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求助與推廣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683
  第57章 求助與推廣

    構樹穗這東西,嚴侍郎從未食用過。見著林立文將這些東西送來時,他還與林老二當時所想一般,嚇了一跳:“大郎,這些東西是做何用的?”

    林立文笑道:“昨日去了鬆縣羅灣村,教授村民們一種地法子與新農具製作,村民們感恩於我,便送了我這一車構樹穗。今特意拉來,好與大人共享。”

    嚴侍郎見過不少送禮的,可卻從未見過林立文這般的,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那多謝大郎了。”

    林立文待仆人將構樹穗收下去後,又恭敬的遞過去一張設計圖。

    這圖上畫的正是林立文昨日教授羅灣村村民們的新農具的製作方法,而他把這獻上,是希望嚴侍郎能幫他送與吉州徐刺史。

    林立文還告訴嚴侍郎,說這新農具他昨日已經在鬆縣羅灣村試用過了,效果甚好。

    “我記得聖上去年就已經下達聖旨,命各府州全力推廣大郎之前所製的那些農具了。”嚴侍郎雖不擅長種地,可觀圖紙上所畫之農具委實太過簡單,所以忍不住問道:“難不成,大郎這新農具還能比先前的那些更好使?”

    誰知,林立文很是幹脆的搖頭說道:“比不得。”

    “那為何還要我幫你將這新農具獻與徐大人?”嚴侍郎很是不解。

    論耕地效率,曲轅犁可以完全將新農具秒殺。

    論播種效率,耬車也可以完全將新農具秒殺。

    可任何事情都不能隻看表麵。

    “農具再是好使,可終究用鐵太多……”林立文便將羅灣村村民們大多家貧,委實製作不起那幾樣開荒農具的事情說了:“而我這張紙上畫新農具,是目前對此地百姓來講,他們能製作得起的。”

    至於火耕水耨的開荒法子,林立文也不忘對嚴侍郎仔細的說了一遍。

    林立文還又說道:“且我觀吉州地廣人稀,荒地土壤也很是肥沃……所以我們得先用火耕水耨的法子開荒,再配合我這新農具進行種植,可使得眾百姓餘糧變多……等到老百姓手裏餘錢多些的時候,再來推廣之前的農具才是最合適的。”

    畢竟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再是如何想搞農業發展,也得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否則再好的政令,再好的農業工具製作方法,那都是白搭。

    嚴侍郎聽著林立文的這一番解說,神情也逐漸發生變化。

    在農業一事上,嚴侍郎並不是那種完全不懂之人。相反,他在這方麵還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當初在朝堂上,眾大臣們隻一心關注棉花產量與品質時,嚴侍郎卻已經把重點放在了棉花種植方法上麵。

    所以後麵永興帝詢問時,嚴侍郎才能將棉花種植方法完整的背誦了出來。再後來,永興帝詢問有誰願意前往北地吉州,負責管理林立文棉花試種一事時,他更是主動請纓。

    嚴侍郎看好棉花種植方法,也更看好林立文種地的能力。故來到了吉州之後,於棉花種植上麵的事情,他才會全權放手讓林立文去發揮。

    隻是讓嚴侍郎沒想到的是,他本隻是為著棉花試種而來,可林立文卻還想出了適宜北地吉州百姓開荒種植之法。

    “眼下已是春四月,大豆尚還能種植……”林立文說著,對著嚴侍郎躬身一拜:“然隻靠我一人之力,終究效率太慢。故還望大人相助,速將此法送與徐大人。”

    林立文這些日子的巡查也不是白忙活的,除了氣候,吉州土質這一塊他也有一並仔細查看了。

    這裏確實很適合種植大豆。

    除開大豆外,還有春油菜也適合。隻是時間上來講,種植春油菜會稍微晚了點,但若徐刺史肯加大力度去與百姓推廣,便也還是能來得及的。

    品質和產量上或許會差一些,但是對於荒地甚多,人口甚少的吉州來講,這一點倒是可以將其補上了。

    而且林立文還有一法子,可使油菜種子催芽。

    想到這裏,林立文問嚴侍郎要來了白紙與硯台。待磨好墨後,林立文掏出自己隨身攜帶的竹筆,沾上墨水後,便將火耕水耨與油菜種子催芽法子都寫了上去。

    油菜種子催芽很簡單,便是選飽滿的種子溫水浸泡便可。

    “大郎心善矣。”嚴侍郎感慨著接過林立文剛寫出來的方子,然後又對著他的字無奈的笑道:“大郎你這書寫的法子與眾不同,寫出來的字也很是別具一格。”

    其實就是林立文用竹筆寫字的行為太過奇異,且他寫出來的字還不好看,但嚴侍郎卻高情商的將其說成是與眾不同與別具一格。

    穿越前從未學過毛筆字,便是穿越到原主身上,林立文是繼承了對方的記憶。可是毛筆書法這個東西,真就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一並繼承的。

    再者,林立文記憶裏原主的字也很是一般,學了那麽多年的書但對這年代的讀書人來講,隻勉強撐得上工整。

    林立文便道:“大人是知曉的,我在讀書一事上,委實沒什麽天賦。”

    “大郎不必妄自菲薄。”嚴侍郎卻說道:“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大郎你在農事上的天賦,卻遠非尋常人能比的。”

