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作者:絡繽      更新:2022-07-26 16:48      字數:5885
  第154章

    陸夏現在跟省日報記者姚娜娜的關係非常好,姚娜娜能成為記者跟陸夏有莫大關係。

    兩人因此結緣,從此以後經常來往。

    第二屆美食節時,姚娜娜又來了。

    這次比第一屆辦得更早,提前到了八月份,奧運會結束後舉行。

    這次美食節比第一屆更為熱鬧,每天表演的節目更加地豐富,獎品也更加地豐厚。

    這一屆‘吃得快’大比拚,有兩項比賽,那就是嗑瓜子和吃小龍蝦,將會誕生兩個冠軍。

    為了慶祝今年奧運會召開,慶賀我國在奧運賽場上獲得第一枚金牌,也跟奧運會一樣,有冠亞季軍。

    冠軍直接獎勵一台彩色電視機,亞軍獎勵一台黑白電視機,季軍獎勵一台自行車。

    隻要瓜子或者小龍蝦吃得夠快夠多,竟然能獎勵一台大彩電!這誰不想要啊!

    小龍蝦大家還不一定有譜,可嗑瓜子誰不會啊?

    而且今年早早預熱,有了去年打底,很多很早就過來報名了。

    報名條件設立了門檻,不管是到小食店消費,還是購買瓜子、辣醬,隻要一次性滿三元錢就能參加。

    三塊錢並不多,而且又不是白白浪費了,因此依然有很多人報名。

    這一屆‘吃得快’大賽,對年齡有了要求,吃瓜子禁止十四歲以下的人參加,小龍蝦則禁止十六歲以下,五十歲以上的人參加。

    比賽一共進行了三天,每天上午比吃瓜子,下午比小龍蝦,采用的是晉級製度,第三天才決出勝負。

    當時狀況可謂人山人海,姚娜娜當時作為一線記者,全程記錄了這個盛況。

    現在省日報的生活副刊非常受歡迎,這樣的小事很多小老百姓都很喜歡看。

    而且隻是副刊,也不影響正刊的嚴肅性。

    因此記者可以更加自由的報道各種有趣的事,五花八門什麽都有。

    姚娜娜還跟陸夏合作,非常大膽地策劃了讀者投票的選舉這一屆‘美食冠軍’的活動。

    在省日報專門空了一個小角落,隻要剪下印花,寄到報社投票。

    報社根據郵戳日期,隻要在結果公布日之前投票的,猜中者將能進入抽獎環節。

    這是特地麵向省日報讀者搞的活動,是不跟現場抽獎混一起的。

    設立三十名幸運讀者,每個人都獎勵一套運動服和辣醬瓜子套盒。

    不過是花一份報紙和一張郵票的錢,要是離得近的,直接送到報社,還省了郵票的錢,就能參加抽獎,讀者們都非常地踴躍參加。

    那幾天的銷量達到新高,很多人都紛紛積極參與。

    這不僅給報社帶來了好處,也讓美食節的名氣又推向了一個高峰,讓五一路美食街深入民心。

    很多人那幾天沒法前往現場的,也可以通過報紙積極參加了比賽,還通過報紙知道了那條美食街有什麽可口的食物。

    隻要是湊了這個熱鬧的,都想去現場看看那些食物味道怎麽樣,尤其是獲得冠軍的,真有那個本事拿冠軍嗎。

    尤其這一期贏的還是麻辣小龍蝦,很多人都知道小龍蝦,都覺得是不值錢玩意,有股土腥味而不屑吃,沒想到竟然這麽多人選。

    大家紛紛好奇是什麽味道,都想去試一試。

    如此,吸引了非常多的潛在顧客。

    還通過獎品得知,新時代服裝店有很多運動服。

    由於今年的奧運會,引發了大家對體育的喜愛,也引發了運動服的熱賣。

    陸夏看新聞今年舉辦奧運會的時候,就瞄準了這個商機。

    她很早就讓袁誌高生產一些適合製作運動服的布料,另一邊讓周英子進行設計。

    最終他們製作了非常藍白色的運動服,顏色非常的清爽,充滿了朝氣。

    料子透氣結實還很舒適,不管做什麽樣的動作,也不怕運動服給裂了。

    女孩子穿著,綁著個高高的馬尾辮,腳上踏著運動鞋,別提多青春靚麗。

    男孩子穿了,看著幹幹淨淨的,也非常的帥氣。

    還分了長款短款,女孩子還多了褲裙設計。

    由於提前準備,奧運會期間,這些衣服簡直賣瘋了。

    這次美食節,幸運獎也都加上了運動服,用以推廣。

    姚娜娜一開始策劃這個活動,報社有很多人反對,覺得她太鬧騰,他們是報社,重要的是內容,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沒有意義。

