季衣裳的好時候多出些,頂多再有一個月,這夏天的旺季就過了。”

    那繡娘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個錢袋來,道:“我們東家說本來是等姑娘家的兄弟去送第二趟貨給你結銀錢的,但現在瞧著衣裳賣得還不錯,料想姑娘家雖有衣料,恐怕也不多了,怕是要添料子,屆時就需要用上銀錢,那套隻付定錢的東家就沒送來,賣出的這六套,東家把姑娘那一份錢叫我送過來了。”

    崔二娘猜她沒剩什麽布料了,這倒是實情,時下布料受織機所限,門幅皆在二尺二,身量瘦些的,做一身裙裳,隻麵料就需要三十來尺,似細棉布和紗這樣的料子,一匹六十尺,將將夠做兩身衣裳的,如絹綢之類的,一匹四十尺,不過能做一身,再多出一件上衣的料。

    陸家和崔二娘先前送的衣料,總也就能出個十一二身衣裳,柳漁先給自己、衛氏和陸霜做了三套,後邊又往長豐鎮送了六套,其實沒剩什麽布料了,除卻已經做好的一套,頂多能再出兩套,別的不說,隻那定製款的就已經沒有一樣的料子了,需得去買。

    才自想著,那繡娘已經從錢袋中取出兩個銀元寶放到了柳漁旁邊的案幾上,道:“細布小紗的三套,三貫六百錢,羅料繡花兩套,五貫六百錢,羅料紗料套款一套,三貫五百錢,合共是十二貫七百錢,應給您這邊是十貫一吊六十文,帶銅錢就太重了,我們東家讓我給您帶了十兩銀子,餘下的一百六十文零頭她記在賬上,合在下回的錢一起給您送來,錢我這就交給您了,您看看。”

    柳漁笑笑:“不需看,這哪裏還信不過您,您喝茶歇歇,我這幾日又做好了一套,這就拿來請您給二姐帶過去。”

    那繡娘連連應好。

    柳漁回西廂,把昨日剛完工的另一套衣裳取了出來,取一塊家織的生布包了,給了那繡娘,道:“賣價還是由二姐看著定。”

    那繡娘事了,便要告辭,衛氏留飯,繡娘隻道請的車夫還在外邊等著,她也急回長豐鎮去交差,謝了衛氏的好意。

    衛氏看看時間,喚柳漁進屋拿油紙給包了半封點心給那繡娘拿著路上墊墊。

    兩人一起送了繡娘出去,走到院中,柳漁從自己錢袋裏取了半吊錢與那繡娘,道:“辛苦您跑一趟,這個便作車船錢。”

    “使不得。”那繡娘忙推辭:“車船錢可不用這麽多,何況我們東家已給過了的。”

    柳漁卻是把那半吊錢強壓到繡娘手中,道:“耽誤您來回半天多的功夫,應當的,您且收著,再同我崔姐姐說一聲,下回若是您再來,車船錢辛苦錢都我這邊給,不然我真不好意思。”

    那繡娘推拒不過,笑著收下了,讚柳漁道:“小娘子講究,我會給您把話帶到,不過我們東家也是拿您家當親戚走,倒不需要這樣生份了。”

    如此客套一番,坐上騾車,那繡娘卻是千百個高興。

    這一趟來得實在太值了,崔二娘給了車船錢誤工錢,這邊柳家又給了半吊,怎會不高興,再有這樣的活,多少趟她也願意走。

    ~

    柳漁和衛氏把人送走,娘倆個回屋看到放在案幾上明晃晃兩個銀元寶,還有些回不過神來。

    五兩一個的銀元寶,十兩銀子啊,就這麽半個月就賺著了?

    雖說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陸家和崔二娘送的布料的價值,可那布料是按市價算的啊,後邊如果從陸家手上拿貨的話,布就有四五成利,再加上工費,就是給崔二娘分成後,十二兩銀子也能賺到四兩左右。

    半個月賺四兩啊,這是什麽概念?

    柳晏清在縣衙做捕快,年頭到年尾也就是賺十兩餉銀,而她和兩個兒子在家裏種地,一家四口,一年除去日常開銷吃用,交完各種稅費,也就隻能攢下十幾兩。

    現侄女兒半個月就賺了四兩?一個月八兩?

    一年……那不就近百兩?

    衛氏有些懵。

    作者有話說:

    提前寫出來啦,就提前發好了。

    今天仔細查了一下古代各種布料的寬幅和長度,又查了一下漢服用料,其實古代布料是比較窄的,因為受限於紡織機器的原因,一般是兩尺二的門幅,細棉布一匹60尺,也就是20米,絹差不多隻有40尺,大概13,3米,這樣子的話,給瘦的姑娘做衣服,細棉布一匹也就夠兩身裙裳的麵料,絹差不多就是一身,我不會做漢服,也是在百度各種查資料,如果不對請忽略我。

    感謝在2022,04,26 00:12:25~2022,04,26 18:00:0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踏雪尋梅 20瓶;看小說 10瓶;拖拖 2瓶;23207703、mandy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