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作者:華卿晴      更新:2022-08-02 15:49      字數:9516
  第87章

    “誰讓文秀討人喜歡呢。文秀這孩子在母親跟前, 在二嫂跟前,最近是越來越得看重。”侯府的三太太賈氏如是說道。

    杜綿綿聽懂嫂嫂話中的深意。她又不傻,她其時得著侯府的一些消息。對於趙文秀的一些舉動,她還是暗中幫襯好些忙。

    “元秀瞧著妹妹受寵, 想必她是歡喜的吧。姐妹二人一旦一起參加大選, 中選的機會大上一倍。”杜綿綿嘴裏撿著好聽話講,她說道:“趙家二姐妹, 一旦誰攀上高枝兒, 另一人都會得利。”

    “就是如四弟妹講的,都是一家子姐妹, 自然得盼著自家姐妹嫁得好。”三太太賈氏肯定的回一話。

    二人又是談一些話後,杜綿綿又是知曉著侯府的朱蘭華、朱蘭清在今年的秋就會出嫁。到時候免不得杜綿綿也來參加成婚的賀喜。

    在侯府蓮子軒這兒說會子話時,杜綿綿心頭算著時辰,她瞧著差不離。她準備告辭時,蓮子軒的丫鬟來稟話。

    杜綿綿就在旁邊,她自然也聽一個清楚。隻是聽著這一個消息後, 杜綿綿的心頭落一塊大石頭。她心裏嘀咕一句,來了, 來了。

    “我知了,你退下吧。”三太太賈氏擺擺手,她讓丫鬟退下。

    “元秀真是沒福份。”三太太賈氏對著妯娌杜綿綿說道。杜綿綿點點頭,她臉上的表情也是讚同的模樣。可她的心頭最明白。這一切都是人的算計。

    “是啊, 後天就是大選日。眼瞅著, 這等機會臨近呢。元秀這等時候出問題,還真是麻煩。要知道人選都是報上去了。”杜綿綿感慨一回。

    “沒法子, 人出事兒, 隻能由侯府把消息稟明上去。”三太太賈氏回一話。

    “元秀自個兒如何不知道自己花粉過敏, 這還是鬧得渾身出著紅疹子。”杜綿綿搖搖頭,她是歎息一回。她似乎在替趙元秀感到可惜。

    “四弟妹,要我說元秀不能參加大選,於你和四弟是好事兒。”三太太賈氏是提一話。

    “嫂嫂,何出此言。”杜綿綿差異一回。她心頭也是這一般的想法,可她絕對不會承認的。杜綿綿與夫君司徒弘光還是要臉的人。

    “元秀與錢姨娘是舊怨,與四弟這兒也是結著恩恩怨怨。一旦真讓元秀攀上高枝變鳳凰,誰知道她會不會小心眼兒發作。”三太太賈氏以女人的直覺做保證,她就是真心這般覺得。

    “不會吧。我瞧著元秀待我這一位舅母的態度還不錯。”杜綿綿捂嘴,她在裝驚訝。

    “知人知麵不知心。四弟妹,你得防一防小人。”三太太賈氏勸一回話。

    “謝嫂嫂的提醒。”杜綿綿連連感激的模樣。

    “元秀出事兒,咱們要不要去探望一回。”杜綿綿又是提一話。

    “不必去了。元秀若是不能參加大選,她那兒的冷灶,咱們何必巴巴兒的去燒一下。”三太太賈氏很現實的回一話。

    杜綿綿聽著這一話,她是若有所思。杜綿綿笑道:“就怕文秀那兒會多想。”

    “唉呀,四弟妹,你不在侯府,你是不知道元秀和文秀姐妹二人也就是麵和,這未必心和。我瞧著文秀小心思挺多的。元秀也不知道是真傻,還是在裝傻。”三太太賈氏一時口快,這不,她是說漏嘴了。

    杜綿綿聽著嫂嫂賈氏的話,她想扶額。她聽著嫂嫂賈氏的真心話,她能怎麽辦?

