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作者:華卿晴      更新:2022-08-02 15:49      字數:9486
  第49章

    京都內城, 忠勇侯府。

    杜綿綿在給娘家的堂妹杜寧寧、杜婉婉寫家書。本來杜綿綿與婆家的小姑子朱玉萱、朱玉蓁都是說好的,這準備一場閨中少女的小聚會時,邀請杜寧寧、杜婉婉來忠勇侯府做客一回。

    奈何如今碰上長寧郡王病逝一事,侯夫人魏氏身為出嫁女, 她要守一年的孝期。

    父母喪, 子女守孝三年,實際是二十七個月。侯夫人魏氏是出嫁女, 她為父親長寧郡王守孝的一年, 實際就是九個月。

    嫡母守孝期間,朱玉萱、朱玉蓁等小輩們也要守小功五個月, 自然也不好再是舉辦什麽熱鬧的小聚會。這時候忠勇侯府裏有眼色的人都會盡量避免一些事情,以免一不小心就是犯著侯夫人魏氏的忌諱。誰讓侯夫人魏氏就是忠勇侯府裏的女主子,她的一個眼神兒就會讓下麵的人琢磨許多。

    杜綿綿寫完家書,她遞給奶娘。她說道:“嬤嬤差人送回杜家,送給祖母和爹娘,還有三妹妹、四妹妹吧。”

    “四奶奶放心, 奴婢這就去安排。”奶娘應下話。

    杜綿綿這會兒想的事情,還是從定國公府的喧囂與權勢上瞧一瞧。杜綿綿琢磨著這時候的定國公府真是烈火烹油, 鮮花著錦。

    侯夫人魏氏的背後有硬實力的靠山,不論是東宮,還是定國公府,全是侯夫人魏氏的助力。

    在侯府內, 太夫人麵對著這樣一個強勢的兒媳婦都是要退一丈之地。

    “當如何呢?”杜綿綿一直在琢磨著忠勇侯府想改變前路, 這前路在何方。杜綿綿一直以為忠勇侯府隻要遠離秦王府就成。如今瞧來也許問題就不是出在秦王府上,而是出在定國公府與東宮。

    皇家的事情是遠在廟堂之上, 那些權勢之間的爭鬥讓杜綿綿一個小婦人她是沒奈何啊。杜綿綿一個白身妻, 她離著皇權太遠, 偏偏忠勇侯府又是離著權勢的漩渦太近。

    “在想什麽。”杜綿綿在沉思時,她的耳邊聽到熟悉的聲音。杜綿綿一抬頭,她是瞧見進屋的丈夫朱弘光。朱弘光走到杜綿綿的近前,他伸手是撫一下她的眉頭。

    “你有什麽煩心事,瞧你小眉頭皺得太難看。要是我家的孩子出生後也是一幅苦哈哈的模樣,這實在是讓孩子打小就要成為別家的笑話。”朱弘光講一個小幽默。

    杜綿綿一聽後,她是輕輕的拍一拍朱弘光擱在她眉間的手。杜綿綿說道:“你就打趣我。”

    “我就是在思考一些事情。”杜綿綿實話實說,她道:“定國公府實在得著皇家的看重。就是東宮那一邊也是信任著定國公府。母親這些日子一定在為長寧郡王的過逝難過。我琢磨著,我和你啊,我們這一對夫妻還得更老實敦厚些,老實人吃虧,也能安慰一下自己吃虧就是福氣。”

    杜綿綿指了指蓮子軒的方向,她說道:“我瞧著三嫂嫂近些日子很是難熬。”

    朱弘光點點頭,他說道:“三哥若是還想在國子監繼續讀書,他是一心奔著官缺去,府上一些事情難免就會疏乎一些。”

    “不提這些煩心的事情。說說咱們的書鋪吧,我已經差人打理好。就等著你坐胎滿三月後,咱們一起去瞧瞧,看你是否滿意。”朱弘光說著最近在辦理的事情。

    “真的。”杜綿綿的思緒被轉移。她這會兒在意起書鋪的事情。至於忠勇侯府的前程,這又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掉的麻煩。反正真不急,忠勇侯府還有十幾年的風光日子嘛。

    杜綿綿更想看清楚裏麵還有什麽是她以前讀《簪花記》時,她沒有鬧懂的地方。親生經曆這一切,她更能注意到潛水下麵的暗流。

    “當然是真的。”朱弘光說道:“我就得著這一樁事情忙碌,一心撲到這事情上麵,那還能擔擱嗎。”

