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3617
  第22章

    為了不暴露身份,從內宮來的探子硬生生吃完一大碗飯菜。

    旁邊的其他小太監下意識給他比了個大拇指。

    牛啊,兄弟。

    這都能吃完,要餓到什麽地步啊。

    這內侍回到掌權貴人身邊,聲淚俱下說了自己方才經曆什麽,最後斬釘截鐵道:“娘娘您就放心吧,那西膳房的病症不是一日積下來的,怎麽能改善的那麽快。”

    “那邊又沒什麽得力厲害的宮女。”

    “再說了,隻會做飯又有什麽用,一個人就能做一個膳食堂的飯食嗎?再說,就算有個人會做,那她也不舍得教旁人吧。”

    “您放寬心吧,三個月後,這個西膳房定然是您的囊中之物。”

    做這種食堂飯確實不容易,一個人做難免勞心勞累,四五個人做,西膳房又沒那麽多人。

    除非主廚這個人既肯把自己的手藝教給旁人,又能服眾。

    若西膳房有這樣的人,那他們怎麽會發現不了?

    掌權貴人聽此,這才笑笑,讓內侍退下,最後還道:“難為你嚐了那麽難吃的飯菜,苦了你,下去領賞吧。”

    “多謝娘娘。”

    內侍揉著肚子離開,暗暗咒罵西膳房。

    剛出門,正好碰到三殿下宮裏的灑洗太監,明顯過來給娘娘回稟消息,將三殿下的近況一一告知。

    這位三殿下宮裏漏的跟篩子一樣。

    如此情形,也不知道娘娘為何還要時時留心。

    就算三殿下是聖人唯一的嫡子,但聖人實在看他心煩啊。

    內侍想著的三殿下此刻剛從關帝廟裏出來。

    今日談論兵法稍微遲了些。

    十三歲的少年身形看著單薄,但又如鬆柏般直立,他相貌生得極好,隻是麵容冷然,讓人不敢多看。

    三殿下悄然離去,卻並未回自己宮中,反而去尋其他手下。

    有些事,已經要開始籌謀。

    跟關帝廟距離不遠的西膳房,此刻已經沒什麽人了。

    而蘇菀此刻卻在準備明日早上的食材。

    明天便是她主廚的第三日,已經有西外宮諸司宮人翹首期盼,早早問蘇菀明日早上做什麽。

    看樣子一天就盼著這一頓飯呢。

    蘇菀也不賣關子。

    認真寫下明日早上的菜單。

    豆腐腦,韭菜炒豆芽,涼拌木耳,蔥油花卷。

    但是簡單的飯食,可也兼顧了營養。

    今日吃的是豆漿,明日就做豆腐腦,大家也順手。

    既然菜單都出了,西膳房也會備好所需食材,至少黃豆先泡上,這都是蘇菀昨天交代過的。

    豆腐腦跟豆漿的做法,其實也隻差一個步驟。

    都是黃豆泡好之後,再磨成豆漿,添水煮開後便是能喝的豆漿。

    拿到過濾好的豆漿,用白醋來把液體的豆漿點成塊狀的豆腐腦。

    所以誰不說黃豆是個極好的東西,可用性實在太高了。

    除了豆子要提前處理之外,還有花卷的麵更要提前備好。

    不然明日起來,那真的要趕不上早點。

    隻是蘇菀已經擼起袖子準備發麵的時候,就聽左執掌看了看道:“既然是做花卷,那就多做些,明天一日三餐都需要花卷跟饅頭的。”

    蘇菀自然點頭。

    這有什麽不行的。

    隻是左執掌道:“你若有什麽家傳法子,是不必說出來的,西膳房的宮人們也明白,絕對不會偷學。”

    蘇菀聽完這話恍然大悟。

    怪不得方才自己泡黃豆的時候,大家都搶著幫忙。

    可這會說要做花卷,大家卻離遠了不少。

    竟然是這個原因。

    在古代手頭有一門技術,那就足夠吃喝了。

    更別說原身是祖上的手藝,憑著手藝在京都都有店鋪,若不是到原身她爹這一輩不爭氣,那鋪子也不會盤出去。

    但就算這樣,原身她爹還能憑著白案手藝,在京城酒樓裏有能養家糊口的收入。

    可見一門技藝的重要性。

    西膳房宮人們下意識避嫌,倒是讓蘇菀有不少好感。

    可自己到底不是原身,她手上的手藝雖是母親教導,但也有前世私廚裏麵大師傅們的指點。

    她自己的技術誇大些說,是後世的百家之長。

    倒是不用藏著掖著。

    再說,不過蒸個饅頭花卷,旁人學了,她也無事的。

    蘇菀笑著道:“西膳房這麽多饅頭跟花卷要做,我一個也做不來。”

    “再說這點白案功夫也不是什麽秘方。”

