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3425
  第96章

    連日大雪,主道路上還好,都有官府四鄰出來清理。

    但走到城郊,便是深一腳淺一腳,很難繼續往前走,尚食司被派出來的十多個宮人,同樣在這裏麵走。

    原本是坐車的,但馬車走在這裏便動不了,除非自己騎馬過去,否則隻能步行。

    派出來這十人有尚膳監主事詠蘭姑姑帶著,後麵九個宮人全都是會廚藝的,人雖然不算多,但這裏隻有百十個災民,完全夠用了。

    此次派人也是為了顯示朝廷恩德,而且既然施粥,那周圍窮苦百姓想必都會來。

    既如此,開倉也會充裕些。

    不是朝廷聲勢浩大,實在是積雪寒冷,這是會死人的。

    若今日雪能停還好,停不了,隻怕還有大災,前些年雪災,一死就是一屋子的人,凍到最後,人死的時候還帶著笑,誰看了都會膽戰心驚。

    當年聖人不怎麽重視,險些激起民怨,如今已經習慣怎麽做了。

    反正有備無患。

    除了戶部臉色不太好看,其他都還好。

    禮部隻出了尚食司這麽多人,畢竟職責不同,各有各的事情做。

    因尚食司出來的都是女子,前麵也略略清了些路,隻是泥濘的很。

    蘇菀看看腳上皮靴,沒想到上次冬祭回來沒怎麽用上,倒是這會派上用場。

    出來做粥這件事,原本不該蘇菀來的,她畢竟年歲小,比她年長四歲的李蓉蓉都沒來。

    但尚食司長官卻問她願不願意走這一趟。

    長官都說了,她又豈會推脫。

    幸好自己現在身體還不錯,走這些路能支撐得住。

    但等到了京都北郊,才知道這裏的情況有多不好,房屋塌了不少,多數災民都被安置在破舊道觀當中。

    這道觀許久沒有香火,自然破舊不堪,聽說好在地方還夠大,可以臨時騰出來破舊廚房,讓蘇菀他們熬粥。

    聽說還有陸陸續續的災民會被安置在各處,官府也有專門安置人的慈幼堂,不知道那邊情況如何。

    蘇菀他們還沒進門,就感覺到實際情況跟聽到的情況不太對。

    這破道觀別說做飯的地方了,就連廊下都擠滿受了雪災的災民。

    詠蘭姑姑忍不住道:“不是說隻有百十人受災,這也不止百人吧。”

    反正打眼看過去,少說也有五六百人。

    怪不得他們帶的糧食那樣多,估計派糧的戶部已經想到此事,所以提前備足糧食。

    也是,隱瞞受災人數這種事自古便有,天祥國如此,倒是不稀奇。

    可看著哀嚎的眾人,有些人甚至連被雪壓塌房屋,然後砸到的傷口都沒包紮,看著實在可憐。

    蘇菀他們一路過來,此時已經是中午,從昨日晚上房屋塌,一直到現在,隻怕還沒吃上一口熱乎飯。

    “現下,要立刻騰地方做飯食。”

    賑災自然是做粥最合適,按照朝廷舊例,筷子插米粥內不倒,算是合格的賑災粥,這對尚食司的宮人們來說都不難。

    弄幾口大鍋,猛火來熬,隻要不停攪拌,這鍋就不會糊底。

    除了辛苦些,別的也沒什麽。

    說話間,從身後又走來一隊兵馬,抬頭一看,竟然是認識的人。

    領頭的戚統領也驚奇道:“竟然是你們倆,好巧。”

    這話說的是蘇菀跟詠蘭姑姑,兩人以前都是西膳房的人,而戚統領的靈台門離西膳房最近,自然熟識。

    蘇菀道:“是啊,好巧。北郊賑災是你帶隊嗎?”

    “對,戶部那邊還讓我撥些兵士給你們用,如今風大雪大,很多事情不好做。”

    說著,戚統領指了一隊人出來。

    這不更巧了,領隊的人蘇菀也認識,這不正是上次幫於淑解圍的靈台門護衛柴煥,他的副手正是十分義氣的周兆。

    其實也不能說巧,蘇菀跟靈台門關係向來不錯,也不光認識這幾個護衛。

    戚統領並未多說,放下一隊人馬自己就再往北去,估計要看看偏遠地方的情況。

    柴煥這邊他是隊長,副手為周兆,餘下還有十三名兵士,算是一共十五人。

    但她們這邊隻是做飯,需要這麽多人嗎?

    尚食司其他宮人提出這個問題,蘇菀就看了看她,反而柴煥又看向蘇菀,見她不打算回答,這才道:“恐有流民傷人,所以要加以保護。”

    都是從宮裏出來的宮人們,若遇上流民作亂,隻怕要出大事。

    可蘇菀瞧著,這些護衛兵士身強力壯,以他們的身板對上普通饑餓瘦小的流民,手裏還有兵器,能以一敵十都不為過。

    何必要留下一共十五人?甚至還留了兩匹馬。

    這也不會是來賑災的三個皇子之一三殿下所為,他但凡做事總有目的,隻是為了保護不至於。

    除非他知道,賑災的災民不止這破道觀裏的五六百人。

    甚至還有更多人。

    蘇菀心底一沉,來之前聽的消息,跟如今的消息,簡直天差地別。

    雖說這樣想,但蘇菀並未把表情帶到臉上,隨著眾人一起找個能做飯的地方。

    如今最要緊的,還是把火升起來,鍋架好,開始熬粥。

    不需要什麽廚房,找個能擋風雪的空地就好。

    但就算這樣的空地,也不好找。

    破道觀實在下不去腳,也沒人願意出來騰位置。

    若還擠在道觀裏,那畢竟還暖和,還有活命的機會,若把地方騰出來熬粥,說不定粥沒吃到嘴裏,人都先凍死了。

    詠蘭姑姑皺眉:“這也不能怪他們,天寒地凍,他們衣裳又單薄,哪有精力思考那麽多。”

