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7066
  第118章

    其實剛開始被調到天悲殿的時候,白師傅,蔡師傅,還有一幹人等,都以為是好事,畢竟法師們深受聖人信賴,而且一天隻用做兩頓飯。

    雖然離開聖人禦廚房,但也算省心。

    再說佛門子弟慈悲為懷,肯定不會為難他們。

    但等著的是什麽,大家都明白了。

    那樣的情況持續了三四年時間,現在竟然解脫了?

    以後下午不用抄經書?而是可以休息?

    但聽完全過程之後,蔡師傅等人麵麵相覷,開口道:“但這四十多天裏,都要做不同的菜色,可以嗎?”

    一天裏,早上九道菜,中午十八道。

    按照法師們的要求,其中至少有三道新菜,那就是一百多道?

    如果說直接列出單子也算了。

    可法師們還說,必須是他們之前沒吃過的。

    這也太為難人了,世上菜肴能研究的都差不多了,哪有那麽多創新?

    誰料蘇菀笑:“這個不用擔心,大家放心就好,再說法師們也不會真的太為難人。”

    隻要她們還有利用價值,估計剛開始也不會太壞。

    見大家還在擔心,蘇菀又道:“得過且過,管他呢,誰知道以後會怎麽樣。”

    雖說這話有點自欺欺人,但還真是個道理,管他呢,想那麽多也沒用。

    以後的事誰又能預料。

    眾人鬆口氣,把沒抄完的經書丟到一邊,回去休息!

    蔡師傅等人住所就在天悲殿偏僻的地方,蘇菀等人則要走小半個去隔壁慈慶宮。

    那邊昨天打掃出來,這會回去可以直接休息。

    路上走著,蘇菀發現這一天過得格外長的原因,早上兩點多起來,其實這會也是下午兩點多回去。

    也是工作了十二個小時!六個時辰!

    好慘的人。

    最重要的是,晚上還不能吃飯?

    早上飯在淩晨三點多,中午吃飯在十一點多,晚上?至少也要五六點就吃吧!

    隻是眾人回去先睡了會,養養精神之後再說其他的。

    回到慈慶宮偏殿,蘇菀剛進房間,就覺得這裏似乎比她打掃的更幹淨了?

    等到了床榻附近,看了看內裏鋪的褥子,這下確定,就是被人又打掃一遍,還換了更為幹淨整潔的被褥。

    蘇菀並未直接休息,而是借故去了李蓉蓉房間,發現她這裏沒什麽異常,也就放心。

    也是,昨日匆匆打掃確實有些細節沒掃到。

    洗漱過後躺在幹淨整潔的被褥裏,別提多舒服。

    不過謝沛的手都能伸到這裏?

    蘇菀剛抱著被子一滾,隻覺得枕頭旁邊有個東西壓著了,往那邊一看,便看到一個織金袋子在旁邊放著,那顆在她手裏待過幾天的梵語金珠就在這裏麵,旁邊還帶了張紙條,寫清楚金珠來曆。

    估計是讓她給的時候也有個理由。

    蘇菀默默記下,立刻起身把紙條燒掉,然後認真看著這顆金珠。

    如果說上次知道這東西貴重,現在已然知道貴重到什麽地步。

    天悲殿的等級森嚴,她們負責的法師,小法師們都如此備受優待。

    最上層的大法師更不用講。

    而這梵語金珠是大法師都想要的,還說想要一套。

    這東西如今金貴,竟然還有一套?

    不會都在謝沛那吧?

    蘇菀把這保命的東西收起來,知道謝沛如今還在百裏之外做公務,估計這事也是早就吩咐安排下去。

    也是防著內宮和尚讓她們來這裏。

    沒想到還真的派上用場。

    謝沛這人能行,這朋友交得真不錯。

    蘇菀把金珠又塞到床鋪裏麵,確定不會壓到之後,這才沉沉睡去。

    再醒就是被飯香味弄醒的。

    怎麽說呢。

    她們尚食司的人怎麽會虧待自己,不吃飯?

    那不可能!

