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作者:華卿晴      更新:2022-08-02 15:49      字數:9615
  第47章

    杜綿綿與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一起談些趣事。這氣氛甚好。便就是這時候, 奶娘來稟話,她說道:“四奶奶,二房傳來喜訊,白姨娘生下府上的六哥兒。”

    “二房又添一個哥兒, 今個兒正巧還是太夫人的大壽, 真是雙喜臨門。”杜綿綿讚一回。

    “嬤嬤,你去庫房裏把我早前就備好的禮送到二房, 賀喜白姨娘生下哥兒。”杜綿綿笑著吩咐一句。

    “四奶奶放心, 奴婢這便去辦妥。”奶娘應下話,然後就是告退去辦差事。

    等奶娘離開後, 杜綿綿瞧著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一樣的好奇之色。杜綿綿解釋一回話,她說道:“侯府裏二房的白姨娘、張姨娘都是懷上身孕。我與奶娘早備著賀禮,就等著二房的喜報傳來。”

    “你辦事妥當。”老太太讚同一回。

    “這一個白姨娘生孩子的日子好。”三太太崔氏誇一回。

    “是啊,這一個日子挑的好。”杜綿綿附合親娘崔氏的話,她覺得白姨娘肯定是琢磨之後才挑的吧。畢竟生在這樣一個日子裏,真的是太過於巧合。

    這廂杜綿綿與祖母、親娘崔氏隻是小議一回白姨娘生子的話。

    然後, 稍過兩刻鍾,奶娘又來稟話。奶娘說道:“四奶奶, 二房又傳出喜訊,張姨娘生了,生下府上的六姐兒。”

    “二哥、二嫂好福氣,今個兒二房是添兒又添女。湊到一起恰恰就是一個好字。”杜綿綿的嘴角動一動, 她能說什麽, 她隻能撿著好話講。

    “嬤嬤,你再是跑一趟聽雨軒, 把我備上的另一份賀禮是送到張姨娘處, 就道是稻香軒的賀喜。”杜綿綿跟奶娘吩咐一聲。

    “奴婢明白, 奴婢這去辦妥。”奶娘又應下差事,然後告退離開。

    等著奶娘一走,老太太的目光裏有些玩味,她笑道:“我這姐姐好福氣,今日大壽添一對曾孫曾孫女,湊一起一個好字。”

    杜綿綿跟老太太一個看法,她笑著回道:“是啊,跟祖母說的一樣,太夫人的福氣深,福緣好。”

    “擱著太夫人這兒,今個兒是三喜臨門。”三太太崔氏是附合一話。

    忠勇侯府,慶暉堂。

    時間往前拔一點點。

    在侯夫人招待今個兒的女客。她自然得著二房的白姨娘是生下一子的消息。這二房的朱弘明是侯夫人的嫡次子。

    對於二房添嗣,侯夫人魏氏是非常開心的。她是跟魏嬤嬤吩咐一回,說白姨娘生下府上的六哥兒,一定是重重的賞。比著侯府的規距,那是又添二成的賞賜。

    魏嬤嬤得著話,她在庫房裏拿上侯夫人吩咐的賞賜,她是親自去聽雨軒派賞。

    聽雨軒的女主子是明二奶奶馮氏。

    前麵明二奶奶馮氏在待客,等著下頭的丫鬟報信,說是白姨娘要生了。明二奶奶馮氏就是跟女客道歉,她是親自回聽雨軒坐鎮。明二奶奶馮氏一直在院中候著白姨娘生產。

    明二奶奶馮氏是世家貴女,她在侯府的名聲特別好。主要是明二奶奶馮氏會做人,在侯夫人魏氏的跟前也是頗得臉麵。哪怕是嫡次媳,她也是掌管著一部分的管家權。

    有著管家權,女子在婆家的地位那是大大的不同。

    人嘛,現官不如現管。

    下頭的婆子丫鬟都要服明二奶奶馮氏的管轄,這自然在明麵上就要捧一捧明二奶奶馮氏。

    聽雨軒,魏嬤嬤領著捧著賞賜的丫鬟一起到來。

    明二奶奶馮氏一瞧見魏嬤嬤,她是笑著招呼一聲,她說道:“嬤嬤怎麽親自過來。”