    見蘇菀再三肯定,左執掌這才喊了旁邊的人,跟著一起做饅頭花卷。

    被喊過來的宮人們個個麵露驚喜。

    就差直接喊蘇菀師父了。

    可惜師父也不是隨便能喊的,這要看蘇菀願不願意,不是她們能做主的。

    有了更多人加入,發麵的速度自然快了很多。

    古代自然還沒酵母,而多用酵汁,酵麵。

    這種比較傳統的發麵方式蘇菀也接觸過,其中酵汁用得格外小心,如果酵過多,那蒸出來的饅頭就是會發酸,太少的話麵團又膨脹不起來。

    其實做好的饅頭跟花卷,其實應該有一絲絲的甜味。

    其中甜味並非放了蔗糖,而是發麵過程中,澱粉酶可以分解出澱粉裏麵的糖分。

    這個度又很難把握,甚至全靠經驗跟手感。

    可是如果做好的白麵饅頭,剛出鍋熱氣騰騰的時候,一口咬下去,饅頭帶著麥香獨有的香甜。

    就算想做個簡單的白麵饅頭,裏麵的學問可是不少。

    蘇菀見西膳房的麵粉不錯,所以這才起了心思想做饅頭跟花卷,當做明日的主食。

    再加上左執掌說幹脆做一天的麵食,那要發的麵可就多了。

    眼看著西膳房忙得熱火朝天。

    明明年齡最小的蘇菀,卻成了其中主心骨,誰看了不覺得驚奇。

    沒辦法,誰讓蘇菀手藝厲害,再有左右執掌撐腰。

    西膳房幾十宮人全都心服口服。

    四月二十三。

    也是蘇菀開始做早點的第三天。

    早早來到西膳房大廚房,蘇菀已經習慣了。

    她不管到哪都能適應得極快。

    原本以為會在小廚房待上一段時日,可因為西膳房有事,再被調過來也正常。

    今日要做得豆腐腦也可以開始做了。

    因為西膳房人多,也不需要蘇菀動手,豆漿已經準備好。

    昨天煮豆漿的時候蘇菀已經教過西膳房的大宮女大姐姐跟二姐姐,她們兩個學的極快,今日蘇菀再提點幾句,就能做出來。

    雖不如蘇菀做的,但也不錯了。

    有了豆漿,就要開始點豆腐腦,白醋加清水調成合適的比例,一邊倒入豆漿裏,一邊慢慢攪拌,跟做豆腐差不多。

    隻是要更為嫩滑,而且白醋的比例也掌握好,不然做出來的豆腐腦會比較酸。

    說到豆腐腦,自然要提一下豆腐腦的甜鹹之爭。

    到底是甜黨還是鹹黨,沒事還拿出來吵一架。

    可要蘇菀說,甜豆腐腦跟鹹口豆腐腦各有好處,所以今日她幹脆把兩種料頭都做了。

    甜的簡單,隻要把蔗糖水化開即可。

    好在如今天祥國的蔗糖不少,在宮裏也不算特別貴重。

    甜口的豆腐腦自然不用講。

    鹹口的自然要調個鹹香的料子,到時候直接澆到豆腐腦上。

    滋味甚足的料汁裹滿嫩滑的豆腐腦,能不好吃嗎。

    一會雪白的豆腐腦就放到中間,誰喜歡什麽口味,就自己去選。

    絕對滿足大部分人的需要。

    蘇菀剛把兩種豆腐腦的料汁調出來,就看到周圍一圈人眼巴巴地瞧著,特別是小月跟春香,就連穩重的於淑也是這個表情。

    她們都想嚐嚐!

    一側的五個大宮女又何嚐不是!

    她們頭一次感覺這麽幸運,幸好她們在西膳房當差,這樣就能頭一個吃到蘇菀做的食物。

    小月春香率先選了甜口的豆腐腦,一口下去,跟吃甜品一樣舒心。

    糖是能給人帶來快樂的,心情低落的時候吃口甜品就能好起來,可是有科學依據的。

    而且甜口的東西還能提神,讓早晨快速清醒。

    她們兩個年紀小,自然愛甜食的很。

    於淑跟旁邊的大宮女大姐姐則吃了鹹口的,鹹香料汁能直接抓住人的味蕾,讓人愛上這個味道。

    兩人則一下子愛上這個味道!

    不過既然都在西膳房了,兩種口味的豆腐腦自然都能嚐到。

    雙方彼此交換,誰知道眼看著就引起了古代的甜鹹之爭!

    小月春香覺得甜口豆腐腦天下無敵。

    而於淑跟大姐姐則覺得鹹口的更為好喝。

    一時間西膳房竟然因為這件事開始爭論,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蘇菀長歎口氣。

    果然,甜黨跟鹹黨什麽時候都會爭起來的!

    等端午的時候,她還要做兩種口味的粽子,到時候應該更熱鬧!

    但大家爭論歸爭論,事情還在照常做。

    接下來的韭菜炒豆芽,涼拌木耳,都是蘇菀掌勺。

    那麽大的灶台,那麽大的鍋,那麽大的鍋鏟。

    隻有蘇菀個子矮,好在她做過一兩遍,就可以站在一旁指點。

    看著熱騰騰的菜肴,再看看旁邊拌好的芹菜木耳。

    一個熱氣,一個清爽。

    最適合早上吃,配著豆腐腦簡直絕了。

    剩下的便是蔥油花卷跟饅頭。

    剛蒸好的饅頭看著白嫩嫩的,戳一下立刻能彈回去,顯然這麵發的好,蒸的時間也好。

    不枉費蘇菀的心思。

    蘇菀掰開一個饅頭,見裏麵層次分明,就知道揉麵的時候也沒問題。

    這樣做出來的饅頭既勁道又有細微的甜口,實在好吃。

    蘇菀都能一口氣吃兩個!

    等會再給言沛帶些,他應該也會喜歡吧。

    天蒙蒙亮,各宮飯點要到的時候,西膳房已經準備妥當了,今日還多做了許多,省的有人再搶飯吃。

    今天的蘇菀牌早點又開始營業了!

    但等西膳房食堂大門一開,門口竟然冷靜得很,甚至比前兩天人都少。

    這是怎麽回事?!

    又等了兩刻鍾,來吃飯的人還是寥寥無幾,眼看大部分人的飯點都要過了,可來的人依舊很少。

    甚至連禦用監的人都沒怎麽過來。

    蘇菀看著今日特意多做的吃食。

    若是沒人來,這可怎麽辦?

    別說蘇菀皺眉,就連在側廳做事的左執掌都出來瞧了瞧。

    前兩日的飯食明明非常好,今日怎麽來人這麽少?

    其中有什麽緣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