    “嗯,待我坐胎滿三個月,咱們一起去瞧瞧書鋪的未來模樣。我好想去看看啊。”杜綿綿一臉向往。

    京都外城,杜宅。

    杜寧寧、杜婉婉得著出嫁堂姐杜綿綿寄回來的家書。當然杜綿綿往娘家送信,也不會隻給堂妹寫一封。她是給長輩們都是寄一回家書。主要還是杜家老太太、杜家三老爺、三太太崔氏,這三位長輩這兒一定不能落下的。

    杜寧寧、杜婉婉在讀完堂姐的信後,二人的臉上有一份的失落。

    “我為著能去侯府做客還是準備良多,如今卻是用不上呢。”杜婉婉有些小失落。

    “沒關係的,隻是晚些日子。二姐姐也說了,等著侯夫人一出孝期,侯府的三姑娘、四姑娘再舉辦小聚會時,二姐姐會提前給咱們寫信,再告咱們新的聚會時間。”杜寧寧安慰著妹妹杜婉婉。

    “九個月呐,這時間好長。”杜婉婉還是扳著指頭數一數,這日子擱她的眼前太久。

    “孝道為大。”杜寧寧回一話。杜婉婉想一想後,她才說道:“我懂姐姐的意思,我隻是有一點點的小遺憾。畢竟若能在忠勇侯府的聚會上出現,能在閨中就是多結交一些人脈。我就琢磨著於咱們的婚事有幫襯。”

    杜婉婉的話很現實。她和姐姐杜寧寧的婚事已經開始在相看。隻是人選一時沒拿捏定。

    二太太趙氏是盼著兩個庶女嫁的好,庶女嫁得好是給兒子杜敏得著人脈上的幫襯。杜敏是二太太趙氏膝下唯一的兒子,杜敏的前程得著好,二太太趙氏是巴不得。

    奈何杜寧寧、杜婉婉的出身擱著京城裏尋親事,真的台階起步就太低。

    “咱們是家中的庶房庶女,這在身份上瞞不了人。”杜寧寧說著真實的情況,她說道:“我跟妹妹一樣盼著能得到二姐姐的幫襯,能對於婚事有一些助益。隻是有時候天意如此,咱們一介小女子也沒法子改變世道。”

    杜寧寧有一點點認命的樣子。杜婉婉一聽後,她笑道:“三姐姐,咱們年歲擱這裏,還是能再等一等的。祖母沒發話,咱們的婚事沒那麽容易定下來。一切還可能有一些改變。隻要婚事沒定下來,誰又說得準將來如何。”

    “四妹妹的話有道理。”杜寧寧一聽四妹妹如此講,她也是覺得可能是自己鑽牛角尖兒。

    二房的杜寧寧、杜婉婉在失落於她們不能參加忠勇侯府的聚會。

    杜家老太太的院中,老太太跟三太太崔氏在說話。老太太說道:“綿綿說著侯府的一些近況,道是一切都好。咱們娘家不說給綿綿什麽幫襯,也一定不能拖她的後腿。”

    “我讓嬤嬤整理好孕婦注意的冊子。你那邊的可有梳理好。”老太太問著兒媳婦。

    “兒媳都是整理好一份注意的小冊子。”三太太崔氏是趕緊的回一話。老太太一聽很滿意,她說道:“我讓老大備上一些孕婦用得著的好藥材和一些補品,這一回咱們婆媳倆整理出來的孕婦注意小冊子,正好與這一些藥材與補品一起送到侯府。”

    “全聽娘的。”三太太崔氏是依著杜家老太太的話。老太太笑著,她神色間很滿意。

    老太太這一邊安排好給忠勇侯府的孫女送藥材和補品。這事情說著容易,隻要舍得花銀子就能辦妥當。

    隻是這一份心意卻是份外暖人的。老太太是想著給懷孕的孫女在婆家做一份體麵出來。

    杜家大房的大太太顧氏管著家務,她自然知道家中又是花銷一筆銀子。她跟同樣掌家的媳婦大奶奶全寶珠說道:“娘待高嫁的二侄女是真好,貞貞就是沒這一份福氣。”

    大太太顧氏有話講,她覺得婆母一碗水沒端平。二侄女綿綿有的東西,嫁到李家的女兒杜貞貞缺一份。

    大奶奶全寶珠是望著婆母的不滿神色,她能怎麽辦,她隻能說道:“要不我跟大爺提一回,讓大爺給大妹妹備一份送到李家。娘覺得如何?”