    “嬤嬤,可是母親有什麽吩咐。”明二奶奶馮氏待魏嬤嬤是非常的客套。魏嬤嬤哪敢托大,她是給明二奶奶馮氏福一禮。魏嬤嬤說道:“奴婢聽著夫人的吩咐,前來聽雨軒給白姨娘和六哥兒送一回賞賜。”

    “真是白姨娘的福氣,母親還是記掛著白姨娘母子。”明二奶奶馮氏臉上笑的溫柔,似乎二房添一個庶子是一件歡喜的大事。

    “二奶奶最是好性子,府上人人皆知。”魏嬤嬤附合一句話後,她道:“二奶奶,奴婢這去白姨娘的屋裏給賞。您看……”

    魏嬤嬤遲疑的態度,明二奶奶馮氏一眼瞧出來,她笑道:“當然,母親吩咐的差事要緊。嬤嬤盡管去。我這會兒還要去張姨娘那兒。”

    明二奶奶馮氏瞧見白姨娘生下庶子。然後張姨娘那兒又發動。她這人自然是兩處都得跑一趟。

    “二奶奶受累了。”魏嬤嬤誇一句,說道:“府上盡知二奶奶最是賢惠人。”

    明二奶奶馮氏隻是淡淡一笑。魏嬤嬤再福一禮,又是告退。魏嬤嬤領著丫鬟去白姨娘的屋中,去告知侯夫人的給賞。

    明二奶奶馮氏往張姨娘的屋中去。

    她去時,張姨娘已經生了。張姨娘生了府上的六姐兒。明二奶奶馮氏瞧著產婆抱過來的六姐兒,一個皺巴巴的小嬰兒,看著模樣是真得有一點的醜。

    “張姨娘,你且好好的養著。你給府上生下姐兒,你就是聽雨軒的功臣。”明二奶奶馮氏笑的溫柔,她是誇一回張姨娘。

    張姨娘在明二奶奶馮氏的跟前是非常的老實。

    “二奶奶,妾都是托您的福份。六姐兒有您這般的嫡母,是六姐兒的福份好。”張姨娘說話時,她的神色間還是帶著一份討好。明二奶奶馮氏聽著,她是笑著又寬慰兩句。然後,明二奶奶馮氏才離開。

    明二奶奶馮氏沒急著去待客。她回著自己住的屋子。

    她剛是坐下不久後,明二奶奶馮氏的奶娘來回話。奶娘說道:“二奶奶,夫人讓魏嬤嬤給白姨娘的賞,比著府上的規距添二成。”

    明二奶奶馮氏先是沉默,爾後,她是笑著說道:“白姨娘有功勞,她給二爺生下一個兒子。母親要賞一回,加賞二成也是應該的。”

    “嬤嬤,你親自去辦,白姨娘那兒,張姨娘那兒,都是按著母親一樣的待遇,是給白姨娘加二成的賞下去。”明二奶奶馮氏是吩咐一回。

    “奴婢明白。”奶娘應一話。奶娘又提一提,她說道:“二奶奶,六哥兒是不是抱到您這邊撫養。白姨娘一個妾室,她哪有資格撫養府上的哥兒。”

    明二奶奶馮氏搖搖頭,她說道:“我膝下有礽哥兒,有禧哥兒,我哪有心思撫養好六哥兒。到時候把孩子抱到膝下,一下子在府裏惹來注視的目光。嬤嬤,莫忘記母親那兒的態度很要緊。”

    明二奶奶馮氏在提醒著奶娘,有些小心思也要看人下菜的。誰讓朱二爺是侯夫人的嫡次子。

    白姨娘再上不得台麵,她生下來的兒子還是侯夫人的親孫子。

    “二奶奶說的是,是奴婢一時逾越。”奶娘趕緊的回一話,顯然她一時間光是心疼自家姑娘,那是忘記六哥兒是侯夫人的親孫子。掌著府上最大管家權的是侯夫人,這一位的態度很要緊。

    可以說明二奶奶馮氏能管家理事,哪怕是協助世子夫人程氏,說到底是侯夫人魏氏給的底氣。

    “二奶奶,奴婢就是擔憂白姨娘膝下有一個哥兒,往後會讓她的氣焰囂張三分。”奶娘說的是實話。

    侯夫人跟前還有一個添堵的秦姨娘,那一位是朱三爺的生母。奶娘說道:“瞧瞧夫人,夫人如今還在為蓮子軒的那一位頭疼著。秦姨娘可不是安份的,一心想給三爺謀一個官帽子。府上為著蓮子軒是鬧出多少事情,夫人那兒每一回都得頭疼。奴婢就是心疼二奶奶,奴婢就怕著將來有麻煩。”

