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不可信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684
  第207章 不可信

    等到進入農曆五月下旬後,這天氣便越發的熱了。前些日子便供不應求的早熟寒瓜,到了這個時候,那便更不好買了。

    早上需得朝食還未食用便趕去,因為但凡去得稍微晚了那麽點時間,今日便決計買不到那寒瓜。

    “今日又沒買到……”

    “哎,我也未曾買到!”

    “今年這天熱得人實在是難受……什麽時候那寒瓜才能多些啊!”

    最近這兩日,便前些時候又更熱了。因此即便好些人今日都是連朝食都未曾食用,便趕來排隊的,可依舊還是未曾買到,大家心中難免便不滿了。

    這時,有一人言道:“不對,我昨日傍晚聽聞你們家夥計言道,你們今日可到一大批寒瓜的……怎會想著便賣完了?”

    “店家,店家!你快說說,這怎的回事?”

    “對,說說!既然有到這許多寒瓜,那怎會現在便沒有賣了?你這商者又是怎做生意的,莫不是有錢還不肯賺?”

    說起來,商者昨日傍晚確實去京郊外拉了一大批的寒瓜回來。這些寒瓜還是商者前一日,為了搶到足夠多的貨源,在京郊外找了好些他收購過的農戶,表示他願意再將收購價錢加高些,也願意先出一部分訂金。但同樣的,農戶們這地裏的寒瓜便隻能賣給自己。

    隻是寒瓜是順利的收購回來了,但今日一大早,店裏也來了一大主顧。

    京城這地方,有錢人多,有權者也多。

    商者不似那位林大郎,他那莊子上售賣任何東西,京城這地的有權貴人們也好,有錢富戶們也罷,一般情況下,誰也不會為著點農產品去壓他。

    所以早上來的那位仆從背後的主家,卻是商者得罪不起的。於是,對方從他這商鋪裏直接就購買掉半數寒瓜,商者可不就不夠賣了麽?

    隻是商者也萬沒想到,自家夥計嘴快,昨日便將今日能有不少寒瓜到的事給說了出去。然而此刻也不是責備夥計的時候,商者需得好生安撫這些客人。

    “還請諸位客人多擔待,實在是今年才頭年,農戶種植這早熟寒瓜都不多……”做生意的,自是講究和氣生財,尋常客人也得好好招待。所以此刻麵對客人們的抱怨,商者隻好聲好氣的解釋和安撫:“最多再等半月,寒瓜便可大批量上市了。”

    對於寒瓜種植量不多一事,客人們也都是知曉的。

    因為那位林大郎這幾年,帶著一些農學院的學生,每頭一年推廣一新品種時,在產量這一塊都不多。畢竟皇朝疆域甚是遼闊,新品種的種子不可能一開始便能滿足所有可種植地的量。

    也因著新品種的種子量不多,所以那位林大郎還在朝堂上請奏過聖上,言道:“官者,不可與民爭利也。”

    因此他請求,往後農學院的所培育出的任何新品種農作物,在頭一年做推廣時,除部分官田所需外,其餘種子隻分發給百姓種植。

    當時這請奏出來時,朝堂上的朝臣們確實有些不滿的。畢竟在時下,這些貴人們幾乎個個家裏都掌握著不少的良田。可這種不滿,在林立文明確講了“官者,不可與民爭利”的情況下,他們便無法將心中的不滿講出來了。

    總不至於當著所有朝臣的麵,言道他們要與民爭這個利吧?信不信隻要他們敢說,迎接他們的便是永興帝的責罰,還有全皇朝百姓的唾罵。

    這就也使得那些貴人們便是有渠道從別的地方弄來種子,好些人也都會思慮再三,決定先不種植。

    其實也就頭一年而已,他們花錢買來便是。

    當然,貴人們去尋商者購買時,自然就不可能如對著林立文那般了。

    這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也需得一切都往好的方麵去想。最起碼,那些貴人們也是花著真金白銀來購買的。

    “算了算了……我明日再來吧。”最近這天本就熱,早上還稍微好些。但隨著日頭逐漸高升後,人站在這商鋪門口便有點難受了。

    “我去購置些冰粉吧……”

    “……”

    此刻,京郊外的田莊上。

    農學院裏,林立文今日無課,所以昨日上完課程後,他便乘坐著馬車回到京郊外這莊子上來了。

    在朝食過後,林立澤與五公主一起帶著一大一小倆小兒也趕來了莊子上。

    大的那個是珹兒,小的那個是前年他們倆得的小閨女,喚做瓊娘。

    這幾年裏,隨著林老頭與林老太年紀越發的大了後,林老二和林楊氏基本上便是長住在林立文這莊子上了。這便也使得林立澤和五公主往來莊子的次數,也多於以往不少。

    珹兒和瓊娘對莊子上也是十分的熟悉,這不一下馬車,珹兒便牽著瓊娘的手往小院裏跑去。

    因著又有仆從連忙在後麵跟著兩孩子,林立澤和五公主都沒什麽可擔心的,倆人便不緊不慢的在後麵走著。

    隻是待到倆人進了屋子後,林家眾人皆在,卻唯獨不見林立文。

    林立澤與五公主先與林家長輩們一一見禮完,林立澤便向林老大問道:“大伯,可知大兄在何處?”

