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臉紅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696
  第68章 臉紅

    知曉林老頭有將自己所教授的選種法子牢記在心,並且還按照他臨走時的交代去種植後,林立文很是高興,忙問道:“爺,那今年用這兩種法子所挑選出來的水稻種子呢?我想要看看。”

    本來計劃好一會要出門一趟的林老頭,便問他:“你可是現在就要看?”

    “倒也不急。”林立文說道:“爺可是有要事要忙?若有要事的話,爺便先去忙吧,我晚點再看也行的。”

    林老頭:“那你等我一會,我晚點回來再帶你去看。”其實就是後日操辦席麵的一些事,需要他再去村裏請一些村民們到時候好來家裏幫忙一下。

    林家村的村民們一聽林老頭說完,便都表示,他們到時候一定會來與林家幫忙的。

    待到林老頭將事情辦完回來後,見著林立文又巴巴的望過來了。

    “行吧,那你隨我來。”林老頭見著林立文這般模樣,便帶著他去了家中專門放置糧食的倉庫。

    以前的林家可是從沒有單獨能做來放糧食的倉庫,是後來家裏田地多了,糧食也收得多了,於是修建新房子的時候,便單獨修建了一座放置糧食的庫房。

    為了更好的儲存糧食,這間屋子在防水通風等問題上,修建時林家都有做了一定的考慮。

    糧種也有其單獨存放的地方。

    林老頭按照林立文的要求,帶著他去到專門存放穀種的位置,指著最中間兩堆與他說道:“左邊的這堆,是今年稻穀最豐產的地裏挑出來的。右邊的這一堆,是從早熟地裏挑出來的。”

    兩年前,林立文將“種取佳穗,穗取佳粒”而後再“單收單藏,單獨種植”的培育法子教授給林老頭說,還與他說過,讓他在稻穀開始出現有稻穗成熟時,便去田裏摘取最為早熟的那一部分稻穗摘下,並也用“單收單藏,單獨種植”的法子,在來年田裏栽種。

    這便是林老頭之前說的,其中有一部分的田地裏的稻穀會比村裏其他田地裏要收割的早些的原因。

    這種法子也叫單株選種法,也跟林立文來年去往牧州的新任務有很大的關係。

    林立文當時在殿中與永興帝說道:“水田有定數,人力有上限……故臣想培育出新的水稻糧種出來,使其或能高產,或能早熟。”

    高產很好理解,便是使得地裏水稻增產。

    隻這早熟……

    永興帝聽著並不十分理解,便向林立文詢問:“早熟有何用?”

    林立文說道:“若水稻能早熟……原本一片地裏一年本隻可種植一季,卻因水稻的生長時期變短,那麽為什麽不能在地裏進行第二季種植?”

    永興帝聞言頓時大驚:“大郎你是說,在同一塊地裏一年種植兩次稻穀?”

    “隻要能將稻穀的生長周期變短,臣覺得是可行的。”林立文很是認真的說道:“再者,便是生長周期沒能達到所預期的變短時日,臣還有一套作想法……若能試種成功,此法子也可使得一片地裏一年收獲兩季糧食。”

    所謂的套作,便是在同一塊地裏的前一批作物種植到一定程度,但卻還未成熟之時,再度播種一次種子。(注1)

    至於如何套作的,林立文說他還需要經過試種後,才能給出永興帝具體的數據。

    而林立文說的這些新的種植法,都是永興帝從未聽聞過的。但這並不妨礙,他腦子對這些種植法成功後的想象。

    腦海中的這些想象,使得永興帝不得不強行穩住心緒,然後他緊盯著林立文,沉聲問道:“大郎,此法可真能行?”

    “臣已試過高產法,確實有效。”林立文則顯得平靜許多:“至於雙季種植與套作法……臣也覺得可行。故臣想懇請聖上,讓臣來年去往牧州進行試種。”

    “好!”永興帝大喝一聲:“大郎,朕便將此重任交付與你了!”

    而這也是永興帝會因為格外憂心林立文安危,與第二日一早,派遣冊封使者與他一路隨行回林家村的原因。

    要知道如今背負新的種植任務的林立文,在永興帝眼中,那可是很有可能使得天下田間糧食從此增產無數的大寶貝。

    試問擁有這樣的一雙種田金手的林立文,哪個君王能不在乎?

    此刻,林立文很是仔細的查看著這兩堆穀種。

    高產那一堆的水稻種子穀粒飽滿,但整體形狀與之前林立文見過的田裏收來的那些穀種並無太大區別。

    但是一打開早熟的那一堆,林立文立馬發覺了不同。

    他便一邊抓了一把穀種,放置到一塊仔細的察看,這兩種穀子不同處便更明顯一些了。早熟的穀種顆粒還會更大些,且穀殼顏色不如高產那一堆來的金黃。

    林立文便又緊跟著詢問林老頭:“爺,如這高產水稻,一畝現可收獲多少?如這早熟水稻,咱家幾月種植,又是幾月收割?”

    問起產量的事,林老頭也高興起來了,指著高產的那一堆穀種對林立文興奮的說道:“剛開始種的第一年,一畝地就能收兩百四十斤有餘!而今年,產量最高的一畝地可是達兩百六十斤有餘了!”

