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郡王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2-07-21 15:07      字數:3473
  第174章 、郡王

    燃放了爆竹煙花, 接下來便是吃年夜飯了。

    主仆六人共開了兩桌,周青林和三閨女兩人的一桌擺在正屋廳堂裏。

    而牛三、喜子,還有李安和彩蝶則聚在東廂。

    鹵雞,鹵鴨, 還有炸肉丸子, 這些昨晚就做好了的, 熱過之後就可以直接擺上桌了,再臨時炒上幾個熱菜,最後再燒一道紅燒鯉魚,這樣兩桌席麵就準備停當了。

    周青林給三閨女倒了小半碗果酒, 這是他特地從倉庫中拿出來的,果酒酒精度低, 很適合女孩子喝。

    三丫端起來抿了一小口,嗯, 甜甜的, 果然非常好喝,“爹爹, 這果酒咱家還有嗎?”

    “做啥?”

    怕女兒是想貪嘴多喝, 周青林接著說道:“沒有了,所有果酒都在這裏了。”

    說著, 周青林指了指麵前的瓷壺。

    這樣啊,三丫忙捧起瓷壺搖了搖,感覺還有半壺的樣子,於是就打開了壺蓋,幫著爹爹把碗裏的酒續滿。

    周青林正想說聲謝謝好閨女來著。

    哪知好閨女接下來就把壺口一蓋, “好了, 剩下這些果酒就留給江哥哥喝吧。”

    周青林:“,”

    這閨女怕是白養了。

    ,

    外頭鵝毛大雪紛飛, 屋裏碳盆燒得旺旺的,千裏之外的京城周府,吃好了年夜飯的一家人正留在廳堂裏守歲。

    老劉頭拿著女婿給他買的旱煙杆子,一口一口吸著旱煙。而一旁的徐氏則一邊納著鞋底,一邊時不時的瞅著兩個小外孫女畫畫。

    剛剛兩人說要畫雪花來著,可是徐氏看著紙上畫著的一個個小黑點,怎麽看怎麽也不像雪花來著。

    老劉頭也表示沒看懂,話說,雪花不是白色的嗎,這咋都成小黑點啦?

    姐妹兩人見姥姥姥爺盯著畫紙,一副半天都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的神情,便也失去了畫雪花的興致,改畫起簡筆畫來,畫這個她倆拿手,姥姥和姥爺肯定能看明白。

    可畫了沒一會兒,小丫就停下毛筆朝邊上正繡著荷包的劉蓮芝問道:“娘,咱們什麽時候去爹爹那兒啊,我都好想爹爹和三姐了。”

    “我也想爹爹和三姐了。”四丫也開口說道。

    什麽時候去?

    這幾日劉蓮芝也一直都在考慮這個問題,她也想早點去南川呢,上個月相公在來信中也提了這件事,可這麽大一個攤子擺在這裏,哪是輕易就能成行得了的。

    總不能家裏什麽都丟下不管,直接提腳走人吧。

    唉,頭痛。

    大丫知道娘親在擔心什麽,她笑著說道:“娘,不如你帶著妹妹過去爹爹那裏吧,至於家裏,你不用擔心,有我和二妹呢,我們倆就留在家裏。”

    二丫也跟著附和:“是啊,娘,你帶四妹和小妹去吧,我和大姐兩人留在家裏就行了,何況姥姥姥爺也都在家呢,你不用擔心的。”

    徐氏聽了也點頭道:“我看這樣行,你就讓淩姝和淩月留在家裏,有我和你爹兩人看顧著,你沒啥好不放心的。”

    “我還是再想想吧。”

    劉蓮芝沒有當即應下,反正現下時間還早,真要過去的話,也得等天稍微暖和一些才行,不然一路上天寒地凍的,兩個小的肯定吃不消。

    老劉頭沒有說話,其實他打心裏也是想去女婿那裏的,不為別的,就因為呂公子和應公子回來後,跟他說了周青林在南川種那個和芋頭疙瘩很像的東西,而且還是一大片的種。

    還有那“黃粒粒”聽說也種了好幾十畝。

    老劉頭記起,這兩樣東西是女婿在別國使團來訪那會兒買來的,當時女婿就說要試著種種來著,本以為女婿隻是隨口說說,沒想到真的種出來了。

    老劉頭心中激動,他是個地地道道在土裏扒食的老農民,自然知道糧食對百姓的重要性,雖自己不懂官場上的彎彎繞繞,但老劉頭可以確定,女婿這麽做肯定有他的打算。所以老劉頭很想馬上就到南川去,看看有沒有自己能幫得上忙的地方。

    可南川離京城有一千多裏地呢,要是過去的話,一路車馬勞頓定避免不了,他一個老頭子怕是吃不消路上的奔波,沒看呂公子和應公子這次回來後,在床上躺了一天才緩過勁來嗎,自己這把老骨頭別到時候忙沒幫上,還給女婿帶去麻煩。

    要老劉頭說,閨女暫時也別過去為好,女婿要真是和自己猜想的那樣,準備做個大功勞出來好升官,那麽家裏人這個時候還是不要過去讓他分心了。

    再說這麽遠的路,就她們母女三人出門,誰放心啊。

    老劉頭想著要不過段時間自己與閨女說說,讓她暫時別去南川了。

    反正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老劉頭還記得女婿赴任前與自己說得話呢,女婿當時對他說道,“嶽父,小婿此次去南川,長則五年短則三年,就一定能回京城的。”