    蘇菀打量一圈,破道觀附近的房屋也是擠滿人,目光放到破道觀往西的方向,不遠處有處光鮮亮麗的廟宇。

    廟宇高屋厚牆,但竟然無流民敢去牆角避風。

    稍微想想便知道怎麽回事。

    兩相對比,蘇菀難得有了火氣,她那個時空的僧人,願意為即將生產的孕婦廣開廟門,還允許在寺廟裏殺生燉雞湯。

    可如今這裏的和尚,卻連牆角都不願意讓人去依仗。

    蘇菀指了指廟宇院牆處,開口道:“不如就以那堵厚牆做依托,臨時在旁邊搭起帳子,而且那邊地方寬闊平坦,方便施粥。”

    蘇菀說完,眾人沉默。

    連詠蘭姑姑都微微搖頭:“那裏是寺廟。”

    是啊,那裏是寺廟,所以誰都不敢過去,甚至靠近都不敢靠近。

    “就是寺廟,所以才該過去,普通人都愛說菩薩心腸,指的不就是好心腸嗎,救苦救難的同門佛祖連這點小忙都不願意幫,是不是太奇怪了。”蘇菀年歲小,說話像是無意一般,畢竟從小孩子嘴裏說出的話,不用那麽當真。

    就算如此,還是激起眾人一身冷汗。

    蘇菀看看隊長柴煥,隻見他微微搖頭,顯然不成。

    不過辦法總會有的,挨著破道觀不遠,直接紮起帳子就好,厚厚的氈布照樣可以擋著風。

    有護衛兵士們率先動手,帳子很快被紮好,爐火也起好。

    運來的大米被人牢牢看護,等大鍋裏的水一開,立刻下進去。

    這活並不難做,尚食司派來的又都是會做飯的,不出兩刻鍾的功夫,米粥的香味已經飄散。

    這讓原本破道觀裏許多虛弱無力的災民下意識睜開眼。

    可以吃到粥了!

    還是那種筷子立在米粥裏不倒的那種。

    這帳子裏麵繼續熬粥,外麵幾步則開始施粥,災民們排成五列,有兵士維護秩序,確實人人都能喝上一碗。

    詠蘭姑姑原本還怕粥在外麵會涼,但看看施粥的速度,到眾人手裏應該還有餘溫。

    不管怎麽樣,餓了一天的災民們總算吃到第一口飯食,無不對朝廷感激涕零。

    蘇菀原本在後麵熬粥,剛出去看一眼,就看到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身上隻穿著單衣,凍得瑟瑟發抖,連手上的“碗”也隻是個破瓷片。

    詠蘭姑姑見此,換了個碗給她,隻見她千恩萬謝,身上單衣看著更單薄了。

    蘇菀摸了摸裏麵穿著的厚絨子,下意識歎口氣,走到帳子裏麵給取出來,直接給小姑娘裹上。

    她旁邊的爹娘更是感激不盡,一直在念朝廷的好,也念施粥眾人的好。

    但這哪裏夠,不過是一塊絨子而已,也不過是一碗粥而已。

    對他們來說,杯水車薪。

    這雪一直未停,施粥也沒停過,蘇菀他們這邊施粥,另一邊也有兵士繼續紮帳子,讓災民們至少有個擋風雪的地方。

    忙到下午,災民們竟然越來越多,從再北方向,還有陸陸續續出來求粥的百姓。

    戚統領那邊又加派人手過來,這才讓此處秩序沒亂。

    一片忙碌之中,蘇菀又看看緊閉大門的巍峨寺廟,再看看凍到蜷縮一團的災民。

    早晚要拆了你們這種破廟。

    與此同時,從北郊去皇宮的加急文書已經呈到聖人堂前。

    跟著文書一起去的,還有原本應當在賑災的三殿下。

    朝中緊急召各部官員聽令,文書傳到在場所有人手裏,皆是震驚無比。

    什麽受災隻有百十人,分明是三千多人。

    而這三千多人,竟然恰巧多來自一個莊戶,這些人的房屋恰巧又都是臨時搭建,所以才會經不住兩日風雪。

    世上哪有那樣巧合的事。

    若巧合多了,定然有問題。

    隻見三殿下又道:“這些三千多人原來的田產房屋被侵占,在入冬的時候夷為平地,如今的房子隻是臨時搭建而已,他們若有之前的房屋,絕對不會經兩日風雪,房屋便直接坍塌。”

    “在冬祭大享殿內,我抓到意圖破壞祭祀的賊人,也正是這些莊戶出身的好漢。”

    “他們房屋被侵,所以才意圖報複大法師們主持的祭祀。”

    “此事有因有果,非他們之罪過。”

    “所以,這次不是天災,乃是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