    大太太顧氏聽著這話,她遲疑一下。她說道:“這不成,家中的銀錢正緊張著。這再花銷一大筆,咱們攏著家中的帳冊子,這銀錢上會吃不消。”

    日子過得緊巴巴,大太太顧氏可不想讓大兒子拿出私房來補貼。萬一大方的兒媳全寶珠再掏一筆,那不是拿著未來孫子的體己銀子給女兒貼補嘛。

    在大太太顧氏的眼中,這膝下的兒子和未來的孫子怎麽都比出嫁的女兒更要緊。隻能說大太太顧氏是真的一碗水端不平。偏偏她自個兒覺得她是心疼女兒的好娘親。

    “娘,有一樁喜事我還沒跟你講。”大奶奶全寶珠是笑著轉移話題,她說道:“我遲著兩個月的月事。我琢磨著自己應該是懷上了。”

    “你說什麽,你懷上了。”大太太顧氏是滿麵驚喜,她說道:“赦哥兒知道這事情嗎?”

    “還沒請大夫確診,我沒有來得及跟大爺講一回。”大奶奶全寶珠是實話實說。大太太顧氏一聽後,她說道:“這遲疑什麽,這得趕緊的請大夫來診脈。你若是懷上孩子,你可得多歇息,多注意著身體。萬事都當以腹中的孩子為重。”

    顯然在大太太顧氏的眼中,這兒媳婦全氏的肚子很重要。要知道大太太顧氏在私下裏是沒少的求神拜佛,就盼著兒媳婦全氏是趕緊的生下大房長孫。

    大太太顧氏這時候的眼中隻注意到兒媳婦全氏的肚子。至於老太太給侄女杜綿綿送禮,這是把同樣出嫁的女兒杜貞貞給漏掉的事情。大太太顧氏是選擇性的遺忘掉。

    大太太顧氏是吩咐嬤嬤去請大夫來家診脈。嬤嬤得著話就去差派小廝,去請大夫來家。

    大太太顧氏的吩咐很快的在杜宅傳開。老太太專門讓人來問話,關心著大房是不是有人不舒坦,可是生病了。

    大太太顧氏帶著兒媳全寶珠去老太太的院子,大太太顧氏一進屋,她笑著說道:“娘,大房沒人生病。大房是遇上喜事。”

    老太太的目光在大太太顧氏的身上掃過一眼,又是盯著孫媳全寶珠瞧一眼。老太太笑問道:“快說說是何喜事。”老太太心頭有一點猜測,隻是老太太還不敢確定。此時自然就是讓大太太顧氏報出喜訊來。

    “赦哥兒媳婦的月事遲了。”大太太顧氏笑說道:“兒媳差人去請大夫來家,來給赦哥兒媳婦請一請脈相。”

    “好,這添丁進口是喜事,是得請大夫來家確診。”老太太很是讚同兒媳顧氏的話。老太太伸手,她招一招,還說道:“赦哥兒媳婦,你且坐我近前。”

    大奶奶全寶珠得著老太太的話,她是大大方方的走到老太太的近處落坐。這時候大奶奶全寶珠就是屋中的焦點,人人都是注視著她。

    大夫來家很快,一來就讓人請到老太太的院中。

    大夫一進堂屋,大太太顧氏是熱情的說道:“大夫,我家媳婦這兒請你給診一診脈相。”

    大夫瞧著杜家人的歡喜神色,他就知道這一回診脈肯定是好事兒。大夫自然是高興的應下話。這等診脈若是喜事兒,請大夫的主家一般都會給大大的紅封。能得著錢財的美事,還是得著別人的道謝,大夫是樂得多接一些這等好事的。

    大夫給大奶奶全寶珠請脈,這仔細的診過脈後,大夫起身恭喜的說道:“恭喜貴家,這一位奶奶是有喜,已經懷上兩月餘。”

    “好。”老太太笑著一拍桌,她說道:“嬤嬤,給大夫喜錢,請大夫人沾一沾家中的喜氣。”

    老太太身邊的嬤嬤一聽後,就是趕緊的拿出先前備上的喜封。這是大太太顧氏一來報喜,老太太給嬤嬤吩咐一回的話。

    大夫得著喜錢,這時候也是歡歡喜喜。

    大太太顧氏又跟大夫尋問著話,她道:“大夫,我家兒媳脈相可好,可要吃保胎的方子?”