    “也可能是一個嫡出,一個庶出,在娘家時一直不太親近。在侯府後,這般才是親近起來。隻是年歲大了,倒底是不比著從小感情好的姐妹。”杜綿綿這般替趙元秀和趙文秀強行解釋一回。

    杜綿綿總在維護自己的人設。這等時候也不例外。

    “可能也就像四弟妹你講的打小關係平平,一旦真在一起了,那熱絡勁兒也不是一下子真能培養出來的。倒底一個嫡出,一個庶出,哪能真沒有隔閡的。”三太太賈氏表示嫡出、庶出之間起矛盾,這事情她見得多。

    杜綿綿與三嫂嫂賈氏又是聊一會子話。最後,她是起身告辭。

    從蓮子軒離開後,杜綿綿還是去了一回趙元秀、趙文秀住的院子。杜綿綿總要來瞧一瞧趙文秀的成果如何?

    真是出乎杜綿綿的預料,這一位趙文秀表姑娘的手段也是夠狠的。對著親姐姐下手時,沒留著半分的情麵。

    杜綿綿瞧著過敏的趙元秀,不光是脖子上露的肌膚出現紅疹子,臉上的紅疹子更是嚇人的很。杜綿綿也與丫鬟問過話,府醫都講了,這等過敏之疾要養著,真要痊愈至少得在半個月後。

    半個月後,大選是沒可能。趙元秀的前程,那是黃花菜一樣的涼了。

    “我聽人講多用一些美容養顏的藥膏,這等紅疹子一定會痊愈,最後不留疤。”杜綿綿送的就是一道藥方子。她沒有真的送藥。

    “這是我以前尋來的方子,也是為著我娘家四妹妹求的。這一回給外甥女,外甥女用前不妨讓府醫瞧瞧,看看合適不合適。”杜綿綿把後患之路也是堵了。總之府醫先看看,用與不用在對方。

    趙元秀謝過一回話,隻是她的神色間不時還是眉頭微皺的模樣。

    趙文秀是客氣的替姐姐謝過話。

    杜綿綿當然是把對方的感謝一一收下了。

    在趙家姐妹這兒,杜綿綿沒留久。隻待杜綿綿離開後,院中丫鬟得著趙文秀的吩咐送一回。

    就在院門口,丫鬟與杜綿綿說道:“文秀表姑娘在元秀表姑娘的跟前,總愛說著一些似事而非的話,似乎在點醒元秀表姑娘她的花粉過敏太巧著,怎麽太太一來,這就是出現這等巧合的事情。”

    杜綿綿一聽後,她是眉頭一動。她是萬萬想不到,她想借著趙文秀的手。趙文秀還想潑她一身髒水。

    隻能說這一位趙文秀姑娘的心眼兒,真黑。

    “既然文秀表姑娘這般多的心眼兒。那不妨待這一位去大選後,把一些證據讓元秀表姑娘發現一下。這姐妹情深的,我倒覺得真相就是殘忍些,也是能讓元秀表姑娘快些成熟起來。也免得將來吃更多的虧欠。”杜綿綿對丫鬟吩咐一回話。

    這是杜綿綿尋來的釘子,專門擱到趙文秀身邊的。

    隻是傳一傳話,對方能得著好處。

    丫鬟輕輕一點頭。

    杜綿綿笑道:“你娘家那兒,我會吩咐奶娘送去五十兩的銀子。我相信這一回的事情,你一定能辦妥當的。”

    丫鬟又是對杜綿綿福一禮,然後對方告退。

    杜綿綿在趙家姐妹的小院外是站片刻後,她方是離開。杜綿綿是走了。趙家姐妹的屋中,趙文秀還在與姐姐講話。

    “姐姐,你還瞧四舅母的藥方子,您真相信她。”趙文秀的臉上是不相信的模樣。

    趙文秀哪怕對嫡姐下手了,她覺得自己也沒錯。她是在幫襯嫡姐,畢竟嫡姐這等前世就證明過,那是出不了頭的人。何苦再去選秀,這是在浪費機會,浪費忠勇侯府的資源。

    趙文秀想攀上高枝兒,她想被選入東宮。

    從後來陸陸續續的夢中,趙文秀知道將來的下一任帝王是如今的二皇孫司徒瞻。若是能在這一次大選中出頭,趙文秀想一想將來能成為宮裏的娘娘。

    趙文秀心神起波瀾。這等機會,嫡姐不中用,她自然就是爭取了,她一定可以改變自己前世的命運。忠勇侯府不過是她的跳板,她的未來不可限量。

    “許是你多想了,妹妹。”趙元秀還是不想把人心想的太壞。再則說起來,原來的事情裏似乎還是四舅舅吃虧。

    至於母親的外祖母,全……趙元秀不知道應該稱呼全嬤嬤,還是稱呼一聲外曾祖母。她知道這一位是她的血親。可對方的手頭有人命。趙元秀隻能一聲歎息。

    “再則說四舅舅已經過繼去司徒家。妹妹,咱們能得侯府的庇護,總是受人恩惠,當有報恩之心。”趙元秀嘴裏這般說道。可趙元秀的心中,趙文秀的話還是讓她心緒起伏。她並不是如自己想的那般大度。

