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瑾兒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4171
  第194章 瑾兒

    從益州返回京城,照舊要穿插牧州兩個縣城。

    離家近五年,四人都歸心似箭。因此一路急趕。第二日下午,他們便進入到了牧州地界上。

    在進入牧州後,林立文莫名的生出了幾分感慨來。

    說起來,這牧州還是林立文的老家,而這益州和牧州又是相鄰。林家人雖都去了京城,但林家三個姑因為出嫁,可是一直都在牧州生活。

    隻是在過去這近五年的時間裏,林立文忙碌道竟也未能去一趟牧州。

    這會瞧著天色也不早了,林立文他們便尋了就近的驛站住宿。

    驛站還是原來的驛站,住宿吃食上未見著有什麽大的變化。但要說完全沒變化也不是,比如說剛從京城去往益州住在這驛站裏時,驛站的小吏給大家準備的吃食裏,可是見不著這辣椒的。但晚上這頓餔食裏,小吏端上來的菜品相雖一如既往的差,但裏麵卻是用上了些許辣椒做配菜。

    而這驛站的條件是眾所周知的,免費的吃住下,若不花錢銀錢去額外的打點,驛站裏的小吏們是不可能給他們提供昂貴的食材。

    如今給他們提供的這吃食裏有辣椒,便說明了辣椒在牧州這一塊也已經普遍種植了。

    然牧州變化的也不止是普遍種植辣椒這一點,還有他們行走的這一路所碰見的草市。

    草市所選一般還都是人口較為集中,交通也較為方便的場地。

    於是他們這一路走來所見到的草市也比幾年前來得時候要多了好些,也要來得更為繁華了些。

    如今這些草市,依舊是不合法的居多。

    但時下這種不合法的意思指的是這些都是非官府管控的集市,是跟之前雙縣柳家村形成的那個草市一樣,都是附近的鄉民們為著更為方便的交換物資而自發形成的。

    “咱們回去這一路,可比來時好多了。”又一次經過一處草市,大家將需求補上後,趙武便忍不住說道。

    這些草市上的東西多是當地百姓家中多餘的產出,東西新鮮,價格也很是實惠。於是林立文他們一路的吃食需要,大多都是在這些草市上得到了滿足。

    楊越也點頭說道:“確實方便了許多。”

    方便許多,也意味著變化大。

    隻是這種變化卻是一種往好的方麵在發展,因為草市的出現和繁榮,其實便意味著當地這一片的農業經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當地的農產品開始商業化,也是百姓生活變得富足的一種表現。

    畢竟在過去,連溫飽都得不到滿足時,老百姓哪裏有多餘的農產品能拿出來置換,又哪裏有多餘的銀錢,去購置他們所需要的物資?

    想當初剛穿越時,林家想要購置一塊豬肉,還得走上好長一段路,去到最近的城鎮上才能有得賣。

    因此林立文瞧著這一路的變化,心中還是挺高興的。

    若不是他們這次離家時日太久,四人此刻全都歸心似箭。說實話,放在平日裏若是瞧著這般繁榮的草市,是真能激發人下車逛上一逛的。

    如今也是農曆九月,天氣普遍較為晴爽,算得上是一年當中最為適宜出行的季節了。林立文他們這一群人又盡力加快了腳程,於是才剛一個來月的時間,他們便進入了京城所管轄的地界。

    今年京城的初雪已經開始下了。

    這個季節的雪還不大,但對於他們這一行去到益州近五年方才過來的人來講,此時便是瞧著這些雪,都莫名的生出一股無法壓製的興奮。

    入目所見,全都是記憶裏熟悉的模樣啊!

