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開荒(二)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178
  第22章 開荒(二)

    待回到家中,林立文小心的把開荒文書放房間裏收好。他再去尋了剛從學堂回來的林立澤要來紙張和硯台,畫起了新農具來。

    今日去了荒地查看了一圈,對於開墾這些荒地所需的一些農具,林立文這會腦子裏已經有了幾樣合適的了。

    明日既然要去往縣城官府登記開荒之事,不如就順道也去鐵鋪定製新農具所需鐵製部分的零件,也省去後麵能少跑一趟。

    圖紙畫好後,林立文又仔細的查看了一遍,確認暫時沒發現什麽遺漏的地方後,他這才拿著新畫製好的圖紙,拿去與林家眾人瞧。

    當林老頭接過林立文遞過來的幾張新農具製作圖紙看了看後,忍不住疑惑的問道:“大郎,我瞧著這些圖紙上畫的,不止是一樣農具吧?”

    “是不止一樣。”林立文指著圖紙上畫的農具一樣一樣的指給大家看:“這一張是用於翻地的農具……這一張呢,是用來除荒草的農具……而這一張,是用於山地開墾的農具……”

    圖紙上的一些細節林老頭照舊是看不懂,但是地裏的活他卻是懂的。而且有了前麵幾次的新農具的例子在,林老頭對林立文在這方麵的能力也是深信不疑的。在經過林立文這麽一一介紹和解釋其用法後,頓時林老頭隻覺得自家大郎好生厲害。

    林家其他人臉上也終於帶了笑。

    晚上準備睡覺時,林老二還與林楊氏在房間裏說道:“我之前還有些憂心,待瞧了大郎想出來的幾樣新農具後,我這心是徹底放下了。”

    林楊氏也很是高興:“我早說了,大郎這方麵腦子就是比旁人聰慧……往後家裏多添上了這五十畝地,咱們二郎念書的束脩也就不愁了……”

    林家還未分家,林立文越能幹,對於他們二房來說也是有好處的。林立文越是能賺錢,家裏才越能供得起林立澤上學。這就是這段時間,家裏異常和諧的主要原因。

    能給家裏賺錢做貢獻的人,沒人會不喜歡的。

    這會林周氏也在跟林老大誇林立文:“我家大郎就是聰慧!”說著,又一臉喜悅的說道:“等這五十畝荒地開墾好了,再種上個一兩年後家裏能寬鬆些,我便去與爹娘說說,讓他們花點錢,請個媒婆上錢家再細談下婚事……”

    之前雖說兩家是定了親,但是他們心裏都明白,這親事錢家定的並不情願。以至於林家對這門親事也有點底氣不足,可如今不同了,大郎自被退學後懂事了不少,更是在農具上搞出了不小的名聲,還受到了縣太爺的嘉獎。錢家的態度也開始轉變,林周氏便感覺這門親事能成了。

    林老大也點了點頭:“我瞧著也行……”

    對他們做父母的來講,最感到高興的莫過於兒女能成器了。想到現如今的林立文,林老大和林周氏這天晚上躺到床上後,都是帶著笑容睡去的。

    第二日更是天還未亮,倆人便起床了。

    今日照舊還是由林老大陪著林立文去縣城,林周氏需要去灶屋給他們準備一些吃食帶著。

    “時間還早呢,你晚一點再去喊大郎起床。”在去灶屋忙活前,林周氏還低聲叮囑林老大。

    話是這麽說,但沒等多久,林立文也起來了。穿越過來已經七個多月,生物鍾早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林老太照舊收拾了不少要帶去給林二姑的菜和雞蛋,她還難得的抓了一隻家裏正在下蛋的母雞。

    “這雞是今年喂的,剛下蛋還沒多久,最是補人。”林老太一邊拿繩子綁著正掙紮著的雞腿和雞翅膀,一邊對著林老大念叨:“算著日子,芸娘的肚子怕也快要生了。等見著人了,你可得記得多問問……”

    這次去往縣城,林家雖還是沒有買上牛,但是卻出了租資借了錢家老爺的牛車一日。

    錢家老爺一開始還推脫不肯收,見著林家堅持,這才作罷。

    因為有牛車駕駛,去往縣城這一路就輕省了許多。

    再次見到林老大和林立文,林二姑也是格外的高興。她挺著個大肚子,行動不方便,就支使黃書成。一會讓他幫著卸下牛車上的東西,一會又讓倒水給倆人喝。

    在知曉他們要去縣衙登記開荒,林二姑又連讓黃書成陪著一同去。

    最後還是林立文拒絕了:“二姑如今身子不方便,店裏事多又需姑父幫忙,縣衙我們自己去便行了。”

