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6365
  第150章

    笑起來的薔美人似一朵薔薇花,聖人極為喜愛。

    她的出現似乎非常突然,宮裏鮮少有知道她怎麽來的,隻知道她原本就是內宮新招進來的宮女,因為姿色出眾被聖人瞧見。

    這位薔美人十分愛笑,就算生氣的時候嘴角也是微微勾起,如此的好脾氣,又會些醫理,能讓聖人安眠,所以不出一年時間,直接從宮女到美人。

    很多人都說,假以時日,若她誕下皇子,必然也能坐到婕妤的位置。

    別人聽到這話也就算了,薑貴妃也不太在意這些,不過是個無權無勢的宮女,逃荒過來被家人送到宮裏,她家人口單薄也查到哪家哪姓氏,受寵就受寵了。

    如今三個皇子都這麽大了,現在再生個孩子也無所謂,宮裏多她一個不多。

    但這話被楚婕妤聽到自然不爽,平日裏也沒個好臉。

    所以薔美人除了伺候聖人,就是去找薑貴妃,明顯十分恭敬,這也是她在宮裏安穩的緣故之一。

    可今日雖還在笑,眼神卻是擔憂的。

    等薑貴妃一問,薔美人像是實在瞞不住,這才請周圍宮人退下,跟薑貴妃說了這個“驚天”秘密。

    “貴妃娘娘,您還記得從玉華宮回京都的路上,聖人生病的事嗎。”

    這事薑貴妃自然不知曉,除了病發時薔美人“正好”在身邊,其他人都是不知情的,隻當是生病而已。

    聖人又沒有跟薑貴妃說實話的習慣,所以她肯定不知道。

    薑貴妃開口:“知道,怎麽了?聖人身體不是還沒痊愈,是又有變故嗎?”

    “貴妃娘娘,聖人他,他不是生病,是中毒!”薔美人此話一出,薑貴妃先是呆愣,然後一時間不知所措,過了片刻才冷靜下來。

    “中毒?!”

    兩個時辰後的重華殿。

    蘇菀已經從謝沛這得知內宮的情況。

    說起來有些複雜。

    就是薔美人把聖人中毒的事告訴薑貴妃,並說自己是憂思過度,而且藏不住這樣大的秘密,還覺得薑貴妃是後宮之主,所以要來稟告,聖人原本是不讓說的,她實在撐不住,這才想來找貴妃娘娘做主。

    還說了聖人講過下毒的是太子,可太子做事小心,沒有一點把柄,所以不能直接找他麻煩。

    薔美人最後道:“還請貴妃娘娘救救聖人,救救他吧,如今滿宮裏隻有您,還有大皇子才是真心為聖人著想。”

    “隻有大皇子才能比過太子,若,若大皇子當了太子,那再也不會有人加害聖人了。”

    總結起來就是,您才是後宮之主,您是聖人發妻,所以我才相信您,請您救救聖人。

    而救聖人的方法就是踢掉謝沛,大皇子當太子,這樣就沒人敢加害聖人了。

    您就是天祥國,就是聖人的救星。

    這吹捧實在厲害,正中薑貴妃的心思,她一向覺得自己該母儀天下,自己就是聖人發妻,還是最為聖人考慮的人。

    沒看她連聖人寵妃都能容忍,這不是大度的賢妻嗎,可不是最愛聖人的人嗎。

    所以薔美人順著她的心意,說出自己的目的。

    還請薑貴妃的兒子大皇子取而代之!奪了太子的位置!

    蘇菀聽完謝沛說的,眼神帶了一絲迷茫:“這對薔美人來說有什麽好處?”

    她明明就是個嬪妃而已,好好活著不好嗎,幹嘛要摻和到這種事上,難道還真對聖人是真愛?

    不至於吧。

    還有薑貴妃,容忍寵妃就是賢妻了嗎?

