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教誨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308
  第40章 教誨

    棉花種植怕寒,可也極怕生蟲。尤其是那棉鈴蟲,啃食起棉株來是從葉到花乃至棉鈴都不放過。且棉鈴蟲還不僅對棉花有害,便是大豆也是如此。每當豆苗剛長出來時,便是最易遭棉鈴蟲害了。

    因此劉家兩個老人雖覺得這事有點難開口,卻到底還是沒忍住,這日便找了林大姑與劉保田來房裏說話。

    開口前,劉老頭先清了清嗓子,才說道:“我和你娘聽聞大郎又製了一種治蟲的藥水,也不知道家裏忙不忙得過來,要不你們過去看看有沒有什麽能幫得上的。”

    說這話的時候,兩個老人的眼睛是緊盯著林大姑來說的。

    隻林大姑還未說話,自家那個憨貨兒子劉保田倒先開口了:“爹,娘!這你們可就不知道了,現在我嶽家的那些地啊,都不用自家人怎麽下地,那林家村的人就來搶著幫他們幹完了!”

    然後這一句話,成功把劉家兩個老人準備許久接下來要說的話全給堵回去了。

    劉家兩個老人內心氣了個夠嗆,偏劉保田還未能體會自家爹娘真正的用意。說完這話後,他這臉上還帶著與有榮焉的笑意。

    顯然對於嶽家能得村裏人這般幫襯的事,劉保田是感到自豪和高興的。

    “正是這麽回事!大郎早先也與我說了,他現在隻要想做點什麽,我娘家村裏人都愛來搶著幫他做。”林大姑不似劉保田這般憨傻,早在公婆說有事與他們說的時候,心裏就已經猜到了幾分目的。

    眼下見著公婆被自家男人堵得有口難言,林大姑內心頓覺十分好笑。

    “這外人做事,到底不如自家人細致。”劉老太隻能這般說道。

    林大姑強忍著笑意:“那我與保田明日過去問問?”

    “甚好,甚好!”劉老頭暗暗鬆了口氣。

    第二日,林大姑和劉保田果真去了林家。且去的時候,兩口子還拎了不少的魚和雞蛋過去。這些東西還是劉老太給收拾的,雞蛋是走親戚的好物,而那魚則是專門給“愛吃魚”的林立文準備的。

    “大郎,你可是製出了能殺棉鈴蟲的藥水?快與你大姑我說說。”

    剛一踏進院子,林大姑便迫不及待的朝著林立文問了起來。畢竟吵架是一回事,自家地裏的出息,林大姑還是在意的。

    “是製出來了一種藥水。”林立文說著,拿手指著堂屋裏那幾個木桶與林大姑瞧,還說道:“我這裏還有一些未用完的藜蘆根,大姑若是需要可直接拿去用了。”

    林家的那些棉地和豆地還真就如劉保田之前在家時說的那樣,被村民們幫忙都用藥水噴灑完了,壓根就用不著他們再來幫忙。

    “大郎還真事事都念著你姑我。”隻見林大姑眉宇飛揚,邊說還邊直勾勾的看著劉保田。

    昨晚上,被林大姑狠說了一頓的劉保田可算是知道家裏人的這些小心思了,此刻便隻一個勁的對著林大姑一臉討好的笑著。

    林家眾人瞧著他們之間的這些眉眼官司,便都猜測了起來。待過了會,林老太就尋了個由頭,將林大姑拉房間裏去細問了。

    進屋之後,林大姑便將家裏最近發生的事一股腦的說了。

    哪知說完後,林老太就開始數落她:“你這張嘴哦!打小就是得了點理便不肯饒人的性子,什麽時候才能改改啊!這一家人過日子,有理說理是對的,可萬事也不能太過了……我瞧你那兩個妯娌也不是什麽很不講道理,不知好歹的人。還有你那公婆,行事也是出了名的明理……”

    現如今家家戶戶都是不分家一塊過日子,所以一大家子的人,日子要想過得和睦,當家作主的那人性子便顯得格外重要。

    當初也正是看中劉家兩個老人的為人處世,林家才肯將林大姑嫁過去的。

    想到這裏,林老太內心又忍不住歎氣。

    兒女真就是一輩子操不完的心啊!便是外嫁女,也依舊如此。

    好在林大姑性子潑辣其實也有潑辣的好處,最起碼嫁到婆家去,家裏不必多憂心她會被欺負。而林二姑呢,性子不潑,可是處事卻是最厲害的。嘴甜會來事,即便是高嫁到城裏,也能在黃家很快站住腳跟。反倒是林三姑,是家裏麵三個女兒裏麵性子最軟的,卻偏偏成了最遠嫁的那一個!

