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大司農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2-07-21 15:07      字數:3990
  第183章 、大司農

    見到龍椅上的景康帝興奮的隻差手舞足蹈的樣子, 底下的文武朝臣簡直雲裏霧裏,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麽大喜事,竟然讓端言莊重的聖上激動到如此失態。

    難道在窮的叮當響的南川縣發現鐵礦啦?亦或是銀礦還是金礦?

    可隨即大臣們又否定了這一想法,發現金銀礦的事往年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哪回也沒見聖上這麽樂成傻子樣啊。

    所以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百官們不得其解。

    一旁的晉王也陷入了沉思, 他在腦海裏回想著長子與他說過的那幾件事, 每天和老師跑步買菜,每天拌米糠喂雞,還有,對, 還有時不時跟著老師一起下地種藥材來著。

    所以會是什麽事呢,居然讓父王如此的興高采烈。

    而老定國公卻是知道皇上為何會這麽高興的, 都說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命, 糧食是國之命脈, 也是老百姓活著的根本,如若南川縣的新糧種真有親家所說的畝產量, 那麽他們大曆朝日後越來越繁盛是肯定的。

    而此時的景康帝, 已不知該用什麽語言來表達自己心中的喜悅了,老半天蹦出一句, “周狀元不愧是國之棟梁啊!”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實在是聖上給周狀元的評價太高了。

    心驚過後又有些不服氣起來。

    何為棟梁,那是可以支撐起整座房架的大梁,而國之棟梁更是能堪擔國家重任的人。

    所以, 他一個入仕為官才一載的七品芝麻小知縣, 就算再能幹再厲害, 那也不可能具備國之棟梁之才吧。

    是,他們承認,周青林讀書確實厲害,不然也不可能成為大曆朝頭一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了。

    可為官為宦又不是靠幾句“知乎者也”就能河清海晏、五穀豐登的。

    所以,他們不服,大大地不服。

    這不,內閣首輔秋伯賢秋大人率先從隊列中站了出來,老頭子心想,自己堂堂一個內閣大首輔,辛辛苦苦為朝廷效力幾十載,還從沒聽過皇帝這樣誇過他呢,所以秋首輔從頭發絲到腳底板都大大滴不服。

    隻不過秋首輔到底是官場老狐狸,說話肯定不會這麽直接,不然待會兒被景康帝罵自己嫉妒賢能就不好了。

    秋首輔滿臉是笑,恭敬道:“能得聖上如此誇讚,想必周狀元定有不凡政績,聖上快些說給老臣聽聽,免得老臣心裏癢癢。”

    “是啊是啊,下官也等得心急呢!”這是徐次輔的聲音。

    眾人一聽,也都跟著附和了起來,大家都想聽聽周狀元到底是立了什麽豐功偉績,值得皇帝這麽不吝誇讚,竟然把國之棟梁的讚譽都搬出來了。

    黃次輔卻沒有說話,他與周狀元是接觸過的,雖上次兩人沒聊多久,可憑對方並不是個愛攀龍附鳳的性子,黃次輔就可以相信,那奏章上的事兒肯定不小,畢竟周狀元看著就不像個不著邊際的人。

    想到這裏,黃次輔又想起妻子這幾日老念叨著自己侄孫親事被搶的事。

    原來那日定遠侯夫人上門來打聽周府的事,其中問詢最多的就是周府二姑娘的情況,誰知自己妻子說到興頭上時,一不小心把自家大哥想給孫子提親周二姑娘的事說出來了。

    當時定遠侯夫人並未表現出異樣,哪知才過了一日,定遠侯世子與周二姑娘的賜婚聖旨就下來了。

    想到這兒,黃次輔就心下好笑,這是先下手為強啊。

    見朝臣們都是一副迫不及待想知道原由的樣子,景康帝平複了一下心情,接著再深吸一口氣,而後滿臉是笑地說道:“南川知縣周青林育出高產糧種,其中被稱為玉米的糧食,畝產能達一千斤,而那叫紅薯的糧食更是了不得,畝產竟達三千五百斤!”