    要知道在這之前,如錢家的上等水田裏所種植的水稻畝產量,也不過才剛剛接近兩百斤。所以在林立文剛去吉州的第一年裏,林家用他當時留種出來的水稻種子單獨種植到一片田地,得到了畝產量兩百四十斤有餘後,林老頭高興壞了的同時,也把林立文走之前交代他的那些種植法子,牢牢的記在心裏了。

    在今年的種植與留種一事上,林家人也是格外的上心了。

    至於那些早熟糧種,林老頭也很是高興道:“那年你走時,因所留種不多,故家中隻種植了小半畝地。”

    然而讓林家眾人感到很神奇的是,那小半畝地的水稻竟然與跟林立文當初所摘取時間相同,竟然都於六月中下旬便開始成熟!

    至於種植時間,不管是高產還是早熟,都跟之前種植水稻時一樣,在每年的春三月初開始播種。

    隨後,林家在今年又進行複種,發現這批水稻依舊早熟。

    林立文便心算了下時間。

    若是按照今年的種植情況來看的話,高產這一批水稻產量,已經在原來兩百斤的基礎上增產至兩百六十斤有餘。整個產量對比現今的種植技術來看,委實不低了。

    而早熟這一批的水稻種子,也已經從原來的五到六個月的時間,縮短至不到四個月的時間!

    也就是一百天多一點的生長時長。

    這不僅是比現有的水稻生長期明顯縮短了許多時間,而是它的整個生長周期已經很接近於現代的一些早稻品種了!

    想到這裏,林立文又先後丟了兩種還帶著穀殼的種子,放進嘴裏進行咀嚼,再慢慢的感受這裏邊的區別。

    而越是這般感受下去,林立文心中便越是歡喜。

    一旁的林老頭瞧不大明白他這些舉動,便一直安靜的在一旁看著。直到見著林立文臉上帶笑了,這才出聲問道:“大郎,如何?”

    “爺,甚好!”林立文在經過剛剛仔細的檢查,發現不管是高產,還是早熟這兩批種子,都在經過林家過去兩年的初步培育,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兩種水稻新良種的出現了。(注2)

    林立文也越發的高興:“爺,你這次可幫了我大忙了!隻這些種子,咱家怕是沒法留下來了,我得拿到府城去進行下一步的試種培育。”

    “沒事沒事,大郎你全都拿走。”知曉這些種子對林立文給聖上辦差事有用,林老頭便顯得格外的舍得。

    林立文便笑:“我阿爺最好不過了!”

    這話把林老頭哄得格外的開心,正還想與他說上幾句話時,外麵突然傳來了林立澤的聲音:“大兄,大兄!”

    聽見聲音,林立文也很是高興:“是二郎回來了!”

    昨日他回家時,林立澤卻因為在考中秀才後,去了牧州府城的官學念書而還沒回家。直到今日歸家來,林立澤這才知曉他爹林老二與大兄林立文回來了!

    林立澤在與林老二親近一番後,心中還惦記著林立文,剛剛便忍不住一邊喊著,一邊找尋到倉房這邊來了。

    “二郎拜見大兄。”許是念書念得又多了些,林立澤將一些規矩也越發的看重。明明之前因為急著想要趕緊見到林立文,都能做出邊跑便喊的事情來了。可結果這會真見麵了,林立澤又端正儀態,很是恭敬的先衝著林立文見禮了。

    “兩年不見,我家二郎如今長高了許多!”林立文走過去扶起他,對著比兩年前明顯高了一個腦袋的林立文笑著誇道:“如今更是個秀才老爺了,小小年紀的怎就能這般厲害呢!”

    林立澤立刻臉紅紅的喚了一聲:“大兄。”

    就一句小小的誇讚,林立澤完全沒了先前的穩重模樣,過去隻要一被誇就會臉紅的小孩便又回來了。

    林立文隻覺得林立澤這模樣委實可愛的緊,便繼續笑著調侃道:“我家二郎還是如此容易就害羞,也不知在學堂裏,念書念得好時,夫子誇你是何模樣。”

    如林立澤這樣在讀書上天資過人的,林立文就不信學堂裏的那些夫子都不誇他幾句。

    然林立澤卻認真的解釋道:“夫子們的誇讚都不如大兄你這般直白又熱情。”

    所以他也不是被誰誇上幾句,就那麽容易臉紅的。

    林立文:“可我家二郎確實厲害啊!”想他如今才多大便考取秀才功名了?不過才十三歲!

    於是林立澤才剛恢複正常的小臉又被誇紅了。

    看得林立文越發覺得自家二郎很是可愛。

    然林立文並不知曉的是,此刻臉紅的還不止他這小堂弟林立澤一人。

    錢家這邊。

    錢夫人待到這會,才將林家上午送來的禮品整理完。於是她便在這些禮品中,發現了一用木盒裝著的鎏金銀釵。

    這裝置銀釵的盒子上的花紋,是錢夫人從未見過的,便是這銀釵的款式風格與她平日在衡縣銀樓所見到的也大不相同。

    錢夫人心中便有了點猜測,然後拿著這用木盒裝著的銀釵,歡歡喜喜的去找了女兒錢秀秀,還高興的與她說道:“我瞧著這銀釵,應是大郎在吉州特意給你買回來的……難為他倒是有這份心了。”

    錢夫人之所以這麽認定,是因為吉州跟牧州相距甚遠。便是林家人想叮囑林立文置辦都傳信不過去,所以這隻能說明銀釵是林立文自己起了心思買下來的。

    於是隻這一句話,錢秀秀也臉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