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缺德的隔壁知縣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2-07-21 15:07      字數:4546
  第160章 、缺德的隔壁知縣

    卯時正, 剛打開城門的守衛們,又看到他們南川縣新上任還未滿一個月的知縣老爺跑步過來了。

    和前段時間一樣,周青林跑到城門這邊時,都會先在這裏停留上一會兒。這麽做的目的, 除了觀察周邊百姓的日常所需外, 順帶還可以把自家一天要吃的菜給買回去。

    雖經過近一個月的心理適應, 如今守城門的兵衛們,對新來的知縣老爺愛跑步的這一現象早已見慣不怪了。

    可想起他們第一次看到知縣老爺提著籃子衝過來買菜、買雞蛋的場景,吳才幾人到現在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呢。

    話說,這樣摳門的官老爺他們可是從來沒見到過呢,

    是的,在吳才幾人的眼裏, 這樣連菜都要親力親為的官老爺不是摳門還會是啥,這是防著下人會貪了買菜的銀兩吧。

    此時站在城門口提著籃子準備買菜的周青林, 並不知道自己這番舉動, 在一旁守衛們的眼裏成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這會兒的他正想著家裏的雞蛋已經快沒有了, 三閨女還在長身子呢, 沒營養跟著可不行。

    所以待會兒自己還得再買些雞蛋回去。

    正這樣想著,可等周青林看到從城門外走進來的一群人時, 頓時愣住了。

    自己來這邊買菜也快一個月了,以往打開城門時,周青林看到的肯定都是周邊鄉鎮的村民,他們或背著滿滿一竹筐自家種的菜蔬,或提著雞蛋, 還有挑著柴禾進城來賣的。

    可今天先走進城門的卻是一群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乞丐, 再看他們, 大概有二、三十人的樣子,以老人和小孩居多,還有幾個雖看著壯年,可都帶著殘疾,有瘸腿的,有斷臂的,都是一些失去勞動能力的人。

    之所以會覺得奇怪,那是因為這群乞丐看著就不像是一家人或者同一個村的,看他們相互之間都各顧各的,沒有交流呢。

    所以,這樣一群人同一時間段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實在不合常理。

    可周青林看到守城兵衛都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查問無疑後,就全讓他們進城了,這讓周青林更加納悶了。

    顯然這樣的情況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所以這到底怎麽一回事啊?

    眼看著餓急了的乞丐們進了城後,就趕忙往街道兩旁的早點鋪子而去,而後紛紛朝店鋪掌櫃乞討起吃食來。

    這時周青林才走上前,向守城兵士詢問起這件事來。

    “這些人都是周邊縣城偷偷送過來的,每個月都會送上一回呢。”

    聽知縣大人問詢這事,吳才連忙回答道。

    “全都是別的縣城送來的?”周青林吃驚。

    嗯嗯,吳才和另幾個守衛連連點頭。

    ,

    吃過早飯,到了衙門後,周青林就和楊縣丞提起了乞丐的事,楊縣丞是知曉整件事的原委的,當下就詳細把偷送乞丐過來的事與周青林說了一遍。

    原來早在六年前,晏州知府就開始這麽幹了,那一年府城大清灣碼頭剛修建完成,分郡巡撫大人表示要過來查看。

    上級官員下來,下級部門當然要好好招待了,除了好酒好菜,還有趁機想表現一番的心。

    為了能在巡撫大人眼裏留個好印象,時令晏州知府當即就讓人把巡撫大人馬車要路過的街道都清掃幹淨了,而那些沿街乞討的乞丐實在有礙瞻觀,到時讓巡撫大人瞧見了壞了心情不說,指不定還會指責知府治理無力。