    大夫得喜錢,也很有醫德。他說道:“貴家奶奶的脈相平穩康健,不必吃保胎方子。”

    大太太顧氏得著大夫的肯定之語,她是真的高興。這時候的大太太顧氏是一朝願望得逞,她是臉上的笑容燦爛,那真的跟一朵盛開的菊花一樣的耀眼。

    大太太顧氏這兒高興。二太太趙氏領著兒媳二奶奶佟氏來報喜。二太太趙氏給老太太請安。

    老太太笑著讓起身。這時候二奶奶佟氏又是給大太太、三太太行一個晚輩禮。大太太顧氏是虛扶一下侄兒媳婦佟氏。

    二太太趙氏說道:“恭喜嫂嫂,恭喜赦哥兒媳婦,咱家得著這一樁喜事,指定著很快就要添丁進口。”

    “借二弟妹的吉言。”大太太顧氏是盼著添丁進口,是盼著兒媳生一個大胖孫子的。

    二太太趙氏一瞧著大侄子媳婦全寶珠坐椅子上,還是溫柔的伸手在撫著小腹。這時候的全寶珠是滿麵慈母的光環罩身,那是一派的溫柔又嫵媚,把女子最美好的一麵展現得淋漓盡致。

    “二嬸嬸。”全寶珠在二太太趙氏說著話後,她起身給二太太趙氏福一個禮。

    二太太趙氏笑道:“赦哥兒媳婦你懷著身孕,你不必多禮。”二太太趙氏一說完這話,她的目光又是轉到自家兒媳的身上。

    “大夫,你正巧人在,你給我家兒媳也是請一個平安脈吧。你瞧瞧,我這兒媳可是要吃一些補身的藥方子,也好讓小輩們早些懷上子嗣。”二太太趙氏在嫂嫂顧氏得著孫輩時,她很著急了。

    “大夫,給我家孫媳請一個平安脈吧。”老太太開口說道。

    大夫答應下來。這時候二奶奶佟氏是坐下來,她由著大夫給請一個平安脈。

    二太太趙氏很緊張,她的模樣瞧著比二奶奶佟氏還是緊張一回。大夫很快的診完脈。

    大夫起身,他是堆起滿臉的笑容,大夫說道:“恭喜貴家,貴家奶奶有喜,已經懷上一個半月餘。”

    “我家兒媳有喜。”二太太趙氏是一個激動啊,她是樂得滿麵的笑容。這時候的二奶奶佟氏顯然也是一幅驚喜的模樣。

    老太太更是說道:“好,好,咱家是雙喜臨門。嬤嬤,趕緊給大夫封喜包,這一回要感謝大夫來家啊。”老太太身邊的嬤嬤得著話,這時候是趕緊的應下。

    於是大夫來杜宅一趟就是給杜宅診出兩個孕婦。杜家這一回雙喜臨門,大夫得著喜錢是高高興興的離開。

    大太太顧氏和二太太趙氏是雙方相互恭喜一回。唯有三太太崔氏她是羨慕兩個妯娌馬上要當祖母。她自己家的敦哥兒還得考科舉,這一時半會兒的是沒法子定下婚事。

    “恭喜大嫂嫂,恭喜二嫂嫂,你們這馬上就要當上祖母。”三太太崔氏是笑著打趣話。

    “同喜,同喜。”大太太顧氏是趕緊回一話,她說道:“指不得秋天的院試後,咱們要恭喜三弟妹成為秀才的娘。”

    “對,三弟妹同喜,同喜。”二太太趙氏也是笑著說道:“三弟妹不必著急,你也是很快要當外祖母,綿綿侄女可是懷上孩子。”

    “咱們杜氏一族的子嗣昌盛,這是大喜事。咱們都應該高興,都是同喜一回。”老太太這時候是發話,她給事情定下基調。

    “赦哥兒媳婦、敏哥兒媳婦,你們往後是照顧好自己和腹中的子嗣。老大媳婦,你往後繼續管起家務來,赦哥兒媳婦是有身孕的人,她可不能受累操勞。”老太太叮囑一回大兒媳。

    大太太顧氏一口應下,她是滿麵歡喜,那是沒半分的勉強。

    於是在忠勇侯府的杜綿綿很快收到娘家送來的藥材與補品,還有娘家的回信。同時,還有祖母和親娘一起整理好的孕婦注意事項的小冊子。

    “好事啊。”杜綿綿先打開信,她是粗讀一回。

    祖母的回信看了,親娘的回信同樣看了。杜綿綿是笑得開心,旁邊的奶娘是問一話,她說道:“四奶奶可是遇上喜事,奴婢瞧您這般的高興,一準兒就是遇著美事。”