    “嬤嬤,你的話我都懂。隻是六哥兒還小,一切哪有什麽定數。我的膝下有礽哥兒、禧哥兒,他們都是好孩子。我盼著他們成才,將來礽哥兒、禧哥兒有本事。一個六哥兒都不算事情。就像是府上的三弟、三弟妹再是想翻起一拔浪,可到底還是沒攪和起來。”

    明二奶奶馮氏有她的看法。她的看法與奶娘的不一致。

    奶娘福一禮,然後告退離開,她去辦差事。奶娘又不傻,當然是聽懂明二奶奶馮氏的話中意思。

    張姨娘得著魏嬤嬤帶來的賞賜,她知道這是侯夫人給的賞。得著各房給的賞。同時張姨娘也知道與她一道生產,比她先生下六哥兒的白姨娘處,那一份按著府上規距的賞賜,就是比她的多。

    白姨娘是加二成的得著侯夫人的賞賜。她呢,她隻是按著規距的賞賜。

    “姐兒,姐兒,到底比不得哥兒的尊貴。”張姨娘有一點點的失落。

    陪在張姨娘身邊的,那是她的生母張家婆子。張家婆子是侯府的家生子。她今個兒是混在產婆裏,那才能進府裏侍候女兒生產。

    “你這孩子,你身體好好的。你好好的坐月子。等著養好身體,先開花後結果,你總能再生下一個哥兒。”張家婆子勸著話。

    “娘,我就是羨慕白氏,她一生,就能生下一個哥兒。”張姨娘滿眼的羨慕,她說道:“瞧瞧夫人給的賞賜,白姨娘那處多體麵。”

    “你著急什麽。你膝下有六姐兒,多少人都羨慕你呢。”張家婆子指著六姐兒,她說道:“這姐兒與你不同的,她是侯府的正緊主子。你往後可不能再說什麽混話。六姐兒是多尊貴的人。你都是沾著姐兒的光彩。”

    “我知道,娘放心,我知道六姐兒是我的命根子,是我的依靠。”張姨娘又不是真傻。她當然懂得,她一個家生子提上來的姨娘。在府裏被尊稱一聲姨娘,也隻是半個主子。

    她生下來的六姐兒,才是侯府正緊的主子。特別是侯夫人管家,六姐兒可是侯夫人的嫡親血緣。

    就是看在六姐兒的份上,她和六姐兒的月例銀子,吃穿用度就沒有被苛刻的道理。

    “你明白就好。你啊,莫要管旁人的事。如今最要緊的是坐好月子。你出月子後,你和六姐兒的將來,還要看你在二爺跟前的體麵。”張家婆子繼續勸解著女兒。

    張姨娘一聽,她是連連點頭。

    一旦出月子,她就要繼續爭寵。這養好身體當然非常重要。

    張姨娘這兒,那是得著生母的開解。

    白姨娘那兒,白姨娘是生產後,得著賞賜一激動。她是帶著歡喜的神色是暈睡過去。

    忠勇侯府,慶熙堂。

    太夫人的大壽,京城各府的武勳人家,有一個算一個的在京都的都是來侯府做客。

    這時候的忠勇侯府那可謂是門庭若市,那是一個喧囂繁華,好一派的朱門盛景。

    杜綿綿哪怕懷著身孕,她在吉時將到時,她還是隨著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一起前來慶熙堂,來給太夫人賀喜。給各家的武勳府中的太夫人、夫人們見禮,一一拜會後,杜綿綿得著太夫人司徒氏的話,她才能尋著機會是躲一個小懶。