    就很怪。

    “薑貴妃是不是對自己有點誤解,她那是愛嗎。”蘇菀忍不住道,“都允許丈夫納妾了,我看也沒愛到哪去。不過是為自己行為找個合理借口罷了。”

    謝沛沒想到蘇菀先吐槽的是這個,開口道:“為什麽這樣講。”

    蘇菀隨口解釋:“反正我要真喜歡一個人,那肯定隻能有他一個,難不成我娶兩個,我都喜歡嗎。”

    “一旦喜歡就會嫉妒,送自己喜歡的人跟別人恩愛?怎麽可能。”

    吐槽完,蘇菀想到天祥國的風氣,連蘇老爺那樣走下坡路的家裏都要納兩個妾,所以這道理在古代也講不通,幹脆換了話題。

    蘇菀委婉道:“反常定然有妖,薔美人如此攛掇大皇子奪位,要麽蠢,覺得大皇子還真能成功。”

    “要麽。”

    蘇菀皺眉:“要麽想讓他死。”

    畢竟現在朝廷局麵,有謝沛這半年多來的表現,基本已經沒有反對的聲音。

    大皇子跟二皇子本人估計都不想爭了吧,特別是大皇子,他對這事基本沒上過心。

    人家都覺得自己沒希望,你要推著他去奪位,這不是害人嗎。

    這可不是普通人家爭家產,這是奪嫡,動不動就要死人的。

    薔美人到底跟大皇子有多大仇,攛掇他去送死?

    謝沛笑了笑,也不知道在笑什麽,甚至按了按嘴角,這才道:“一會我帶你去內宮一趟,隻是要扮做我的內侍。”

    這是做什麽?

    等蘇菀換了內侍的衣裳跟謝沛到內宮禦花園處,正好看到在喂魚的薔美人。

    雖說沒人在身邊,可她臉上依舊帶著笑意,像是長在臉上一般。

    可蘇菀怎麽看都有些怪異。

    不是說薔美人不美,她固然是美的,否則一個宮女不可能如此受寵。

    但她的長相?

    謝沛道:“看顴骨跟眼睛。”

    蘇菀這才定睛一看,似乎琢磨出一點東西,可還是不能確定,畢竟這感覺太模糊了。

    謝沛看出來蘇菀的意思,直接道:“是氏義人。”

    “或者說氏義跟天祥國人。”

    混血!

    果然是混血。

    隻是她大致看起來還是像天祥國人多一些,特別是笑的時候,臉龐更加柔和。

    除非有些特定角度,才會看出來不同。

    但這點不同太少,很少有人能捕捉到。

    蘇菀下意識道:“那個死了內侍?他發現了?”

    再早之前,謝沛就提醒過她,這個薔美人隻因為內侍多看她幾眼,當天下午內侍就被處死。

    當時想想不可思議,可現在看來,那個內侍無意中看出她的不同?

    謝沛點頭:“我也覺得事有蹊蹺,所以讓人調查。”

    一路追查,直接查到西北氏義族,正是年初來天祥國劫掠的外族。

    兩人並未在禦花園停留,邊說話邊回了重華宮。

    這件事對蘇菀來說的震撼不可謂不大。

    不是一個薔美人如何,而是這裏麵藏著的深意。

    “今年選宮女時間雖然提前,但也是在二月份左右。”蘇菀分析道,“沒記錯的話,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前,天祥國周圍外邦為祝太子登基,是一定要京都進貢祝賀的,沒錯吧?”

