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京城
作者:球球熊      更新:2022-07-23 19:30      字數:3285
  第104章 京城

    他們這樣慢慢走著, 一個月後,終於抵達了京城。

    若說洛城是百年的老城,滿目都是滄桑厚重的曆史感, 臨城就是一個尚在少年的新城,各處都還在發展。那麽京城就有如一位服下不老仙丹的神仙,曆經百年仍擁有如新的繁華。

    皇城佇立於京城的北麵, 分內城和外城。內城就是皇宮包括皇家的園林別院。而外城緊鄰內城的那一圈,都是達官貴人們所住, 其他區域就是百姓們所居了。

    他們從南城門而進。這條主街比臨城主街寬了一倍多。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在兩側,中間還能容下兩輛馬車並排走,實在是十分寬敞。而且路中間和兩側還有凹槽,那應該就是排水管道了。

    一路行來,兩旁的店鋪就沒有一層的, 至少都是兩層。各式各樣的招牌招旗隨風飄揚。在街頭巷口處,還有擺攤的推車的, 各種各樣的生意都有人光顧,好不熱鬧。

    陳苗苗他們隻是乘著馬車經過。但經過之處, 看到人門身上的衣裳,也比臨城和洛城的要好上許多,也不乏一些年輕的公子姑娘。反正這一路偶然停下,陳苗苗都聽見有人喊某大人某少爺。興許, 這就是傳說中的一個招牌掉下來都能砸到三個官老爺吧。

    繞過主街, 其他的街倒沒有那麽多人,但每條街都修整得整整齊齊,頗有些意味。比如賣文房四寶的文玩街, 那就是古色古香的。而穿過布衣巷的時候, 這裏的店鋪都裝飾得十分精美, 就連出來攬客的小二身上,都穿著嶄新的細棉布。

    這樣的京城,物價肯定不會低。陳苗苗正想著,馬車停了下來。陳岩他們學子們的住處到了。

    住處早早就找好了。前朝一位富商修了一座別院,說是別院,其實也在外城裏頭,就在江楚說的東城。大華建立之後,這裏就收歸朝廷了。因著這裏比較清淨,距離會試的考場也不遠,房間也多,便專門改成了進京趕考學子們的落腳地,朝廷統一定價,比外頭水漲船高的客棧價是優惠多了。晴空書院是最早來的,占了一小半房間。

    這裏隻有學子們和隨行的書童能住,夫子和其他家屬是不能住的。所幸謝維有一位好友在外任職,他家的宅子空著,宅子到學子們的住處走路也就一盞茶工夫。他們上京途中正好路過那好友就任的地方。聞此情況,那好友立刻派人回來張羅,讓謝維夫婦、黃老先生夫婦他們都住下了。

    宅子是三進的,黃老先生夫婦住了第二進,謝維夫婦住了第三進,陳苗苗和謝雨霽住在了第三進的東西廂房。至於第一進正房,就是幾位夫子住下了。

    廚房就在第二進的旁邊,陳苗苗還未安頓就去瞧了。廚房十分寬闊,日常做飯盡夠了。她出來,那宅子原本的廚子顧廚子笑著上來問好,又問陳苗苗想用什麽,隻管吩咐便是。

    麵對如此熱情的廚娘,陳苗苗微微笑了一下,沒說吃,也沒說不吃,隻是謝過,借口自己先去歸置便離開了。他們隻是借住,並沒打算就直接使喚原來的下人。她決定先去請教下謝維,至於自己帶來的那些東西,就沒讓往廚房裏放,而是讓馬車運去了學子們所住的別院。

    陳苗苗帶來了杜源和趙大廚的另外兩個弟子,他們暫時落腳在一進旁的抱夏裏。這三個都是做方便麵的熟手,既是要開店,那麽貨源起碼得要保證,必須得要熟手來教學徒。想起謝維說明日就可以去看鋪子了,陳苗苗心中蠢蠢欲動,恨不得馬上就去,但也隻能按捺下心思,先去解決學子們的晚飯問題。

    這一路實在是有些勞累。陳苗苗也沒有心思多做花樣兒,便給他們做了五花肉燜麵。學子們這一路上都吃的客棧,雖說不至於吃不飽,但著實不太習慣那些味道,如今吃到熟悉的手藝,眾人把湯汁都掃光了。

    回去的時候,正是掌燈時分。京城沒有設宵禁,哪怕天氣已經比較涼了,街上到處掛起了燈,亮如白晝,人頭攢動,十分熱鬧。瞧見這樣的煙火氣,陳苗苗也感覺到疲憊似乎散了不少,陳苗苗索性沒乘馬車,打算一路逛過去。

    她剛要讓人把馬車趕回去,就看到賣棉花的店。陳苗苗忙叫人停了下來。京城本就比臨城冷,而且他們還要在此處過冬。雖然帶了些鋪蓋被褥,可絕對過不了冬。陳苗苗按著人頭,買了幾床現成的棉被,再加上陳岩的份,差不多裝滿了一車。她讓杜源領路先送了回去,自己反倒是拐進了一家糕點店。既然來了,那就嚐嚐這京城的口味吧。

    豌豆黃十分細膩,但是條頭糕就比較一般了,麻花倒是不錯。陳苗苗問石榴,石榴嚐完以後,十分誠懇地道:“不如姑娘的手藝。”

    正好小二出來送客,聞言看了過來。陳苗苗忙拉著石榴溜了,出來後,她開心地拍了拍石榴的手:“這實話,也得看地方說。我們人生地不熟的,萬一被打了就不好了。“

    石榴瞪大了眼睛:“這京城還能隨意打人的嗎?”

