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3475
  第115章

    如果說在西膳房那還算悠閑,在尚膳監忙得快樂。

    在內宮天悲殿素齋小廚房則是眉頭緊皺。

    首先,蘇菀她們四個豈止是天不亮,甚至是淩晨兩點多起來,走半個小時的漆黑宮道,終於到了素齋廚房,然後開始做最精細的美食,趕在寅時,又叫平旦,也叫淩晨三點,反正在這個時間送到法師們的齋堂。

    晚一會?

    你耽誤法師們修行,你負責?

    這自然負責不起,所以一定要準時。

    做完還算簡單的早飯,開始收拾午飯,趕在午初之前,中午十一點之前做好送過去。

    接下來還不能走,三天研究出一個新食譜給法師們看,否則就要罰抄經書。

    若是這新食譜做得不合胃口,也要罰抄經書。

    有時候做得可以,照樣要寫。

    理由自然是,抄寫經書是為了給聖人祈福,你們不做?

    原本負責這麽多僧人吃食,已經足夠辛苦,拿了勺子的手再拿筆?

    怪不得這些禦廚們一點脾氣也沒有。

    她們四個昨天中午回慈慶宮休息,這些禦廚們就在罰抄經書,實在可憐。

    不過說起慈慶宮,蘇菀她們忍不住扶額。

    雖然知道那是年久失修的宮殿,雖然知道那裏久久沒人住,可裏麵的灰塵還是超乎四個人想象。

    房間倒是充足,畢竟沒人住,守殿的宮人給她們找了個最靠近宮道,最能節省時間的偏殿,讓她們四個住下。

    聽說旁邊的側殿以後也會有人居住,基本上都是為了佛誕節而來。

    至於有沒有人打掃,那誰也不知道。

    反正蘇菀她們打掃偏殿的時候花了兩個多時辰,雖說隻住不到兩個月,但屋裏全是灰塵,如果不打掃幹淨,隻怕自己的肺都有問題。

    而且除了她們住的房間之外,四個人默契地打掃了偏殿的小廚房。

    這廚房已經不能說小,而是逼仄,畢竟是狹小的偏殿,這廚房以前估計就用來備著熱水用,極少做飯。

    但她們四個聽到天悲殿不吃晚飯,當然默契打擾。

    你們不吃,我們尚食司,我們禮部的人要吃啊,我們又不是佛門子弟。

    最後一句話是蘇菀說的,蘇菀還強調道:“如果有人問,就說我們讀著禮部的藏書,對佛門是因聖人所以尊敬,不好亂說話。”

    要說不管李蓉蓉,還是另外兩個宮女,平日都是一點就通,可此時卻有些不懂其意。

    如果放在之前,蘇菀可能也有點迷,但讀了一個多月的書,多明白古代儒釋道三家為何要平衡。

    而三家之間又是怎麽捏著鼻子保持平衡,實則言語激烈的時候沒少罵難聽話。

    禮部大多都是讀著儒家學說上來的,讓他們下麵的宮人們跟著吃齋?若是吃了也沒什麽,可隻要上升到她們是禮部的人,讀的是禮部的書,所以不能跟著吃。

    估計禮部禦史台等人會跳著給她們叫好。

    畢竟上升到這種問題,已經不是吃不吃齋的事。

    而是。

    就不必多說了。

    蘇菀也不是故意上升,而是她年紀還小!晚上不吃東西會餓啊。

    或者說,如果晚上不吃飯,是她自己的選擇,那沒事,不吃晚飯也能養生?

    但如果是別人逼著她的選擇,對不起,蘇菀就要吃,還要吃的大口!

    昨天早早打掃完慈慶宮,幾人立刻入睡,就是為了早點趕到天悲殿廚房。

    但來了之後才發現,其他人已經到了此處,熬粥的熬粥,做菜的做菜。

    蘇菀算著時間,她們趕在不到三點的時候來這裏,都已經晚了嗎?

    好在昨天走之前已經把要用的冬菇給泡上,她們到底隻是錦上添花的,隻要做一兩道菜就好。

    今日頭一天,做這一道菜已經可以了。

    不過蘇菀她們泡了足有一通冬菇,這讓素齋小廚房做菜的蔡師傅,還有做主食的白師傅都嚇一跳。

    “你們怎麽準備了這麽多東西?”

    蘇菀也楞了下,詢問道:“這裏不是一百零八個法師嗎?”

    說到這,廚房人笑,隻是笑容中帶點苦澀:“但這其中也有不同,我們隻要負責十二位法師,就是十個小法師,兩個法師就好。”

    “剩下的僧眾有其他大廚房負責,還有兩個大法師則是聖人的禦廚那邊負責。”

    等會。

    蘇菀,李蓉蓉等人看看素齋小廚房裏,不帶他們四個,就有十八個廚子,十八人專門伺候十二個?

    這也太誇張了。

    要知道她們各個膳房,都是一百多人負責一千五百人吃飯,什麽三百多人負責四千二百人。

    按這種比例來說,可見天悲殿和尚們的奢華。

    而且竟然還分檔次,普通和尚在專門的大廚房,厲害點的和尚就在這,最厲害的則是聖人禦廚伺候。

    蘇菀腦海裏隻有四個字,勞民傷財。

    她們四個調過來,過來是給那十個人做飯的,上次冬祭也是給他們做。

    不過這次多了他們的兩個師父過來而已。

    蘇菀看看一桶冬菇,也行,現在還減輕工作量了,那就能做得更精細吧?