    雖然占用的是廣告版麵,可他們沒收錢,還要多幹一些活,都不是很樂意。

    可主編還是力排眾議同意了,現在省日報一直被其他同類報紙擠壓空間,他們也得有一些新策略。

    反正也不占用什麽,正刊的嚴肅性權威性依然還在。

    沒想到反響這麽好,很多人都積極來幫忙統計數據。

    抽獎的日期,還歡迎熱心讀者到現場監督,以確保公正。

    現在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各行各業都要適應現在的競爭體係。

    此舉也讓報社的人對提出這個建議的陸夏,非常的有好感。

    畢竟他們這些年銷售量都沒有太大變動,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活動,就改變了這個現況。

    因此陸夏有信心,省日報會給他們這個麵子,將辣醬廠開始生產這件事刊登到報紙上。

    也不需要太大的版麵,給個小角落就行。

    高秘書一聽是省日報,那叫一個高興。

    “要是能上報那就再好不過了。”

    陸夏回省城時就在想,要搞個什麽噱頭,否則就這麽一件事登報,恐怕省日報那邊就算給麵子,也會不大高興。

    現在建廠的人不少,他們這麽一個小小的工廠,還真沒有什麽值得報道的。

    哪怕有縣領導扶持,也不過爾爾。

    第二次招聘以後,廠子裏也隻有五十個工人。省城那邊暫且不搬過來,那邊依然會運轉。

    不過誰要是想到新廠子,將會成為小組長,各種福利也會得到提高。

    不少人都心動了,紛紛報了名,就連曹燕子也提交了申請。

    曹燕子的家人一開始是非常反對的,哪有城裏的跑回村裏去。

    雖然都是一個廠子,可留在省城肯定更好。

    曹燕子則想得更多,依照這個趨勢,省城這邊估計以後也是會撤走的,與其到時候再走,不如早一點。

    還能提幹,可遇而不可求。

    去鄉下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她在廠子裏工作很開心,吃喝都在作坊裏,衣服也是廠服,在哪裏待著都一樣。

    最關鍵是,他們廠有車了!