    主要還是太夫人司徒氏心疼小孫兒朱弘光,這小孫兒是盼著多少年,這好不容易成婚,這是盼著一個子嗣來。

    太夫人自然是讓杜綿綿萬事以子嗣為重。這時候就不多摻合這等熱鬧來。

    侯府辦大壽。唱堂會的,唱小戲的,玩雜耍子的。總之,那是各堂處,有各自的賓客。

    男客在前院,女客在後宅。前後宅處,還有婆子守著門。自然是守好門戶,以防著男客、女客是走錯地兒。

    就是在宴會最熱鬧時。

    有小太監來傳話,這是送著上頭給忠勇侯府的賞。這一份賞是來自東宮的太子、太子妃。

    太夫人司徒氏自然是滿麵榮光,那是笑臉盈盈的受下賞。來傳話的小太監還是得著侯府的紅封。

    小太監離開時,又是給太夫人司徒氏親自的祝福一回。這滿府上下的女客中,自然多有人羨慕的緊。

    太子監國要事為緊。這自然不可能親來。

    太子妃也是有一份歉意,給太夫人司徒氏的賞加重兩分。至於太子妃沒親來,主要還是太子妃那兒病一場。

    人人都在誇太子妃,說是太子妃孝順。這當然是孝順,太子妃為著給皇後侍疾,這是把自己都是侍出一場重病。這能不是孝順嘛。

    太夫人司徒氏的嘴裏,這一翻誇太子妃的話,自然也是隨著大家夥的意思。這時候沒人會不識趣的。

    除著太子、太子妃送來賀壽禮,此時的氣氛是越來越熱鬧。

    等著大宴要開始前,秦王、秦王妃更是親自來一趟忠勇侯府。彼時忠勇侯府裏做客的人。這身份數著最高的就是秦王、秦王妃。

    杜綿綿是跪著迎接秦王妃的一眾女眷裏的一員。王妃的儀仗一出來,那與平常的貴婦確實又不同。

    這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這時候的人就是有不同的階級。便是府第的規製,穿戴要求各有不同的。一旦逾越,那就是罪名。

    杜綿綿眼尖,她在人群裏瞧著一個熟人的模樣。杜綿綿輕呼一聲,她旁的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都是聽見。

    杜家老太太上了年歲,她順著杜綿綿的目光瞧去,她沒瞧清楚人的模樣。倒是三太太崔氏是瞧得一個清楚。

    “是楚楚。”三太太崔氏輕聲的嘀咕一句。

    杜家老太太聽得一個清楚。杜家老太太說道:“這時候不方便說,後續得著清靜的地兒,咱們再詳細的談話。”

    杜綿綿輕輕頷首,三太太崔氏也是應一聲。

    杜綿綿見著姨母楊楚楚,她有一點點小小的驚訝。她嫁進忠勇侯府這些日子。

    她是想法子給這一位姨娘一點幫襯。最初是真沒能耐。後來還是與夫君朱弘光一講。

    朱弘光隻是給著一個人脈,不是從二哥朱弘明那裏得來的。而是朱弘光給府上做一些小事兒,偶爾給朱弘明這一個二哥跑一跑腿,那是認識秦王府的一個小管事。

    小管事都不是一個大人物,也不是多有根腳的。

    就是這麽一個小人物,杜綿綿還是塞過一筆銀子,把人脈介紹給姨母楊楚楚。

    杜綿綿是一個唾沫一個釘,她能辦到的事情,她當然就要完成一個承諾。至於效果,她不是神仙,她不打包票。杜綿綿萬萬想不到,這才多久啊,這就是見著混到秦王妃身邊的姨母楊楚楚。

