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尋找
作者:球球熊      更新:2022-07-23 19:30      字數:3353
  第120章 尋找

    陳苗苗和江楚是進不去家廟的, 隻在外頭院子中。陳苗苗給江楚指點著這院中各處,又笑道:“聽聞以前,這些地方都種的名花, 可惜後頭,養不起,全拔了, 自是比不上其他家。”

    江楚轉頭看向她,執起她的手:“鎮國公府雖還有一個湖, 但花園裏也廢棄了。祖母當年為了讓我留下,便將府獻了出來。“

    陳苗苗晃了一下兩人相牽的手:“這樣說起來,我們算是同病相憐了。”

    兩人正說著話,陳岩已經從裏頭出來了。三人正說要一並往書房去,就見陳大老爺親自過來, 邀三位入席。三人隻得去了。

    看起來韋氏是盡力在彌補之前的失禮,這席麵的檔次可一點兒也不低, 都超過了那回宴請的席麵。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所以人人都擠破了頭想要考中。依據目前的陳家形勢,雖然大房才是正統,但明顯陳岩才是未來的中流砥柱。

    也正因如此,不光在席上他被各種關照, 用完飯後, 陳大老爺父子還拉著他訴舊情。陳苗苗見狀,便自帶了江楚去陳二老爺書房後的山上。

    他們行到一半的時候,江融回來了, 將尋到的扇骨交給了他們。如今兩樣一合起來, 再對照實物, 應是能發現一些端倪。

    青山亭這邊顯然就沒什麽人來了,估計打掃的人也不甚認真,裏頭還有幾片落花落葉沒掃盡。陳苗苗看著這熟悉的景象,想起當時就是在這裏,自己的人生變換了一個軌跡,遠離了原男女主的是非,就有一種物是人非之感。

    陳苗苗感慨完,瞧見江楚已經在對照著看了,便也仔細觀察起了這亭子。

    青山亭是個很多年的亭子了,亭柱上的漆都有些斑駁了,柱腳邊都長了許多青苔。陳苗苗仔仔細細地圍繞著亭子外頭轉了一圈,柱子從上到下都看了,甚至亭腳處的石頭也仔細瞧過了,確實沒瞧見有什麽異常。

    他們正在尋找時,陳岩終於脫身了,也走了過來,幫著查看,一邊看還一邊問:“姐姐,你之前來過這邊嗎?是這個模樣的嗎?”

    “是啊,我的印象裏,一直就是這個樣子的。”陳苗苗敲了敲柱子,聲音沒有任何的異常。

    等等,沒有異常,一直這個樣子。陳苗苗摸了摸下巴:“你們認為,這幅畫,會是什麽時候畫的?”

    陳岩一頭霧水:“什麽時候畫的?”

    江楚眼眸微微一眯:“你是說,這畫不一定指向藏物之處?”

    “如果是東西先被藏了起來,那這扇麵和扇子,肯定是一個提示。否則,為什麽單獨把扇麵放在家中,扇骨卻被他帶到青州,要的就是即使有人在青州拿到了扇骨,也不知道這個是什麽。”陳苗苗看著兩人,說著自己的推測。

    陳岩立刻拍了一下掌:“所以,重點根本不是扇骨,就是這個扇麵?”

    江楚思索片刻:“按照這扇麵保存的方式,這個東西應該是重點。”

    三人同時湊上去仔仔細細地看。這就是一個在亭外看亭子的視角,亭子的上半部分和周圍的花叢都畫了進去。亭子的上半部分嗎?陳苗苗轉向江楚:“你要不要飛上去看看?”

    江楚點點頭,腳尖輕點地,便飛了上去。

    亭頂不似屋頂,坡度很陡,根本站不住。江楚隻得一手拽著亭頂,四處看了看,便飛了下來:“亭頂沒瞧見什麽痕跡,除此外,沒瞧見什麽不對勁。”

    那會在哪裏呢?姐弟兩不約而同地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陳岩圍著那亭子轉了半圈,忽然道:“如果這畫確實是指的這裏,那麽,父親發現這件事的時間,應當是比我們以為的時間要早。否則,後頭他根本沒在家,母親也不在家,他會假手他人來藏嗎?”

    這樣費盡心思設置線索,這樣東西肯定很重要,這種事他肯定不會假以他人之手。

    江楚忽然轉向陳苗苗:“你們父親最後一次歸家,是什麽時候?”

    陳苗苗和陳岩對視一眼。陳苗苗繼承的原主記憶中,還真有些模糊了。陳岩擰眉思索片刻,忽然眼睛一亮:“我想起來了,父親去世前一年的中秋,應當回來過一回,還給師父捎了一些桂花酒。”

    “那我們去書房找找,可有那年中秋的一些線索。”陳苗苗拿出許久未用的鑰匙,領著兩人去了。

    書房是鎖著的,所以並沒有人打掃。他們將門敞開了一會兒,這才進去。屋內已經是厚厚一層灰了。不過這裏還保持著當時陳苗苗搬走後的模樣。陳苗苗走到自己當時發現這本書的位置,指了指:“就是最上麵角落裏的那本書。”

    江楚拉過凳子,站上去輕而易舉拿到了那本書。這就是本遊記,裏頭沒有什麽特別的,連折痕都沒有。看起來,選擇這本書的緣故,就是因為它最角落?