    最後一句幾乎是喊著出來的。

    啥啥啥,畝產一千斤?畝產三千五百斤?

    他們沒聽錯吧?

    確定這不是開玩笑?

    在堂的朝臣,除了老定國公和晉王,以及目瞪口呆的黃次輔,其他文武官員都難以置信。

    實在是這樣的驚天奇事前所未聞啊,要知道如今一畝稻穀才收五百多斤,這樣的產量還是在風調雨順,沒有天災的好年景才能達到。如今竟然說有畝產三千五百斤的糧食作物,嗬嗬,怕是有人想政績想瘋了吧!

    而上首的景康帝依舊沉浸在驚天的喜悅中,他忍不住感慨,“有了如此糧種,大曆子民從此就不用再受食不果腹之苦,都說安居才能樂業,樂業才能興國,朕的江山定能萬年永固!”

    皇帝激情高亢,朝臣們自然不能無動於衷,當即雙膝跪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激情高昂的山呼聲在大殿裏回蕩,這讓景康帝更加熱血沸騰了起來,此刻他心裏的想法就是,朕一定要給周狀元嘉獎,如此大的政績不嘉獎怎麽說的過去。

    可獎什麽呢?

    對,升官!一定要給他升官!

    這樣想著,景康帝立馬在腦海裏搜尋起六部的空缺職位來,三品以下的絕不考慮。

    哪知搜羅來搜羅去硬是沒翻出一個合適的空位來,都擠得滿滿當當的。

    怎麽辦?

    旋即,景康帝一拍龍椅,自己幹嘛非盯著六部啊,那司農司的大司農一職不還空缺著嗎!

    景康帝心想,大司農主掌農桑﹑水利﹑救荒等事,與周狀元如今的政績正好能對上,實在太恰當不過。

    想到這裏,景康帝便沒猶豫,他清了清嗓子,道:“傳朕口諭,南川知縣周青林,為官至誠,心係百姓,今育新糧有功,朕甚嘉之,即日起特加封大司農一職!”

    話一落音,眾人當即傻眼。

    哎呦,他們還有好多話未說呢,皇上您咋就給人升上官了啊。

    再則,這官也升的忒快了點吧,哪能一下子就從七品芝麻官跳到了二品大員啊。

    最重要的是,如今還不知道那高產糧食的事是真還是假呢。現在就加封,這也太草率點了吧。

    顯然,景康帝也想到了這一點,心說,方才自己定是高興過了頭,竟然未經證實就給人封了官。

    可君無戲言,說出去的話就如潑出去的水,怎可能收回。

    他堂堂一國之君總不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所以景康帝隻能想法描補。

    想了想,景康帝接著下令,命內閣次輔黃有放和戶部尚書張益忠,以及司農司的兩名知事,四人一起前往南川縣,共同協助收新糧之事。

    景康帝意思明顯,按周狀元奏章上所述,馬上就是收新糧的時候,所以自己就派人過去看看他說的畝產量是否屬實。

    至於大司農一職,當然是等確定了事實才能勝任了,否則欺君之罪,砍腦袋都是輕的。

    如此一來,原本還有一肚子話要說的朝臣們便也收了聲。

    反正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他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本來以為事情這樣安排就告一段落了,哪知景康帝下朝之後,又思前想後了一番。

    如今朝中大臣站隊皇子的事他也是知曉的,景康帝覺得平時他們的小打小鬧自己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事關糧食的大事,容不得一丁點馬虎,景康帝擔心有不長眼的會借高產糧種搞事情。