    林老大笑著說道:“你大兄啊,他在地裏呢!去年他不是從一番人手中得了一新種子麽?前些時日便在莊子上種下了……”

    番人便是時下百姓對一些不屬於皇朝的周邊少數民族,亦或者是外國人的統稱。

    這些年,隨著各地茶葉產量大幅度增長後,皇朝對外的茶葉出口貿易已經不再隻是與周邊那些遊牧民族做了。

    要知曉在茶葉飲用這一塊,沒有哪個國家有他們這麽曆史悠久了。

    先人更是在上古時期,便開始用起了茶。因此即便是在過去,茶葉種植技術尚且還不到位的時候,皇朝也是所有國家裏,唯一開始種植茶樹以及茶葉產量最多,品質也最好的國家。

    番人知曉飲茶的好處,但他們卻不擅長種植。於是這些年,他們便也如那遊牧民族一般,開始了跟皇朝的茶葉貿易。

    同時,隨著茶葉貿易的增多,番人們也越發的了解到了皇朝的繁榮強大。又因為皇朝的這份繁榮強大,也吸引了更多番人的向往和到來。

    作為皇朝的政治中心,如今京城坊內各街道上,時常能瞧見一些膚色不同,操持著蹩腳漢語的番人。

    而林立文這次種植的新種子,便是他去歲的時候,聽聞有一番人攜帶了神靈賜下的糧種想要售賣。

    當時這番人還打出了他那糧種乃是神靈所賜,因此他要的價錢自是極高。

    京中好些能購置得起這糧種的人都聽聞了這消息,但卻沒人願意花高價錢去購買。一來如今的皇朝,不管是小麥還是水稻,這些主糧的產量越發的增長。

    百姓可吃飽,家中有存糧,各地官府糧倉堆滿新糧……

    二來麽,到底是外來糧種。如何種植,能不能在他們皇朝這裏種植成功,誰也沒法知曉。

    因此,便是那番人將他那糧種講得再好,在他開出那般貴的價錢後,對大家的吸引力也就沒那麽大了。

    況且所謂的神靈賜糧種,皇朝人也不傻,不可能由著那番人說什麽,他們便信什麽。

    當然,也有這番人要價太高的原因。

    而就在這時,那位番人突然拿著他的糧種,尋到了農學院這邊來。

    對於番人手裏拿著的新良種,林立文確實很感興趣。不過他很是好奇,這位番人怎會主動尋到他這裏。

    要知道,隨著林立文因農學院的建立而長留在京城後,他雖以教習農學院學子農事為主,但也沒少掏京中貴人們口袋裏的銀錢。

    畢竟林立文有莊子上的學堂要養,農學院這邊他還時常掏腰包獎勵和扶持學子們。

    時下雖看重農業,但朝堂上的那些朝臣們,雖能允了農學院的創辦,允了增設那許多的農官們,卻不會願意花費過多的銀錢去扶持和鼓勵農業上的研究的。

    況且,朝廷也有朝廷的規章製度。

    允了農學院增設各種銀錢經費的話,那麽醫院館呢?還有國子監等……那些學院可不會幹看著。

    林立文知曉這裏麵的難度,這些年便想法子從別的地方掏銀錢。

    比如什麽石榴盆栽……林立文精心去養的,又打出了極好的兆頭,於是那些貴人們便還真被他沒少薅羊毛。

    搞完了石榴盆栽,緊跟著林立文又搞起了各種奇花異草……也因此,有關於“林大郎甚摳門”的名聲,這兩年在京中貴人們和富戶們之間傳播的越來越厲害了。

    林立文其實不在意“摳門”這個名聲的,他隻是覺得奇怪。那番人這般辛苦的攜帶這糧種而來,便也是見著皇朝這般繁榮強大,想要多多賺取些銀錢。那麽正常情況下,番人是不可能尋到他這裏來的。

    番人也未曾想到,他費盡心力拿來的糧種,竟然無人願意購買。

    然後就在番人垂頭喪氣的時候,有人便與他指路,言道你這糧種要價這般昂貴,眾人不願購買也是正常……若說這京城最有可能願意花錢購買你這糧種的,也隻有那位林大郎了。不若你試著去趟農學院,看看那位林大郎可否願意買下你這糧種?

    當然,來給番人這麽指路的人,他並非是來幫這番人的。

    他早聽聞了有番人在高價售賣他所帶來的糧種,卻一直沒能將其賣出去。於是呢,他便想到了林立文身上。

    林立文在京中貴人們那裏有著“甚是摳門”的名聲,但在百姓那裏,卻同樣有著“最為大方”的名聲。

    對這一點,貴人們心中也很是清楚。

    這麽多年來,但凡那位林大郎所培育出來的良種也好,亦或者是技藝也好,他傳播給百姓時是最為舍得不過了。

    所以隻要那位林大郎將這番人的糧種買下,那麽大家便隻需要等待那位林大郎去種植,再將其免費傳播便可。

    若是那位林大郎不願買的話,那便也說明這番人拿來的糧種不值得。

    番人來尋林立文之前,也打聽到了一些有關林大郎甚是摳門的名聲。因此已經多處受挫的番人要價雖高,但卻比他一開始喊出的高價低了不少。

    隻是讓番人更意外的是,京中那些有錢的富戶們不願意花錢買的,這位林大郎卻很是幹脆的花了銀錢將他的糧種全買下來了。

    番人賣了糧種,得了銀錢離去後,便在番人圈子裏到處言道,京中傳言絕對不可信!要說摳門,分明是京城那些富人和官大人們。

    最最大方的,分明是那位林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