    所以晏州知府就想著該怎麽把那些乞丐都趕走,最好能趕的遠遠的,免得到時他們又回來了,自己豈不是白忙。

    這時就有幕僚給出了主意,何不把人都送到南川縣去,反正那裏年年都有朝廷的救濟糧發,乞丐去了也不會餓死,大人這麽做也算是行了善事。

    晏州知府一聽,覺得這主意實在是妙,於是當晚就讓衙役去破廟把那些乞丐統統都綁上了馬車,而後連夜給丟到南川城門外來了。

    果然,隔日巡撫過來後,看到整潔一新的街道和安居樂業的百姓後,對晏州知府是大加讚賞,這讓晏州知府興奮不已。

    有了這樣的治理竅門後,之後的幾年,府城裏的乞丐都會被晏州知府讓人往南川縣城送。

    而周邊的幾個知縣漸漸也聽說了這種“好法子”,於是私下一合計,也都開始把要飯的乞丐清理到南川縣來了。

    有時馬車拉不滿時,還會把乞丐先存著,等人數多時再一次性拉過來,這樣省時又省力。

    就這樣,幾年過去後,如今送乞丐到南川縣似乎成了各縣每月必辦的公務。

    現下他們的操作就是,每到月底的時候,拉上乞丐的馬車先從晏州府出發,而後去離的最近的同崇縣拉乞丐,接著是平遠縣,拉上乞丐後,再去河水縣,就這樣一個州七個縣的跑上一圈,接著再趕著幾輛馬車的乞丐連夜往南川縣來,最後往城門口一丟,齊活。

    “如今那些乞丐呢?”周青林詢問。

    按一州七縣這樣的辦事效率,六年下來,南川縣的乞丐不說上千,七、八百個總是有的吧,可近一個月來,周青林並沒有看到有滿大街的乞丐在四處流浪啊。

    聽了周青林的問話,楊縣丞轉身去戶房拿了一本冊子出來,遞給周青林道:“如今這些乞丐都已是咱們南川縣的村民了。”

    周青林接過冊子打開,就見上頭登記的都是近幾年來南川縣乞丐的信息,包括原先籍貫在哪裏、年齡幾何,還有性別,以及來到南川縣後被安置到了哪個鎮、哪個村。

    原來,自從別的州縣把乞丐都往這邊送後,沒出幾個月,南川縣城的乞丐就多了好多,這讓縣城裏的居民頭痛不已,本來他們自己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你說救濟乞丐一兩頓倒是不打緊,可三天兩頭的上門討吃的,他們哪有這麽多啊。

    乞丐們似乎也發現長久下去不是個事,於是就想著繼續回到先前的縣城討飯去。

    哪知到了那裏沒幾天,半夜睡在破廟裏的他們又被人抓上馬車送到南川縣來了,且那些衙役如果看到有熟麵孔的乞丐,上前就是一陣拳打腳踢,誰讓你老往這邊跑的,送出去又跑回來,你煩不煩啊。

    打得那些乞丐再也不敢走回頭路,隻能老老實實地待在了南川縣城裏。

    就這樣,南川縣的乞丐每月都在增加,城裏居民幾乎每天一打開門,就有一隻缺了口的碗伸進來。

    走在大街上也是,沒個五、六個乞丐跟著,那都不叫上街,時間久了,南川縣城裏的居民簡直都快發瘋了。

    不但如此,由於吃不上飯,已有乞丐開始餓死,搶東西的情況也多了起來。

    竇知縣急的嘴裏長出了燎泡,當時也去各縣質問過此事,可人家先是來個不承認,後來又說你們縣反正有救濟糧可吃,怕啥。

    見這邊說不通,竇知縣又去拜見了晏州知府,想讓他出麵阻止一下這樣的事,可晏州知府表麵上裝作氣憤,等竇知縣走後,依舊是該怎樣還怎樣。

    也是,其他七個知縣都是跟他學的招呢,他再去說人家,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且晏州知府並不覺得這麽做有什麽不對的地方,他的想法也跟七個知縣一樣,朝廷不是每年都有救濟糧給你們南川縣嗎,乞丐正是需要救濟的群體啊,所以給他們吃也是應該的。

    事情得不到解決,竇知縣就隻能自己想法子了。

    後來就想出了就地安置的主意,於是把所有乞丐都招集到了一起,登記造冊後,再把他們分成了十幾批,然後分別安置到了南川縣管轄下的村落裏。

    接著鼓勵他們開荒,給他們連免三年稅賦,就這樣,那些乞丐不用再四處流浪,也算是在南川縣安定了下來。

    “隻是咱們南川縣本就田地不多,而山林又茂密,想開荒也不是件易事,是以這些人雖有了棲息之處,可想溫飽卻難啊。”楊縣丞歎氣道。

    周青林也是這樣想的,那些缺德的每個月都會往這邊送乞丐,就像今天,一來就是二、三十個,要是他這邊再源源不斷把人往鄉下安排,日後不說乞丐吃不飽飯,恐怕當地的村民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自己得想別的法子才行。