    趙元秀隻是沒有證據,一切全是庶妹的猜測。就像她說的,她是得忠勇侯府的庇護。她真是無事生非,也不過讓忠勇侯府的長輩們生起厭煩之心。

    趙文秀聽懂嫡姐的話中之意。她說道:“是,是我說錯話了,姐姐,你莫怪我,我就是擔心你。”

    “我知道,父親與母親不在了,咱們姐妹是世間最親近的人。我知道妹妹你的好意。”趙元秀回一話。

    趙文秀一聽,她是低了頭。她掩去眸中的異樣之色。她對於趙元秀的看法一直是無能之輩。可到底是她的嫡姐,趙文元心頭想,隻要你不擋我的路,我且與你留一些姐妹之情。將來一旦我富貴榮華得享,也必是給你一份蔭庇。

    當天,杜綿綿從忠勇侯府歸來。

    當晚,杜綿綿與夫君司徒弘光獨處時,杜綿綿在歇息前,她把今個兒在侯府的見聞說一回。杜綿綿著重的講一講趙文秀的手段,還有趙文秀給潑到身上的髒水。

    “瞧瞧文秀表姑娘,人美,心眼兒卻多的很。這般人物一旦進宮,還真可能闖出一條通天路來。”杜綿綿覺得這等心黑的主,那指不定抓著機會真可能上位成功。

    “她不會有機會通過大選。”司徒弘光握一握妻子的手,他是這般保證道。

    “四郎,還好有你。若是沒有你,文秀表姑娘一旦進宮。憑著她這般人物出頭,對於咱家而言也是後患。就說她在元秀外甥女的跟前詆毀咱家,咱家就得防一手。”杜綿綿也是一個小心眼兒的人。她自然不會留著後患,讓別人來危害自己家。

    “放心,我心頭有數。”司徒弘光給保證。

    後日,皇家大選。

    趙文秀在忠勇侯府安排的馬車下,她是入宮參選。

    趙文秀有著忠勇侯府的關係,初選之時,她是順順利利的通過。

    又五日,複選開始。趙文秀這一回不太幸運,她在複選之時出了事情。被慶國公府的六姑娘是針對一回。

    主要是當天複選時,趙文秀穿的衣裳與這一位六姑娘撞衫了。

    堂堂慶國公府的六姑娘如何會給趙文秀一個孤女好臉色。她一針對,趙文秀就被六姑娘的狗腿子一針對。然後在複選時,趙文秀出了差子。她被人撞一下,再是摔一回。

    等著正式複選時,她的腳受傷一回,她是禮儀之上出問題。複選之時,針對趙文秀的那一位李家表姑娘,那是慶國公府的六姑娘的表姐妹。

    李家表姑娘就是給慶國公府六姑娘做幫手的。於是這一位李家表姑娘不出意外的,她也是落選了。隻是她一落選,把趙文秀也是一起拉著落選。

    趙文秀是氣得牙癢癢,可她沒法子。她沒通過複選。

    出皇宮門的那一刻,趙文秀是落淚。她是哭得傷心。倒是她身邊的李家表姑娘還是仰著頭,她是一臉歡喜之色。這二人的表情是截然不同的兩麵。

    趙文秀沒有通過複選。這等消息一出來是讓忠勇侯府的眾人非常驚訝。

    太夫人魏氏是專門見了趙文秀一回,她是問明宮裏的情況。趙文秀一五一十的回答。太夫人魏氏聽後,她覺得這裏頭有文章。

    於是待忠勇侯朱弘明回府後,太夫人魏氏與兒子朱弘明談一回話。

    “文秀開罪慶國公府的六姑娘落選,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最讓我想不通的事情,那便是撞衫一事背後動手的人是誰?”太夫人魏氏是眼中有思考。

