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3503
  第26章

    五月初一,今日西膳房的菜單已經寫下來。

    早飯時間還沒過,前麵留幾個打飯的宮人,後麵休息好的宮人已經開始跟著蘇菀做事。

    這是頭一次做午飯,大家都認真細致。

    以前隻是她們不會做好吃的飯食,並非不願意。

    再說了,隻有好好做飯,才能讓西膳房不換西丞副,更不換左右執掌。

    眾人自然盡心竭力。

    要做的第一道菜,也是今日最費功夫的菜,也便是七星魚丸。

    蘇菀一邊做,一邊開口道:“這是道閩菜,是湯類特色魚丸。”

    “相傳早年間漁民擺渡載客時候提供飯食,但在擺渡時遇到風暴,被困在一處避風港,被困之時隻能捕魚充饑。”

    “時間一長,大家吃的厭煩,於是船夫的妻子便把魚去刺,混合船上的薯粉,做成了如今的魚丸。”

    “等大家平安歸家,船夫的妻子便開了一家魚丸店,因為味道極好,還有過往的書生給他們魚丸寫詩。”

    “那句叫,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

    “於是這魚丸從此便叫七星魚丸。”

    其實若說七星魚丸,大家可能不太理解,但若換個常用的名字包心魚丸,估計很多人就懂了。

    說話間,蘇菀已經將魚肉洗淨,剁成魚泥,去魚肉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不好將魚刺也帶進來。

    蘇菀順著魚肉的紋理,幾乎能把魚刺完整地剝下來。

    這一手功夫引得眾人驚歎。

    “這魚刺剝的竟然這樣完整。”

    “哇,真的沒有刺了。”

    “好厲害的刀法。”

    蘇菀笑道:“熟能生巧。”

    這輩子雖然沒怎麽做過菜,但上輩子她可是經常在家裏私廚幫忙,學到的手藝可不少。

    剝魚刺這種手頭功夫,她自然會的。

    蘇菀教著眾人剝魚刺技巧,其他人雖然不能剝得這麽完整,但速度明顯提升。

    這邊繼續剝魚肉,等著剁成魚泥。

    另一邊就可以做七星魚丸,也就是包心魚丸裏的夾心了。

    裏麵的夾心必然是豬肉來做。

    而且必須把肥瘦分開切丁,瘦肉保證裏麵夾心的口感,肥肉保證油潤,所以還要瘦肉居多點。

    好在隻做裏麵的夾心,所以肉餡少點也可以。

    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在裏麵加些切碎的蝦仁提鮮,但西膳房顯然沒這個條件,加入一點蝦粉也差不多了。

    瘦肉跟一部分肥肉剁餡,再把蝦粉跟一小部分肥肉混合,等蝦粉浸滿油脂,再一同攪拌到肉餡裏麵,同時倒入香蔥,食鹽,薑末,白糖,醬油等提味。

    蘇菀把肉餡做好,再把肉餡團成小丸子,約莫三分之一小拇指大小便可以。

    因為餡料少,所以一盆肉餡能做幾百個丸子。

    在西膳房做事,是要精打細算的。

    等丸子搓好,直接放到隔壁小冰窖中備用。

    這些事情做完,另一邊的魚泥也剁好了。

    但魚泥跟肉餡一樣,同樣要按照一個方向攪拌上勁,這是肉餡彈性勁道的訣竅。

    按照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利用攪拌的動作,破壞肉的纖維,把肉裏麵的膠質打出來,這樣就會黏糊糊的,更好吸收各種調料。

    打出來的餡料還有魚泥最好是汁水充盈,但又不粘手。

    道理可能西膳房的人聽不懂,但大家照著做就好。

    魚泥裏自然還要加入蔥薑末蝦粉。

    古代的提鮮所有那個的東西基本都是蝦粉,海鮮粉,香菇粉,雞粉等等,味道也很不錯。

    最後餡料再打入雞蛋清跟胡椒粉,少量澱粉,都是為了更好讓魚泥成型。

    做到這一步,就可以到開水鍋附近,一手取魚泥擠成丸子形,再把冷凍好的豬肉細小丸子塞入魚肉當中,最後糊上一點魚泥按壓,重新成為圓形。

    再用筷子把成型的軟黏生魚丸快速放入沸水鍋中。

    不出片刻,七星魚丸漂浮在鍋中,圓潤雪白,像是繁星一般可愛。

    接下來蘇菀動作更加迅速,鍋裏直接下入七個魚丸,讓人下意識想說,怪不得叫七星魚丸,竟然是這個意思。

    如果按照傳統些的做法,此時等著魚丸煮熟,到時候調味裏麵的湯汁,那就可以帶湯一起食用。

    但蘇菀這會的意思,便是先做熟,晾涼,中午做菜的時候直接加熱。

    跟現代的速食丸子差不多。

    在知道要做食堂菜的時候,蘇菀就想過,怎麽才能盡量避開大鍋菜一鍋做。

    怎麽才能最大程度保持飯菜的口感。

    如今便是個很好的方法。

    一時間大廚房魚肉飄香,還帶了豬肉香味。

    第一鍋出來的七星魚肉可以直接嚐嚐。

    輪值的右執掌,還有周圍幾個宮女皆嚐了一口。

    這魚丸肉質嫩滑,彈性十足,裏麵的肉餡更是鮮美,還有豐富的汁水,此時再配上煮丸子的鮮湯,實在是回味無窮。

    這道菜就一個字,鮮。

    七星魚丸準備好,中午的時候直接下鍋稍微煮煮,再加上配菜,便是極好的菜肴。

    而且右執掌也發現了,這魚丸可以多做些放到冰窖保存,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讓人吃的美味。