    別說蘇菀不行,其他人也是不同意的,更不要說這兩個宮女早就得了吩咐。

    雖說這裏廚房小,但隻做四個人飯食,完全足夠了。

    蘇菀起來的時候,飯菜已經做好了,甚至是蘇菀熟悉的飯食,粥點是皮蛋瘦肉粥,又煎了幾個雞蛋,還有從南膳房拿來的好吃豆沙包。

    她起的正好,飯菜已經做好了。

    宮女笑:“長官說住這裏剛剛好,雖然遠了點,但不至於餓著,這是她派人送來的食材,說想吃什麽可以說,那邊會給我們帶。”

    雖說進出內宮限製頗多,但在尚食司從四品長官這,自然沒什麽。

    而且她們在慈慶宮,根本不用戒葷腥,沒看這皮蛋瘦肉粥裏的肉有多少。

    蘇菀點頭,又道:“下次可以喊我起來一起做的。”

    “在廚房做事你就是主力,總不好自己吃飯還讓你來,太辛苦了。”另一個宮女也道,“這點飯菜我們還是會做的。”

    李蓉蓉也點頭,又給蘇菀塞了個豆沙包:“南丞副送來的,可好吃了。”

    軟乎乎的豆沙包稍微一熱,裏麵的芯子就軟得很,蘇菀也喜歡吃這個。

    飯食吃過,其實也在酉正,也就是下午六點多。

    幾個人說會話,該睡覺還要睡覺。

    明日又是兩點多起來做事。

    不過這次睡之前,蘇菀已經把今日要做的飯食單子給了大家,明日都有準備。

    其實這會給已經有點晚,下次最後提前一整天就拿出來,分工合作的時候更加默契。

    她們四個人裏,蘇菀跟李蓉蓉不用說,其他兩個宮女也是在尚食司待了快兩年,手頭上都有手藝。

    看今日熬的粥都知道,估計出宮之後自己當廚娘都可以的。

    明天早上還是一道菜,鴛鴦雙丸,鹹甜兩種口味的丸子。

    中午依舊三道菜,鼎素上珍,佛法蒲團,天悲金栗。

    名字雖然聽不出什麽,但肯定都是素菜素菜素菜,各種各樣的花式素菜!

    蘇菀大致說了都用到哪些材料,明日過去直接準備就好,而且今日走之前蘇菀也把該處理的提前處理了。

    至於為什麽不多做幾道?

    那實在沒必要,湊合湊合就行了,還真指望她拿出真本事?

    這話也是沒說出來,若講出來,隻會讓人目瞪口呆,這都沒拿出真本事?

    那真本事是什麽?

    吃過晚飯就犯困的蘇菀肯定回答不出來。

    你見過淩晨兩點上班的嗎!

    她就是!

    百裏之外,益州。

    謝沛坐在道觀當中,看了看下麵瘦骨嶙峋的道士們,又看了看手裏的飛鴿傳書,隨口道:“隻要你們按我說的做,一定不會有問題。”

    道士們幾乎跌坐在原處,能在聖人如此信奉佛法卻堅持自己信仰的,基本都是有些骨氣的。

    但這次的道士詛咒案,也並非什麽被人栽贓陷害,而是這裏幾個道士確實在做這個“道場”,原因無他,聖人信佛,佛門便狂妄,已經砸毀無數道觀,擾了多少人清修。

    就連他們自給自足種的田地菜園都給毀了。

    這也就罷了,甚至連此處道觀珍藏道門書籍也要燒毀,還是幾個老道士拚死才救回大半。

    這些道士們確實心裏有恨,不止恨佛門,更恨寵信他們的聖人。

    不過那場大逆不道的法事是在兩年前做的,之後他們也覺得不妥,直接毀掉那些證據。

    卻不知為何在兩年後翻舊賬翻出來。

    還是三殿下聽過之後隨口道:“那道場是在燒經書之後做的嗎?”

    眾人麵麵相覷,回答了是。

    這就不奇怪了。

    估計這事早就被京都那邊大法師知道,其實這也不是個例,被欺壓的久了,總會找辦法解決。

    隻是他們選擇的虛無縹緲的詛咒而已。

    那邊大法師知道,卻按下不發,等到佛門因假和尚一案受到冷落,這才重新翻出來。

    要說過了兩年,其實早就沒人提起這件事。

    謝沛的人又細細教了一遍,告訴這些道士們應當怎麽做,還說明隻要按照三殿下說的來做,絕對不會有問題。

    最後道:“三殿下做事,絕對沒有問題。”

    自從三殿下聽政,就沒有他做不成的事。

    道士們此時也沒有其他選擇,隻有答應才行。

    本以為這事被揭發出來,他們必死無疑,如今有條生路,還是能打擊報複的生路,如何不抓住。

    不過怎麽覺得,今日說的這些話,好像比之前動作更迅速?