    “這京城倒是一點都沒變呢!”打從踏進京城所管轄的地界開始,薑旭的腦袋就沒能舍得從馬車上的小車窗裏挪開了。

    對比起薑旭,林立文還有楊越,趙武他們其實也沒好到哪裏去。

    又這般往前行走了十幾裏路後,他們便要分道而行了。趙武駕著一輛馬車先送一下薑旭歸家,而楊越則駕著另外一輛馬車送林立文去到京郊的莊子上。

    分別前,林立文對著薑旭說道:“你這次回去先好生修整一段時間……”

    過去這五年,薑旭一直跟著林立文負責茶樹種植。說實話,薑旭有天分,人又紮實沉得住氣。林立文這次歸京述職,對薑旭的將來也生了好生謀劃的心思。

    在謀劃之前,林立文更是還有跟薑旭聊了一番,了解了下他的想法。

    “哎!”薑旭高興的應道。

    與薑旭這般交待完後,兩輛馬車便分別朝著不同的方向行駛了起來。

    很快,楊越便駕著馬車行駛在去往莊子的道路上了。與之前的官道相比,通往莊子上的這條道路便要窄了一些。不過因著往來的車馬較多,對比起旁的道路來講,它還是算得上寬敞且平坦的。

    便是此時下著下雪,路上也是有不少的行人在道上行走。其中還有好些背著書箱的小兒們,一邊走著,一邊與同伴們嘻嘻哈哈的玩鬧。

    這些小兒們便是家住附近,在莊子裏所開辦的學堂裏識字的學子們。他們許是也沒少見到有人駕著馬車去到莊子裏來,因此大家隻是瞧了那行駛中的馬車一眼,便下意識的就站去了道路兩邊。

    不過待到馬車進入到莊子裏麵來時,便有人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不知這位貴人是為何而來?”莊子外麵雖是暢通無阻的,但是靠近林家居住和學堂所在地的必經道路上,卻是設置了一座牌坊。

    這牌坊並不是現在才有的,而是永興帝將莊子賜給林立文的時候便已經存在了。在這牌坊在往裏麵一點的位置,還修建著一座小屋。

    小屋裏一直都是有住人的,為的便是有外來訪客到達後,有人能及時往裏麵去通傳。

    但這種通傳,也是分情況的。

    比如莊子上有農產品要售賣時,小屋守門人放行的是另一條路。但若是來尋主家人時,守門人放行的又是另外一條路。

    但最近這段時日,莊子上都沒什麽農產品可售賣的。小屋的守門人詢問時,也滿懷好奇的打量著林立文與楊越。

    “我是來回家的。”林立文便笑道。

    “回,回家?”小屋守門人愣在了原地。

    他是去年才來的這莊子上做事,所以之前並未曾見過林立文。若不然,剛剛也不會攔住林立文的馬車,還那般的詢問了。

    林立文也沒有生氣,隻笑著繼續說道:“我是林立文。”

    守門人震驚:“你,你是……”

    兩人說話間的功夫,小屋裏的人也聽到了動靜。待到對方走出來一瞧,見著林立文後,立即便響起了驚呼聲。

    老者:“大,大人?”

    在老者後麵,又走出來一婦人,於是又是一陣驚呼:“哎呀,大人回來了!”

    林立文衝著他們笑了笑,算作回答,然後便讓楊越駕著馬車繼續往莊子裏麵行駛。這一段路屬於莊子人居住的集中地,因此房屋多了,玩鬧的小兒們也多了。

    這個時間點又正好是小兒們散學的時間,他們家就在莊子裏,所以也不似林立文之前在路上碰到的那些小兒一般需要急著趕回家去。

    此時一些小兒們便嘻嘻哈哈的湊在一堆玩鬧著,隻是瞧著林立文他們的馬車行駛過來,這些小兒們抬頭瞧了一眼林立文他們的馬車,讓開了點道路後便又扭過頭去繼續玩他們的了。

    反倒是林立文瞧見這些小兒們很是心生感慨。

    再往裏麵行駛了一小段路後,林立文終於到達了林家眾人所居住的院子外。

    “大,大郎?”林老大是林家裏第一個瞧見林立文回來的人。

    林立文也笑著響亮的喊了一聲:“爹!”