    “娘家的大嫂嫂、二嫂嫂都是懷孩子。娘家很快會添丁進口,我這知道此等喜事自然是高興的。”杜綿綿伸手,她是撫一撫腹中的子嗣。杜綿綿算一算時間,她又是說道:“算起來我跟大嫂嫂懷孕的時間差不多。就是比著二嫂嫂早一點時間。”

    “杜宅的大奶奶、二奶奶都是懷孩子。這真是喜訊。四奶奶,咱們是不是應該趕緊的準備兩份賀禮。”奶娘提醒一回話。

    “當然要備上兩個賀禮,這個可不能省。”杜綿綿肯定著奶娘的話,娘家的嫂嫂有喜,這當然應該送上賀禮。畢竟杜綿綿懷孕後,娘家也是送上關心,送上藥材與補品。真心換真心,杜綿綿得著親人的愛護,她當然也要回護一二的。

    這一邊杜綿綿與奶娘是一起給娘家二位嫂嫂備上賀禮。

    時間過得挺快,一眨眼就是夏去秋來。秋日宜登高,再是待到晚秋一至,萬物霜天得自由,竟是菊已凋零,梅花盛開。此時臨近著冬至節不過是一月餘。

    忠勇侯府,慶熙堂。

    太夫人司徒氏是與嬤嬤說著話,她道:“秦王妃待咱家真是太客氣,王妃下貼子相邀請,我自然是要去赴約的。嬤嬤,你說我這一回去,我是自個兒去,還是帶上些晚輩一起去。”太夫人這時候有一點小小的遲疑。

    “奴婢瞧著王妃待侯府的各房奶奶都挺親近的。還有兩位姑娘,王妃也是誇過話。太夫人您若是樂意,哪一位奶奶,哪一位姑娘都是能帶著去王府赴約。”嬤嬤的話裏說得處處捧人,就是處處沒一點實在的磕磣。總之最後拿主意的一定還是太夫人。

    “我的好兒媳要守孝,弘曄媳婦管著府務,她哪處都是擱不開手。弘明媳婦要給她嫂嫂搭一把手,一起協助弘曄媳婦管著府務,同時二房的子嗣又多,弘明媳婦也是一個忙碌的。至於弘晴媳婦……”太夫人司徒氏是停頓一下子話語後,她才說道:“弘晴媳婦最得兒媳的看重,一直留在兒媳的身邊教導,我就不跟兒媳搶人使喚。說來說去啊,我瞧著還是弘光媳婦合適。”

    “既然還是弘光媳婦最合適,到時候她去王府上露一露臉,陪著我這一個做長輩參加一回王府的賞花宴,我琢磨著挺好的。”太夫人哪是問意見,她心頭已經有主意。

    太夫人身邊的嬤嬤當然是奉承著話,嬤嬤回道:“太夫人的主意好。”

    “對了,不光是弘光媳婦去,玉萱、玉蓁這兩個孩子也一道去。她們閨中女兒家的去參加一下賞花宴,開拓一下視野和手帕交的小圈子也不錯。”

    太夫人一個長輩的,哪怕是親家那一邊去逝,她還是要開開心心的過日子。

    太夫人一直不是特別愛去別人府上參加聚會的人。主要是秦王妃禮賢下士,太夫人一定得給麵子。

    太夫人這兒拿定主意,自然差人去秦王府遞上回貼。這要參加聚會自然要提前告知一聲。秦王府那一邊都是提前告知一聲,沒得漏下忠勇侯府內的人。

    於是杜綿綿這兒得著消息,三姑娘朱玉萱、四姑娘朱玉蓁這兩二人處也是得著消息。

    三姑娘朱玉萱、四姑娘朱玉蓁還是一道來一趟稻香軒。

    “嫂嫂。”朱玉萱、朱玉蓁一見著杜綿綿後,二人還是福一禮。杜綿綿是笑著虛扶一回二位小姑子。杜綿綿笑道:“二位妹妹太客氣,咱們屋裏坐。”