    謝沛看看京都方向,開口道:“不超過佛誕節,這事便能塵埃落定。”

    佛誕節?

    道士們自然知道什麽日子,益州的和尚們很早就向當地百姓商戶索要香火錢,就是要為佛誕節做準備。

    那他們會在佛誕節前倒台?

    這可能嗎?

    謝沛收好信鴿送來的消息,確定宮裏沒事,內宮薑貴妃那邊還沒等自己出手,蘇菀已經自己擺平。

    看來是他多慮了。

    甚至那顆梵語金珠對蘇菀來說,也隻是錦上添花的東西。

    謝沛笑了下,隨後表情又恢複往日的冰冷,吩咐道:“迅速把全國送來上的和尚案件整理好,截至到三月上旬,這些案件要交到我手上。”

    來益州不光為道士詛咒案,出了京都,更好用祖父家留下的人脈。

    以益州為半徑,搜索諸如和尚占地等等冤假錯案,蠻橫霸道的案例。

    這些進度比想象中都要快。

    他出來不到十日,手上證據已經超過所有人想象。

    天悲殿的人,不會真以為能吃到蘇菀做的美食,一直連吃四五十天吧?

    世上還有這樣的美事?

    二月二十,又是淩晨天還沒亮,蘇菀等人起來,今日下起小雨,宮道上濕濕滑滑,四個人都拿著燈籠慢慢走著,這才能看清下麵的路。

    還好出發的早,到天悲殿的時候時間來得及。

    這種時間起來做飯,實在可怕。

    早上要做的鴛鴦雙丸,就是香甜兩種口味的菜肴。

    選用山藥,紫薯兩種食材,這些兩個洗淨之後直接蒸熟,蒸熟之後去皮分別攪拌成泥狀。

    這個泥狀必須要攪拌到起膠才行,到時候好做成丸子。

    但隻有這兩種食材未免太單調,另一邊把炸好的腰果磨成粉,加入糖粉,還有切成小細碎的馬蹄。

    這樣的食材全都分別攪拌在山藥,紫薯裏麵。

    攪拌均勻之後就可以搓成丸子,繼續往籠屜上蒸熟定型。

    蒸的時候,繼續做鹹甜兩種濃稠汁水,一會把丸子拿出來之後,用胡蘿卜雕花把丸子一分為二,紫薯的放一邊,山藥的放一邊。

    鹹甜汁水也分別澆上去。

    這樣一道好看又好吃的鴛鴦雙丸也就做好了。

    說是一道菜但有兩種口感,裏麵的馬蹄腰果還能豐富丸子的口味,食材處理得也好,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最重要的是,做起來還算方便!

    她們可以晚點再起來!早上,簡簡單單吃一頓就行啊,還一頓八個菜,就不怕撐著嗎?

    這鴛鴦雙丸送過去,那邊果然讚不絕口,也沒來找素齋廚房的麻煩,可算讓大家鬆口氣。

    白師傅蔡師傅,還有其他廚子們,如今對蘇菀她們極為客氣,這可是讓他們免了抄經書的人!