    所以要不怎麽說嚴侍郎是皇朝第一好上司呢!在事業上,全力配合林立文,由著他自由發揮。便是倆人說話之時,嚴侍郎更是將誇讚時刻放在嘴上,且讓人一聽便覺得他很是真心實意。

    嚴侍郎還不僅是這樣,如此次林立文所拜托之事,其實已不算他職責之內事物了。他卻還是應承了下來,當日便拿著林立文所畫的製作圖等物,去尋了徐刺史。

    且在他尋完的第三日,徐刺史便下達政令,命令吉州所管轄之下的各縣令,全力推行新農具與火耕水耨的開荒之法。

    與此用時,徐刺史與嚴侍郎所寫的奏折,也一並快馬加鞭送去了京城。

    其實對於如北地吉州這般苦寒,導致去年推廣農具收效甚微的府州,整個皇朝還有許多。然就跟林立文所想的一樣,朝廷並非不知曉這些。但無奈皇朝新建,國庫空虛。便是永興帝想以國庫撥款助力百姓製作農具開荒都很是艱難。

    可如今有了林立文新想出來的農具和開荒法子,這件事便輕而易舉的解決了。

    所以將嚴侍郎與徐刺史送上來的奏折分別看完後,永興帝很是高興的連誇道:“林大郎果然不愧是林大郎!此法甚好,甚好!”

    於是永興帝還在第二日的朝堂上,派遣出幾位官員攜帶聖旨,命其速速前往其他如吉州北地一樣的府州推廣新農具與火耕水耨的開荒法子。

    新農具的製作極其簡單,用鐵還甚少。那火耕水耨的開荒法子便更是簡單,因此一經推廣,不少皇朝百姓們便熱火朝天的開起荒地來。

    像北地吉州這邊,他們屬於開墾的最早的那一批。如今那些開墾出來的荒地裏麵,種下的大豆,油菜等農作物還都出苗甚高了。

    且雖說是才開墾的荒地,但土壤確實如林立文之前說的那般,甚是肥沃。

    見著地裏作物長勢甚好,吉州百姓們也很是歡喜。

    “今年家裏開了不少荒地,使得多種植了這許多的糧食,咱們今年的冬日便不會那麽難熬了!”

    “是呢,是呢!日子可算是能好過些了……”

    “老天庇佑!聖上聖明啊!才給我們送來了大郎……”

    喊出最後這句話的正是吉州鬆縣羅灣村的村民們。

    他們起初並不知曉林立文便是之前官府推廣那些農具的製作者,可後來徐刺史派人再度前往吉州各地推廣新農具與火耕水耨的開荒法子時,與當地的裏正說了這些。

    羅灣村這邊的裏正這才知曉林立文原來就是林大郎,然後他又將這事,告知了羅灣村的村民們。

    羅灣村的村民們震驚這一消息,但對林立文也更為感激和喜歡了。

    “唉,可惜這時候的構樹穗已經沒了……”不少村民們都有圍著自家屋門口的構樹,進行過這樣的感歎。

    因為他們都聽說了,林大郎就是因為愛吃構樹穗,這才將牛車停下。然後與羅麻子購買構樹穗時進行一番交談,才得知了他們村無銀錢購置農具種地的情況,於是便給大家想出了解決辦法!

    他們感恩林立文此舉,偏又無其他本事報答。便如之前林家村的村民們一般,知曉“大郎愛吃魚”,大家就不停的送來一般。若非現在時節已過,羅灣村的村民們也想去給大郎送構樹穗呢!

    “唉,隻能等到明年春季了。”村民們歎息道。

    “還望老天保佑,能讓大郎一直留在我吉州……”

    林立文來到吉州的任務,便是在此地試種棉花。那些官田裏的棉地試驗地老百姓雖不能進入,但遠遠瞧上一眼,總還是能行的。

    眼下正值七月,棉地長勢一片良好。便是沒能走近一看的村民們,也能知曉今年棉花試種極有可能真的能成。

    而棉花一旦試種成功,他們吉州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試問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又哪裏舍得林立文離去。

    而對林立文不舍與懷念的,還有遠在好幾千裏外的林家村的村民們。

    前有林立文教大家種地,給他們想出好使的農具,使得大家田地都有變多,家中糧食不缺。後大家又得了林立文的法子養豬,也很是賺了不少錢。

    且離去前,林立文還曾特意交代過大家,說聖上後麵肯定會把養豬的法子公布與眾,所以這豬肉的價格也會因此受到不小的影響,開始越逐漸下跌。所以他建議大家後麵養豬之時切不可貪心,以免受其影響甚至還因此虧損。

    村民們都將他的話牢牢記住了,雖還是難免會有一些貪心者,但在養殖數量上還是多少有些克製。再者,如今時日還短,豬肉價格還不至於現在就受什麽影響。

    反倒是因為今年四月,林立澤考中童生一事,豬蹄這一物再度引得大家追捧了起來!好些人的首要購買目標自是林立文當初親自養的那些,但大部分的豬在去年都被宰殺完了,隻林立文用來育種的那三頭豬還在。

    可這三頭豬,林家肯定是不賣的。

    購買不到林立文親自養的豬,於是那些人最後便退而求其次,轉而去購買林家村村民所養的豬。

    因為林家村的村民們都在說,他們家的豬,那可是得過林立文親自指導養出來的!這就跟去寺廟裏拜菩薩祈求一般,和尚畫出來的與菩薩開光過的,那效果能一個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