    “嗯。”謝沛道,“你也想到了。”

    “自然。”

    “定然是氏義族為表敬意來慶賀天祥國冊立太子時,帶來這位薔美人,畢竟趁著這個機會安插人手最為合適。”

    自古以來,這些外族不見得多臣服,中原帝國強,他們就示弱,中原王朝弱,他們就會尋找機會,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天祥國也沒人自信到覺得,他們是真的誠心誠意歸順,但隻要大家互不侵犯,並且對天祥國保持敬意,那就相安無事。

    每次周邊國家來進貢的時候,刀具一律不許帶進天祥國,更不允許在天祥國境內買鐵器回去,這就能看出兩邊的意思。

    武器不能帶,人總能吧。

    安排個貌美如花的間諜在隊伍裏也不是難事。

    若有機會留在天祥國,那豈不是更好。

    如此從最開始就開始縷清思緒,估計在去年十月份,謝沛要被立為太子,去周圍國家傳消息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有所行動。

    去年十二月底,他們不顧辛苦趕到天祥國,還帶了精心準備的美人間諜。

    等到給太子的慶賀結束,氏義族人離開,留下薔美人,更有秘密傳遞消息的人手。

    這些人既然抱著不好的心思過來,那來京都不僅是祝賀天祥國有太子,更是打探消息。

    甚至著急到剛回到自己部落,立刻派了二十人劫掠西北邊關。

    因為他們在這一趟京都之行中,顯然發現天祥國強盛不如從前。

    一切都連起來了。

    果然,那個二十人的搶糧隊伍,還有氏義族要迅速聯係草原部落,果然都是安排,都是試探。

    再加上薔美人後來成為聖人寵妃,更了解如今天祥國的實情,隻怕給那邊的人帶來更大希望跟更大野心。

    現在再想想,薔美人慫恿大皇子跟薑貴妃拚死搶太子之位。

    這是支持他們,還是害他們?

    都不是。

    分明要讓大皇子聖人,都跟太子鬥起來。

    要把天祥國一個看起來有明君跡象的人徹底拉下馬,聰明的天祥國皇帝,可不利於氏義族即將要做的事。

    就算拉不下來,那也要讓天祥國內部疲於內鬥。

    要讓朝堂跟皇宮都亂起來。

    隻有他們這裏亂了,其他人才有機會。

    蘇菀眉頭緊皺。

    她很少有這樣的情緒,以前朝堂怎麽鬥,那都是朝堂的事,而且大家都有分寸,不會真的置人於死地。

    但這不同,這是動輒要亡國滅種,至少也會戰亂不斷。

    別看現在天祥國在做下坡路,可百姓們至少沒有戰亂,如果戰亂了,必然屍橫遍野,必然家破人亡。

    戰爭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

    如今知道有人試圖發起戰爭,還是長達許久的精心籌劃,誰都會心驚。

    沒國就沒家,不存在國沒了家還在,自古都不存在。

    氏義族從去年開始籌謀,安插間諜,派人搶糧試探。

    他們現在恐怕已經知道天祥國的國庫空虛,防守空虛,已經不再是十幾年前打遍四野無敵手的天祥國。

    有些念頭必然蠢蠢欲動。

    誰料謝沛又給蘇菀看了樣東西:“二十人搶糧之後,我派丁家軍去西北駐防,這是他們刺探到的消息。”

    按理說屬於軍機秘事,但蘇菀還是接了過來,這次跟以往不同。

    雖說京都距離西北還遠,可西北的邊民們怎麽辦,無論是哪裏,都不能有戰爭。

    除非這戰爭不打在自己疆域上。

    丁家軍寫的書信言簡意賅,可又把氏義族的情況說得很明白,更把帶間諜來的陰謀提前了幾個月。

    按照剛才的消息,蘇菀以為氏義族是借著冊立太子慶賀,所以帶著間諜前來。

    卻不知道他們心裏早就有幾分把握,能把人安插進來,這才做了很多準備。

    去年九月,也就是天則十四年九月份,當時有件駭人聽聞的學徒投井事件,一連死了兩個學徒。

    那件事短暫解開南熏坊黑市一角。

    當時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學徒死了,抓了一部分人,還從他們家中搜查出幾千兩髒銀。