    這天倒是平安無事,鍾粹宮那邊也不會再來找蘇菀麻煩。

    誰讓天悲殿法師們都發話,估計那邊再恨也沒辦法。

    既然旁的事沒了,好好做菜才是正經的。

    中午依舊三道菜,早早就開始準備。

    首先是鼎素上珍,看著名字就知道是道極好的菜肴。

    這道菜要用到胡蘿卜,腐竹皮,杏鮑菇,草菇,鮮蘑菇。

    還有什麽蘆筍,蘆薈,木耳,紅椒,竹笙。

    這些材料無比不是鮮美異常,所有東西出來處理起來也不容易。

    其中的草菇,蘑菇,要早早煨湯,還從蔡師傅那邊借了點素高湯過來用,提前幾個時辰就小火慢燉。

    到時候素高湯的汁水能浸滿草菇蘑菇裏麵,咬一口會爆汁。

    其他食材也要分別處理,每種食材處理方法都不用,杏鮑菇要切成薄片就行,胡蘿卜雕刻成蓮花然後放到鹽水裏避免變色。

    剩下的食材有焯水的,有泡到水裏的。

    腐竹皮則是炸過之後切成兩指寬的長條備用。

    近十種食材,每種的處理方法都不一樣,還好她們四個已經有些默契,基本沒有出什麽錯。

    所有食材處理好,接下來的步驟也很重要,那就是擺盤。

    俗話說食物色香味俱全,這色肯定不能差。

    而蘇菀想的,則是要把所有食材分門別類,做成扇形,這也是她後世學到的。

    扇形的最下方,也就是扇柄的地方,用蘑菇代替,然後是扇骨,則用切好的蘆筍當扇骨,再往上慢慢展開,這裏則是扇葉的形狀。

    扇葉上的食材分門別類,腐竹為一層,再往上還有各種菌菇等等。

    最後扇子最上方,也是弧形最長的地方,用木耳跟草菇間隔放置,顯出扇子的層次感。

    遠遠看過去,就像是一個風雅的紙扇在盤子裏展開,裏麵的食材互不幹擾,又隱隱分成扇柄,扇骨,扇麵,其中扇麵的麵積最大,裏麵飽含的食材也最多。

    這道菜不愧鼎素上珍,看著風雅,名字也有雅趣。

    但這隻是食材處理好,後麵還要調味與此同時也給“紙扇”做個框架。

    這外麵的“框架”用三種調味醬料組成。

    一個是平常老抽醬油調味做成,第二則是較為濃稠的白芡,第三則挖了酸梅醬放了一圈。

    裏麵的食材經過處理,各有各的風味,那個雕刻的胡蘿卜紅蓮也在旁邊作為點綴。

    吃的時候夾著裏麵食材,沾著外麵一圈的料汁,又或者把料汁混合到一起,也是別樣風味。

    這道菜吃的也是食材本身的味道,但因為擺盤好,食材豐富,處理得當,絕對配得上,上珍這兩個字。

    中午第一道菜就這麽做好。

    不等大家欣賞,第二道佛法蒲團,同樣要做了。

    蒲團這東西大家都知道,蒲草做成的圓形墊子,一般修行之人會在上麵打坐。

    蘇軾也寫過蒲團坐紙帳,自要觀我身的詩句。

    此刻要做的佛法蒲團就是要把食材做成蒲團的模樣,就在盤子中間。

    要用到的食材也有鮮腐竹皮,原本要新鮮蓮子的,這時節隻能用冰窖裏拿了,再有芡實一把。

    芡實這個食物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如今算是在中藥裏麵,也是睡蓮目的一種,跟蓮子一起熬粥極佳。

    蘇菀那個時空古代人也愛吃這個,比如宋朝人常常吃的雞頭米,連當時的皇帝都讓人出去購買,這雞頭米就是新鮮芡實。

    新鮮的時候叫雞頭米,處理之後就是芡實。

    這東西的味道稍稍清香,跟蓮子差不多。

    剩下的便需要腰果,蘑菇,昨天還剩一點的冬菇。

    又是食材很多的一道菜,這樣才能滿足早就吃刁了的法師們。

    蘇菀嚐過白師傅跟蔡師傅做的飯菜,那味道放在哪,都沒人會說差的,如今這種情況,也隻是那些人吃多了沒事找事而已。

    此時開始收拾這些食材,還有廚房裏其他廚子們看著尚食司幾個人利落地做事,心裏也暗暗欽佩。

    有些做小廚房的總會看不起大廚房,覺得大廚房做飯菜都是大鍋飯,過於粗糙,其實隻是科目不同而已,做的方向不一樣而已。

    可常常跟食材接觸,都會觸類旁通。

    食材準備好,一個宮女開始炸鮮腐竹皮,炸到金黃之後再放到清水中浸泡。

    炸是為了讓口感更加勁道,浸泡,是讓豆筋的皮軟下來,一會好做菜。

    還有一個宮女則是按照蘇菀說的,把蓮子,芡實,腰果,兩種蘑菇開始給焯水。

    並非是焯清水,而是裏麵放了點薄荷香葉等等,為了讓這些食材入味。

    接著做調味的厚汁,直接奢侈地用了點花生油炒香菇醬。

    為什麽說奢侈,這花生在天祥國出現沒多久,所以花生榨油技術也一般,榨出來的油都很珍貴。

    花生油有多香自不用說,炒菜都會多幾分好味道。

    花生油炒香菇醬,這種都可以直接拌飯用,但此時再加入之前處理好的食材,除了還在泡水的腐竹之外,全都倒入鍋裏一起翻炒,隻炒了幾下,香味已經全都出來。

    炒好的蓮子,芡實,腰果,蘑菇,上麵全都沾滿花生油跟香菇醬,看著黏糊糊的,出鍋之前泡水的腐竹已經變軟了,輕輕圍成一個圓形做蒲團樣式鋪在盤子下麵,然後再把所有食材倒入這中間。

