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藤鹿山      更新:2022-07-23 19:41      字數:3399
  第14章

    白竹隻假笑一聲,“姑娘睡下了,是公爺夫人一家子在說話呢,不如姑奶奶再等等?等過會兒裏頭幾位主子爺說完了,奴婢再進去稟報?”

    孟夫人麵色微變,自然聽出了這個賤蹄子暗罵她外人。

    想起音姐兒說的那些造化,日後說不準就能嫁給王爺,縱然不是正妃憑著王爺的心意也能做個側妃,那她便是王爺嶽母。

    日後若再有個天大的造化,比起往日眼高於頂的隨國公夫人,她也隻好不差。

    輪得到一個賤蹄子指桑罵槐?

    被人一激,孟夫人便生了幾分惱怒,豎眉罵起:“一個奴才叫你進去稟報便趕緊進去,我家今時還同以往,”

    孟妙音臉色微變,眼中含怒:“母親你亂說些什麽?”

    二人的話忽的停了,掩起的花門內走出父子二人,正是隨國公與遲越。

    隨國公氣度不怒自威,審視的目光落在二人身上,便叫在一旁說個不停的孟夫人停了下來。

    “二表、二表哥,”孟夫人素來害怕這個二表哥。

    大表哥在世時,溫潤的很,說話從不高聲,總笑盈盈的看人,她是極不怕的。

    隻這個二表哥,自小就生的一張脾氣萬分不好的臉!

    活像她欠了他多少債一般!

    孟夫人隻覺得話語打結,支支吾吾起來。

    遲越自然萬分看不上這位表姑,整日吵得他頭疼,他故意問起:“這不是表姑母麽?怎麽有空過來?近段時間聽起門房說表姐常出門去拜謝恩公?”

    孟妙音唇畔微抿,麵上帶了歉意:“那日寧王偶然救下了我,見我孤身一人於心不忍便親自送我回府,之後,我二人相談甚歡,卻也深知分寸,再無其他。隻是殿下對我有救命之恩,妙音不能挾恩不報,知曉寧王府離著也不遠,妙音便聽了母親的話,偶爾拿些上不得台麵的糕點送去王府,”

    孟夫人在一旁聽了心裏一堵,她可從未教過女兒拿著糕點送去王府,

    隨國公眸光虛虛落在孟妙音身上。

    那日都在忙著接回盈兒,自然對這位表侄女有所忽略,如今倒也不好苛責她,隻是總要說清道明。

    “妙音住在我隨國公府便是隨國公府的姑娘,救命之恩不能不報,卻也無須你日日出府,便叫府上差人備上厚禮去王府答謝便是。”

    他也不是個眼瞎耳聾的,豈會不知這表侄女兒日日都要出府去報答救命之恩?

    報答救命之恩有無數種上的台麵的法子,卻偏偏要去給寧王府送糕點?

    說什麽男子不懂女眷心思,隻不過是糊弄人的鬼話,隻要人不傻,能看不出這是什麽心思?

    這表侄女他未曾了解,可他卻是同娘家這個表妹熟悉的很,深知孟夫人秉性,像是她能教出來的模樣。

    若是放任下去,這表侄女定是要走上歪路了。

    住到了隨國公府就被外人看做是他們府上的姑娘,覺得送個糕點是小事,卻不想隨國公府上的姑娘日日往寧王府親自送糕點,,

    這事兒一出,日後他去外行走都顏麵無存,便是孟表侄女一個姑娘,之後又能得什麽好名聲?

    孟妙音低眉順眼,十分柔順乖巧。

    “表舅說的極是,是妙音考慮疏忽了,隻想著報恩,未曾想過其他的,”

    晴光星星點點灑落,孟妙音麵上一麵璀璨奪目,隻垂下的眼眸情緒萬千,悄無聲息。

    時日還長,這事兒並非一朝一夕的,

    太子端坐交椅之上,修長指節映在燭光下宛若玉雕,撥著茶沫也不喝。

    縱然是私底下,夜深休憩之時,他也是發冠齊整,渾身上下一絲不苟,少有姿容不端整的時候。

    內廷生長的龍子皇孫,血液之中與生俱來的優雅高貴,便是此刻眉目微弱,垂著眼皮,也叫人抑製不住的信服、令人覺得不容冒犯。

    “招了?”

    百裏延壓著頭稱了句:“先將劉莽帶進去,那廝怕死,廢了番功夫,拽出了崔珽崔瑰。”