    陸夏並不打算完全依靠鐵路線,牛角村的地理位置不錯,自己跑車也很方便。

    今年2月份,下發的文件明確表示私人也可以擁有汽車。

    陸夏就想要買車,還將史亮送去學車。

    他一直跟車,其實早就會開車了,隻是需要一個流程學習和拿證。

    現在學車都需要公交介紹,縣裏也幫忙解決了。

    隻是國產車的產量非常低,想要購買一輛車不容易。

    陸夏又是委托羊城那邊,又是找喬謙,還專門跑去找縣領導,可謂是把自己能動用的關係全都動用了,終於在工廠快要開工的時候,喜提一輛運輸汽車。

    這還是她搶得比較快的,縣裏一共就購進了20輛,一輛兩萬多,不到兩小時就給賣完了。

    要不是縣領導幫她留了一輛,她根本搶不到。

    這輛車一般是用來拉貨,可也會安排固定時間將工人們送到省城,給想跑省城的人提供方便。

    如果去運貨的時候,路過誰的家,有位置的話也可以請假搭便車回家看一看。

    曹燕子覺得這麽一來,在哪裏工作也就沒什麽差別了。

    在鄉下不就是擔心不方便嗎,有車子接送就不愁了。

    而且廠子裏還有文娛室,下班之後還可以在裏麵看電視。

    像曹燕子這樣想的人有好幾個,其中不乏已經結過婚的。

    因為新廠子給員工提供宿舍,結過婚的會單獨分房。

    主要以工齡為主要標準,若是不夠時,在同等條件下就以貢獻和表現進行排序。

    目前廠子剛建立,人也不算多,因此房子也比較充足。

    大家都想趁著還有房子,趕緊占一間,否則依照他們的經驗,越到後麵就越難。

    雖然廠子是在村裏頭的,可依然有人稀罕。

    目前這棟樓雖然沒有修建好,可戶型圖很早就出來了。

    由於這棟樓不著急立刻建好,因此陸夏幹脆一步到位。

    這棟家屬樓是通水通電,每一間屋子都是有獨立衛生間和廚房,還有個陽台專門曬衣服。

    雖然都是一房一廳,但是套內麵積有四十多平,可以自己隔成兩房一廳,即便有孩子也方便入住。

    這樣的條件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已經非常好了,看過的人都會很喜歡。

    孟紅光也將戶型圖拿給對象衛以南看過,而且這隻是一期,二期會修建得更寬,會有兩房一廳、三房一廳。

    衛以南並沒有發表意見,可明顯表情鬆動了許多。

    有老員工願意到新廠,陸夏求之不得。

    他們都已經做慣了,非常的有經驗。

    現在雖然上了不少新機器,可大部分流程依然還是靠人工,無法實現機械化。

    目前來說用人工還比購進機器更便宜,而且還能讓更多人獲得勞動崗位,陸夏也就暫時不做太多改動。

    在未來肯定是要往機械化、自動化走的,現在還有時間。

    張強也得調往新廠子一段時間,等這邊運作正常了,再時不時過來一趟即可。

    開工儀式那天,姚娜娜非常給麵子地跑過來了。

    “娜娜,歡迎歡迎,你真是夠意思了。”陸夏笑著迎接她。

    “你的事,我哪能不上心。”

    “我也不會讓你失望的。”

    姚娜娜一聽,就知道她肯定有了想法:“你又想到什麽噱頭了?”

    “也不是噱頭,我們縣準備將我們縣打造成辣椒之鄉。我們的好下飯就是第一個突破口,不僅提供原材料,還很重視加工產業。”

    陸夏思來想去,總覺得搞那些亂七八糟的容易喧賓奪主,幹脆將之前跟高秘書提過的這個稱號當作賣點。

    一開始高秘書聽了覺得這事哪能這麽吹,他們都沒有規模化種植辣椒,也就是每家每戶在菜園子裏種幾棵罷了。

    也就是溝子屯那邊的村莊種得比較多,卻也十分的有限。

    他要是把這個提議跟領導提,非被罵一頓不可。

    搞經濟工作,就得穩紮穩打,哪能弄虛作假。

    陸夏問高秘書,他們有沒有這個能力動員農民廣泛種植辣椒。

    高秘書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這不就結了,今年宣傳明年大家知道了,中間商就知道從我們這裏進貨了。

    這樣一來,不僅依靠我們辣醬廠消耗,還能運輸到其他地方。即便不行,也有辣醬廠兜底。”

    高秘書被說動了,也就上報給了李縣長。

    最終同意了這個想法,農民今年看到了辣椒好賣,數量多卻沒有被壓價,縣裏還建了個辣醬廠,也會更有信心去種植辣椒。

    不僅是辣椒,向日葵亦是如此。

    今年瓜子供不應求,陸夏已經跟縣裏反映情況,希望能夠讓農戶種植更多的向日葵。

    否則他們隻能從外地進貨,白白失去一個掙錢的機會。

    “‘辣椒之鄉’這個說法不錯啊。”姚娜娜瞬間感興趣起來。

    她雖然喜歡報道一些接地氣的新鮮小事,可骨子裏也想搞一些有深刻意義的報道。

    “你也吃過我們家做的辣醬,同樣的方子,用外頭的辣椒就是沒我們縣的好。”

    姚娜娜點點頭,她也屬於比較挑的人。

    因此能明確嚐出來不同,其他地方出產的辣椒做出來的也不說不好吃,可確實沒有南虹縣辣椒做出來的香,總感覺差點意思。

    “要是你們真能打造出來,也能成為我們省的一張名片。”

    “你一會可以采訪我們李副縣長,縣裏已經有了這方麵的計劃。”

    李縣長知道今天有省報記者,早早就到達了現場。

    姚娜娜對他進行了采訪,明確了‘辣椒之鄉’這一概念。

    他也沒有弄虛作假,明確表示全縣目前正朝著這個目標衝刺。

    縣裏將對農民進行相關優惠政策,還會派請專家過來指導,將更好的苗帶過來。

    開工儀式非常簡單,李縣長說了幾句鼓勵的話,又在現場提了詞就風風火火地離開了。

    李縣長非常的忙碌,平時陸夏大多是跟高秘書聯係的了。

    姚娜娜將工廠的食堂,宿舍還有工廠都拍了下來,雖然不一定用到,卻也十分的有意義。

    當天,姚娜娜還在食堂裏吃了一頓飯,吃得她非常的滿足。

    “你們的員工夥食,永遠這麽好吃!我也吃過不少食堂裏,很少有你們這麽好的。”