    “在宮裏出問題,這等事情咱們不好插手。”忠勇侯朱弘明是這般回道。

    “唉。”太夫人魏氏一聲歎息。如果可以的話,時間往前推一推,太子妃魏氏在時,太夫人魏氏哪用得著萬般思量。

    “弘明,你一直在秦王麾下做事。哪怕你如今在五軍都督府當差,在許多人的眼中,你的身上還是有秦王的印記。本來這一回咱們家送秀女入宮,一切是為著向東宮投誠。讓東宮看到咱們的忠順之心。哪料想還是出問題。”太夫人魏氏感慨一回。

    對於忠勇侯朱弘明而言,這身上有秦王的印記,他想洗不是容易事情。侯府是武勳,也不會真想把根腳就立在藩王身上。所以忠勇侯府對於大選的看中,為著還是向東宮投誠。

    隻是這一回出差子。這讓忠勇侯朱弘明很失落。

    至於查清楚事情的真相?

    哪是那般容易的。宮裏被清洗好多回,忠勇侯府的人脈損失慘重。若不然這一回趙文秀就不會被人算計。

    “罷了,後麵再瞧瞧,兒子在五軍都督府裏安穩做事。對於東宮那一邊,總還有法子想一想。”朱弘明安慰自己的母親。

    太夫人魏氏也是歎息一回。這般好的機會,這是乾元帝給的。正大光明能向東宮靠近的機會,可惜了。

    母子二人又是談一會兒話。最後討論的章程,還是後麵再想法子。

    隻能說朱侯爺、朱世子一去,忠勇侯府的人脈上麵是損失非常嚴重。朱弘明一直在努力的維持著忠勇侯府的這一塊招牌。

    趙元秀來看望妹妹趙文秀。她瞧著躺在榻上,那是默默落淚的妹妹。

    “妹妹,你不必太在意。咱們背後還有侯府,侯府總會給咱們尋一門好姻緣。”趙元秀安慰一回話。

    “不,不一樣。”趙文秀抬頭,她眼睛哭得紅紅的,她說道:“我落選了,一切都不一樣了。”

    落選對於趙文秀而言,這是天大的壞消息。

    “妹妹,你魔障了。”趙元秀說一回話。

    “除著選秀外,咱們還有旁的路。咱們還是未出閣的姑娘,妹妹,你將來總會有一樁好姻緣。做正頭娘子有什麽不好的。”趙元秀對於沒參加大選一事,最初有一點小失落。在妹妹趙文秀也是落選後,她反而輕鬆許多。畢竟妹妹的容貌比她出眾,妹妹都是落選。想是她去參大選的結果可能也好不了多少。

    “有什麽好的。咱們隻是借住在侯府的表姑娘,不是正緊的侯府姑娘。”趙文秀的目光是盯著嫡姐,她是這般回話。這話讓趙元秀尷尬一下。

    “侯府待咱們姐妹很好,妹妹,你這般的怨懟之心,不可再有。”趙元秀勸一回妹妹。

    “我隻是講述事情的真相。姐姐,是你著相了,是你過於的想撇清楚關係。”趙文秀的目光瞧著嫡姐,她覺得嫡姐的話好假。

    富貴在那兒,豈有人不想追逐。趙文秀想,她想一想前世的慘淡收場,她一點也不想真的依靠忠勇侯府,因為忠勇侯府靠不住。

    趙文秀在這時候,她的腦海中冒出一個想法來。

    於是,當天趙文秀在夕食後,她單獨留下來。她在慶熙堂裏,她向著太夫人魏氏跪下來求情。

    “外祖母,還求您的成全。”趙文秀跪著說一話。

    “你是小輩,在我這等長輩跟前說什麽一個求字。快起來,姑娘家的不必行如此大禮。”太夫人招招手,她讓嬤嬤去扶一回。

    嬤嬤得著太夫人的示意,這時候是走上前攙扶著趙文秀起身。

    趙文秀隻能順著對方的意思,她是謝過話,然後起身。

    “坐。”太夫人魏氏指一指旁邊,她是笑道。趙文秀得著話,她是落坐,隻是坐姿非常的謹慎。

    “說說,你想求什麽事兒。”太夫人魏氏問道。

    “我沒用,在大選之時落選。我心有不甘。我想入宮,大選不成,那就小選入宮。”趙文秀這般說道。

    “小選,選的便是女官。”這當然也是官家女子參加閱選的一種。比著賣身進宮的宮婢不同。好歹這也是一條路。至少不像宮婢,一旦被買進宮中,那就是一輩子侍候人的命。

    “小選。”太夫人魏氏的目光是盯著趙文秀,她瞧上許久後。太夫人魏氏是說道:“小選不同於大選。說是做女官又或是女史,其實也是侍候人的活計。你真能受得了?”