    想到這裏,周青林又想起自己過來前畫的那些圖紙來,他覺得自己準備在南川縣搞經濟的方案似乎可以提前實施了。

    自從外放申請批下來後,周青林雖沒有即刻赴任,可待在家的十幾天裏周青林並沒有閑著,他對南川縣今後的發展作了許多的規劃。

    而其中的一條就是,周青林準備根據南川縣的資源優勢,在縣城裏開辦一個大作坊,專門從事木製品製作,這裏的木製品指的並不是家具這些,而是玩具一類的。

    利用前世自己擅長的物理學,周青林設計了好多種木製的兒童玩具,如果都生產出來的話,銷量肯定很不錯。

    而南川縣本就山林遍布,山上都是樹木,所以最不發愁的就是原料問題,這也是周青林想開辦木製品作坊的主要原因。

    至於開作坊的啟動資金,周青林準備自己先墊銀子進去,等盈利後再把自己的銀子取出來,之後作坊所掙的每一筆銀子,將全都用到南川縣的各項建設中去。

    所以這個玩具作坊,算是屬於整個南川縣百姓的。

    而作坊裏的員工,周青林準備就讓這些乞丐來做吧,還有,以後要是再有乞丐過來,也全都安排進作坊裏幹活。不挨餓還有工錢拿,想來他們肯定願意的。

    想到這裏,周青林當下安排起找場地和招幾個木匠師傅的事來。

    楊縣丞和黃主簿聽了周青林的計劃,心道,周知縣新官上任後的第一把火終於要開始燒了,隻是不知道成效如何。

    不過在他倆看來,哪有這麽好開的作坊啊,心裏都有些擔心日後的銷路問題。

    可一想到銀子都是周知縣墊的,兩人也就沒啥話好說了,周大人掏自己的銀子為全縣百姓謀福利,他們無論如何都該鼎力支持才對。

    於是楊縣丞和黃主簿立馬把找場地和招木匠的事都接手了過去。

    這讓周青林心裏舒了口氣,要想成功,有個好的團隊是至關重要的,而目前看來,楊縣丞和黃主簿還是挺不錯的。

    吃過中飯,周青林又去了後花園一趟,自從紅薯種下後,他一天往後花園最起碼跑上三趟。

    紅薯苗已經露出幾個綠芽出來了,再有一個月,應該能抽出很長的藤來了,到時就可以剪下來插種了。

    要知道,為了藤苗能長的粗壯,把紅薯埋到地裏時,周青林可是特地加了不少肥料下去呢。

    這些牛糞都是周青林讓來城裏賣菜的村民幫自己收來的,花了一百個銅板呢。

    看到臭烘烘的牛糞,呂誌義和應進慶兩人立馬跑得老遠,他們想不通周兄為啥要在花園裏種這樣的東西。

    又不能吃又不好看的,

    周青林並沒有把紅薯就是糧食的事告訴呂、應二人,因為這事實在太大了,關係到的是,千千萬萬黎民蒼生的溫飽,所以在未開始大麵積種植和收獲前,他誰都不會告訴,免得日後有人餓急時,把為數不多的薯種給偷吃了,到時他就欲哭無淚了。

    很快就到了育紅薯苗的地方,周青林繞著地走了一圈,不知是不是錯覺,他覺得與早上看到的相比,此時的秧苗好像又長出一些來了。

    看來到了穀雨時節,就可以剪藤插種了。

    至於種在哪裏的事,周青林也早已想好,他準備就在近郊租幾十畝地當做試驗田,租田地的事,周青林已交由呂誌義和應進慶去辦。

    等租賃好了地,屆時用一小部分來種紅薯,而剩下的田地則全都種玉米好了。

    話說,自己那一大木箱的玉米粒,可是能種下好多畝地呢。

    回到後院,周青林就看到三閨女已經拿著剛寫好的幾張大字,在書房門口等著他了。

    “爹爹,你看我寫的字,是不是進步多了?”

    三丫十分的認真,一雙亮晶晶的杏眼裏滿是神采,爹爹可是說了,每天提筆練字也是可以鍛煉臂力的,且練臂力的同時,還能讓自己寫出一手漂亮的字來。

    如此一舉兩得的大好事,終於把周淩雪從雞爪子功夫中拉了回來。

    這也讓周青林這個當爹的大大鬆了一口氣,心道,養孩子可真不容易啊,不但要管吃飽穿好、管教學問,還得時不時的和她們鬥智鬥勇。

    好在薑還是老的辣,這一局自己算是贏了。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4-24 22:24:53~2022-04-26 20:10:3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追文好辛苦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Diana 140瓶;WU 88瓶;七月流火 23瓶;19643591 21瓶;紫鈺 20瓶;塵封…… 10瓶;沒有刺的仙人掌 7瓶;苗、一小書蟲 2瓶;愛看書的小水瓶、48030801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