    杜綿綿笑著招呼著二人往屋裏去落座。二人自然是同意的,於是一行人一起進屋裏。

    待著落座後,丫鬟送上茶果點心後,杜綿綿揮手讓侍候的人退下。

    杜綿綿自個兒跟前備著的是一盞奶,她是端起來,她笑道:“我懷著孩子不方便多用茶。這會子就是意思意思,請二位妹妹見諒一二。”朱玉萱、朱玉蓁一聽,二人一起舉起茶盞,二人是客氣一回。

    朱玉萱笑道:“嫂嫂,在你這兒我是不會拿自個兒當外人。”

    朱玉蓁也是說道:“三姐姐說的對。咱們是自家人,咱們都不客套,這是大大方方的談些小趣事便是。”

    “成,全依著二位妹妹的話。”杜綿綿笑著飲一小口的奶,她這會兒的心情不錯。畢竟瞧著慶熙堂傳來的話,太夫人挺是照顧她這一個孫媳婦。

    “四嫂嫂,祖母準備參加秦王府的賞花宴,到時候咱們要一起去參加呢。”朱玉萱這時候提起此事兒。杜綿綿點點頭,她回道:“是啊,我也是剛得著消息。祖母待咱們小輩是非常關心在意,我可能還是沾著兩位妹妹的光彩,這才會一道去參加秦王府的賞花宴。”

    “哪兒的話,四嫂嫂,依著我說還是祖母心疼四嫂嫂。想是養胎的這些日子四嫂嫂一定是在府裏悶壞了。”朱玉萱是笑著提一話。

    杜綿綿聽著這話,她是伸手撫著自己的肚子。此時杜綿綿的肚子已經大起來。她懷著剛是滿七個月的身孕。若論本心她是不想參加什麽王府賞花宴。奈何這是秦王妃的邀請,這是太夫人的意思。

    杜綿綿當然不能拒絕。

    “對啊,秦王府裏熱鬧的賞花宴,四嫂嫂一同去,我和三姐姐到時候還要四嫂嫂多照顧一二。”朱玉蓁是小小的捧一回話。

    杜綿綿聽著兩個小姑子的話,她搖搖頭,她說道:“哪輪到我來照顧兩位妹妹。我是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孕婦,到時候怕是還要兩位妹妹幫襯一二。”

    “嫂嫂肚子裏懷的是朱家的子嗣,我和妹妹能幫襯上一二,我們全然是樂意的。”朱玉萱笑著回一話。

    “嫂嫂,聽府醫診的平安脈,大家夥都在議論著嫂嫂懷的雙胎。嫂嫂,你腹中真的是懷著兩個孩子。咱們做姑姑的一下子會有兩個小侄子嗎?”朱玉蓁望著杜綿綿肚子,她是挺好奇的模樣。

    杜綿綿穿著寬鬆的衣裳,繡娘的功夫好,這衣裳一遮掩後她的大肚子還是能隱上兩分,瞧上去整個人的氣色會好些。

    “府醫說是懷著雙胎。我想著應該是一下子會得著兩個孩子,就是不知道是給你們添小侄子又或者是小侄女。”杜綿綿不是送子娘娘,她真不知道腹中的孩子是男是女。

    杜綿綿在知道懷上雙胎後,她就是非常的克製飲食。這時候的生產就得靠產婦的體力。所以杜綿綿能做的就是請娘家給找到可靠的產婆,提前讓產婆來給她摸胎。

    杜綿綿不求旁的,她就想要知道胎兒在腹中的胎位正不正。這是生孩子裏的關鍵一點,旁的就是飲食上非常的克製。雙胎的生產更消耗產婦的體力,同時胎兒不可過大,不然的話產婦真的會吃不消。誰讓這一個時代是沒有剖腹產呢。

    “兩位妹妹,你們要參加賞花宴,依著祖母的在意一定會給你們提前備著新衣裳。到時候兩位妹妹一打扮一定是人比花嬌。哪用賞花,欣賞兩位妹妹的美貌就是一翻的國色天香。”杜綿綿是笑著打趣一話。