    不是太夫人魏氏小瞧人,實在是宮裏的日子,哪怕是娘娘們也是各有各的難處。做女官與女史自不必多講。那更是前途難測。

    宮裏進去不容易,出來就更不容易。說是女官與女史,可若是宮裏不放人,宮裏不指婚,那也是在宮中熬一輩子的命。可能就是起點比宮婢高那麽一些。

    “我能行。我就求外祖母給一個機會。”趙文秀目光裏一片堅定。

    “我保證,這一回我一定會抓緊著得來的機會,一定不會再犯著之前的錯處。”趙文秀知道的,這等事情若沒忠勇侯的支持。她真是入宮,那路不好走。

    “我再想想。”太夫人魏氏沒拒絕,也沒有答應。

    “一時間,我也給不了你答案。小選是宮裏的事情,侯府哪可能做得了宮中的主。你先回去,有消息我會讓人通知你。”太夫人魏氏對趙文秀這般說道。

    乾元二十一年,夏。

    天正熱時。光祿寺,司徒弘光在衙門裏。然後,他得著一個對於他而言,挺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消息。

    司徒弘光聽著消息時,他是驚訝片刻。驚訝歸驚訝,衙門裏的差事還是要辦妥當的。

    隻是當天回家後,司徒弘光在歇息前,他是與妻子杜綿綿談起一回事情。有些話他覺得提前告知妻子的好。

    “趙文秀進宮了。”司徒弘光說道。

    “什麽,怎麽可能。”杜綿綿不敢相信。她說道:“不是複選時,已經落選了。她如何進的宮,這是又是走的誰家門路。”由不得杜綿綿驚訝,落選了還能進宮,誰這般大的本事能往宮裏加塞人手。

    “她大選是落選了,這一回走的小選門路。宮中補選女史,趙文秀參加小選。如今已經入宮,事情不可能更改。”司徒弘光是有一點遺憾。沒料想,對方還有這一招。

    “宮中女史。”杜綿綿聽著這一話,她是眉頭一皺。

    “你擔憂什麽。”司徒弘光瞧出妻子的擔憂,他是關心的問一話。

    杜綿綿能說什麽,她能說趙文秀是重生一回的人嗎?當然不能。無憑無據的,這說出來能嚇死個人。

    要知道這時代可是講一個封建,講一個迷信的。杜綿綿說出來隻會給自己招來麻煩。

    杜綿綿心頭嘀咕的就一件事情,趙文秀巴巴的想進宮,這為著什麽。除著為了飛上枝頭想變鳳凰外,杜綿綿想不到其它。

    也從趙文秀的一些舉動裏,杜綿綿想到了《簪花記》都不曾寫的後續。那麽後續從趙文秀的舉動中已經很明白。未來的勝利者在宮中。

    “……”杜綿綿吐一口氣。她說道:“我隻是在想,還好當初讓元秀沒能參加大選。好歹咱家與文秀沒過結。”

    “這也算不幸中的萬幸。”司徒弘光如此說一句話。

    夫妻二人相視一眼,彼此的眼中可沒有多少的輕鬆。隻是木已成舟,就得接受現實。

    忠勇侯府。

    趙家姐妹二人,如今獨剩下趙元秀一人在侯府。她最近的心情不好,因為趙元秀發現一些真相。她如何會出紅疹子,就沒能參加大選。

    最初她不敢相信查出來的真相。隻是後來妹妹一心想入宮,那等狂熱裏的一股子野心,如何也是瞞不了人。趙元秀最後無奈的接受事情真相。

    “文秀,你也太狠心了。我是你的親姐姐啊。”趙元秀心受傷。

    隻是知道真相時,就是在趙文秀要入宮的前兩天。彼時忠勇侯府已經做出決斷是要支持趙文秀。趙元秀能怎麽辦?她什麽也做不了。

    趙元秀更不敢去問妹妹這般做的原由。有些時候,已經不需要問。趙元秀又不是傻子。她當然知道妹妹這般做的理由。

    隻是為著進宮罷了。

    宮裏就有那般大的魔力嗎?