    秦王妃是侯府上最尊貴的女客。她一來,眾人迎駕。

    太夫人司徒氏自然是最先迎上去,把堂屋中最上首的位置是讓出來,讓給秦王妃坐。

    秦王妃笑的和藹,她對著眾女眷時,也是客氣的喚一聲起身。

    眾人謝過話後,才是一一起身。

    杜綿綿湊在人群的角落,她是一個白身的嫡妻。哪怕是侯府的兒媳婦,杜綿綿這等時候也是湊不到秦王妃的跟前。

    湊過去,那是自討沒趣,不識抬舉。這時候的杜綿綿要做到的就是當一個合格的背景板。好在這等背景板當一當,杜綿綿也不介意。

    倒是在背景板當一當時,杜綿綿就是附合著眾人一道的,隨著秦王妃笑時,大家一起笑。

    秦王妃與太夫人講話,哪怕隔著遠遠的,眾人也不敢打斷氣氛。哪怕聽不清說什麽,還得裝著聆聽的樣子。

    權勢的重要,在這等場合裏就是可見一般。秦王妃的富貴與雍容,這時候讓多少的女眷是巴結又巴結。

    秦王妃講一句話,一個小停頓,就有人附合著叫好。各尋著理由的,在不落痕跡的拍一拍秦王妃的馬屁。可以說這時候的秦王妃耳邊,那能聽見的全是誇讚。

    在秦王妃的身邊全是和善人,沒一個是牙尖又嘴利的。大家夥都想給秦王妃留一個好印象。

    杜綿綿一直到秦王妃說是想聽戲。太夫人司徒氏趕緊的請秦王妃去戲堂子。

    這會兒眾人又是隨著秦王妃的出行,那是一一跟隨。杜綿綿是孕婦,她是不喜歡太熱鬧的地方。這太鬧騰的,她有些受不住。

    杜綿綿自然是尋著嫂嫂程氏,她是告饒一回。

    世子夫人程氏能理解,她笑道:“祖母,母親都是發話,還是以四弟妹腹中的子嗣要緊。你回稻香軒歇歇就好。不去戲堂子聽一聽戲曲,大家夥都能理解。”

    “謝謝嫂嫂,嫂嫂最是善解人意。我這兒替腹中的小侄兒,又或者小侄女謝謝嫂嫂的美意。”杜綿綿福一禮。

    “自家妯娌之間不需要這般客套。”世子夫人程氏扶一回杜綿綿。

    杜綿綿要回稻香軒,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自然是同樣的一起離開。她二人也跟世子夫人程氏福一禮道謝。

    明明杜家老太太是長輩,三太太崔氏同樣是長輩。可誰讓世子夫人程氏是朝廷的誥命太太,她是官眷。

    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是商賈婦,她二人在世子夫人程氏的跟前,就隻有行禮的份。

    “老太太客氣,三太太不必多禮。你二位都是長輩,不必如此。”世子夫人程氏挺客氣的樣子。

    老太太卻沒有當真。自己什麽身份就要認著一個清楚。有時候把自己看的太高,那就是自誤。

    世子夫人程氏還有事兒要忙,她與杜綿綿說兩句後,她就先離開。

    世子夫人程氏領著丫鬟離開後,杜綿綿與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一起回稻香軒。

    等回到稻香軒後,丫鬟送上茶果點心。

    杜綿綿笑著請老太太、三太太崔氏吃茶。她自個兒倒是端著一盞奶,她是慢慢的飲一小口。

    “我是借著腹中子嗣的光彩,這能落一個輕省。瞧著今個兒侯府是一派的喧囂,也是朱門盛景。奈何這一份熱鬧裏,當媳婦子的可落不得一個輕省活。”杜綿綿笑著說道。

    “侯府越是氣派,越是有根腳,你往後的子嗣就越有福氣。他們生下來啊,就是尊貴人。”杜家老太太是深有感慨。

    杜家老太太跟太夫人這一對姐妹,都是司徒氏的女兒。如今呢,老太太挺識趣的,就是給太夫人拜一個壽禮。然後,她就是默默的離開,她不占著主角的場兒。

    老太太也想給杜家爭一份臉麵,哪怕是多結識一點子人脈也好。奈何她的身份在這等的場合裏,就兩字“不配”。

    來往皆是官家的女眷,全是一些誥命太太。她一個白身,還是商賈人家的家世,這混進去就是自討苦頭吃。

    人嘛,自知之明,擱著杜家老太太這等的年歲,那已經懂得,都是刻到骨子裏。

    “祖母。”杜綿綿搖搖頭,她說道:“我腹中的孩子哪算得什麽尊貴人。”

    杜綿綿有清醒的認知,她說道:“就是能沾著侯府的光彩,那也是衣食無憂。更多的前程,還要靠著他們自個兒。”更何況杜綿綿不會忘記了《簪花記》中,忠勇侯府還有一個大劫要渡過。

    做為忠勇侯府的兒媳婦,杜綿綿如今瞧見的是侯府真的門楣光彩。如今是東宮為正統。忠勇侯府可是堅定的太子一派的力量。

    未來會如何?此時的人又哪能預料到。

    杜綿綿想著這些時,她的目光是望著皇宮方向。她當年讀小說時,那一本《簪花記》她隻是讀一個大概。這些年過去,她能記得的真不多。

    可她知道的是未來忠勇侯府會變成秦王的附庸。

    這中間發生一些什麽事情。

    杜綿綿有些想不通。誰讓《簪花記》沒提呢。等著《簪花記》開篇時,那時候已經是二房的朱佑禧,那都是在與小侄兒爭一爭侯府的繼承權。

    杜綿綿知道的就是下一任的侯爺,不是如今的世子朱弘曄,而是二房的朱弘明。

    朱弘明才是未來的忠勇侯。所以那時候的侯府,又是一翻的模樣。

    “你在想什麽,可有什麽不對的。”三太太崔氏對女兒問一話。

    杜綿綿一被親娘問話,她是回過神來,她說道:“沒什麽。”杜綿綿忙是轉移話題。

    杜綿綿說道:“我就是想著姨母,她出現的挺突然。”