    但這裏麵還有一群人提前跑路,這些人不乏一些外族人,這些外族人多是先皇帶回來的戰俘,手上有做瓷器,做錫器的手藝。

    這次知道事情暴露,提前攜家帶口離開。

    去年那會還鬧的沸沸揚揚,但當時也沒把人抓住。

    這些人出了京都自然四散而逃,準備逃回家鄉,其中兩人就逃到西北,其實他們並未打算去關外。

    關外日子多苦,他們心裏明白。

    若不是在京都偷賣宮裏許多的物件,他們甚至不打算離開京都。

    在天祥國十幾年時間,他們也習慣這樣的安逸日子,關外的苦,跟關內的好,大家心裏都有數。

    跑到家鄉附近,也隻是思念故土,再說西北關內跟外麵生活習慣很多都相似,區別隻是關內沒強盜,遇到風沙有房屋,若有困難還能找當地官員。

    如此一來,西北關內自然是很好的住處,他們手裏又有大量銀兩,安置不是不問題。

    邊關那邊對戶籍要求也鬆,很快就安定下來。

    可都來這邊了,難免會通過關內外走私的人打聽十幾年前的家人。

    如果可以,他們自然要接濟家人。

    誰知道等著他們的不是自己的部落欒都族,而是早就把欒都族吞並的氏義族。

    當年欒都族實力強悍,主動挑釁天祥國,那會的情況大家都知曉,有丁老將軍如此驍勇善戰的將軍在,當時的丁老將軍也不過四十多,正是能打的時候。

    但以天祥國的風格,打贏就打贏了,不要你們的女人,也不要你們的東西,因為實在不稀罕。

    我天祥國地大物博,怎麽會覬覦你們的三瓜倆棗。

    隻是當時先皇喜歡錫器,尤其是錫製做的酒壺,所以隻弄了些工匠回去。

    等天祥國走過,欒都族到底元氣大傷,後來五六年裏,陸陸續續被氏義族吞並。

    草原上部落變化之快,這都很正常,對天祥國來說其實沒區別,更不會多說,所以在京都的工匠們並不知曉。

    知道這次回來想要聯係家人,才意外知道此事,自己部落的人已經成為氏義族的奴隸,家人隻剩下幾個遠房親戚,原本上萬族人,如今不過五百。

    他們原本想聯係欒都族,自然變成現在的氏義族。

    知道他們兩人有錢財,肯定不會放過,接著家人的名義,讓他們去關外見麵,這一見兩個工匠同樣成為奴隸。

    攢下來的積蓄被弄走不說,當奴隸之後非打則罵。

    說起來他們在京都十幾年,按照氏義族的話來說,簡直嬌生慣養十幾年。

    原本在草原上吹到黝黑褶皺的皮膚,也變得細嫩起來,他們兩個大男人,手上的繭子還不如草原上小孩多。

    兩個工匠也是有苦說不出來,確實,十幾年的時間,他們早就是京都人了,沒看到了西北也不願意出關,就是覺得辛苦。

    沒想到等得知他們是京都逃過來的,氏義族首領直接讓他去見麵。

    這首領四十多歲,壯年時期,長著絡腮胡,頭發濃密,還帶著象征勇武的狼牙。

    他仔細詢問天祥國的情況,又仔細詢問京都皇宮的情況,在知道他們是怎麽逃出來,皇宮的管理是怎麽混亂的。

    首領的笑有些藏不住,笑過之後臉上的陰狠貪婪也藏不住。

    一個絕對敏銳的首領,明顯從細枝末節中聽出天祥國的外強中幹。

    正好又趕上冊封太子,於是便有了其他想法。

    這些周圍番邦國必須前去進貢,這是表示臣服的意思。

    天祥國一向如此,不愛打你,也不愛招惹你,可你必須對宗主國畢恭畢敬,至少麵子上要尊敬。

    否則就要你嚐嚐教訓。

    這便是天祥國,乃至之前王朝一直奉行的天道秩序,在天道秩序裏,必然會有一個強大的國家為核心。

    周圍附屬國家都要向這個核心學習,而這個核心也會為周圍國家提供幫助。