    趙元秀不理解。

    可在瞧著忠勇侯府為著小選一事,都是這一般的上心後。趙元秀的心亦是鬆動了。趙元秀瞧到了宮裏的魅力。

    隻是她沒有機會了,她的未來注定比不過妹妹趙文秀。

    乾元二十一年,秋。

    這等時節,最是宜人。杜綿綿在陪著一對雙生子玩耍。她在教導著孩子認識花園裏的花,陪著孩子說一說話。

    “太太。”奶娘來報信兒。

    “嬤嬤,什麽事情。”杜綿綿態度從容。奶娘遞上貼子。杜綿綿打開一瞧後,她是臉上露出欣喜的神色來。

    “太好了。”杜綿綿連聲大呼。

    “太太,這是什麽大喜事。”嬤嬤是趕緊問一話。

    “嬤嬤,咱家得備禮物。敦弟考中了,敦弟如今是舉人老爺。杜家要辦大宴,這一回要好好的熱鬧一回。”杜綿綿是滿麵笑容。她是真的高興啊。這一回,她的弟弟考□□名,是一位舉人老爺。

    舉人老爺,這是杜家盼著太久的事情。

    “祖宗保佑,上蒼保佑,敦弟這是完成杜家幾輩人的期盼。”杜綿綿雙手合十,她是連聲的念叨。

    “太太,這真是大喜。”奶娘是滿臉的歡喜之色。

    “這一回的賀禮,我與嬤嬤還得商量商量。一定得準備的豐厚些。”杜綿綿臉上是歡喜的神色。奶娘自然是連連點頭表示同意,奶娘還道:“太太說的對。”

    當天,司徒弘光一下差,他一回來就瞧著妻子杜綿綿滿麵笑意。他問道:“今個兒喜鵲叫了,又是遇上什麽喜事。瞧你歡喜的掩不住半分。”

    “四郎,你是忙碌著光祿寺的差事,你忘記今天是什麽日子。”杜綿綿笑著提醒一回。

    “什麽日子?”司徒弘光想半天,他真是沒想起來啊。

    “今天杜宅來請貼,敦弟考中了舉人,杜家要辦大宴。”杜綿綿趕緊說出喜事。她也沒有一定要丈夫猜一猜的意思。畢竟丈夫在衙門裏也是累著一天。

    “敦弟中了舉人,這真是大喜事。”司徒弘光是連聲讚一回。

    “我會跟衙門請假一次,敦弟的大喜之宴,我一定得參加一回。”對於科舉之難,司徒弘光是知道的。他對於小舅子這一個舉人的功名,也是看中的。畢竟這是正緊的科舉之途。不是他這等朝廷賞下來一個官帽子能比較的。

    司徒弘光前途,可能不是太光明的。畢竟他不是走正途。在文人圈子,在武勳圈子,他不算自己人。

    “得四郎你一話,我心頭歡喜。”杜綿綿笑著回一話。

    “我備著賀禮的清單,四郎,你給掌一掌眼。”杜綿綿還是拿出禮單,讓丈夫瞧一回。

    “不必了,我是信綿綿你的。”司徒弘光表示這禮單就不必看了。他當然是相信妻子的。杜綿綿瞧著丈夫真不想看,她也不強求。

    夫妻二人又是說一些話。

    要說杜宅,如今是歡喜的利害。

    杜敦一考上舉人,對於杜家而言就是天降喜訊。在杜家老太太的院中,一家子人都是聚一起。赦大奶奶全氏在講一講辦慶功宴的詳細安排。

    杜家老太太是仔細的聽一回。

    這時候是女眷們在場。等著關於慶功宴的安排一說妥當後。男丁也是慢慢來了杜家老太太的院中。這時候杜家的人丁全是聚齊了。

    “我心頭歡喜。敦兒,你是給杜家漲臉,你是光耀杜家的門楣。老大,咱家得祭祖。”杜家老太太對著杜家大老爺吩咐話。

    “娘放心,敦兒中了舉,咱家得祭祖,也讓祖宗們一起高興高興。還請祖宗們保佑,讓敦兒繼續在科舉之路上再接再力……”杜家大老爺一時說的歡喜,他都盼著杜敦高中黃榜,那正緊的成為進士,成為官老爺。