    當時老劉頭還不怎麽相信,隻以為女婿是在寬自己的心,你說這當官的要到哪裏當官,不都是由皇帝老爺說了算的嗎,哪裏是你自己想去哪裏就能去哪裏的。

    可現下看來,女婿怕心裏早就有譜了。

    也是,能種出新品種的糧食,這功勞可是不小呢,有這樣的政績擺在這裏,能回京城的可能性自然很大了。

    此時的老劉頭並不知道,自己女婿做出的功勞豈是一句不小能概括得了的,那簡直是頂天了好伐。之後的幾百年裏,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朝代怎樣更迭,百姓們都記得,大曆朝有個叫周青林的六元及第狀元郎,他種出了高產的玉米和紅薯,讓天下百姓都能吃飽肚子,不用再挨餓了。

    不過這都是後話,今日咱們暫且不表。

    ,

    周青林並不知道自己的嶽父已經洞察了他的心裏打算。

    此時的他,正舉著油燈去了後院的十幾間後罩房裏,反正外頭有時不時的鞭炮聲,吵得自己睡不著,與其躺在床上幹瞪眼,他還不如過來看看紅薯種有沒有被凍壞。

    本來把它們放到自己的儲物倉庫裏就沒有這種擔憂了,可惜紅薯實在太多倉庫堆不下啊。

    所以他也隻能時常過來查看一番了。

    好在南川縣的氣候並不算太冷,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自己擔心的狀況發生。

    既然睡不著,回到房間後,周青林就從儲物倉庫中拿出畫冊的稿件繼續作起畫來。伍侍衛回去時,周青林特地托他幫自己捎了一批畫稿回去,那是半年的量。

    如今隻要有空閑,周青林就會繼續畫稿的事,話說,這麽掙銀子的生意,他是絕對不會舍得丟的。

    上次大閨女還在來信上和他說了一年的畫冊收入的事,那可是足足八千多兩銀子呢。

    所以這樣的掙錢路子,他一定要認真對待才行。

    其實對於畫冊,周青林心裏又有了新的掙銀子點子,不過現在不急,他還是等回京之後再說吧,反正銀子是掙不完的。

    現下自己最該放在心上的,還是怎樣才能把政績做得更完美的事。

    ,

    幾位成年皇子雖然分府出了宮,可每年的除夕夜還是要和皇帝皇後一起守歲的。

    這在百官眼裏本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卻發生了一件大事,說震驚朝堂都不為過。

    因為在這“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的特別日子裏,皇上居然下了冊封晉王長子李煜為慧郡王的聖旨。

    這讓當時聚在養心殿裏,與聖上一起舉行“開封儀式”,並準備呈上“歌頌新春奏折”的文武百官們都驚呆了。

    當時景康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先用“萬年枝”筆,在黃箋紙寫下“三陽啟泰,萬象更新,和氣致祥,豐年為瑞”的開年吉言。

    隨後便讓邱公公拿了空白的聖旨過來,接著便寫下了冊封的聖旨。

    在大年初一的特別日子裏,且寫冊封聖旨用的還是“萬年枝”筆,這可是萬年枝,萬年常青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景康帝當年被先皇冊封為皇太子時,用的也是“萬年枝”筆寫的冊封聖旨,所以,這讓文武百官們能不震驚嗎。

    何況,景康帝的七個孫子裏,到目前為止,被封為郡王的也隻有李煜一人。

    這讓眾人不免想起,景康帝當年被冊封為皇太子之前,也隻有長子李喆,也就是如今的晉王被先王冊封為郡王。

    難道,聖上已屬意晉王為皇太子了?

    這讓許多支持寧王的官員都心焦了起來,生怕事情就是這樣的。

    不過也有人對今日的事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覺得今日的種種,至多是巧合而已,不說別的,就晉王那弱不禁風的長子,說難聽一點,將來能不能長成人還不一定呢,聖上大約是憐他可憐才封的郡王吧。

    不過心裏這麽想的人,沒過多久,就被隨後出現在大殿裏的李煜打了臉。

    啥!這精氣神十足的少年居然就是慧郡王,說好的弱不禁風呢?說好的瘦弱單薄呢?怎麽通通都不見啦?

    李煜十分反感大殿裏那些朝他打量的目光,可他記起了老師和他說過的話,“永遠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麽。”

    想到這裏,李煜原本皺著的眉頭很快鬆了開來,緊接著,嘴角也微微上揚了起來。

    雖離得遠,可老花眼的景康帝卻把方才的一幕看得真真的,等看到自己孫子瞬間變化的臉部表情,景康帝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臭小子,真不愧是老李家的種,沒偏!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11 19:46:18~2022-05-12 22:25:2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遊手好閑妞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鬆鼠班長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nklmly 240瓶;微笑人生 46瓶;穀雨 20瓶;小呆呆、我愛貝貝 5瓶;WW、鍛戊、古它、二哈的世界 2瓶;jiangnanchun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