    眾人還在回味包心魚丸,蘇菀已經開始做第二道菜,豌豆肉末。

    如今春末夏來,正是豌豆摘下的時候,現在的豌豆也便宜。

    這道菜也好做,蘇菀想吩咐人把豌豆白水煮熟晾幹,快到中午的時候,就可以用了。

    如果是做菜的時候,把豌豆在鍋裏悶熟,那自然也可以的,但味道未免寡淡。

    現在想煮熟備用,瀝幹水的時候,豌豆的表皮又會隨之鎖緊,保留豌豆的完整跟口感,到時候下鍋大火一炒,立刻就能出鍋,避免在炒鍋裏時間長,也避免燜煮。

    其實量少的時候,可以下鍋一起炒,因為鍋小,食物小,受熱均勻。

    可現在是大鍋來做,為了食物熟得均勻還快,這是最好的方法了,那就是提前處理好食材。

    在蘇菀要接手西膳房膳食的時候,她已經在腦海裏想過這些事。

    豌豆肉末是道極好的下飯菜,到時候肯定能讓人回味無窮。

    其實做到現在,不少人已經發現蘇菀做菜的規律。

    那就是提前備菜,把繁瑣不好熟的食材,都提前處理,這樣做的時候肯定不會手忙腳亂,而且最大程度保證食物的口感。

    要讓蘇菀講,這樣來做,自不如她一鍋一鍋炒下來。

    但憑借她一人的本事,怎麽可能一頓飯做幾百人的四菜一湯。

    還是按照後人總結下來的經驗來做事更好。

    接下來的魚香茄子,蒜蓉時蔬倒是不用準備的時間太長。

    茄子可以先切好用鹽醃製吸收水分,一會吃起來口感更好。

    青菜當然清幹淨備用就好。

    最後把冬瓜跟豆腐備好,大米先泡上,到時間的時候直接可以做主食跟湯。

    蘇菀一點點吩咐下來,西膳房有條不紊來做。

    甚至到中午飯點之前,大家還有時間休息。

    這讓人不可思議。

    做了這麽多複雜的準備工作,用的時間竟然比平時還少些,真是讓人驚訝。

    蘇菀隻想說,這便是工作效率啊!

    隻有安排好事情,才會讓大家速度提升,大家速度提升了,事情也就簡單很多。

    等蘇菀坐下來休息,立刻有人端過來甜水給她喝,明顯覺得她辛苦。

    除了這一點,也是眾人感謝蘇菀的無私。

    她對自己的手藝竟然不藏著掖著,竟然有什麽說什麽。

    旁的不講,就說怎麽讓肉餡更好吃這一點,她大可什麽都不講的。

    可此時卻說的明白。

    怎麽讓人不覺得她實在好心。

    蘇菀明白她們的意思,不過她覺得這些都是後代做飯的常識了,又不是什麽她正在的家傳手藝,又有什麽不能說的。

    再者講了,如今做飯的手藝才哪到哪。

    特別考驗功底的小灶台上才是玄機萬千,不同的食材怎麽處理,用什麽火候,甚至用什麽鍋鏟,全都非常講究。

    如今粗粗糙糙做頓飯,也什麽厲害。

    幸好蘇菀不把內心話說出來,否則粗糙做頓飯?

    這還粗糙?

    西膳房這邊忙得熱火朝天,禦用監跟尚寶監的宮人則在各自官署想著午飯的事。

    現在他們這兩個地方,其他事情不重要,就吃飯的消息傳得最快。

    他們都在好奇,午飯能跟早飯做的一樣好嗎?

    早飯到底比較簡單,不如午飯正式。

    至於晚飯?

    暫時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畢竟炸醬麵,連聽都沒聽說過。

    還是先想想午飯吧。

    特別是七星魚丸,這是什麽東西。

    兩邊人討論得熱火朝天,但也有些不同,禦用監是總管跟下麵太監侍衛們一起討論。

    尚寶監這邊隻有低等太監才敢說兩句。

    因為尚寶監的總管跟侍衛都是家裏有名的人物,定然不需要西膳房飯菜。

    可他們討論的太熱烈,到底被尚寶監總管聽到。

    這位總管精瘦地看,眼神帶著懶散,他叔父曾是內宮的太監總管,當初於殿前有功,所以賜了他蒙蔭,可以在尚寶監賦閑。

    以前尚寶監還有些實權,現在也隻能賦閑了。

    至於尚寶監的侍衛總管,更是京城有名號的人家,特意把家中不成器地子弟送到這,也算有個差事做。

    這兩位總管雖說一個是太監,一個是侍衛,但都愛喝酒耍樂,吃食更是挑剔,平日裏遍尋京城好吃的去處。

    但再好吃的東西,也會吃膩。

    現在偶爾聽到下麵太監們說的話,也就抬抬眼,看他們誇的那麽厲害,要不然嚐嚐?

    想到這,尚寶監太監總管想到今日早上讓人取來的吃食。

    他原本想嚐嚐的,但手下小太監給他買來京城極難買的冰糖團子,所以就把早飯放到一旁。

    要不然中午就再試試?就當打發時間了。

    作者有話說:

    明天(30號)更新會稍微晚一點,但晚上會給大家三更補償

    30號過後更新時間就會固定啦,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