    看著圓圓扁扁仿若蒲團。

    此時再把盤子裏放入蒸籠裏,蒸個一盞茶,十分鍾時間,裏麵所有東西都已經定型,最後澆上特製的厚汁澆在這上麵。

    佛法蒲團也做好了。

    中間可以用青紅蘿卜雕刻成青白蓮花,圍在蒲團一周,更彰顯佛法自然。

    蔡師傅看著,忍不住感歎:“這道菜必然也能入選佛誕節裏麵。”

    佛誕節的齋會上,能出現的美食肯定個個都例外,雖然大部分都是蔡師傅跟聖人禦廚房準備,但蘇菀多做一個好的,他們的壓力也能少點。

    這道菜不僅味道好,樣子也好,名字也不錯,肯定能入選。

    蘇菀笑:“看他們吧。”

    如果說佛法蒲團的名字都能入選,下一道天悲金栗,豈不是更能入選。

    誰讓天悲殿的名字都給加上去了。

    若不是蔡師傅他們知道,蘇菀等人對天悲殿並沒什麽好感,估計都要以為是拍馬屁了。

    其實這道菜的原名應當叫富士金栗。

    因為要用到蘋果,所以起了個這樣的名字,如今這麽說肯定不行,所以幹脆叫天悲金栗。

    其實是道帶些甜味的食物,但之前的杏仁豆腐他們吃的也開心,這肯定也會喜歡吧。

    需要的食材蘋果,栗子,香芋,小芹菜,青紅辣椒,椰奶。

    先把芋頭切成拇指一半大小的方粒,放到蒸鍋裏麵蒸熟,蒸的時候栗子煮熟,蘋果切成跟芋頭一樣大小的丁。

    等這些處理好之後,鍋裏燒熱花生油,炒一點薑末提味,再加入清水跟椰奶稍稍沒過鍋底,然後放入方才處理過的栗子,香芋,稍微加點糖粉,小火慢燉,繼續加椰奶。

    看著椰奶慢慢滾動,最後加入清香類型的蘋果,小芹菜粒,青紅椒。

    這道甜香味道的天悲金栗也就做好了。

    金色的栗子,稍紫的香芋,青青的小青菜,顏色淡黃的蘋果,還有漂亮的青紅椒,最後還有白白的收汁椰奶。

    用勺子咬一口,滿嘴的香味,跟平時吃的飯菜完全不同。

    其中香芋栗子軟糯,其他菜稍脆,口感又豐富,在蘇菀看來這道菜就是麻煩了點,不然跟鬆子玉米一樣,一定能大受歡迎。

    今天做的飯菜依舊色香味在線,都不用多想,那邊必然喜歡。

    整個素齋廚房都覺得日子突然好過起來,而且蘇菀她們中午飯菜做完之後,竟然能立刻在準備明天的食材。

    雖然每個廚房都是這麽做的,可她們準備的菜品可是大家都沒見過的,這就尤為難得。

    蔡師傅這會則沉浸在鼎素上珍裏麵,每道菜炒下來,一個是要留樣,方便吃飯的人有什麽問題可以隨時溯源。

    二是留一部分,可以當作中午飯菜來吃。

    這盤子素菜實在是清閑可口。

    很多人對素菜的印象,那就是追求清淡,其實天悲殿不是如此,色彩搭配,味道好,都是重中之重。

    蘇菀似乎完全把握住他們想吃什麽,而且還做成功了。

    此刻的齋堂裏,眼看著尚食司宮女們做的菜肴,左右法師看著,忍痛道:“送一份去你們師祖那邊。”

    什麽?!

    送到師祖那?!

    那他們呢?

    也是時間來不及,否則就讓廚房的人再做一份了,可看著食物就知道,就算那裏麵的人抓緊時間趕製也來不及,畢竟這樣色香味俱全的菜色,肯定來不及。

    其實本來不用給的,但今天下了早課幾個小法師在討論早上吃的鴛鴦雙丸,誇得天花亂墜,正好被兩個大法師聽到。

    雖說大法師沒講,可他們的徒弟兩個法師,必然要恭恭敬敬把菜肴端過去,還要解釋為什麽沒有事先給他。

    眾人眼巴巴地看著送飯菜出去的內侍,心裏跟滴血一樣。

    這下他們十二個人,就要搶這三盤菜了?!

    這能吃幾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