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拒絕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293
  第3章 拒絕

    “咕嚕嚕……”

    半夜,林立文又一次被餓醒了。

    林立文並不是沒有挨過餓,可對他來講,以前挨餓那是因為太忙,沒時間去吃才導致的。絕對不是像現在這樣,是因為沒東西吃。

    這裏大多數的老百姓家裏都隻食用兩頓,稱之為“朝食”和“餔食”。

    朝食是太陽初升那會,算作現代時間一般是早上九點左右。而餔食的話,就是太陽開始下山,也就是下午的四點左右。所以一般情況下,過了下午四五點以後,許多老百姓家裏就不會再進食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食用一日三餐的,但那是富裕之家才有的。比如說在他們林家村裏,就隻有錢地主家才有一日三餐。

    林家家境本就不好,還要供養一個讀書人,自然是吃不起這一日三餐的。好比昨天,林立文喝完那碗米粥,吃了幾根林立澤送來的刺苔,便再無進食了。

    身上蓋著的被子還單薄,盡管現在已經進入春三月下旬,但夜晚的溫度依舊很低。林立文躺在床上,感受著饑寒交迫,心裏更想歎氣了。

    穿越到古代的日子,真沒有小說裏描寫的那麽好。尤其是古代普通老百姓,吃飽穿暖甚至是他們一生的追求和夢想。

    身上冷,肚子餓……能怎麽辦?林立文隻能又把眼睛閉上,強迫自己繼續睡覺。畢竟睡著了,就感覺不到這些了。

    再次醒過來,林立文是被吵醒的。

    隱約聽到外麵有一婦人的聲音,隻是語速太快,林立文又才剛睡醒,所以沒怎麽聽清楚。

    他正坐在床上懵著時,門“吱呀”一聲,被人從外麵推開了。

    林老頭黑著一張臉站在門口:“醒了就趕緊起來,你大姑母過來了。”

    林老頭和林老太一共生有兩子三女,都已成婚,其中林大姑就嫁在緊挨著林家村的劉家村。聽說了侄子在學堂裏出的事,一大早,林大姑就急忙趕過來了。

    在林立文醒來之前,林大姑已經就昨天學堂的事問了一遍。所以一看到林立文,對方就劈裏啪啦的訓了起來:“你個不爭氣的東西,家裏人供你念書容易嗎?花那麽多銀錢,就是讓你不好好做功課,讓你在課堂昏睡,讓你被夫子趕出學堂的?”

    原主的記憶裏,林大姑就是整個林家裏,嘴皮子最利索,脾氣也最火爆的人。

    作為原主的姑母,她也有資格在這訓斥侄子。

    林大姑越罵越生氣:“虧的家裏人這麽多年省吃儉用,辛苦操勞的供你念書,你在學堂裏做的那些事,你對得起家裏這些年為你花出去的銀錢嗎?”

    罵到後麵,氣得狠了,林大姑還伸手對著林立文的背狠狠拍打了兩下。

    林立文知道,林大姑氣成這樣,更多的還是對原主的恨鐵不成鋼。在林大姑罵的時候,他也一句話都沒說,隻低著頭站著。

    那些事情雖然不是他做下的,但還是那句話,接管了這具身體,原身幹的那些事,他也隻能一並接下。

    林大姑訓也訓了,打也打了後,瞧著林立文低著頭站在那,心裏又心疼起侄子來。她對著家裏人問道:“學堂那裏,真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這時候也別講什麽臉麵不臉麵的了,哪怕是跪著去求,隻要能求得周夫子再收下也行啊!臉麵再重要,那也沒大郎的前程重要啊!”

    隻是這話問出來,林家二房兩個站著不吭聲。林老頭和林老太坐在那邊歎著氣,至於林老大,他蹲在地上,頭低垂著,也一句話不說。

    剩下林周氏,站在林老大旁邊不停的抹眼淚。

    昨日林立文被送回來之時,周夫子的話也被人一並帶了過來。而那些話裏的意思,無一不在告訴林家,林立文不是個讀書的料。同時周夫子也表明。他那裏也是無論如何都不肯再收林立文了。

    林大姑見狀,又急又心慌:“周夫子那不行了的話,咱們上縣城,讓芸娘幫著找尋下夫子?”

    林老大一聽,埋著的頭立刻抬起來了。

    林周氏也不哭了,雙眼充滿希冀的看向林大姑:“芸娘那裏能行嗎?”

    芸娘就是林老頭和林老太的二閨女,因為模樣姣好,經人介紹嫁去了縣城。

    隻是沒等林大姑回話,林楊氏搶先一步開口了:“芸娘那裏就算能幫忙找夫子,可這請夫子的錢從哪來?”

