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打穀機(四)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267
  第17章 打穀機(四)

    當然,這些得是打穀機全數交貨之後才能得來的數目。眼下除了那牛車三人組交的是全款外,其餘村民們都是付的定金。但這些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如今大家得知能有這麽多銀錢後,全家都歡喜到不行。

    林老太帶著林周氏,林楊氏倆妯娌,將收來的訂金細細的數了又數,方才小心的裝置錢匣裏收了起來。

    林老頭和林老大,林老二父子三人則拿上鋤頭,拿上扁擔畚箕幹勁十足的跑去挖土了。

    今日收來這四十一台打穀機的訂單,自家原來那灶台自是不夠用的了,需得抓緊時間重新壘出一個大灶台。

    灶台的作用是用來蒸木頭。

    打穀機裏麵的脫粒裝置和軸承那一部分都是圓形,在使用不起鐵,隻能使用木頭製作的時候,就必得先把製作這一部分的某些木頭蒸上一遍。

    但這法子不是林立文想出來的,而是從林老二之前製作秧馬底部時意外發現的。

    有的時候,林立文其實很佩服古代人的智慧。比如說在鐵價昂貴之時,他們不僅能想出榫卯連接用來製作家具,修建房屋,還能想出如用火烤的方式使竹子變軟,再來塑形製作。而對於容易燃燒的木頭,他們又能想出用蒸的方式來把其蒸軟,再借用一些工具,從而達到給其塑形的效果。

    因著是要蒸木頭用的,新灶台就需要壘得較大一些,位置也放在了林家院子靠近灶台的一個角落裏。

    怕下雨會被淋濕,林老頭父子三人又在那個角落處搭建了一個草棚。

    待一切弄好後,林家眾人開始一起忙碌的趕製起打穀機。

    在趕製途中,依舊陸陸續續的有一些外鄉的村民聽到消息趕了過來,跟林家交付定金訂做打穀機。

    雖訂單不如第一日那般的多了,一日多則三五台,少則一兩台的。但這細水長流的模式,讓林家眾人又是狠狠的驚喜了一把。

    再一次送走幾個從外鄉趕來訂做打穀機的村民後,林老頭笑著交待林老太:“近日家裏添了不少進項,你晚點殺上一隻公雞吧!”

    母雞是要留著下蛋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舍得去殺的。

    林老太也笑著應道:“好!”

    “娘,我來幫你給雞拔毛。”林楊氏聽說要殺雞吃後,便迫不及待的接話道。

    林周氏雖沒說話,不過她卻在林老太前去抓雞之時,直接跑去廚房燒起熱水來。待林老太把殺好的雞血都流幹淨時,她燒的水也夠熱了。

    殺好的雞用熱水燙上一遍後,雞毛就格外的好拔了。

    林楊氏蹲在那,雙手揮舞,沒一會兒,一隻雞就變得光禿禿的了。而林周氏則去了堂屋,拿出來一籃子野筍,將之剝皮。

    攏共就殺一隻雞,全家卻有八口人,這雞裏麵若是不放置一些旁的配菜,指定是不夠吃的。

    但不管怎麽說,難得吃上一隻雞,全家都高興的很。

    便是在院子裏忙著製作打穀機的林老大和林老二,幹起活來也顯得更賣力了些。

    一直到當雞燉到火上,漸漸有香味飄散出來之後,林老大和林老二注意力顯然就被不自覺的吸引過去了。兩兄弟一邊拉著架在模具上被蒸軟過的木頭,用力將其拉成圓形之時,一邊忍不住往灶屋那邊瞄上一眼。

    林立文聞著那飄散著的香味,也一樣控製不住的吞了吞口水。

    因為他饞肉實在是太久了。

    穿越至今已經有接近兩月,然林家卻隻在月初清明節時有去鎮上買過一次豬肉祭祖。祭祖過後,全家才能得以吃上一頓肉。

    至於平時,哪怕是農忙,也不外乎往餐桌上能添上一碗雞蛋,或者是用鹽和醬油拌上一疊碳火烘幹的小魚幹。

    而這一切的原因,還是因為糧食產量低。在人都不夠吃的情況下,是不會有太多糧食給家畜去吃的。因此養豬的人少,如林家便沒有養豬,而且這裏的豬肉價格也格外的昂貴。

    就這幾年還算好些了,起碼村裏未曾聽聞有餓死人的場景出現了。

    隻是在這種情況下,貧苦老百姓又怎麽舍得吃肉。

    之後食用餔食,許是因為喝著難得的春筍燉雞湯,林立文再吃著依舊摻雜著各種菜一塊煮出來的菜飯時,難得的沒了以往那種如啃草一般的感覺了。

    自然吃得滿足的也不止是他,全家都一樣,整個餐桌上無一人說話,隻一個個埋頭在碗裏,時不時的發出一陣陣喝湯時響起的呼哧聲。

    待吃完飯後,眾人也無帶著一臉滿足的摸著微凸的肚子。

    “若是日後能時不時吃上一頓,那該得多好。”林老二忍不住發出感歎。

    正收拾著桌子的林老太聞言,沒好氣的說道:“你想得倒是挺美,偶爾吃上一頓就行了,還想著經常吃……除非家裏能跟錢老爺那般,有上好幾百畝的桑田!”