    這崔瑰,說來還是太子妹婿。

    太子前些年被調往陪都,朝廷那幫老狐狸都思忖是東宮失了聖意,遭放逐了去。

    如此一來那些老狐狸們難免心思煽動。

    世家大族皆是群不知足之人,哪怕早已經是高門權貴,仍想去博那一份從龍之功。

    幾年時間,留皇城的幾位皇子,身邊多了眾多擁躉。

    而這崔珽,便是樂山公主的駙馬,崔瑰則是崔珽的堂弟。

    原先是樂山公主先嫁給崔珽的,能得公主下降,於其他人家倒是祖宗顯靈。

    可於這等五姓七望,倒並不見幾分欣喜。

    娶了公主便無法置身事外,整個家族進入博弈,可叫整個崔氏進入權柄之爭,隻給一個公主顯然不夠。

    是以,樂山公主下降駙馬次年,崔家娘子嫁入秦王府成了秦王妃。

    秦王後又連續納側妃庶妃數人,皆是世家豪門權臣之女。

    有徐貴妃這個生母坐鎮後宮,這一條倒是勝了太子許多,如今勢頭正大。

    崔氏,早已成為秦王最重要的一條膀臂。

    此次刺殺太子,明麵上皆為西夏那些流亡多年的亡國餘孽所為,與寧王一派無半點幹係。

    沒有幹係也總要找出些幹係來。

    這些年風光無限的崔氏,頗得皇帝賞識,朝堂上做事更是滴水不漏,他們發愁如何拉下水崔氏一族。

    沒想到竟得來全不費工夫,堂堂崔氏竟有兩個腦子沒長的,自作聰明之徒,欲借刀殺人替寧王鏟除太子。

    既然如此,東宮這邊自然樂於做梯子給他們搭。

    廢了如此一番功夫,總算哄得那崔駙馬自以為無人不曉,上了西夏人的賊船。

    “隻是臣等奉命去崔府拿人,卻出師不利,未曾見到崔駙馬人影。”

    不在崔府,整個東宮十六衛囊括皇城,皇城守衛暗地裏更不知有多少太子眼線,人還能插了翅膀飛出城?

    秦王有賊心卻無賊膽,定然是不敢出頭收留妹夫的,如今除了樂山公主府他們還能藏身何處?

    蕭寰聲音輕描淡寫:“你率兵去樂山公主府抓崔九,”

    百裏炎頓時苦了臉,殿下這是在陪都監國久了,忘了如今這皇城,東宮上頭還有個老大呢。

    如今各個都在挑著太子的錯,可不能再叫太子爺犯錯,他自己不敢說,這兒還杵著一個規勸太子的人呢,百裏延朝著宋兆擠眉弄眼。

    宋兆立刻想起自己的職責,規勸太子起來。

    “殿下如今不該先斬後奏,此刻便該帶著罪證去陛下那兒請旨,任他是哪位公主的駙馬,動了不該動的念頭,意圖刺殺太子,本也死有餘辜,不該為了一個必死之人壞了聲名,”

    總是是先要請旨,不然第二日皇帝一覺醒來,聽到自己的女婿被兒子殺了,這換誰,能不動怒?

    太子垂眸不語。

    皇帝心思深,崔九之事皇帝未必不知風聲。

    故意拖著想叫自己去請旨,到時候是不是一道而來的其他事,也要他一道應下了?

    與蕭寰所想的半點不出差錯,不一會兒便聽殿外傳來太子府長吏匆忙的聲音。

    “太子!陛下傳太子過去。”

    “傍晚時分,有人見司天台官員入內,恐怕陛下傳殿下入宮,是為了司天台之事,說是,算出了鳳命。”

    蕭寰笑起來,眼底卻無一絲笑意。

    鳳命?

    這回總算是準備好了朝自己而來?

    皇父連自己也開始敲打起來了。

    果真是,認老了麽,

    一輪彎月斜掛蒼穹,巍峨深宮籠罩與一片寂靜之中。

    司天台之人與蕭淵密談許久,不知說了什麽,才離開皇帝便將宮人盡數撤了出去,隻留一二內侍貼身侍奉在內。

    太子被小黃門迎著入內,宮人緩緩打開殿門。

    滿殿銀燭,鬢發微白的蕭淵負手而立,姿態閑閑,似是等待太子許久。

    太子目光掃過,垂首行禮道:“兒臣給父皇請安。”

    蕭淵往龍案前邁了兩步道,沉聲說起:“司天台早些年便算出隨國公府出了位命格極貴的女子,當不得假。朕思來想去,這回便聽上天旨意,將遲家女子立為太子正妃。”

    “遲家女子品行配你是綽綽有餘。”

    他對太子比起其他皇子多了些慈愛之心,在二人不並無衝突之時,挺樂意為這費盡心思培養的繼承人考慮一番。

    選中遲氏,自然還有諸多考慮。

    至於太子想法如何?

    這個孩子一如他當年,冷心冷清,總是要娶親的,娶誰不是娶?

    都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他便是敗在這個上頭,雖未曾後悔,卻不願再叫太子重蹈覆轍。

    上位者就該割情斷愛。

    世家盤橫交錯,他清除多年難以徹底根除,出身世家的太子妃其實並不合適。

    可若是太子娶一清貴女子為正妃,隻怕又會惹得前朝大亂。

    他是老了,不想再折騰了,,

    聽說遲氏那姑娘體弱,病弱無子、世家出身的儲君妃,再合適不過,

    皇帝想的長遠,太子又豈會不知他心頭所想?

    蕭寰麵上神色莫辨,似乎是在聊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

    心間卻止不住冷笑。

    英明神武的武帝,臨到老了也開始荒唐糊塗起來,

    隨國公是蕭淵心腹之臣,最是忠君之輩,卻不是忠儲君之輩。

    蕭寰臉上浮起淺薄笑意。

    笑他自己,生性最會權衡利弊,計較得失。

    腦中閃過一道嬌小玲瓏的身影,隻不過衡量片刻,已經有了答案。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04 23:36:11~2022-05-06 23:41: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糯米團子、24628966 10瓶;鯊魚辣椒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