    這話頓時就說到黃書成心坎裏了,與他來講,現在最要緊的便是林二姑的身子。再看林立文,也是越瞧越順眼了。

    畢竟以前林立文是個什麽樣,他也是清楚的,何曾有過說過這般體諒人的話。黃書成是真未曾想林立文被退學倒還把人退懂事了,如今他想出來的那些好使的農具,便是黃書成在縣城也聽說了不少。東西確實好使,不怪能得縣太爺嘉獎。

    縣衙戶房。

    役員接過林立文遞過來的開荒文書和戶籍仔細的看了遍後,又拿出算盤算了算:“開荒五十畝地……按照規定,你可領取棉種三十斤,豆種十斤。”

    在這裏,賦稅征收的都是實物。水田上繳的是稻穀,而旱地上繳的則是大豆和棉花。這也是因為水稻是主食,棉花可織布製衣保暖,大豆則能榨油。

    於是縣城大多數百姓地裏種植的也是這三樣作物,便是官府這邊對於開荒給予的糧種幫襯,也一樣是這三種。

    林立文這次開荒的五十畝地又都是旱地,發的自然就是棉種和豆種了。

    開荒除了糧種補貼,官府還允許賒欠農具。然林立文看完可選擇的農具後,默然了。

    這些農具倒也不是說不能用,但皆都是這年代常見的那些,使用起來效率很低。且官府又是賒欠,日後是要還回來的。

    林立文想了下,便說道:“農具不用了。”

    役員:“既如此,那我便給登記上了。”

    林立文忙道謝:“多謝。”

    登記完後,役員又道:“豆種和棉種憑這個去倉房找倉大使領取。”

    林立文:“好。”

    縣衙負責管理倉庫的人員統一稱之為倉大使,沒有官職,自然也不算編製內人員。

    林立文跟林老大拿著憑證,又去了倉庫找倉大使把豆種和棉種領到,開荒登記的事這才算辦完。之後他們沒有先回林二姑那裏,而是直奔鐵匠鋪。

    鐵匠把林立文遞過來的圖紙看了看,又詢問了他一些細節,便說道:“你這次打造的農具較多,時日怕會有些長。”

    林立文便問道:“分批來取可行?”

    鐵匠笑道:“可,五日後能取一部分。”

    “好”

    林立文說完,便讓林老大把訂金交了。

    訂金一交,林老大帶來的錢就花去了一大半。饒是早就做好了心裏準備,林老大臉上也不免帶上了幾分心疼。

    就是林立文心裏也忍不住歎了口氣。

    古代鐵就是貴,隻是打造了一些開荒所需的農具,就把家裏前段時間售賣打穀機的錢花去了一大半。也就不怪即便朝廷鼓勵,還有糧種幫襯,卻依然沒什麽老百姓願意去開荒了。

    沒點家底子,竟是連地都種不起!

    與鐵匠定製好了農具,林立文還得再去一趟縣城的糧店。

    “請問店家,你家可有穀種售賣?”

    穀便是後世的小米,隻是在這裏產量不如麥子,口感不如水稻,且當地增收賦稅種類並不包含它,因此本地種植者較少,隻一些喜食粥者或是用於釀酒才會特意種上一些。

    林立文之所以想要種它,卻是看中了它極其耐旱的特性。

    作為縣城的糧店倒是有穀種的,店家便問道:“有的,客人需要多少?”

    林立文打算用那較平整的荒地裏的二十畝來種植小米,即便小米做主食食用口感不如稻米,但把它摻和白米一起煮來吃,口感絕對是能遠剩米飯摻和各種野菜青菜的口感的!而且小米養人,食用它能對身體好。

    種植一畝小米大約需要種子兩斤,然這裏一斤是十六兩,林立文在心裏計算了下才說道:“給我來三十斤。”

    預留出多一些種子,可以用於後期的補苗。

    三十斤的小米裝好後就是沉甸甸的一麻袋,錢自是又花出去不少。林老大帶來裝錢的錢袋,此刻已然所剩無幾了。

    最後所需的穀種也買好,林立文和林老大便折回店裏,與林二姑和黃書成道別。

    臨走前,林立文說道:“鐵鋪那邊還得再次麻煩二姑夫幫忙捎帶回村了。”

    “大郎怎的這麽客氣了!都是一家人,哪用得著說什麽麻煩不麻煩的。”黃書成在林二姑的吩咐下,又給他們添了不少自家鋪子售賣的東西放進牛車上的籮筐裏,才笑著說道。

    在林立文和林老大回到林家村後,又過了七八日,受黃書成拜托之人終於將林立文訂製的第一批農具送至了林家。

    林家幾個人在家裏一通忙活,將農具組裝好後。隔日林家村眾人便都聽說了一件事——林家大郎要開荒了,而且他一次就要開荒五十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