    “是啊,楚楚這突然出現的,挺讓人驚訝。”三太太崔氏同意這一話。杜家老太太一聽兒媳和孫女的話。杜家老太太說道:“楚楚是一個有能耐的。這都能跟隨王妃出府,瞧著啊,她指不定還能有一翻的造化。”

    “姨母是一個能耐人。許是如祖母說的,將來會有一翻大造化。”杜綿綿的眼中,楊姨母再有造化又如何?

    秦王府注定是一個輸家。

    可以說,將來太子比著乾元帝早逝。秦王也不會成為贏家。秦王妃更不可能。

    因為秦王天生就有弱點。

    杜綿綿是成為忠勇侯府的兒媳後,她是仔細的探聽過京都的一些消息。當然也聽過夫君朱弘光講一些高門趣事兒。從這裏麵能聽著許多的秘密。

    有一些在外頭聽不到,在朱弘光這一位侯府朱四爺的嘴裏,又有一翻的小道消息。

    秦王妃是河間王的嫡親妹妹。這是乾元帝指的婚事。河間王當然是異姓王,而且還是前朝的皇族遺老。

    河間王當年是前朝的胡人皇族的投降派,乾元帝為著穩定朝局。為著安定前朝降臣們的心思。他把河間王的妹妹指給秦王做嫡妃。

    這一位秦王妃是生下秦王的嫡子。

    秦王府的世子是身懷胡人血統。這在正統的中原皇朝裏,天然就一個失分項。這已經是隱性的沒了皇朝的繼承權。做為一個王府的繼承人,倒也是妥妥的夠格。

    太子為何待秦王親近,太子又如何會這般信任秦王。

    實則是秦王這一個嫡次子,在乾元帝那兒已經做出一個當賢王的安排。所以秦王在封地上,那是胡做非為一些。那是斂財過份一些。

    乾元帝一發怒,太子就給秦王求情好多回。太子這一個哥哥當得好,那是當得有人情味。天下皆稱太子仁孝。

    仁與孝,這可是兩個重要的標杆。

    太子立的穩,秦王也是樂得配合。可以說這是一對兄友弟恭的皇家典範。奈何如今的人,誰也不會想到的就是乾元帝活的太久。而太子呢,他又壽數比著乾元帝短命了一點點。

    可惜皇家的事情,杜綿綿一個小人物,她隻有當一個旁觀者的資格。她能做的就是瞧清楚,這裏麵的風波中,忠勇侯府摻合得究竟有多深。未來又是否有機會能改變一下軌跡。

    杜綿綿哪怕知道忠勇侯府的侯夫人魏氏當家,庶房一脈被打壓。

    可杜綿綿更清楚,她和丈夫朱弘光是享受著侯府的餘蔭。一旦侯府出事兒,他們這等人最會被殃及池魚。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這樣一個道理,隻要稍稍有理智的人都會知道的。杜綿綿還是盼著忠勇侯府這等世襲的爵位能傳承下去。

    哪怕庶房就是沾一點點的小光彩,至少這讓她和她的子嗣們,都是能得著一份小餘蔭。

    有道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啊。

    一旦大樹倒了,就真真是樹倒猢猻散,落一個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四奶奶。”就在杜綿綿思緒發散時,奶娘來稟話,她笑得開心。她說道:“秦王妃差人來送賞。”

    杜綿綿驚訝一回,她這等白身還得著秦王妃的賞。這,太出乎意料之外。

    “快,趕緊的去迎賞。”杜綿綿起身,她身旁的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亦是同樣的起身。

    “可不能擔擱王妃的賞。”老太太也是附合一句。

    “對,得趕緊的迎一迎。”三太太崔氏同樣的說法。

    杜綿綿、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一起往外迎。這時候端著賞賜的人進屋。

    杜綿綿一瞧,是老熟人啊。來發賞的就是楊楚楚。

    楊楚楚滿麵笑容,她走上前,她說道:“王妃賞,四奶奶,您請接下。”

    杜綿綿對著秦王妃看戲的地,她是跪下來,還是行一個大禮,她說道:“謝王妃的賞。”