    “這次回去後,可萬不能再拿那事說嘴了。”林老太給林大姑講了好一番人情世故後,又一臉嚴肅的教她:“拿著東西回去後,也莫擺出一副炫耀的模樣……”

    當然,自家給的好處,也得讓對方知曉和領情。於是林老太又對著林大姑好一番教導,告訴她該如何如何行事。

    林大姑邊聽邊點頭,嘴裏更是不停的說道:“娘,我曉得了。”

    待到將藜蘆根拿回家後,林大姑便與劉家眾人說道:“大郎說最近挖這藜蘆根的人太多,怕我們難找,非讓我把家裏的拿回來用……如何製作這藥水的法子,大郎與我說了一遍,又怕我記不住,還拿紙筆給我寫了……”

    其實是林立文也瞧出了林大姑與劉保田之間的不對勁,再者之前育苗和滅蟲都未見著劉家來人,當時他便也覺出了點。隻這事他一個侄子不好插手太多,便隻在林大姑準備回去之時,把用藜蘆滅蟲的法子寫好,讓她帶回來。

    劉家人雖不識字,可劉家村總還是有人識字的。隻要藥方拿去給人看了,林立文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他給藥方的目的其實也就兩個,其一是護短,讓劉家和劉家村的人都知曉自己是顧著林大姑的,平日裏相處時好能對林大姑多幾分包容。其二,林立文也是真心想劉家村的村民們都能學了這法子去治蟲,地裏能多些收成。

    因為這年代的老百姓日子過得實在是太苦了。

    此刻,林大姑把方子拿出來與眾人瞧後,她又接著說那藥物是如何好用的,說她還去瞧了林家村種的那些棉地裏的棉苗,真不見往年那般多的蟲眼了。

    這一次,得了林老太教誨的林大姑可是從頭到尾一句邀功的話都沒有,可劉家聽在耳朵裏,卻覺得林家做事分外貼心和細致。

    劉家老兩口自不用說,笑著連連誇讚:“大郎怎就如此聰慧能幹,竟能想出這般好使的滅蟲法子來……”

    家裏的棉地和豆地在噴灑過藜蘆根水後,沒等上多長時間,地裏便有了明顯的效果。畢竟這年頭還未有什麽治蟲的法子出現,許多蟲子對藥物的抗體也很低。

    劉家人瞧見成果竟這般驚人,頓時又想到之前的事,委實後悔當初為什麽沒能跟林立文去學那育苗法子。因為他們還聽說了,林家那棉地長勢可謂是驚人的很!

    尤其是周圍還有別的棉地放一塊比較時,可謂稱得上是天差地別。

    這藥水的效果出來後,劉家也變得格外熱鬧了起來。因為每日都有劉家村的村民們上門來與林大姑請教,如何用藜蘆根治蟲。

    林大姑最近可謂是劉家村的大紅人了,走哪都有村人熱情的與她打招呼。如此一來,林大姑雖未主動去與人顯擺了,但獲得的注意和讚歎卻比她往常故意顯擺要來得還要多。

    便是家裏的兩個妯娌,最近也來與她討好了。例如做飯等家事,一瞧見她幹活,兩個妯娌便會趕緊上前來搶過。

    說到底她們會這樣,也都是為著治蟲的法子。

    這法子不僅讓劉家的棉地和豆地免受了不少的蟲害,便是她們娘家,在她們把法子帶回去後,地裏的蟲害情況也好轉許多。

    為這事,兩個妯娌的娘家也都把她們分別教誨了一番:“莫要與你婆家大嫂再起爭執……她也不是什麽壞性子的人,不過是愛聽些好話罷了……”

    “平日裏順著她些又吃不了什麽虧,不過是口頭上的幾句好話而已……但自家得了益處,這才是最實際的……”

    如此一來,劉家三個妯娌都改了些許的脾氣,倒使得劉家近日來家庭氛圍一下子變得前所未有的和諧。

    “都不是什麽傻子。”麵對三個兒媳婦的轉變,劉老太背地裏便這般與劉老頭說道。

    “還是咱們當初把親家選得好。”劉老頭便說:“親家不糊塗,教出來的女兒便糊塗不到哪裏去。”

    其實要劉老頭來說,三房親家裏,原來的林家老兩口其實是有一絲糊塗的。

    林家兩個老人在大事上是沒得說,可就是對大房的偏心,讓劉老頭頗有點看不過眼。但這事與他家幹係不大,便從未說過。再者平日裏林大姑雖有幾分顧娘家,可一來有他們兩個老人在,林大姑不敢。二者便是林大姑自己,總歸還是有點分寸在,不至太過。

    而且後來林立文被趕出學堂後,與農事上又展現了諸多天賦,劉老頭便更不會把這些話說出來討人嫌了。

    “大郎雖念書不大行,可種地上,卻著實天賦過人。”劉老頭還忍不住誇讚道。

    劉老太也點著頭,表示讚同。

    隻這邊倆人前腳才這般誇完林立文,沒等多久林家那邊便鬧起了不小的動靜。

    便是劉家這邊,很快也有人急忙跑來告訴林大姑:“哎呦,大郎她姑,你怎的還不去你娘家啊?我聽好些人都在說你那娘家大郎不知怎的回事,竟然把上好的棉株頂心給摘了!”

    “什麽?”林大姑的臉色果然驟變。

    都顧不上跟劉家兩個老人說上一聲,林大姑便急急忙忙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