    所以他準備再調遣一支百來人的侍衛隊伍一同前往南川,屆時還可一起幫著收糧。

    至於領隊之人,景康帝細想了一會兒,最後決定就派江灝去吧。

    一來對方本就是侍衛司統領,這是他的本職工作。

    二來定國公府並未站隊皇子,自己可以信任。三來江小子還是周狀元的大女婿。景康帝覺得,關鍵時刻,還得自己人最靠得住。

    想到這裏,景康帝便把定遠侯世子沈蕭的名字也添了進去。

    有這樣的雙保險立著,景康帝倒是放心了不少。

    ,

    收好了第一茬玉米,緊接著第二茬就得安排上了,不然耽擱了時間,就會影響下一季的收成。

    村民們挑出最飽滿的玉米粒作為種子,等把地又拾兜一遍後,就重新下起種來。

    擔心連著種兩茬,地會不肥,好些村民下玉米粒前,都往土坑裏埋了糞肥。

    都是給了種子,就能幫你整得明明白白的種糧好把式,是以周青林壓根就不用擔心後續的事。

    這幾日他把心思都用到了蓋安置房上,這些房子周青林原本是打算過段時間再開建的,可後來一想,自己已經把高產糧食的事上報了朝廷,不出意外的話,自己肯定會被升職,所以他得趁著調離南川前,快點把房子給建起來,別到時失信了所有玩具作坊的工人們。

    蓋房子的泥瓦匠並不難找,自從種上了玉米和紅薯,地裏的活兒輕省了不少,再也不用像種稻穀那般,時不時還要擔心田裏有沒有水來著。

    活兒輕省了,人就空閑了,特別是兒子多的人家,哪裏還用全部守在家裏盯著幾畝地啊。

    於是,這段時日,來縣城打零工找活計的人一下子多出了不少,這其中就不乏有不少的泥瓦匠。

    這不,加上雜工周青林一口氣招了五十多人,當時把黃主簿都看呆了,可就是這樣的人數周青林還覺得有些少了,這可是要蓋近一百個數量的小院子呢,人手不多一些,那不是要蓋到猴年馬月去了。

    不過這明顯是周青林想多了,這不,等他把幾張戶型圖拿給泥瓦匠們看過之後,對方恭敬道,隻是壘磚蓋瓦的活計,又沒有雕梁畫棟啥的,建造起來並不費時。

    雖聽對方這樣說,可等看到城門口又來了好多找活計的村民時,周青林還是再招了幾十個人過來。

    周青林覺得,不管宅子建造起來費不費時,總之快點建好肯定不會錯。

    得知他們的房子已經開土動工之後,乞丐們幹活的勁兒是足了又足。

    大夥兒都知道,這造房子的銀子可都是作坊裏出的呢,所以他們一定要努力做活掙銀子才行。

    昨日一大早,趁著作坊還未開工,乞丐們結伴去了路澤塘一趟,等看到成堆成堆的青磚時,眾人都不敢相信地睜大了眼睛。

    老天,這是要給他們蓋青磚大瓦房嗎,他們可一直都以為是泥牆土房來著呢。

    回作坊的路上,眾乞丐中,有捂臉大哭的,也有一個勁兒傻笑的,大家都在想,自己定是積了八輩子的德,才能讓他們這輩子遇上這麽好的知縣老爺。

    ,

    皇帝派人過來的事,周青林是在昨天夜裏才知道的。

    因為昨晚伍侍衛過來了,周青林本以為對方是來接李煜回京的。

    哪知人家隻和他說了誰誰誰要來南川,這其中還包括他的兩個女婿後,而後一個轉身,瀟瀟灑灑地消失在月色中。

    要不是看到桌子上多出來幾個裝著點心的包裹,周青林絕對以為自己在做夢來著。

    ,

    作者有話說:

    寶寶們,我來求預收啦!《貧家子的科舉路》《小庶女的古代生活》《侯府庶媳》點點我的專欄就能看到,謝謝謝謝!

    感謝在2022-05-21 22:42:59~2022-05-22 21:32: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好奇心嚇壞貓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如此甚好 709瓶;驚蟄 30瓶;45528457、23200974 20瓶;夏洛特 10瓶;白日夢中夢 7瓶;金色葉子的海棠 2瓶;上岸上岸上岸、房子、魚找水、鑫、古它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