    林老二頓時就不再說那話了,舔了舔嘴角還殘留的一絲肉味,隻站起來說道:“我去製打穀機去!”

    縱然自家沒錢家那麽多桑田,可林老二瞧著大郎聰慧,能想出打穀機這般好使的農具給家裏掙來這許多的錢。他的二郎也不差,是被周夫子親眼瞧中,還願意減免一年束脩收做學生的。

    相信有他們兩兄弟在,早晚有一天,他們林家的日子必能好上去!

    林老頭和林老大也默默的站了起來,準備跟著林老二一塊去院子裏繼續製作打穀機。

    這時,林立文突然喊道:“爺,爹,二叔,我有一事需得和你們說。”

    第二日,林家村的人便聽說了一件事——林家那邊在收竹子和木頭。

    於是得了消息的村民們立刻跑到林家來詢問,方才得知,林家確實是收竹子和木頭,但收的卻是要經過一番炮製的。

    比如說竹子,他們收的是經過削製後的竹片。木頭的話也需要炮製成林家所需要的各種長條或者是方片才行。

    林家收竹片的價格是三十片竹片一枚銅錢,木製長條或是方片的話,得根據所需大小不同,收來的價格也不一。

    這些東西製作起來倒也沒什麽難度,甚至可以算得上簡單。屬於隻需要肯去做,細心一點便誰都能做的那種。材料也易得,隻需自己上山砍回來變成。

    於是村裏人還真有不少人動心了,跑來林家表示他們想做這些掙錢。

    麵對這麽多村民找來,林立文隻笑著對大家說道:“隻要符合模型且質量過關,往後的三個月時間裏,我們都是會收的。”

    除此之外,林家還招短工,需要的是力氣較大的漢子。做的便是最需要費力氣的那部分,利用模具,把蒸軟的木頭拉成脫粒裝置和軸承所需的半圓。

    工錢也是按照計件的方式來給的,製作脫粒裝置的半圓是一枚半銅錢,軸承所需的半圓則是一枚銅錢。

    其實原本林家其他人沒想著請村裏人做的,直到林立文跟他們分析了一遍。

    林立文告訴林家眾人,現如今打穀機會這般好賣,是因為除了他們家再無人會製,且大家皆等著三個月後稻穀成熟需要用上。

    可實際上,打穀機雖然比秧馬和麥釤製作稍微複雜一些,但卻不是難到別人看不破其中的訣竅。一旦等到今年的稻穀收割完後,打穀機的市場暫時退卻,那麽其他的木工也能把其仿作出來了。而且林立文沒說的是,如果他沒有推測出錯的話,等打穀機交至那牛車三人組後,所謂的製作方法要不了多久,怕是再也成為不了秘密了。

    因此林立文要告訴林家眾人的是,他們真正能借著打穀機賺錢的時間,也就是在今年的稻穀成熟期前。

    林立文把打穀機的價格定在較便宜的一百文,也是為了借助低價激勵眾人購買。再加上有之前創下的好名聲在,和林氏割麥隊幫他在各個村子裏打出去的廣告,已經足夠林立文在這三個來月的時間裏掙上一波快錢。

    為了更有說服力,林立文甚至還又給他們細算了一筆賬:“……一台打穀機,若隻有咱一家來做,需得費工一天半。那麽三個月的時間,撐死了也就隻能做上六十多台……”

    現在把一部位分出去,讓林家村的人幫忙做。雖然會減少一部分利潤,但也為他們掙來了不少時間。

    時間就是金錢!

    隻要他們能在這裏麵賺的銀錢能比原來自己單門獨做更多些,那便是劃算的。而且分出去的都是一些零件,組裝這一塊還是牢牢的掌握在自家人手中,也就不需多擔心在這三個來月的時間裏,會有其他人仿作出來搶生意。

    林立文還說道:“這樣一來,咱們自家人也不必這般辛苦。”

    林老頭雖覺得他之前說的話有理,卻忍不住對這一句話進行反駁:“咱們都是種地的莊稼人,這些都是生來該幹的活,哪有什麽辛苦不辛苦的說法。”

    “爺,種田不等於就一定是苦幹!”林立文也反駁道:“便是我將來開荒,您且瞧著吧,我也會想出更多好使的農具,把開荒變得簡單起來!”

    這話直把林老頭堵得當下衝著林立文一個勁的吹胡子瞪眼。

    然背地裏,林老頭卻十分得意的對著林老太說道:“終是大郎腦子聰慧,隨我,隨我!”

    於是林老頭成功收到了來自於林老太的白眼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