    杜綿綿這些日子一直在保持良好的心情,她覺得人的心情舒坦,那是非常有利於身心健康。

    杜綿綿已經打定主意,這一胎生完後她就要避一避懷孕的事情。最好是多調養幾年身體。

    若非是高嫁,若非是這一個時代的人都是平均壽數不長。特別是丈夫朱弘光是這一個時代的大齡青年。杜綿綿會晚一點生孩子。

    奈何她是高嫁,杜綿綿很多時候都是兩相其害取其輕。她想在高門大戶的侯府裏站穩腳根,她想得著夫君的在意,她就要趕緊的生下一個孩子。

    娘家、婆家,女子在娘家因為血脈相連,天生與娘家的親人就是一家子人。在婆家不同,在婆家的媳婦是一個外人。

    特別是這一個封建時代裏,沒有生下孩子的話,旁人不會以為是丈夫的問題,隻會以為是媳婦的問題。如果沒生下孩子,在這一個時代會成為一個高嫁兒媳婦的死穴。

    杜綿綿不是偉大的人物,她改變不了時代。她能改變的就是在合適的機會下,讓自己能生存的更好一點點。

    “嫂嫂,秦王府的賞花宴,我和四妹妹哪能算得國色天香。”朱玉萱不覺得自己多出眾。特別是秦王妃舉辦的賞花宴,各家的閨中女兒家一定都是非常優秀的。朱玉萱沒太大的信心。

    “其時普通一些也無妨的。”朱玉蓁倒是能想得開。主要是兩個姐姐的出嫁,前頭的朱玉薇、朱玉蓉全是低嫁,所以朱玉蓁覺得她的婚事應該也一樣。她自然就能看得開。

    杜綿綿這時候是在兩個小姑子的臉上看著許久。然後她想到一件事情,那便是秦王府的世子,秦王妃生下的嫡子被冊封為王府世子,今年十五歲的世子司馬眷貌似到指婚的年紀。

    其時如果不是餘皇後一直病情反複,讓乾元帝沒心情關注到兒孫的婚事上。秦王世子司馬眷說不定已經大婚。

    杜綿綿的目光是在兩個小姑子身上打量的原由。就是這二位的年紀比著秦王世子就小兩歲。這時候杜綿綿不得不多想,秦王妃舉辦的賞花宴。王妃是想賞花,還是賞著比花嬌的大家閨秀們。

    當天在夕食前,杜綿綿在回府的丈夫的朱弘光這兒聊起秦王府的邀請。杜綿綿說道:“王妃下的貼子,祖母已經答應赴約。祖母的意思是帶上我和兩位妹妹一道去。”

    “長寧郡王是母親的生父,我和妹妹們在外頭也是認著定國公府是舅舅家。如今算一算時間,咱們這些小輩們服的小功五個月已經結束。祖母那兒肯定是憋得悶氣。這一回,也是想解一解府中一些鬱結的氣氛。”朱弘光指著慶熙堂的方向,他說道:“老人家都是挺忌諱一些事情的。”

    “嗯,四郎的話在理。”杜綿綿讚同這一話。越是老人,越是怕死。

    如果不是長寧郡王是乾元帝欽定的王爵,那是妥妥的朝廷重臣,死後哀榮又是盛大。

    太夫人司徒氏很可能早就不想忠勇侯府也是一幅孝子賢孫的模樣。奈何侯夫人魏氏走不出來,定國公府的權勢又太重。於是長寧郡王一過逝,忠勇侯府就是在朱侯爺的帶領下是一起給長寧郡王守起孝來。

    朱侯爺是女婿,他跟侯夫人一樣是九個月的孝期。

    到小輩們這兒是服小功的五個月。如今一出小功期,太夫人想折騰一下,她老人家自然是不想繼續的忍受下去。

    “就是有一件事情,我是今個兒才注意到的。秦王府的世子年方十五歲,兩位妹妹也是到說親的年紀。四郎你說說,依著王妃待侯府的親近,兩位妹妹的婚事上王妃會不會幫襯一回。”杜綿綿說的隱晦。

    朱弘光也是聽懂。朱弘光說道:“一切要看父親的意思。祖母若是知道有這等好事,祖母一定是開心的。便是二哥那兒也會樂見其成。”

    “其時依照我的看法,三妹妹、四妹妹像大姐姐、二姐姐一樣的低嫁未嚐不好。”朱弘光覺得低嫁更好。他說道:“侯府大院裏都有紛爭,更何況王府之內。妹妹們低嫁的話,娘家才能給她們撐腰。一旦高嫁,一切就得看妹妹自己的能耐。”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18 23:00:00~2022,05,19 23:34:2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南羽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