    隨著他這一喊,林家旁的人便很快也都知曉了林立文回來了。

    在楊越幫著林立文把東西卸下後,林家這邊喊上了一佃戶,讓他幫忙駕著馬車趕緊送楊越歸家去。

    楊越跟林立文不同,他是住在京城坊內的。若是回去得晚了,京城的城門怕是就要關上了。

    待到楊越一走,林家眾人便將林立文圍了起來。

    “二郎早些時候便與我們說了,聖上發了文書要將你調遣歸京……家裏便一直在盼著你回來。”林老頭高興的說道。

    隻是大家算著時日,都以為林立文至少還要再等個十來日方才能到家。萬沒想到,他竟然能提前了這些多時間便回來了。

    這對林家眾人來講,可謂是又驚又喜了。

    “黑了,也瘦了……”錢秀秀圍著林立文仔細打量了一圈,紅著眼睛說道。

    林周氏和林老太此時也沒好到哪裏去,眼眶一樣的紅了起來。

    算上路上的時間,他們真就五年整沒能見麵了。自從去歲雙縣新茶園的茶葉打響了名頭後,好些人都說他們家大郎又立功了。可對於自家人來講,想的卻是林立文一個人在外麵待了這麽多年,也不知曉要吃多少苦呢!

    林立文順著林家眾人,將自己在益州的生活講了下。話自然也都是撿好的來講,林家眾人瞧見林立文平安歸來,又聽著他這般將來,心情總算是安定下來了。

    待到林立文講完自己的事,他便又忙問起了林家眾人的情況。

    五年沒見,林老頭和林老太更老了,便是林老大和林周氏也老起來了。但林立文瞧著他們的精神都還不錯,心裏也放心了些。

    “秀秀,辛苦你了。”林立文心中很是抱歉。

    這五年,林立文不是沒動過將家人也接去益州的想法。但每一次動起這個念頭,林立文卻很快又因時下這不便的交通而不得不做罷。

    兩地往來便是如他這般趕時間,也需要行走上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月在路上顛簸的辛苦不說,一路上還要提防匪患。

    似這般意外的概率在時下還並不小,況且益州那地方,多山地少農田,山中山匪更是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林立文又哪敢拿妻兒的安全去做賭。

    錢秀秀因林立文這一句話,眼眶不由得一熱,她隻哽咽著說道:“你回來了便好……”

    “是啊,人回來了便好。”林老太拿帕子也擦了擦眼角的淚水,然後環顧了一圈,朝著林周氏問道:“現在什麽時辰了?瑤娘和瑾兒也該散學了吧?”

    瑤娘早兩年便去了莊子上的女學堂念書,還有瑾兒在今年的時候,也鬧著去了學堂。

    當初林家在莊子上開辦學堂時,一直都是男女生都收的。時下雖科考做官這一塊,並無女子的先例。但卻並不等於,時人不許女子念書。

    如那些貴人,更是家家都有給自家女子請了專門的先生在家中教導。

    隻為著男女之防,莊子上的學堂分成了男女班。

    林周氏:“算著是該回來了……莫不是瑾兒又貪玩了?”

    瑤娘上學的班今日散學比平常晚了半個時辰,待到終於散學了,她沒在學堂外麵瞧見瑾兒等候,她也沒有直接歸家,而是背著書箱去尋人了。

    等瑤娘將尋到的瑾兒帶回家,人還沒見院子呢,林立文便聽見瑾兒在外麵喊道:“我沒貪玩,我是在等阿姐散學。”

    所以準確一點的來講,瑾兒認為自己是在等阿姐散學的時候,順便跟他的小夥伴們玩了一小會。

    瑾兒在院子裏喊完了,還又背著書箱往屋子裏跑。他一溜煙的跑到林老大麵前,將剛剛的話又說了一遍。

    時隔五年,林立文可算是瞧見他這小兒了,但也是讓他瞬間啞然的見麵——這小兒不就是他進到莊子來時,所瞧見到的湊在一塊嘻嘻哈哈玩鬧的小兒們中的一個麽?

    林立文當時隻匆匆看了一眼,但他之所以記得這般清楚,是因為那群背著書箱玩鬧的小兒們中,就屬瑾兒的個子最矮小。畢竟年紀這一塊,他也是最小的。

    林老大這會也沒心思去管瑾兒今日到底有沒有貪玩一事,隻滿臉高興的拉著瑾兒讓他朝林立文看去:“瑾兒,快看,你爹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