    這個幫助既有物質,也有精神,最重要的便是精神,比如詩書禮樂等等。

    甚至在蘇菀時空明朝時,若身為周邊小國,你求金銀珠寶,會被直接嗬斥,若求禮樂書籍,則會欣賞讚賞。

    但很多時候,核心國家肯定會給周邊小國很多好處,比如你被別人打了,我會出兵幫你,你今年受災了,也會給你糧食。

    兩邊如果有什麽貿易往來,稅收還會少。

    因為在天道秩序裏,核心國家“有義務”,並且必須帶著周邊國家一起進步,一起開化文明。

    大哥幫小弟理所應當。

    天祥國也是如此,在天祥國的天道秩序裏,天祥國自然是核心,周圍國家是需要幫扶的對象。

    周圍國家不需要做什麽,隻有一點,必須對核心國家表示尊重跟推崇。

    比如必須來朝貢來表示臣服,就是尊重跟推崇的一部分。

    若做得不好,那就是顛倒秩序,荼毒萬民,需要受到天道的懲罰,懲罰當然是打你一頓。

    當然,天祥國的天道秩序也沒那麽霸道。

    若你在天祥國周邊,卻又不願意加入天道秩序,那也沒關係,頂多咱們不來往而已,我不會打你,你有事也別來求我。

    咱們相安無事。

    可如今的氏義族,既同意天祥國的天道秩序,想占便宜,同時又想顛覆宗主國,那就是狼子野心。

    弄清楚上麵的秩序,就明白氏義族這種行為有多可惡。

    享受著大哥的庇佑,沒事還給你點好處。

    你到大哥這買東西,大哥半價給你。

    你來大哥這賣東西,大哥雖然不需要但也盡數買下。

    甚至這次派使團祝賀大哥冊封太子,就帶了幾匹破布,一些皮子,大哥還你金銀珠寶首飾。

    鴻臚寺那邊也覺得氏義族送的東西寒酸,但看他們態度不錯,也就算了。

    聖人那種小心眼都不計較,說關外辛苦,不為難他們。

    但大哥這麽對你,你就這麽回報大哥啊。

    回報大哥的就是往聖人宮裏塞間諜,趁著邊關空虛過來試探,還籌謀著讓大皇子跟太子內鬥起來,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

    這種情況下,罵一句狼子野心一點也不為過。

    甚至還罵輕了。

    可誰又能想到。

    從去年磁器庫工匠出逃,到如今後宮薔美人意圖挑起皇子跟太子的爭端,竟然環環相扣。

    說到底,還是天祥國弱了,沒以前的強勢。

    若有先皇時候的兵馬,就算先皇那時候國庫也窮,可照樣沒人敢招惹。

    就算招惹也會想工匠家欒都族那般,直接被打到心服口服。

    一切歸根到底,就是自己不夠強。

    丁家軍從邊關刺探來的消息,再次讓謝沛警醒,更明白了那次莫名其妙的二十人劫掠糧草是怎麽回事。

    這些信號無一表明,邊關的人已經開始不安分了。

    若天祥國再不清掃朝綱,再不加強邊務,戰爭遲早有一天會到來。

    在到來之前要怎麽阻止,成為重中之重。

    蘇菀把書信放下,更加明白天祥國的內憂外患,但她還是道:“尚且來得及,天祥國底子在這,大廈傾倒也需要時間。”

    “再說不還有你嗎。”蘇菀認真道。

    她真的覺得,隻要給謝沛時間,這些總會解決,隻是時間快慢而已。

    誰料謝沛也在認真看她,鄭重道:“也有你。”

    “蘇菀,天祥國也還有你。”

    作者有話說:

    晚一會捉蟲,以後更新時間會提前的!

    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