    一句話,就使得林老大和林周氏眼裏的希望變暗。

    林家家貧,家裏什麽底子,哪怕不管家的其他人,細心一點就能算出家底。就跟林楊氏說的那樣,林家根本送不起林立文去縣城念書。

    林大姑也清楚娘家家境,她嘴角動了動,到底還是沒說話了。

    林立文站在那,安安靜靜的把眾人的話都聽完後,直到這會才開口:“大姑,我不去學堂了。”

    關於還要不要繼續回學堂念書的事,林立文昨晚上就已經很認真思考過了。

    念書考科舉,考中了當然是前途光明。可真等林立文穿來才知道,考科舉真沒想象的那麽簡單。

    這年頭消息閉塞,知識全靠夫子教導。若是沒有好的夫子和足夠的書本,想考出功名,難度不亞於登天。

    當然,原文男主這種受老天寵愛,天賦過人的不算。

    林立文論資質,也就是個普通人。縱然他穿越前念過大學,但現代的教育跟古代完全不是一回事。

    林家還家貧,一日三餐都尚且不能滿足,林立文實在沒法心安理得的吸著林家眾人的血,去念一個他自己都不能確定是否能考出功名的書。

    林周氏眼淚流的更厲害了。

    作為一個母親,是最心痛自己兒子的。

    林大姑心裏也難受,猶豫了下,又說出了另外一個主意:“……要是真不念書了,讓大郎拎點東西上一趟錢家。看看能不能從錢家佃點田地……”

    錢老爺家的地都是肥沃的上等桑田(注1),他家心善,收取佃戶的租子也不高,因此村裏人都搶著做他們家的佃戶。

    錢家現在肯定沒有還沒佃出去的田地了,但林立文不是不久前跟錢家小姐定親了麽?作為錢老爺的未來女婿,錢家多少應該會幫襯一下吧?

    種地這事,林立文還真有這個想法。

    他本就是農業大學畢業,畢業後更是回鄉搞過長達十年之久的土地承包。即便是穿越到古代,沒有現代化的機器設備和化學肥料。但論經驗和能力,林立文有自信能在古代把田地種出一定的成績。

    不過找錢家幫忙,去做錢家佃戶這件事,林立文卻並不打算。

    林立文說道:“我想去開荒。”

    開荒兩個字一出來,全家人的臉色都變了。

    就算是出了學堂的事也沒責罵過一句的林老頭,這會也黑著一張臉說道:“你去開荒?就你那點身板,你能開出個啥名堂?”

    林老大和林老二臉上露出了對林老頭這話的讚同。

    林大姑也說他:“大郎啊,就算是念不成書了,你也不能自暴自棄啊!”她還說道:“大姑知道你心氣傲,拉不下臉去找錢家……但還是那句話,臉麵它不能當飯吃……”

    “你大姑說的對!”林周氏也趕緊道:“兒啊,咱可不能去開荒。”

    甚至連林楊氏都說了一句:“家裏也沒催著你做事……”

    總而言之,對於林立文說要去開荒的事,全家竟然沒有一個是讚同的。

    要說開荒有哪裏不好嗎?至少現如今朝廷是十分鼓勵老百姓去開荒的,凡是男子年滿十五歲後,可向當地縣衙報備,允許其開荒。對於開荒田地的數額,也是不受限製的。

    不僅如此,開荒出來的田土越多,朝廷還有一定的幫襯。比如提供一定的糧種,以及賒欠耕田所需的農具。

    但即便如此,願意去開荒的老百姓卻沒幾個。

    因為在沒有先進的農具設備和培育出優良糧種的古代,整個農業生產力是極其低下的。

    農業大學畢業,學過這一塊曆史的林立文知道。縱觀整個過去史,在沒有雜交技術出來之前,各個朝代地裏的糧食產量普遍是在畝產兩百斤至四百斤之間。

    這還是太平日子下的產量,若是碰上天災或是戰亂,產量甚至能低破百斤。更甚至於顆粒無收的都有。

    如今皇朝新建不過短短十五年,眾多的老百姓才剛得以安定。而受過去的戰亂影響,如今他們林家村裏,即便是如錢家那些良好的桑田,畝產量也才剛剛接近兩百斤。

    還有開荒,在沒有好的農具幫助下,光靠人力勞作,再是勤快又能有多少效率呢?更別說官府鼓勵的開荒,還全都是一塊塊需要花費大力氣的貧瘠荒田。

    畢竟誰也不是傻子,好的田地大把的有人搶著要。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開墾出來的荒田,朝廷也隻減免前麵五年的賦稅。畢竟朝廷鼓勵百姓開荒,本質還是為了增加賦稅,強大國力。所以荒田開墾五年後,不僅賦稅要交,並且這些田地還會被朝廷劃撥成露田(注2)。

    但給鄉紳做佃戶種植的全是桑田,賦稅是按照戶調法由鄉紳去繳納的,自然也就不再需要佃戶去額外繳納。而且鄉紳的田地基本都是上等的好田,百姓們給鄉紳種地即便是繳納佃租,那也比開荒要來得收成高。而且他們還能跟鄉紳借到一部分的耕具甚至是耕牛,這可比自己去開荒也輕省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