    饒是如此,三人還是把它放到了桌上,隨即分頭去尋找別的了。陳苗苗翻了一陣,見自己翻得亂糟糟的,腦海裏也亂糟糟的:中秋的也太多了,這到底要找個什麽呢?

    既然正麵想不通,那就換個角度想。陳苗苗拍拍手上的灰:“若是他要讓人解開這個迷,會怎麽設置這個線索呢?”

    “畫是指向地點,那這樣東西,應當是指向的具體位置。”陳岩接著說道。

    江楚手一頓,忽然道:“當時你們是公中管賬,還是每房自己管?”

    “公中。”

    江楚目光微凜:“修繕也是嗎?”

    “自然。”陳苗苗聽到這裏,忽然一拍腦袋,“對,修繕記錄。”她立刻來到門外,問在外守著的石榴:“石榴,二老爺他們回來的那個中秋,家中可有修繕過房屋?”

    石榴陷入了陳思。就在此時,一兩滴雨滴落在了她的手背上,她忽然道:“我想到了,那個中秋,因為下過許多暴雨,家廟和二老爺的書房、還有三房都因為漏雨修繕過。”

    “外頭亭子沒修過?”

    石榴搖搖頭:“二老爺的書房基本上不許他人來,故而我也不知道,隻是聽說書房是修的東北角。”

    陳苗苗點了下頭,轉身進去,跟他們說了此事。兩人聽到說書房修繕過之後,仔細檢查了東北角。東北角上除了瓦片比較新之外,下麵隻有一個書架,還真是沒有一點兒不對勁。

    看來不是這裏。三個人繼續翻找起來。不得不說,這藏書是真的多,陳苗苗帶走了孤本,這裏都還是滿滿當當。不知不覺,東北角書架上的一排書便看完了。

    陳苗苗正要把書放回書架上,剛放了一本,借著外頭的光,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等等,這牆上頭是不是有什麽?“

    兩人立刻放下手中的東西過來。江楚伸手去摸了摸:“這牆上好似貼著一張紙,這裏是個角。”

    他話音落下,陳苗苗和陳岩兩人已經不約而同地搬起了書架上的書。

    當又一排書被搬下來後,牆上貼著的紙張越發明顯。待到他們搬空了四五層書架,這貼著的紙張露出了真麵目。

    這是一張泛黃的紙,顏色跟牆壁的顏色挺像的。江楚點了一盞燈,仔仔細細地從上往下看。這上頭寫著一首詞,正是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去翻翻有沒有蘇軾的書。”江楚一邊從頭查看,一邊說道。若隻是這麽一首膾炙人口的詞,完全沒必要藏在此處。

    蘇軾的詞。陳苗苗方才記得看到過。她轉了一圈,忽然想起就在桌案上。她立刻翻起了書桌,果然找見了。一翻開書,裏頭寫滿了批語。而翻到《江城子密州出獵》這一篇,她和陳岩立刻仔細看起了批語。

    前頭都是一些典故,看到最後一句時,隻見西北兩字旁寫了一行小字:“中秋修繕亭西北角鬥拱月梁,願射天狼。”

    亭西北角,還射天狼。三人立刻出了書房,鎖上後直奔青山亭的西北角。這回,他們帶上了一架木梯。

    江楚身量最高,他上去。陳岩和陳苗苗兩人扶著木梯,都仰著頭緊張地看著。

    江楚仔細地一根一根去摸去探,摸到最裏麵時,眸光一亮,探手進去。

    不一會兒,他長舒一口氣,收回了手,腳一點木梯,便翩然落了地,手上赫然是一個油布包:“終於找到了。”

    這個油布包很小,大約隻有一個手掌大,但是厚厚的。三人摒住呼吸一點點打開。油布包裏頭並沒有書冊,而是一張布。布上用蠅頭小楷密密麻麻地寫了一整張。光是看了個開頭,三人的臉色就變了。

    陳岩的手在身側握成了拳頭,紅著雙眼看向江楚:“江大哥,那夥水匪的下落,探到了嗎?”

    江楚看向他:“前次穆地回複,已尋到他們的落腳地。你是想……”

    陳岩的拳頭上青筋暴起,嗓音低沉:“父親曾背負了那麽多,他留下的線索還是因為姐姐,才重見天日。父母離世,我這個做兒子的,卻沒有發現任何不對勁。父親既已性命保了下來,我必當繼承他的遺誌,哪怕豁出這條命不要,我也要讓這東西大白於天下。”

    陳苗苗鬆開咬住的下唇:“容與,你是想,自己去上書?”如今的他拿出這個,莫過於蚍蜉撼樹。

    陳岩鄭重點頭:“江大哥,交給我去辦吧。”說著他就想要伸手去拿。

    就在他的手碰到布角時,手被江楚按住了:“且慢。”

    紅著眼的兩人同時看向他。江楚心中一顫,仍舊穩定了心緒:“此事我已追蹤一年半,為的就是萬全。眼下,就有一個絕佳的機會和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