    陸夏笑道:“人生在世不就是吃穿二字嗎,大家都是在食堂解決的,當然要做得美味一些,才能更好地工作。”

    “我就沒見過像你這樣大方的老板。”

    姚娜娜做了這麽長時間的記者,也見識過各式各樣的人。

    現在確實有一些人暴富了,狂妄又自大不說,最重要的是,都那麽有錢了,也不舍得漏一點出來給辛勤勞作的員工。

    “我擔心這麽下去,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明明大家都很辛苦,可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窮人隻能拿那麽一點就特別的感激。”

    這樣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現在想著一群人先富裕起來,然後再帶動更多的人。

    可實際上,人一旦有錢有勢,思想就會發生改變,他們不喜歡自己變得跟普通人一樣,享受特權帶來的快感。

    一些人自己賺得盆滿缽滿,可麵對員工恨不得榨幹所有價值,然後跟打法叫花子一樣,給員工們發著少到可憐的工資,等到年紀稍微大一點,就立馬淘汰掉。

    陸夏從前算混得比較好的,依然被壓榨得厲害。

    可她沒法改變現狀,隻能做好自己的事,不要由屠龍者成為惡龍。

    陸夏也未做評價,這也是她沒法解決的事。

    辣醬廠正式運作,由於之前就已經開始培訓和實習,又有老員工指導工作,以為很快進入正軌。

    加之又進了一些機器,辣醬產量直接翻了好幾倍。

    原本每天都要緊趕慢趕才能滿足需求,如今供應充足,倉庫也有了用處。

    玻璃三廠的趙廠長還專門打電話感謝陸夏,他們三廠現在最大的客戶就是他們辣醬廠,希望能一直合作下去,他們會給予最好的產品和最優惠的價格。

    孟紅光找陸夏匯報工作:“夏廠長,目前看這形勢,我們鋪貨運轉的速度,估計在一個月後就開始趕不上工廠生產了。如果不早點做準備,恐怕會有囤積。”

    陸夏點點頭:“我們該投放廣告了。”

    “繼續在報紙上打廣告嗎?”

    “這次加上廣播廣告和地麵廣告。”

    陸夏其實想要打電視廣告,可那個實在是太貴了,他們現在還隻是個小廠子,支付不起那麽多錢。

    尤其是上中央台的廣告,花費更加巨大,往往要投入好幾十萬。

    不過收獲也非常的大,很多品牌在上麵打了廣告之後,直接聲名鵲起,變成數一數二的名牌。

    陸夏還做不到這些,沒錢不說,貨也鋪不出去,人家想買都沒渠道。

    因此先從省廣播台下手,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聽廣播作為消遣,也會有一定作用。

    再者就是地麵路標等等上,掛上巨幅廣告,同樣會起作用。

    連番轟炸之後,很容易被人所記住。

    “我現在正在做預算,做完預算就能開始鋪廣告了。”

    提起預算,陸夏就想起另一件事:“還沒有找到適合的會計嗎?”

    現在應該歸會計做的事,都壓在了陸夏身上,讓她忙得不可開交。

    這麽下去絕對不行,那麽多作坊廠子一直由她來算賬,她不用幹別的了。

    現在是有個小會計幫忙,但是屬於半路出家,也沒有什麽經驗,所以隻能算一些小賬,整體還得由陸夏去把控。

    他們的賬目繁多,而且各種牽扯也容易混亂,需要一個有經驗的老會計去梳理。

    孟紅光搖搖頭:“還在找,來應聘的不少,可都不太適合。”

    “差不多的也行,好歹幫我分擔一些工作。”

    “我再讓家裏人多去問問。”

    現在有技術有本事的人都不好請,哪怕他們現在建了廠子,依然不好招到優秀的人。

    陸夏打算放棄撿現成的,找個機靈的慢慢帶吧。

    得虧她以前學過一些,否則現在早就雞飛狗跳了。

    可術業有專攻,陸夏的能力有限,為了做好,隻能浪費她很多時間去琢磨。

    還好她不需要做假賬,否則的話還要做兩個賬本,那是真能把人給逼死。

    陸夏這邊正糾結著,就有她所需要的優秀人才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