    這時候的杜家老太太、三太太崔氏同樣的跪下來。在王妃這等身份跟前,白身沒站著的資格。

    行大禮後,杜綿綿再度向楊楚楚行一禮,這是給替王妃傳話使者的體麵。

    “家有餘蔭,恩及孫輩。王妃念著侯府舊情,特賞侯府孫媳杜氏金如意一對……”楊楚楚念著單子。倒是長長的一串兒。

    杜綿綿聽得一個仔細。她倒是心頭一算,這一算賞賜的額度不算小。怎麽著都是一大筆的銀子才能置辦下來。

    一直等著楊楚楚念完單子,杜綿綿再度謝一回。

    單子由楊楚楚遞給杜綿綿。杜綿綿讓奶娘辦事兒,把這些賞賜一一的迎到庫房裏。這自然要造冊,要小心的登記好,更要小心的保管好。

    “姨母,您近日可好。”杜綿綿遞上一個荷包,這自然是謝錢。不光是楊楚楚,同來送賞的人人都有份。

    隻有楊楚楚這一個是杜綿綿親自送的。

    旁的都是奶娘給代勞一下的一一給過荷包。裏麵裝著的錢是銀花生和金瓜子,這是一份謝禮,給對方當著茶水錢。

    杜綿綿說話小聲。她說道:“先論公事,再談私事。姨母在王府可好。”

    “一切都好。我能得著王妃身邊的差事,還要謝謝四奶奶的一份恩情。”楊楚楚對於如今的處境還算得滿意。她倒底攀著一個主子,攀附到秦王妃的身前。

    這能攀附過去,這一份人脈就是杜綿綿給的。

    “當初姨母幫襯過我,我再小小的幫襯姨母。這不是我給的恩情,這是還姨母給我的恩情。”杜綿綿可不敢收下楊楚楚的謝。

    楊楚楚聽懂杜綿綿的話。

    楊楚楚還是盼著與杜綿綿更多的交好。畢竟忠勇侯府在秦王府裏的人脈,那是頗深厚的。楊楚楚還是巴巴的盼著,那是多得忠勇侯府的幫襯。

    特別是今日秦王、秦王妃親自來給忠勇侯府的太夫人賀壽。這更讓楊楚楚待忠勇侯府的人脈眼熱。

    在楊楚楚的眼中,忠勇侯府的能耐真不小。這等世襲侯府,那是富貴權勢都是驚人的利害。

    太夫人過壽,又不是整壽,這還有太子、太子妃的賀禮。

    瞧著侯府的富貴,那還長著呢。畢竟東宮待侯府都是高看一眼,這意味著什麽。

    在這時代的人眼中,東宮就是未來的天子大業啊。

    “我得著王妃賞,此刻我不敢托大。還請姨母帶路,我當去給王妃謝恩。”杜綿綿得著賞,這時候可不敢再躲懶。

    秦王妃的賞,在這裏磕一個頭不算。怎麽著都得親自到秦王妃的跟前,那是磕頭謝恩。

    “當如此。”楊楚楚回的得所當然。

    在皇權麵前,秦王妃這等皇家媳婦的權威,那是應該尊重的。

    杜綿綿一行又往後宅的戲堂子去。

    這時候的戲堂子很熱鬧,正在唱著《長生殿》,這是秦王妃點的一出戲。

    杜綿綿到的時候,秦王妃正看的熱鬧。她不敢打擾,她是立在旁邊一直候著。

    秦王妃身邊的嬤嬤瞧見,隻是輕輕的點一個頭。嬤嬤走近,她望著杜綿綿。旁邊的楊楚楚小聲的講一回杜綿綿的身份。

    “四奶奶,你是來給王妃謝恩的。”嬤嬤挺客氣的說話。

    “得著王妃的賞,自然要給王妃磕頭謝恩。隻是不敢打擾王妃的興致,我這兒站一站,等戲唱好。”杜綿綿笑著回一話。

    嬤嬤一聽,她點點頭,她說道:“四奶奶懂禮。等著戲唱好,奴婢會替四奶奶稟一回話。王妃待忠勇侯府一直非常重視,自然不會慢待四奶奶。”

    哪怕不會慢待。那也得讓杜綿綿等著。杜綿綿一個白身,嬤嬤當然不會為著杜綿綿去打擾到秦王妃的開心。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16 23:12:40~2022,05,17 23:17:5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夢渡 5瓶;湘湘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