    “……”好像說過頭了。陳苗苗摸摸鼻尖,邁步往前走去:“倒也不一定如此明目張膽,不過這裏到處都是些貴人,我們做生意的,和氣最重要,萬不可在外頭如此誇讚了。”

    石榴點頭,跟上陳苗苗:“以後我一定隻在自家店裏誇。”

    陳苗苗撲哧一笑:石榴跟著她到臨城逛了一圈,這性子倒真是活潑了不少。

    正常走的話,隻有一盞茶的路程,回去卻走了兩刻鍾。回去的時候,陳苗苗他們正好碰上了於夫子幾人,見各自手上都大包小包,不由都笑了。看來眾人都是一樣的心思,不想在宅子裏多添麻煩。

    雖然時間並不早了,但看見地龍燒了起來,陳苗苗仍舊是堅持著洗了個澡。這一路上,她徹底感受了一盤什麽叫風塵仆仆。城裏還好,走在城外的黃泥道上,馬蹄濺起的塵土比人還高,就算是車窗緊閉,也感覺滿嘴裏都是土味。這會兒,總算是可以好好地沐浴了。

    陳苗苗剛回來,石榴就捧著一個盒子過來,說是於夫子他們感謝陳苗苗買的棉被送過來的謝禮。陳苗苗打開一看,見裏頭是一套精美的茶具,心知這是文人的雅意,便讓石榴就用這個了。

    幹了發後,陳苗苗躺了下來。床很大,比她在臨城的臥房還要大還要精美,帳子也是嶄新的遠山含黛,而鼻尖是新鮮棉花的味道,明日又不需要趕路,照理來說,應該是很容易睡著。可是,陳苗苗雖然身體很疲倦了,但躺了好一會兒,居然還精神著。

    自己這個認床的毛病,還真是從現代到古代,都跟上她了啊。陳苗苗也不再強求馬上入睡,而是琢磨起了即將開的店裏的事情。想著想著,她又想起謝維說明日辰末要去拜見陳老太太的事,這樣想著想著,她的意識終於模糊了起來。

    雖然睡得晚,但第二日不過卯初就醒來了,外頭還是黑漆漆的一片。看來自己果然是社畜的命啊,朝食才上了多久,她居然都有了生物鍾了。陳苗苗認命地起身,梳洗起來。說好了要管學子們的一日三餐,如今雖然不用趕上課時分,也不能太晚不是。

    杜源他們早早就等在了門口,瞧見陳苗苗和石榴出來,這才讓人開門。門剛打開,陳苗苗頂頭就瞧見了門口停著的馬車。

    熟悉的朱輪馬車,熟悉的趕車人穆天,裏頭的人掀開車簾露出熟悉的麵容。杜源幾人忙借口要去集市先走了。石榴扶著陳苗苗上了馬車後,就在穆天旁邊坐下了。

    陳苗苗一進馬車,手就被江楚握住了。他拉著她坐下,雖然握著的手溫熱著,他還是一臉關切:“昨兒個冷不冷?睡得好不好?”

    陳苗苗笑著搖頭:“昨兒個買了新棉被,十分暖和。其他都挺好的。”

    江楚看她的臉色尚可,也放下心來:“他們這會兒又不上課,也不急著用朝食,何不多睡會兒。”

    “等會兒要去見祖母他們,怕來不及。明日就不這麽早了。”陳苗苗反握住他的手,“你還說我,你還不是這麽早。你睡得怎麽樣?是不是要上朝了。”

    江楚將她攬在懷裏:“我回自己家,還能有人委屈了我不成?上朝還早,把你送過去再去也來得及。”他頓了頓:“家裏還有許多錦緞和皮毛,明日我就讓穆天他們送過來。都是祖母那會兒張羅的,我也沒瞧過,你們拾掇拾掇,能用的就做點兒冬裝吧。”

    聽了這話,陳苗苗心中也一酸,回抱住他的腰身,輕輕點了點頭。

    兩個人依偎著,好像沒說兩句就到了。陳苗苗知道他還有正事,輕啄了下他的唇角便下了車,臨走還往他懷裏塞了個油紙包。他拆開一看,卻見到是京城名字號的糕點,嘴角微微上揚:“走吧。”

    學子客棧這邊根本還沒人住,所以廚房盡著陳苗苗他們用。她過來時,就見他們水也燒上了,米也下鍋了,麵也開始和了,不禁點點頭。訂下了早上和晌午的菜單,她又讓石榴晌午留下,和趙大廚的小弟子領頭張羅晌午飯。

    辰末,陳苗苗回去更了衣又重新梳妝了一遍,這才和陳岩跟著謝維夫婦一並乘馬車去了陳家。

    一年未見,在看到陳老太太的時候,陳苗苗忽然覺得,她老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