    “大伯父,我隻是中得舉人的最後一名。實是慚愧。”杜敦還是挺清醒的。這一回他就是饒幸。

    要知道最後一名,這是差一點就落榜。

    “中了舉,那就是中了。”杜家大老爺不覺得侄兒這話對,那有什麽慚愧的。要知道科舉上,那多少考到白頭發都出來的士子也不見得就是能考中了舉人老爺。

    自家出一個麒麟兒,杜家大老爺是高興的利害。

    “老大,敦兒是讀書人,他的話也有道理。咱家還得注意,莫要像以前一樣飄起來,給敦兒惹上麻煩。”杜家老太太的目光在兒子、兒媳們的身上瞧一回。

    大太太顧氏是訥訥無言。她總覺得婆母這話是不是在說她。要知道前頭在二侄女杜綿綿那兒吃過閉門羹,就為著什麽向宮裏插手的事兒。

    大太太顧氏可以舉手對天立誓言,她哪有那等膽子。一切還不是妯娌趙氏挑拔的。

    當然大太太相信,她這兒都被丈夫警告一回。妯娌趙氏那裏一定更得吃苦頭。

    大太太趙氏這時候就不敢多話。反正現在她沒有管家權,她就當一個吃齋念佛的太太,她裝傻總成吧。

    二太太趙氏一聽這話後,她更是不多話。她覺得婆母一定是說她。畢竟杜家二老爺的眼神使過來,那跟刀子一樣的落在二太太趙氏的身上。

    最後還是全氏說的話,她笑道:“敦弟是持重之人,咱們家的家風得向敦弟一般學學。”

    “祖母,這一回的慶功宴,也不全是為著賀喜一回。更是為著敦弟多結交一些人脈。讀書是努力與天賦一起才成。這往後敦弟做官,與上蒼賜福考運不同,官場上總需要人脈多一些。”全氏這般一講後,杜家老太太的目光是溫柔得落到赦大奶奶全氏的身上。

    “赦兒媳婦,你這話很好。”杜家老太太的目光又是落到敦兒媳婦的身上。

    “敦兒媳婦,你眼看就要生了。這一回,你就多歇歇,讓你嫂嫂出一回力。”杜家老太太瞧著孫媳的肚子。她是滿臉的笑容。

    全氏應下話。

    朱氏自然也是應下話。

    屋中的氣氛很好。

    隻是待這一回的事情一結後,各房是各回各院後。大太太顧氏心頭有事兒,她就寫信給女兒杜貞貞。吐一吐苦水是免不了的。

    次日,上午時分。杜貞貞就是接到親娘顧氏的書信。回娘家參加慶功宴,杜貞貞這一回當然是與丈夫一起去。

    隻是一瞧著親娘的信,杜貞貞心情很複雜。

    “杜敦考中了舉人。”杜貞貞念一回話。她哪知道杜敦能中舉人。要知道前世時,杜敦可沒有考中啊。這一回能考得舉人。在杜貞貞眼中一定是敦兒媳婦的功勞。畢竟若不是朱氏的娘家爹給指導,杜敦哪可能考得中。

    杜貞貞想到這些後,她覺得一定得跟敦兒媳婦這一位弟妹走得更近些。要知道她的兒子將來也要考科舉的。

    如果將來有這一位弟妹的幫襯,她的兒子一定能更有前途。

    於是杜貞貞去著主院,她去尋著李家太太。

    “娘。”杜貞貞一進屋中,她向著李家太太福一禮。李家太太笑道:“老二媳婦,你來可是有什麽事情。”

    杜貞貞笑道:“是有一件喜事與娘說說。我娘家的兄弟這一回秋闈中了。如今是舉人老爺。娘家要擺慶功宴。我與二郎一定得去參加。”

    杜貞貞這一說,李家太太當場是站起身,她問道:“當真。”李家太太特別的激動。她的婆家是商賈,商賈人家最敬重能做官的讀書人。

    這是京都啊,哪會不知道舉人意味著什麽。這是能補官的舉人老爺。憑著杜家的關係,哪怕考不上進士,那也是有門路走一走的。

    “是啊,當真。這還能做假嗎?”杜貞貞滿麵笑意的回一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