    蘇菀謝過蔡師傅,白師傅,帶著李蓉蓉等人繼續做菜。

    此時泡好的冬菇已經舒展開,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現在用個十分之一就好,剩下的放在一旁,反正接下來還會用到。

    蘇菀既然要把這些飯食做好,那肯定精心準備,讓她精心準備的菜肴就沒有不好吃的。

    首先把冬菇,雲耳,也就是黑木耳,五香豆幹,還有胡蘿卜準備好。

    這些東西全都切成絲備用。

    這裏麵的豆幹絲,冬菇絲則直接過油炸。

    炸過的豆幹絲跟冬菇絲多了韌性,隻要不炸的過頭,也不會脆到斷開,隻要炸出裏麵的水分即可。

    接著把所有材料在鍋裏炒香。

    蘇菀發現,這裏的油基本都是清油跟香菇油,芝麻油,菜籽油這種異味稍微大些的油都很少,看來平日隻用最珍貴的油。

    蔡師傅道:“這清油是幾種素油調和到一起,這樣才會沒有異味,是聖人禦廚那邊做出來的,不過一直供我們使用。”

    看來也是有同病相憐的感覺,所以那邊一直幫忙。

    蘇菀想著,其實這也是現代調和油的一種,並非說調和油就是不好,而是如果按照嚴格的科學比例添加,拿出來的油就會又香又好吃。

    她那個時空古代也有類似調油的說法,不同的菜品用不同的油,這點皇家隻會更加精細。

    畢竟有些朝代,兩百多個廚子伺候一個皇帝,可不要變著花樣來做。

    不過這種調和的配方肯定是絕密,可比她做那種小吃配方厲害多了。

    說句實在的,她給甘興也好,李家大豬蹄也好,還有自己的菜譜,找個積年的行家多嚐幾次,就能模擬得差不多。

    但這清油必然經過千百次實驗才成。

    所以蘇菀用的時候非常仔細,絕對不浪費。

    蔡師傅跟白師傅見蘇菀一點就通,根本不用他們囑咐哪些材料要省著用,哪些材料隨便用。

    她一眼就能看出來什麽東西珍貴,什麽東西一般。

    這也隻有手裏過了無數食材,這才能有如此的本事吧?

    蘇菀沒理會旁人目光,她還從冰窖裏拿出兩根黃瓜,看的大家心裏發顫。

    古代,二月份的儲存起來的黃瓜,要多金貴有多金貴!

    剛剛還誇她呢!

    但蘇菀已經把黃瓜切成絲備用。

    因為這道菜要炸,所以黃瓜尤為重要,否則就隻有香,沒有清爽,那吃著也一般。

    方才準備好的鮮腐竹皮攤開,在腐竹皮的裏麵抹上蛋清,然後再把方才炒過的材料,諸如冬菇絲,木耳絲,五香豆幹絲,胡蘿卜絲全都有條理地橫鋪在腐竹皮上。

    鋪好之後直接卷起來,跟卷壽司的手法差不多,因為腐竹皮夠大,看著有小孩手臂的長度。

    卷好之後,外麵一層腐竹皮再塗一邊,看看哪裏沒有蛋清都要補上,兩頭更是要補勻。

    因為是十二個人吃飯,所以這樣的長條做了四個,然後直接放到油鍋裏炸成金黃色。

    腐竹被炸過之後,顏色立刻變得好看,而裏麵原本就被炒香的各種絲,其中香味也滲透到腐竹皮裏,可因為腐竹皮卷了幾層,又被油脂浸透,看著金燦燦的。

    一整個長條炸好再撈出來,猶如一條條金龍。

    蔡師傅跟白師傅都圍過來,隻覺得這菜確實漂亮,也明白為什麽要用到青瓜,隻有這樣才能解油炸的油膩。

    看著炸好的腐竹條,蘇菀手起刀落,切麵團一樣,切的大小均勻。

    圓條形的腐竹包五絲被切成一個個小圓拱形,看著跟虎皮麵包那種形狀差不多。

    但個頭更小,更精致,切開之後就能看到裏麵的餡料,幾種顏色混合到一起,十分生動可愛。

    不過最好看的,還是表皮。

    外麵的腐竹被炸成金黃色,小小的被放到盤子裏,還被繞著青色瓷盤放了一圈。

    遠遠看著金燦燦的,這還不夠。

    蘇菀把切好的白蘿卜拿過來,頭一次展現手頭功夫,不下片刻,一個白色晶瑩可愛的蓮花就已經雕刻好,正好放在盤子在中間。

    這道菜正式做好。

    青瓷盤子,中間擺著白色剔透的盛開蓮花,四周則是金燦燦的小卷。

    不僅好看,還有香味出來,仔細一聞更有黃瓜的清香。

    這道菜做出來,隻是最普通的早餐?!

    蔡師傅白師傅對視一眼,終於知道那幾個法師為什麽要讓蘇菀她們進內宮了,這手藝實在厲害!

    等會,這麽好看的菜叫什麽名字?

    李蓉蓉也看著蘇菀,她對菜品名字一向不上心,從來不搞那些花裏胡哨,估計這道菜就要腐竹炸五絲?

    誰料蘇菀笑著道:“這道菜啊,叫獨坐金蓮。”

    獨坐金蓮?!

    眾人再看看這道菜,名字起的妙啊!

    中間是白色的蓮花,旁邊豈不就是金色的蓮瓣!?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